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23 ~ 10/18/2023
10月16日
雖然對韓國沒什麽期待,到了本土,總還覺得應該幹點兒什麽。所以,昨晚從市政廳回來之後,我們去梨泰院地鐵站的遊客中心谘了個詢,問問首爾什麽地方值得一去。
工作人員推薦了景福宮和韓國民俗村。她說,想要了解韓國的曆史文化,這兩個地方是最好的切入點。所以,昨晚回到旅館,我上網訂購了民俗村的門票,打算今天進村看看。
蔣先生卻是病倒了,半夜起身找泰諾。他說他頭痛,渾身無力,可能新冠了。早上十一點,他還在睡覺。我沒有催他,隻是出門買早餐,招呼還健康的那一群。
旅行就是生活,難免遇見頭痛腦熱的時刻。喝水吃藥睡大覺,通常就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我都打算好了,這一天就待在旅館裏了。孩子們玩遊戲,我也玩遊戲。留蔣先生一個人生病,有點過意不去。不過,總不能我也跟著躺倒?雖然我也感覺不太舒服。
蔣先生十二點醒來,卻說他好多了,堅持要出門。他看不得孩子們沉迷遊戲的模樣。可是窩在旅館裏,又沒什麽其他娛樂的方式。孩子們還沒到愛讀書的年紀,尤其蔣小詩,長到五歲還是個文盲,大字不識幾個。
我說,那就去景福宮吧,比較近。
從梨泰院出發,地鐵六號線轉三號線,到達景福宮站。
下了地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牆的鏡子。孩子們玩起了哈哈鏡。
尋找去往景福宮的出口時,我們誤打誤撞,闖進地鐵站內設的一個藝術中心:Seoul Metro Art Center。裏麵除了傳統書畫,還有兩個展影廳,主打數碼影像秀。
展影廳的牆壁和地板都是高清顯示屏,每隔三五分鍾切換一次主題,一屋絢爛:要開花,就漫山遍野,要蒼穹,就一路星輝,觀眾全程沉浸式體驗,在藝術中感受自然,漫步世界。某些主題之下,觀眾還可以與屏幕畫麵實時互動,用腳掃開一地落英,或踩出一路繁花。
此間樂,不思蜀。一家人玩得如此開心,完全記不起我們坐地鐵幹嘛來了。(事實上,這裏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兩天後我們還特意返了次場。)網上說,這裏適合市民們靜坐,療愈,放空,我倒感覺,這裏更適合年輕人約會,因為它純美,浪漫,歡快,魔幻,還免費。
就是電視屏的輻射有些厲害,在屋裏待久了會嫌熱。
等所有的影片開始滾動播放第二次,我們終於想起,我們是來看景福宮的。
景福宮又稱“皇宮”,它在韓國人民心中的地位,相當於北京的故宮。它被稱作朝鮮王朝的第一宮殿,也是韓國五大宮闕中規模最大最古老的一個。景福宮始建於1394年,由朝鮮開國皇帝李成桂主導,其初始設計參照了中國《周禮》和《考工記》兩書所描述的宮殿式樣。“景福”一詞,也出自中國的《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意為“世世代代永享福祿祥瑞。”
景福宮展現了高規格有內涵的王室文化精髓,建成後一直被當作朝鮮王室的居所。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景福宮被燒毀,王室移居昌德宮,景福宮就此被廢棄了兩個世紀。1868年,高宗時期,景福宮得到了第一次重建,加入了大量19世紀才出現的新設計和本土元素。宮殿中的7700間房間全部得到了翻新,另外還擴建了40多公頃,新增了約500座建築物。1911年日本侵略朝鮮,景福宮又被摧毀。最近一次的修複工程,始於1968年,並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一世紀初。
