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寫於 2024.03.07
最近以來,我們開始了歐洲的慢遊,就是在幾個特別感興趣的地方,住下來和當地人一樣生活,拾遺補缺之前旅行中,漏去的,和還想再去的。其實巴黎,這個拾遺補缺兩年前就開始了,上一次住在凱旋門附近。這一次,我們住在左岸拉丁區,步行距離到巴黎聖母院或者先賢祠。
這一天是去橘園美術館,看莫奈、畢加索、莫迪裏阿尼,還去了香奈兒31號康邦街。
不是印象派粉絲的領導講,”來過五、六次巴黎,但第一次來橘園。為什麽?肯定是沒有特別喜歡莫奈。還有啊,韓國人多得不成比例,哪部韓劇在這裏談銬定了?”
我講,哈港有啥港頭啦,莫奈怎麽會不喜歡,莫奈的畫是鋪天蓋地的,不要說我們NY的大都會和MOMA,波士頓美術館的莫奈特展都看到過,還有所有的美術館裏,DC的,風城的,Philly的,歐洲的,都有或多或少的莫奈館藏,統統不期而遇,全部心生歡喜。橘園第一次來,不是不喜歡莫奈,而是太喜歡盧浮。以前每次來都去盧浮宮報一次道,直到上一次,總算把盧浮完整地相對透徹地看了一遍,連奧賽都被擠到第二位,橘園自然就是第三位了。
莫奈的那兩個圓弧大廳八幅巨幅,我說讓人身在其中猶如沉浸夢境。我說莫奈的畫都好,但是最好的,還是Water Lilies。領導又有異議,他講做夢怎麽可以這麽單調這麽無聊,悶也要悶煞了。哎,人和人就是不一樣,有的人夢境是feeling,有的人夢境是action。
看了一樓的二隻莫奈廳,流連忘返。再到樓下,看以黑寡婦兩輪丈夫Walter- Guillaume 命名的收藏,也是橘園的永久館藏 。有畢加索的,還有不少莫迪裏亞尼的畫,都很讚。我特別喜歡莫迪裏亞尼的另類人物肖像,總是那麽帶著喜氣和靈氣,喜歡了好久,一直惦記著哪天要臨摹一下。
橘園的特展,是美國畫家Robert Ryman的白色現代派,同一色係不同質地、厚度、形狀、blah blah,一大堆講究。領導說這是還在策展過程還沒有開放呢,我笑S了開什麽玩笑人家這是正式展覽好吧。看到照樣也有不少人在裏麵駐足拍照,我很question 他們看到了什麽,反正在於我,如果無法欣賞,就堅決不裝。前幾天有一個畫家朋友在跟我說,O'Keeffe曾說過大家是用耳朵看畫,我很 humble地猜想,O'Keeffe 是不是在說,“看畫的人們,其實是人雲亦雲的”,和“藝術,其實是很被動的”。
橘園出來去康邦街31號,是香奈兒的原始店。店員太好了太敬業太熱情了,她把產品介紹得很仔細,而且還很有見地很有個人魅力。她強烈推薦中號,反複勸說我不要買大號,說大號太重了你會不喜歡的,可是我這些年來的包,越買越大,感覺背中號有點怯。女店員又給我介紹2.55 是 1955年2月誕生的,timeless classic是老佛爺的改良版。本來目的明確,現在卻有些選擇困難。還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法國的免稅%,竟然低於意大利和奧地利,包括這個法國自己的品牌。店員是真好,一點也不push,反而處處為顧客打算。我希望香奈兒銷售員的底薪很高,以鼓勵他們對產品和顧客的忠誠。
二樓是CoCo香奈兒住的apartment,那個全玻璃反光鏡的樓梯,就是傳說中香奈兒坐在樓梯角落可以縱觀全局的地方。在回美國的飛機上,又看了一遍“Coco-香奈兒前生”。
視頻的歌“Fly me to the moon”, 是我自己唱的。
(二)
寫於 2024.03.15
回美國之後,找來看了Andy Garcia演的Modigliani. 老電影了,2004年拍的,不知道為什麽當時一點也沒有注意到?或許人家挺火的,是我們自己那個時候忙得熱火朝天分身無術。
