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倫敦行記 - 第四天 劍橋

來源: lisaatw 2024-05-26 14:01: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119 bytes)

十日倫敦行記 - 第四天 劍橋

早上按照昨晚screen shots的行程到underground 做坐地鐵tube到King’s cross 坐開往劍橋的火車。在倫敦第一次做地鐵,感覺倫敦的地鐵好窄,寬度似乎隻是別的地鐵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多點。而且噪音巨大。也許是因為建得早的緣故。地鐵最先是英國發明的。

下了地鐵要走長長的隧道。就地鐵的窄度和隧道的長度來說,tube 這個詞真的很形象。

看著路牌標記竟然順風順水一路順利的到達King’s cross火車站。車站很漂亮,弧形的高高的頂,裏麵人不少。買了去倫敦的往返票,大約30英鎊。記得往返票好像比兩個單程便宜那麽一點點。不過買往返更多是因為方便,因為票上沒有具體時間,隻是限於當天使用。

開始我都沒看見掛得高高的火車時刻表,還問了一下一個谘詢台的人員去劍橋在哪個站台。沒等多久就上火車了。車上人不少,但也沒多到擠人的程度。座位沒有號碼隨便坐。

到劍橋要大約兩個小時。看著窗外讓人寂寞頓生的荒蕪,‘望極天涯不見家’,很後悔沒買杯咖啡慢慢喝著虛度時光。而背包裏除了隻有一瓶自製檸檬水,什麽吃的都沒有。

快到劍橋的時候,窗外的人煙漸漸的飄起,隨之變得濃稠起來。看著窗外不斷更替的風景,想著一九二幾年林徽因和徐誌摩在劍橋的時候是不是也做過這樣的火車?那時候的窗外應該比現在更渺無人煙吧。

趁機八卦一下林徽因,梁思成,徐誌摩的名字注定的人生。純屬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杜撰。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發音都一樣,不過把原來音樂的音改為因果的因。原名徽音出自《詩經》之 “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周文王之妻大姒能傳承周文王的祖母和母親的美德,就能多生男兒家門興旺。可見其父內心對男丁的殷殷期待。‘徽’是美,‘音’是聲譽,‘徽音’就是美譽,美德。好像是因為原名和當時一位名人名字比較容易混淆,林徽音自己改名林徽因。我覺得這麽一改,改掉了‘女德’的宿命,可是發音還是一樣的,等於保留了《詩經》的古典的韻味。

梁思成名字也來自《詩經》之‘湯孫奏假,綏(sui)我思成’,就是要有成就。兩人名字同出於《詩經》,卻又不拘泥於古訓,自然比較和諧般配。所謂的門當戶對就是如此吧。

再看徐誌摩,原名徐章垿,我理解是光宗耀祖的意思。我覺得這個名字也有點古意,雖然比思成差點意思。就像一個小腳一個大腳。哈哈。徐誌摩留學美國前其父為其更名為徐誌摩,取意‘誌可摩天,修德成器’。比較現代版的光宗耀祖。

如果林徽因不改名,徐誌摩也不改名。那麽一個女德,一個光宗耀祖,我覺得很匹配。也是一種門當戶對。說不準他倆就在一起了。

暫且先八到這,要到站了。

下了火車,天不像早上那麽陰,無晴變有晴,太陽偶然間或隱隱約約映照。跟著人流走,走了差不多7,8分鍾才到劍橋火車站,一個看著很有曆史的建築,屋頂很高,拱形的窗,架在藍天白雲裏。陽光透過白雲從窗戶斜照射進來,和裏麵的燈光交織在一起。

我首先要去的是Fitzwilliam博物館。出車站斜對麵不遠處便是到博物館的公交,記得好像是一號公交車?不是很確定。走離火車站之前還回望了一下劍橋站,遠距離的觀賞這個保留著維多利亞時代外部的二級保護建築。

一車正停在路對麵,我問司機這車到Fitzwilliam博物館嗎?他說到的,隻是他得先繞一圈去才回來。既然能到,我就上車了,想著趁機還可以在車上觀光一下。刷的信用卡買票,好像是1.5 或1.75英鎊。司機問我要不要買往返票,我隻買單程的。

窗外開始是一些不高的樓房,我猜是屬於市中心一帶。好多樓外麵是土黃色,然後才看到一些磚紅色的房子,車開離市區之後,路邊的房子變得漂亮起來,大多藏在喬木後麵,若隱若現。

然後車駛到一片荒草中,記得那帶是劍橋醫學院。我拍了一些有醫學院牌子的視頻,現在找不到了,估計給刪掉了。還經過劍橋醫學院的門診。

繞了一圈之後車又往回走。我原來看的是右邊的窗景,後來變成左邊。

到博物館了。先看到的是一塊大紅板上寫在 The Fitzwilliam Museum 的白字, 然後一個大鐵門和三個老太太。不過這不是入口。

一邊走向正門,一邊看著對麵的街景。正門和大英博物館的正門有點相似,同樣的柱子,隻不過比較細比較密集,沒有那麽氣勢。頂部同樣帶浮雕的三角門。

通過一個旋轉門進入博物館,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一樣對外免費,不需要買門票。我是衝著這裏的瓷器收藏來的,自然直衝瓷器展欄。雖說這裏的瓷器不及大英裏的精良,不過種類還挺多,看到以前沒見過的製式。