截止2023年,景福宮建築群已成為全首爾市參觀人數最多的旅遊景點。
景福宮人山人海,遊客近半數作民族傳統裝扮:女人們穿色澤柔美質地精良的長裙,齊胸曳地,發髻上別著華美晶亮的發箍或頭飾;男人多數著青灰長褂,帶高沿黑帽,或佩劍,或給女伴拎包。盛裝的遊客中,不乏老外,他們裝扮起來明明興高采烈,拍照時卻總要騰起滿麵殺氣,揮臂呲牙,一看就是東方武打電影中行將落敗的反角鬼佬。
滿城盡戴錦緞甲,是因為租用民族服裝的價格非常親民。景福宮旁的一家店鋪打出招牌,一天租賃成本不過9900韓元,還附贈化妝。聽說,穿著韓服在下午四點前進入景福宮,還可享有免門票的優待。要不是小朋友們一天到晚扯我的裙擺,踩我的腳背,我肯定也是要去湊這份熱鬧的。
我們1:56步入宮城,剛巧趕上了兩點的門將換班儀式。門將們穿著色彩亮麗的傳統服裝,身佩複古兵器,扛著彩旗,在擂鼓聲中莊嚴步入,列隊,換班,喊震天響的口號。整套過程大約20分鍾,儀式感拉爆,又極具傳統特色,讓觀眾一眼穿越幾百年。
隻是我們買櫝還珠,看完換班儀式就走了,並沒有真正進入主殿。天氣熱,人又多,滿場擠擠挨挨,我和蔣先生對著宮門口的彩繪屋頂多拍了幾張照,孩子們就不見了人影。我倆在人堆中不停找小孩,找完這個找那個,心浮氣躁,溝通基本靠吼,還怎麽愉快地玩耍?隻能撤退。
出了景福宮,蔣先生問我還有沒有想去的地方。我想起在地鐵站尋找出口時,看到景福宮與青瓦台同路,就提議去青瓦台轉轉。
就跟去了華盛頓要參觀白宮一樣,來了首爾,也得看看青瓦台。倒不是我對政治有多麽濃厚的興趣,實在是這個原本應當神聖和莊嚴的地方,在媒體報道中帶足了八卦氣息。我想不通,為什麽那麽多個入主青瓦台的總統,前腳從這裏出去,後腳就進了牢房。我是帶著風水先生般的好奇,想看看這個地方究竟是陰氣太盛,還是犯了路衝。
從景福宮到青瓦台,很漂亮的一段路。一側是宮牆,另一邊種滿了銀杏樹。樹上還掛著花籃。
半路經過民俗博物館,就進去瞧了瞧。館裏有古代民居,傳統服飾展覽,還有古董式的電視電話等,非常有曆史感。
這是長栍,朝鮮半島農村常見的守護神,沒有胳膊腿,隻有古樸滑稽的人麵。人們供奉長栍,以求風調雨順,避邪消災。
民俗博物館裏設了個免費的兒童博物館。一層是卡通遊樂場,適合小小孩。
二樓有點像科學館,知識趣味性比較強。孩子們可以做手工,也可以聽歌聽故事,適合大一點的孩子。
這種地方,最討孩子們的歡心了,他們一玩就是一個多小時。要不是博物館打烊,根本不想走。
他們開心,我也就開心了。老實講,我對社會形態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一個國家,如果能普遍開設這樣的場所,為兒童啟智,讓他們感受到健康歡愉,並且能把這樣的機會公平敞開給每一個有兒童的家庭,無論貧富貴賤,對我來講,它就無限接近理想社會的模式了。
走到青瓦台,發現四周有圍牆,門前有守衛,並不是一個想進就能進得去的地方。
本來呢!難道我還指望能進去跟尹錫悅合個影,握握手?
晚餐我們是回到梨泰院才吃的。
上午出門時,我在旅館旁邊看中了一家砂鍋店,圖片湯湯水水,看著很適合中國胃。回到梨泰院是下午六點,很正的晚餐時間。我們探頭進店,發現裏麵空無一人,立刻很有默契地退了出來。
圖片再好看,抵不過食客們身體力行的缺席。
接著往前走,看到一家小店人頭攢動,而且一看就是本地的年輕人。男男女女擠在狹小的座椅上,一個個吃得紅光滿麵,麵前的碗碟堆成了小山。
蔣先生說:“就這裏了!”
