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生死故事多——波黑莫斯塔爾遊記

本文內容已被 [ 捷潤 ] 在 2024-04-30 17:47: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如果說到薩拉熱窩旅遊,一個最重要的景點是一戰導火索引發地,也就是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的地點。那麽去莫斯塔爾(Mostar)旅遊的最重要景點就是那座著名的斯塔裏·莫斯塔爾(Stari Most)拱橋,要去看那些敢於冒著生命危險從橋上跳入河水中的非常人表演,這種表演十分刺激,估計危險程度不亞於鬥牛。

莫斯塔爾是波黑的第五大城市,人口十一萬多,位於波黑西南部的納雷特瓦河穀中,在薩拉熱窩西南約127公裏處,是波黑的文化和曆史名城之一。城市坐落於兩座山峰的山穀間,一座山叫做胡姆山(Mount Hum),另一座山叫做比萊茲山(Vele? Mountain)。城市中流過一條河,叫做內雷特瓦河(Neretva)。 從史前開始這裏就有人定居。在今天的城市下麵人們也發現了羅馬帝國時期的遺物。但是整個城市發展起來要從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開始,也就是在1468年,這個地區被劃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定居在河兩岸的人口逐漸增多,逐漸形成了城市規模。十七,十八世紀奧斯曼帝國強盛時,這裏建有24座之多的清真寺。後來隨著帝國的衰落,城市裏又建立了不少天主教和東正教教堂,它們有些還是在清真寺基礎上改建的。

今天莫斯塔爾的老城區仍保留著濃厚的奧斯曼帝國風情,狹窄的街道、古老的建築和傳統的市場構成了這裏獨特的風貌。在老城區,遊客可以漫步穿過古老的街道,欣賞精美的建築,品嚐當地特色的美食,感受這座城市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底蘊。

而使得這個城市聞名的是斯塔裏·莫斯塔爾(Stari Most)橋,它不僅連接內雷特瓦(Neretva)河的兩岸,似乎也能將我們的好奇連接到它的故事中。

很久之前,內雷特瓦河上也有橋,但是是木橋。隨著兩岸人口增加,貨物和人員的往來不斷增加,木橋已經不能滿足流量,需要一個更大的石橋。於是1556年奧斯曼帝國的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下令修建一個新的石橋。任務交給了設計師了海魯丁(Mimar Jayruddin)。大帝對他說:“你要給我建一座劃世紀的橋,要麽成功,要麽成仁。” ,海魯丁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河水冰冷,深而流急。要建一座寬4米,長29米,高25米的單孔拱橋,在那個年代還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海魯丁花了9年的時間建造,邊建造邊準備自己的葬禮。傳說就在即將完工要拆除腳手架的前一天,海魯丁覺得自己的末日來臨,於是他燒毀了所有的建築文件,做好了赴死的準備。然而第二天當最後的一座腳手架被拆除後,大橋依然屹立不倒,一立便是427年,直到1993年11月9號被波黑戰爭摧毀。它是建成時世界上最寬的單孔拱橋,堪稱是奇跡。

戰後在多國多個組織的努力下拱橋得以於2001年重建,最終在2004年完工。新建橋外表太光滑,一看就是鋼筋水泥用了不少,還是滿臉滄桑的老橋有曆史餘韻,有如一瓶陳年的茅台。波黑戰爭不僅僅摧毀了古橋,還毀壞了此城諸多其他的曆史建築,如弗朗西斯科教堂和修道院(the 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聖母教堂(Cathedral of Mary, Mother of the Church)、聖三一教堂(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卡拉多茲·貝伊清真寺(Kara?oz Bey Mosque)等等。2005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莫斯塔爾老橋和其附近的舊市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至於說這座橋是由誰摧毀的,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是克羅西亞軍隊炮擊的結果,另一種說法是波赫塞族人炮擊的結果,還有人說古橋垮塌原因是橋墩受到地雷的摧毀。最終罪名落到了一位名叫普拉利亞克(Slobodan Praljak)的將軍身上。他是原克羅西亞國防委員會的高級軍官,他父親曾經是抵抗納粹德國占領的遊擊隊員。他個人在大學拿了三個係的學位,電氣工程係。 人文社會學係和戲劇藝術係。在戰爭前他做過工程師和教師,後來覺得這些尋常人的工作無趣,於是做起了自由藝術家、編劇,還有導演。1991年南斯拉夫內戰時他加入了克羅地亞軍隊。他召集了一些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組成了一支部隊。可能是繼承了他父親的作戰天賦,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躍升成了將軍。1995年戰爭結束後他又去經商,創辦公司,成為了億萬富翁。 2004年的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指控他破壞了莫斯塔爾古跡和迫害當地的穆斯林民眾。於是他把他的財富全部都給了他的義子,自己向法庭自首。而後他被關押了十幾年。一直到2017年,國際刑事法庭判決他有罪,刑罰20年監禁。他當庭表示不服,聲稱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當時軍人的責任。他拿出準備好的毒藥,當庭飲毒自盡表示抗議,最終搶救無效身亡。他的人生不能不說是精彩不俗的,也不能不說是可悲可惡,這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戰爭是邪惡的。

