記得當年出國後買的第一本書就是英文版的聖經。當時讀了摩西五經和四福音書,後麵的保羅書信看過幾篇就放下了,後來再也沒有去讀聖經。
在南歐旅遊度假時,遇到教堂定我們總是要進去參觀一下。基督教在南歐多為天主教,很多著名教堂的建築和裝飾都非常富麗堂皇,特別是壁畫和雕塑。題材上都是圍繞基督耶穌,聖母瑪利亞和聖經福音書中的著名故事。通過這些宗教藝術寓傳教於壁畫中,生動具體地展示了基督耶穌的生平事跡。其他人物的畫像,則皆為天使、使徒、或聖人。
在我們去過的天主教國家中,意大利西西裏島的巴勒莫(Palermo)的兩座教堂最為壯觀:位於郊外的蒙雷阿萊主教堂(Duomo di Monreale,1170AD)和城內王宮的帕拉提那禮拜堂(Cappella Palatina,120AD)。它們的建築和拜占庭風格的鑲嵌壁畫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蒙雷阿萊主教堂中金碧輝煌的主後殿。引自維基詞條Monreale Cathedral)
遊覽參觀這些教堂壁畫時遇到的最大遺憾莫過於不認識壁畫中的文字。其實,壁畫中常用的文字多是縮寫的拉丁文和希臘文,花些精力考究一下對了解歐洲的宗教和文化很有幫助。下邊是幾個最常見的縮寫文字。
- 十字架頂端的INRI應該是人所共知的拉丁文縮寫,其意為“耶穌,拿撒勒人,猶太人的君王”
- IC-XC (Greek) = 耶穌-基督, PANTO-CRATOR = Ruler of all, Almighty
- MP-θγ (Greek) = Mother-of God, H PAN-AXPANOT (Greek) = Forever
- MI = ΜΙΧΑΗΛ(Greek) = Michael,
- ΓA = ΓΑΒΡΙΗΛ(Greek) = Gabriel
- PA = PAΦAHΛ(Greek) = Rafael
- OAP = Archangelus (Latin) = 主天使
- SCS = Sanctus (Latin) = 聖人
蒙雷阿萊主教堂主後殿的壁畫中的耶穌手持一本書,書上的文字是約翰福音(8:12)中耶穌所說的最為著名的一段話:
- “Ego sum lux mundi: qui sequitur me, non ambulat in tenebris, sed habebit lumen vitae.”(Latin)
- “I am the light of the world. Whoever follows me will never walk in darkness, but will have the light of life.”(Eng)
- “我是世界之光。跟從我的,就不會在黑暗中行走,必將得到生命的光。” (Ch)
作為藝術,對教堂壁畫的欣賞可以通過一本聖經來了解,但是對描述羅馬神話和希臘神話故事的繪畫作品,則不是通過一本書來解答的。唯一的方式就是進博物館和歌劇院一點一滴地積累。
不論如何,若想看懂古典壁畫和繪畫,拉丁語和神話故事是兩個關鍵的知識點。考過GRE General 的人,會有相當的拉丁詞根積蓄。喜歡歌劇繪畫的人,會了解很多神話故事。當然,最好是能會一點拉丁語。說到這裏,不免要提到文學城中的一位“輕子”(Lepton)女士。她大概是城裏唯一學過拉丁語的博主,也是太太最喜歡的攻略達人和遊記博主,值得關注。
最後分享一下Monreale的兩段視頻(本人拍攝)。
Duomo di Monreale
Cappella Pala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