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戲劇不高級,至少在他那個時代,捧莎翁的都是文盲。
知道這一點拜小兒所賜。以前都是我帶娃玩,這一次,我事前囑咐:兒啊,你15了,不小了,這次英國之行,你來計劃吧
。
娃也不客氣,隔日提了清單,以每天5個景點的特種兵效率修理老爸。
其中倫敦三晚連看三場戲,The Book of Mormon, 歌劇魅影,麥克白。第一場是現代荒誕喜劇,第二場傳統音樂劇巔峰,第三場古典得老掉牙的經典。
麥克白是莎翁的厭女之作,除了暴力和邪惡,麥克白老婆一無是處,如果旺盛的生命力折騰欲不算優點。
麥克白是晚上開演,小娃還安排了一場劇院的tour,時間在早上。
劇院叫Shakespeare Global, 傳說中莎翁發跡的地方。別看現在莎翁殿堂級宗師,當年他就是劇院的簽約寫手,沒啥地位。那個時代劇作家賣字為生,有些都羞於署名,劇本拿走,給錢就行,別說這是我寫的。
莎翁創作高峰期的前七年,竟然沒有任何記載。
給我們講這些故事的是導遊,一個中年大叔,本是個演員,講起故事來有演的效果。
這就是劇院的樣子,象高級茅草屋。400多年前,這地方不算倫敦城,居民中95%不會讀寫,連農民工都不如。
那個時代書貴,看戲便宜,買一本書的錢夠看10場戲。
莎翁寫廉價劇情,取悅他的文盲觀眾。
觀眾都是街坊鄰居,劇院裏混個臉熟。周末總得有個去處,要麽教堂,要麽劇院。當然劇院更好玩,玩個三四周,有罪惡感了,再去教堂懺悔。
難以想象偉大的哈姆雷特羅密歐朱麗葉在這種地方這群受眾中誕生,綿延400年,到現在還吸粉。Tour時一個美國來的大媽自稱莎粉,一提到老莎就開始眉飛色舞的沒來由的興奮。晚上演出時坐第一排的一個大媽拍了隻有站票的我,要求給她拍照。看出來她是獨自來粉莎。
看看演出前的場景,那站著的人可不少。當年場中站著的是窮人,踩著土疙瘩,由於衛生條件有限,就地撒尿的常有,味道是特別的。
但現在想站到舞台邊緣要來得特別早,因為那裏看表演最清楚了。
表演也不拘一格,演員常有在站著的人群中爬梯子表演,算是舞台的延伸,站著的觀眾也成了舞台的一部分。
說實話,這出戲我沒看懂,出場人物多,語速快。
但我家小娃覺得好玩,看得投入。
媽的,莎士比亞害人,400年了還毒害青少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