覺得這次的倫敦之行確切說是倫敦瓷器行,一路觀賞各種瓷器。加上大英以及後來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塔博物館裏的瓷器。拍了不少瓷器,目的之一是為了留著以後再好好看,並且很多時候肉眼看的還沒拍出來的清晰,不過瓷器散發出來的瑩潤的光澤隻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目的之二就是熟悉各種製式,培養眼神。我喜歡逛各種二手店看瓷器,不誇張的說,現在每到一家二手店,雙目大致一掃,就能感受到哪個是中國的瓷器,不需要一個個仔細去看。記得有次去一家二手店,看到一個擺在比較低的架上的一個大碗,擠在一堆其他的碗碟中,一眼望去隻看到白色的碗的內側,看似很平常的一隻碗。可是那種要溢出來的瑩潤感,讓我不自覺的走過去拿起碗來看,很驚奇的發現那是一個雞公碗。碗的外側畫有紅身黑尾公雞,芭蕉和牡丹花。

花了半天的時間在博物館觀賞瓷器,除了中國瓷器之外,還看了一些日本瓷器和一些現代瓷器。博物館還有好多值得看的東西,隻能等下一次了。之後到裏麵的咖啡店買點吃的,背著背包走出瓷器屋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走過來說,我不能把背包背在肩上,必須手提。不知道是不是怕背包碰到展品架。2006年有個參觀者,是個搞藝術的,在樓梯上被自己的鞋帶絆倒,撞碎了陳列在窗外的三個珍貴的清代大花瓶。

把拍的瓷器視頻做了四個‘如你’係列。對瓷器感興趣的可以看如下playlist。這個係列還有一個非瓷器類視頻沒有做出來。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5qnvbGqYxJ10hVvUO4xWguNCEOIVjEw&si=wA2ksWh7lPYvBEm5

  • 係列1: 廣闊多姿如你的人生-唐宋金元明瓷器
  • 係列2:素裹青衣淡然如你-明代青花五彩單色釉之瓷器,幾個元青花和其他。
  • 係列3:明豔照人如你的青春-清代彩瓷和青花及幾個其他朝。
  • 係列4: 天青煙雨初戀的-宋青白瓷及宋之後同風格瓷器。

出了博物館,我便走到街對麵。看到有一家名叫 Cam Rivers Arts的小店櫥窗上擺著一本《徐誌摩在劍橋蛻變》的書,挨著的是一家Antiques古董店,遺憾的是,兩家店都不開門。

然後很自然的想都沒想的繼續往前走,沒走兩部,一個個古老的美麗建築出現,我想這肯定是劍橋校區了。便一直順著街道走。期間還逛了兩個店買了三條裙子。一家小店是 Seasalt Cornwall,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家店,不過我喜歡它衣服的材質和一些花色,感覺他們衣服的年齡跨度挺大的。我試了四條裙子,覺得還都不錯,便問售貨員如果我四條裙子都買了有沒有折扣,她說沒有。我就挑了其中兩條,一條75一條80英鎊,100% organic cotton。還逛了一家沒名的小店,裏麵賣的都是那種比較特色的衣服。很想買一件大花厚袍子。後來想想算了,我的一個小小的行李箱估計裝不下,隻能穿身上。此外價格也不算便宜。最後買了一條很薄很透的白裙子,應季的衣服,做工不怎麽樣,不過不到二十英鎊也不能強求太多。其實不算裙子,罩子吧。可以很多搭配穿法。出來的時候無意看到一處擺著達賴的照片。

其實出發前我隻計劃買一墨鏡和一包,立誓其他什麽東西也不要買。不過被倫敦街頭的許多長裙打動,動搖了計劃。沒想到此行第一次買衣服竟然在劍橋。

就這麽在橫越劍橋校區的街上走著,感覺像漫步在古時候的城堡中。期間看到一個college在舉行什麽儀式,還圍觀了一下。

慢悠悠晃到一座橋,有人在橋下的河裏撐杆坐著小船。腦中馬上浮想到徐誌摩的那首著名的詩歌

‘尋夢? 撐一支長篙,

像青草更青處慢溯,

滿載一船星輝,

載星輝斑斕裏放歌。’

劍橋大學很多校區,不知道這是哪裏?這座橋是什麽橋?其實來之前計劃去看看著名的刻有徐誌摩詩歌的石碑,還有歎息橋。可是茫然不知哪裏。決定往山上走走看看,可是走了一小段,一望過去好荒蕪的模樣,決定往回走。回來路上看到一堵斑駁牆上伸出來的白色的小花,平添了許多清幽,在牆頭,在心頭。