我說:“都是年輕人誒。”
他說:“年輕人好啊。年輕人通常沒錢,說明這裏夠便宜。人多,說明又夠好吃。”
我想跟他科普一下東方社會普遍存在的“啃老”現象,年輕不代表沒錢花。又覺得隻是一頓飯而已,沒必要。就跟著走了進去。
店裏的裝修風格也很年輕,還有點屌。
我們看不懂菜單,服務員又不會說英文,隻能硬著頭皮盲點。選了菜單上置頂的那一項。
上來一盤辣火鍋,裏麵又有麵條又有雞肉又有土豆,還有香腸。
其實味道還不錯,就是辣了點。還有,香腸實在太特別了,腸衣裏裹的百分百都是肥肉,也不知道韓餐裏為什麽會混入這麽一項黑暗料理。像我這種蠻能吃肥肉的人,吃了兩截也已膩到了嗓子眼。其他人當然碰都不碰。
還好點了一大盤薯條,這就成了他們仨的晚餐。
10月17日
這一天的安排,是參觀韓國民俗村(Korean Folk Village)。
韓國民俗村旨在向世界展示韓國傳統文化。據資料介紹,民俗村是根據實際存在的古董房屋而建成的朝鮮村落,裏麵有民居,有醫院,有作坊。。。它會根據四季變化展現民俗生活,為遊客引入農家生活體驗,並提供街頭巡演等娛樂活動,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真正的朝鮮時代的生活。
民俗村位於首爾東南郊外的龍川市,網上有多條交通線路,耗時多為一個小時以上。我們選擇從梨泰院步行至Sooncunhyang醫院。醫院附近的長途公交4101,可以直達民俗村。
隻是4101不好找。我們從醫院一路問過去,問過藥劑師問醫生,問完醫生問路人,足足花了半個小時。終於搞對方向,趕到車站時,4101剛巧迎麵開來,我們順利上了車。
我跟司機說要去民俗村,司機很好心,到站時特意離開駕駛座,走到後麵來提醒我們。給敬業的司機一百個讚。
民俗村裏黃土地,茅草房。如果下雨天來,肯定一腳泥濘。
我說:“怎麽辦,有點失望啊。”
蔣先生卻是最近幾天少有的神采奕奕。他說:“這才真實啊!你難道指望幾百年前的村裏鋪水泥路嗎?”
想想也是,這兩天去過的王宮,多半也是泥土地。
古時代的朝鮮,中文隨處可見。
這是結婚用的禮堂嗎?這麽大一個雙喜。
村裏有座廟,香火不旺。我們在的時候,是廟裏唯一一組遊客。
村裏其實活動不少,看看這張娛樂時間表,要過足一天,不愁沒有安排。
這是2:00pm,路邊的歌舞巡演,展現了一個愛情故事(我猜的)。鑼鼓熱熱鬧鬧,女主羞羞答答。
村裏還有個小劇場,觀眾席地而坐,看一場帶了故事情節的脫口秀。我得說,音樂放之四海而皆通,這本土小品秀,全是韓語,還沒有翻譯,外國遊客就很為難了。我們一家四口幹坐了半個小時,啥也沒聽懂,盡跟人瞎鼓掌。
感覺語言不通的人,來到這個本應“沉浸式”的地方,就像去死海遊泳,完全浸不下去啊。
也怪我們自己,來到韓國毫無準備,除了“謝謝”,come’some mida,什麽也不會說,什麽也聽不懂。其他來這旅行的外國人,或多或少都懂點韓語。在小品秀現場,好幾個來自德國的姑娘跟演員們熱烈互動。我們在公共場合遇見聽不懂的韓文要求,也時常會有金發碧眼的老外站出來替我們解圍。活到老,學到老,是正解。
孩子們本來走得無精打采,後來走到一個鬼屋,裏麵有小火車,就帶勁多了。
再往後走,發現村裏還有一個amusement park。孩子們終於找到了組織,歡欣鼓舞著,把每個能坐的rides都坐了一遍。
不得不說,這是我坐過的最緩慢的旋轉木馬了,慢慢悠悠,像是騎了頭毛驢。想起之前在釜山坐滾動電梯,也是慢得嘞,讓人想跳樓。
這就有點刷新我的認知了。我一直以為韓國是個很卷的地方,人民自當爭分奪秒,我隻配過來看看。記得二十多歲時去香港,看到地鐵站的滾動扶梯唰唰上下,速度奇快,一腳不慎就能踩空;十字路口過馬路,人潮像被按了快進鍵,嘩啦一下聚過來,黑壓壓湧過人行道,又嘩啦一下散開去。隻是行個街,我就覺得我在這種卷的地方完全沒有辦法生存。這不,才來到慢慢悠悠的加拿大。
大概地處郊遠,我感覺龍川市的氣溫比首爾低了有十幾度。逛著逛著就冷了。我們決定離開,趕回首爾吃晚飯。民俗村食物一般,一家人午餐吃得非常潦草,沒有勇氣再吃一頓。
回程等4101,足足等了45分鍾,凍得我,感覺自己成了一截冰棍。蔣先生親爹本色,再凍也不能凍幼崽。
