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回國散記(32)銀川:玉皇閣、清真寺、南薰門

接上篇)

我們吃過中飯,按照計劃去看不遠處的玉皇閣

玉皇閣不遠處有個很漂亮的街心花園,免費進入。這裏雖然不是很大,但建築仿古,雕梁畫柱,曲徑通幽,休閑時候來逛一逛還是蠻有情調的。春夏的小池塘裏可能有水,那時景色會更好。

從小公園出來我們去遊玉皇閣,據資料介紹,玉皇閣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古代建築,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重點曆史文物。

玉皇閣 是一座重樓疊閣、飛簷相啄、結構緊湊、玲瓏別致的傳統木結構大屋頂建築。主閣為重簷二層閣樓,閣高約有22.1米,台基呈長方形,高19米,東南長37.6米,南北寬25米,氣勢雄偉,猶如大鵬展翅,淩空欲飛,給人以向上、拚搏之啟迪,因內鑄玉帝像,因而稱之為玉皇閣其台基為土建,外表包磚,下有寬近5米的南北向拱券形磚砌通道,可供行人車輛通過台基的東南角還各建有3層的飛簷角亭一座,遊人可在此登高遠眺

前人考證發現銀川玉皇閣獨特的外在形象,它是形象一座牛頭的建築造型,整體布局上看,設計獨特在於樓上一西一東兩座鍾樓、鼓樓的對稱協調,是形象牛的兩隻角,樓上大殿正南開著兩個對稱的圓型窗戶,它們似乎是在直視前方的神態,形象牛的兩個眼圈;樓上座北麵南,正中間懸空下來凸出的小閣台,是形象牛的鼻子;樓下南北相通的穿街券門洞,是形象牛的嘴巴。

 

玉皇閣可以免費登樓,我們一層層地登上去。

第一層大廳是展出黃河中上遊史前彩陶器,河之炫彩:

再上去:

IMG_4328.JPG

第二層大廳是銀川長城主題攝影展,關山萬裏:

下了玉皇閣,我們網上搜搜,發現這附近有個銀川最大的清真寺:南關清真寺,趕緊去看一下。

沿途拍拍:

到了這裏,發現很蕭條的樣子,裏麵房屋比較破舊簡陋,有人住在院內邊上的屋子裏麵。院子裏除了我們,還有三個外地遊客,估計也是慕名前去。網上的南關清真大寺是這樣的(網圖):

1ac2844620dc-74549333_4K.jpg

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

很失望,走錯地方了?

再手機上一搜,市中心還有個南薰門,也是個古跡。

跟著手機穿過牛街走了一大截找到南門樓,哇!難道是穿越到北京啦?眼前明明就是天安門城樓嘛哈哈:

網上資料:南門樓,又稱南薰門,坐北朝南,麵臨廣場,是銀川南北大道的必經之地南薰門始建年代不詳,相傳為1020年西夏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將都城從靈州(靈武)遷至懷遠(銀川),大起宮室,擴建城池時建造,明洪武年間重修寧夏衛城,有“南曰南薰,上建南薰城”之記載。清乾隆三年(1739年)發生大地震,府城盡毀,城門亦坍塌。乾隆五年又重建,有“南樓秋色”一景。清宣統三年(1911年),南薰門毀於戰火。民國初年(1917年)再次修複。

南薰門通高27.5米。磚包台基高7米,長88米,寬24.5米。台基正中壁有一南北向拱形門洞。台基北麵門洞兩側有對稱式的台階,可登臨而上。在高大的台座中央,建有歇山頂重簷二層樓閣,高20.5米。整座建築結構嚴謹,廊簷彩繪,紅牆碧瓦,氣勢宏大,素有“小天安門”之譽2005年被公布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這天在市中心遊逛的時候,出現一個狀況,就是在某個街道我的蘋果手機突然進不去,屏幕跳出一行從蘋果官方通知(英文的)說我的手機功能故障,如果要知道究竟,請進一個網址。我這是我迄今第一次和唯一一次遇見這種狀況,手機就是打不開,連拍照也不能。我關機再開還是這個信息跳出來,但過了一個街道,我的手機又恢複正常了!不知是什麽原因!好奇怪呀,真是一個謎。不過當時我沒有發慌,因為我妹的手機一直正常,而且我在哪裏都是遵紀守法好公民。

看過南薰樓,我們也走累了,一天遊玩結束。本來要打車,但是一看我們酒店就在步行範圍以內,15分鍾走到。於是決定走回去。

我們回到酒店附近,進商店裏麵買了一些第二天帶火車上吃的東西和土特產,黑枸杞與紅枸杞。

待續)

除注明外全部為綠島陽光攝圖

原創作品,謝絕轉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