又回到橋附近,心想如果我順著河走,應該能看到好多的橋,其中一定有歎息橋。然後就開始順著河走,又被更斑駁的牆頭上白色的大花看住了,似乎是月季花,團簇著,懶困倚微風。

剛走幾步,一看時間這麽晚了,而且手機幾乎要沒電了。就放棄了沿河而下的計劃。心想天下的水總歸一源,又回到了原來的橋原來的河。

一邊看河景,一邊繼續八卦林徽因和徐誌摩相識的一些時間線。

1920年四月 16歲林徽因和父親遊曆歐洲,在倫敦住著。而同年九月24歲的徐誌摩從美國哥倫比亞獲得經濟學碩士之後到劍橋想拜師羅素讀博士。他們通過林的父親相識了。不知道如何到劍橋的。

大約一年後,1921年10月林徽因為了躲避徐誌摩的追求和其父親一起回國。林徽因回國一年後徐誌摩也回國了。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1928年在加拿大結婚。而徐誌摩在1926年和陸小曼結婚,比林梁二人結婚要早。我以前一直誤以為林徽因梁思成結婚是在徐誌摩陸小曼之前。

在林梁二人結婚的同一年,1928年徐誌摩再次來到劍橋,寫下他著名的再別康橋。可見即使他再婚了,而且娶的也是一位出名的名媛,也忘不了曾經的異國他鄉之戀,在愛人結婚了新郎不是我的時候再訪劍橋,追憶往昔。

三年後的1931年徐誌摩在前往參加林徽因建築學講座不幸墜機去世。讓人唏噓。

林徽因寫的紀念徐誌摩去世四周年的文章:

今天是你走脫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們這次拿什麽來紀念你?前兩次的用香花感傷地圍上你的照片,抑住嗓子底下歎息和悲哽,朋友和朋友無聊地對望著,完成一種紀念的形式,儼然是愚蠢的失敗。因為那時那種近於傷感,而又不夠宗教莊嚴的舉動,除卻點明了你和我們中間的距離,生和死的間隔外,實在沒有別的成效;幾乎完全不能達到任何真實紀念的意義。。。

八卦完,又一路往回走,同樣的街景又走一遍。回來的路上在看一家店的櫥窗擺著一雙new balance的帶點橙色的鞋,我一直想找類似這樣一雙運動鞋。就進店了看了一下。鞋子看起來有點大,我問有沒有女式的。店員是一個很年輕的男生,感覺是學生來打工的。他說很遺憾沒有。

終於坐上開往劍橋火車站的公交,車上椅子後麵竟然有充電的,趕緊給手機充電。不過很快就到火車站了。進站的時候我的票怎麽也刷不過去。就是票過了門沒開。試了兩次都不行,隻能找旁邊的服務人員。他試了幾下也不行。我給他出示我買往返票的收據,他就開門讓我過去了。火車上看著我手機還是很低的電量,就四處張望看有沒有充電的,竟然沒看見。後麵坐的兩位像是中國留學生,我就用中文問車上有沒有手機充電的。他們說好像沒有。

下了火車,便去坐地鐵。結果我的公交卡根本刷不過,一直說我的餘額不足。我不是買了7天的交通卡嗎?為什麽會餘額不足呢?我很納悶的問地鐵裏的服務員。她讓我跟她到機器上查餘額。然後我才知道我買的交通卡隻能坐公交汽車,不能坐地鐵。奇怪的是我早上出發的時候刷卡就沒問題。而且因為早上坐了一趟地鐵,所以卡上現在是負值,不能再用。我很無語,問可不可給卡升級到可以坐地鐵的?服務員說我必須打服務電話去升級。倫敦交通係統對外來人來說真複雜。我很想給打他們服務電話抱怨一番。在猶豫下一步如何操作之間,我刷的信用卡回來的。回來之後想想算了,就一直坐公交汽車吧,還可以順便觀光。地鐵到站後在車站把欠的錢補上,卡又可以用了。我在和服務員交談的時候,一個學生模樣的人要買 oyster card,那服務員問他是不是經常要坐車,如果不經常就沒必要買卡。因為買卡必須要付7英鎊的卡費。可以刷信用卡銀行卡。這是很好的建議。

總之這一天很神奇的竟然一點都沒迷路,可是被交通係統‘涮’了兩次。很感恩一路的風土人情。難忘的一天。

Vblog 視頻:

https://youtu.be/xevuZD2zZpY

‘如你’係列playlis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文筆,好內容。彷佛置身其中、與你一起同行。謝謝分享。 -杭城一丫- 給 杭城一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7/2024 postreply 02:12:00

多謝 小丫。 您的網名好酷。 -lisaatw- 給 lisaatw 發送悄悄話 lisaat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06:30:20

‘尋夢? 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慢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8:32: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