電影是不錯的,裏麵Pablo很多戲,為什麽那麽胖?畢加索胖過嗎? 戲裏還有粗眉毛Frida的極左派矮胖子老公Diego Rivera,即使我萬般不喜歡這倆個 communist 外加私生活混亂不堪沒有底線的倆夫婦,Rivera人家畫界的資格是真的很老啊,他在墨西哥國家宮的壁畫,是真正的無以倫比,我推薦所有去墨西哥城的朋友去看,苦口婆心。
和“午夜巴黎”比,這部“莫迪裏安尼”的電影,太苦了太暗了,雖然是同一時期,卻是二個完全不同的巴黎。按照上海人講戲話,就好像畢加索,莫迪裏安尼,Gertrude Stein,在“午夜巴黎”裏,是在“上隻角”唱歌跳舞喝酒調情,在“莫迪裏安尼”裏就隻好在“下隻角”裏挨餓受凍打架酗酒。那個巴黎文藝沙龍舉足輕重的 Gertrude Stein,我們大都會美術館裏,有畢加索為她畫的大幅的肖像,在“午夜巴黎”裏掛在牆上。二年前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也特別去拜謁了她,和她的情人Alice排在一起的陵墓。說到拉雪茲公墓,也是我苦口婆心推薦給朋友的必去,如果不是第一次去巴黎的話。
還有,說到“午夜巴黎”,我們這次還去了吉爾初見海明威的飯店,太好玩了一摸一樣一點沒變。
拉回來再說莫迪利亞尼。莫迪裏安尼命苦,跟梵高差不多慘古,生前貧病交困,生後才飛黃騰達,自己沒有享過一天福,就連老婆,都在他病逝後二天,帶著身孕跳樓身亡。
Andy Garcia ,和莫迪裏安尼一樣長得很帥,來演拉丁語係的意大利畫家,選角是成功的,外形很像。隻是,角色演得狂放了一點;其實藝術家們,本質上是文人,大多數人,是嘴巴牢膽子小的縮貨。不是電影裏那樣,有事沒事就拔槍拔拳頭的。
還有,故事編得離譜了一點。我覺得但凡用真名真姓做片名的,就應該盡量忠實於真實的生平,而不是連怎樣過世都可以篡改。Andy Garcia帥是真帥,風流倜儻也很放得開。但是好演員要能夠收放自如,還有一個收字呢,Andy Garcia沒能做到,Garcia演的畫家,放得有些過頭,收的,卻幾乎沒有一點點看到。
所以,overall,這部半真不真半假不假的莫迪裏安尼,沒有什麽太大的藝術價值和史實價值。
(三)
寫於2021.8.22
莫迪裏亞尼的畫,之前分別看到過,但是在國家畫廊,第一次看到他的畫集中在一起,是2021年8月。看每幅畫裏的每個人,都是那麽的生動和鮮活。
Modigliani,出生在托斯卡納,在弗洛倫薩藝術學院讀完書,跑到巴黎,和畢加索之流是朋友。Modigliani 在38年的有生之年,畫的作品不算很多,還有二幅最出名的,龐皮杜夫人和紅發女裝,分別在芝加哥美術館和邦茲基金會收集,這給再去芝加哥美術館又添借口,邦茲基金會在賓州首府,有朋友向我推薦,這個可以有,又多了一個快樂周末的去處。
Modigliani 是表現主義畫派的畫家,在莫奈、梵高的印象派之後,比畢加索的立方主義派稍早。同期表現派畫風最出名的,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呐喊”,我們在挪威的國家美術館看到過,年初在美景宮也看到過一幅麵目模糊的全裸男。
那些收集在 DC 國家畫廊,集中在一個展廳的Modigliani作品,我當時邊看邊微笑,腦子裏閃過一個又一個,和畫中相似的熟人的樣子,當然也有我自己在裏麵。如果有耐心的讀者讀到此地,不妨再多花一秒鍾,猜猜我自己認為哪個人是我?我是說以下圖畫的前七幅!結論是很顯而易見並且非常amuse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