從4101下來,往醫院方向走時,路過一條街。整條街上都是燈火通明的烤肉店。
我們進的那家店,門麵不算豪華,但敞開式的店堂裏坐滿了食客。我們被直接領上了二樓。
實在是餓急了,我們點了菜單上最貴的那盤烤肉,又給孩子們點了一大鍋方便麵。我還給自己追加了一份牛肉泡飯(後來發現純屬多餘,店家送了冷麵和牛肉湯,吃完就集體扶牆了。)
這是大人小孩都滿意的一餐。就是吃的時候沒想到要寫遊記,忘了看店名,沒法跟大夥兒推薦了,Sorry。不過,那條街人氣很旺,生意興隆的店家也多,但凡路過,應該不會錯過。
10月18日
按計劃,這是我們在韓國的最後一天。早起,我把去往河內的航班在線check in了。
check in細則上明確要求提供越南簽證的紙質文本。我們住的旅館連個前台都沒有,別說打印了。所以這一天的任務,就是找個地方打印簽證和登機牌。
蔣先生比較樂觀,說打印而已,不用擔心,去哪都行。他說,還有半天時間,不如去景福宮附近的Angkur,那裏有韓國版的吉他一條街,還能帶孩子們再去看一回數碼影像秀。
中午,一家子拖著行李出發了。
都有些頭痛腦熱,走得像一隊衰兵。
吉他街看到了,影像秀也重溫了,就是找不到打印的地方。
連續跑了好幾條街,任何有可能提供打印的地方都進去問過了,什麽辦公樓,柯達膠片打印室。找了將近兩個小時,還是沒有結果,特別泄氣。 (語言不通,可能真正能打印的地方倒被我們錯過了。)
吃午飯時,借用麵館的Wi-Fi,蔣先生搜到景福宮對麵有一家Kinko’s。走到那裏,隻見一棟八層小樓,一層與二層都是出租民族服裝的店麵。我們也不知道kinko’s在哪一層,隻能坐著電梯,一層一層上去碰運氣。
在四樓電梯間,遇見了一位好心的韓國姑娘。她跟我們說,這個樓裏沒有可供打印的地方,但是十分鍾步程外,有一家officedepot,那裏提供打印服務。聽說我們需要打印的隻是越南簽證和登機牌,她直接就去辦公室請示了領導,幫我們原地打印了出來。
奔波半天,終於搞定這件事,我們簡直感激涕零了。出了辦公樓,蔣先生說,這個韓國姑娘,與我們去年在丹佛酒店遇見的前台,是同一類天使姑娘。她們雪中送炭,讓人感覺無比溫暖。
下午六點多到達機場,我們把行李規整了一下,每人留足七公斤。剩下的塞進蔣先生的行李箱裏,打算托運。
萬事俱備,隻等登機。
然後。。。
然後,你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麽。
如果有人讀到這裏不明所以,請參見本遊記係列第26~29篇:是否真有守護神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150/202310/23996.html
=================
寫完這一篇,“我們的一年”就進入到了中場休息的階段。
後半年的行程已經開始規劃,我們大概會在二月中上旬出發。
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的安排會比較靈活,邊走邊調整,不再像前半年那樣,旅館一訂半年,還具體到每一個晚上。出了意外,又得一家一家取消。
至於什麽時候開始寫後半程的遊記,還未作打算,可能會等到遊完再說。帶小娃外出,留給自己的時間非常有限,什麽都要兼顧,難免力不從心。最近補寫日韓遊記時,就深有體會 —— 在日韓旅行時,但凡惦記著補寫北美遊記,當天的日記就非常潦草。三個月後對著那些隻言片語,寫起日韓遊記來真是費了牛勁,細節都靠照片回顧,像小時候的看圖說文。所以,之後的行程,一切以家人為先,有空會把日記寫得周到一點,日後轉作遊記就會容易許多。
感謝大家一路跟讀。過幾天我會寫寫維多利亞的見聞與體會,畢竟,這裏也是“我們的一年”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感謝文學城編輯,每次都熱心把我的小作文推上城頭,最近還把我升級成了“熱門博主”。真是不好意思,剛被捂“熱”,就得冷一陣子了。
不過,我會回來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