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太平洋上空,每周有3百多架飛機,在中美之間直飛。疫情中,中美斷航。疫情後,中美雙方的航空公司,摩拳擦掌,開始憧憬中美航空市場的榮境再現。
公平地說,美國航空公司當時的熱情,並不比中國同行們低。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他們比中國同行們麵臨著更大的挑戰,就是美國的航班,不再被允許飛過俄羅斯的領空了,他們因此不得不飛更遠的航程和燒掉更多的燃料,這給他們與中國公司的競爭,帶來了成本上的麻煩。
最先,美國公司對此做出了一個奇怪的應對,即要求中國航空公司自願放棄經過俄羅斯領空的有利飛航路線,以達到平等競爭的條件。
中方的回應是:你不能因為我長得好看,我就要在自己的臉上衲一刀。
方法總是比困難多,聰明的美國人,又生了一計。這次,他們把太平洋上空上的旅客,都運送到中國的周邊地區(日本、韓國、台北、香港等等),這些買不到中美直飛航班的可憐旅客,再從這些周邊地區中轉進出中國,這樣,美國航空公司就可以把中美航空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利潤,納入囊中。
中方馬上想到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大量增加到美國周邊地區(加拿大、墨西哥等等)的直飛航班。不過,與這些周邊地區的談判,並不順利。
被逼之下,中方祭出恨招:釜底抽薪。就是,鑒於中美航空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客源是來自中國的旅遊團,中國決定繼續維持旅行社組團赴美的禁令。
這樣以來,期待中的太平洋上空旅客暴滿的局麵,沒有出現,相反,中國國內卻出現了報複性的旅遊人海,人們玩得不亦樂乎,花錢如流水,而這些錢本來是要花在美國的。
2019年,中國遊客對美國的旅遊收入貢獻最大,美國很快發現,如今中國遊客的缺席所帶來的在旅遊業上的損失大大高於在航空業上的算計。於是美國坐不住了,開始向中國喊話,取消組團禁令吧,中國則回應,增加航班吧。
總算讓美國開始嚴肅地考慮增加航班了,不過,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發生。美國主要的航空公司,這時對增加航班已經不感興趣了,他們說,旅遊業的損失與我們無關。
情急之下,美國官方隻好找到了美國的(注意,不是中國的)東方航空公司,對,你是對的,你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我也沒有。
事實是,這家航空公司,沒有定時的客運飛行,沒有網上售票,隻有少量的包機服務。不過,這些情況並沒有難倒美國交通部,因為,交通部可以幫助這家航空公司租到飛機和機組人員,如果需要的話和有人敢坐的話。
東方航空公司沒有理由拒絕這塊突如其來的肥肉,很快,美國官方宣布,將增加中美航班,由美國東方航空公司承擔,希望得到中國政府的批準。
中方趕緊尋找這間聞所未聞的航空公司的資料。得出的結論是,美方這次在商業上是虛晃一槍,但其誠意還是真實的。
中方於是開始接美方的電話了,雙方在商業的氣氛下,進行了一場“有錢一起賺”的交談,最終,中方宣布取消組團禁令,雙方同意把目前的24班直飛航班增加到48班。
雙方一致認為,將共同努力,把航班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在一代人的時間內。
一個老海華悄悄地問道:可以買機票了嗎?我可等不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