上麵兩個故事已經相當不尋常了,這裏還有一個更刺激的。四百多年前古橋建好不久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有些“勇敢的”人,或是”不要命的”人,便開始了從橋上躍入河中的活動,每次跳水都會吸引大批觀眾圍觀,歡呼雀躍不斷。開玩笑地說,這活動也能算上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來莫斯塔爾一個最重要的景觀就是去看”敢死隊“的勇士們從橋上跳入水中的壯舉。這是一個項極危險的活動。 我看到跳水者都是年輕的男士,沒有看到女士。跳水之前會有人教授動作要領,男士的雙腿不能打開,雙腿要合並後曲,保護重要部位,下巴不能太突出,否則頸部會被拉傷。身體絕對不能水平入水等等等等。有一係列的注意事項,因為25米畢竟是一個恐怖的高度。人跳下來時稍稍沒有控製好,就會出現意外傷亡。曆史上有不少次傷亡記錄。,有人跳下來當場暈在水中。當然在跳下時,水麵上會有船隻,救援人員在船上等待監視,以防萬一。即便如此 在我看來這還是極為恐怖。我曾經從新西蘭天空塔跳下過,雖然那裏有230米高,但是身上穿有保護服裝,帶有減速保護設備。而從這橋上跳下去。 沒有任何的保護裝備。我們在橋附近看了幾次跳水,其中有一次是一位土耳其的年輕人。他還拿一麵很大的土耳其國旗,掛在橋壁上。我有點兒懷疑他想重現奧斯曼帝國的輝煌。我為他祝福,不要發生意外。好在他跳下來一切正常。人有一個癖好就是愛看刺激性的表演,我也是俗人,跳脫不了俗套。跑去看看熱鬧,感覺了一下現場氣氛,還是非常有意思的。老天保佑千萬不要看到悲劇一場。

城裏有一座高塔,是彼得和保羅教堂(Church of St. Peter and Paul)的鍾塔,不知道是否允許公眾登頂。中午我到那裏時看塔人不在,估計是吃午飯去了。我獨自一人登頂高塔,看著莫斯塔爾的全貌,我對戰爭感歎了半天。這塔也是戰後重建的。隨後我拍照了幾張照片就下來了,把我對戰爭的感歎留在了塔頂。

克拉維采瀑布(Kravice Waterfalls)位於莫斯塔爾附近,車程一小時左右。這組瀑布坐落在特雷比紮特河上,呈半圓形,高達25米,周圍有鬱鬱蔥蔥的樹木和岩石環繞,構成了秀麗的景色,此瀑布因其自然美景而著名。在夏季,遊客們可以在水中遊泳,並在周圍的自然環境中度過愉快的時光。這裏也有一些小餐館和咖啡館,供遊客品嚐當地美食和美飲。我下水遊泳了一陣,水還是很涼的,清澈見底,感覺很好,值得來此地一遊。

(更多圖片影片請看開頭video)

現在談一個題外話題,如我所承諾的每期談一個常用修辭手法。來看下麵這句話,我采用了一個什麽修辭手法?

“它不僅連接內雷特瓦(Neretva)河的兩岸,似乎也能將我們的好奇連接到它的故事中。”

所謂粘連是指當甲乙兩件事物並提或連續出現時,故意把隻適用於甲的的詞語順勢用於乙的上麵。如聞一多名詩《紅燭》中的一段。作者就運用了這種修辭手法。蠟燭是可以燒的,但實際上燒不了夢和血。然而在“便燒著!燒吧!燒吧!”之後運用粘連賦出“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給人非常形象、生動,自然的感覺,這便是修辭貼切巧妙,這便是語言藝術。

紅燭啊!   

既製了,便燒著!   
燒吧!燒吧!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打油 摩斯塔爾跳水觀感

留戀此生難一躍
勇士精神咱不缺
柴米油鹽煩不死
活到百歲方稱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