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盧西亞的早春之行(九)塞維利亞(4)自由行的樂趣

來源: 澤文H 2023-07-05 07:50: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960 bytes)

塞維利亞(4)自由行的樂趣

旅遊,就其形式而言,有“跟團遊”與“自由行”兩大類別。若論這二者的優缺點,則各有千秋,乃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

跟團遊,省事、省力、省心,一切交給旅行社和導遊去安排。當然,作為這“一日三省”的代價,你得交出一部分自由。一則不能自主選擇景點,二則不能隨興所欲延續時間,三則不能馬虎大意,漏聽了導遊的集合時間或者集合地點。所到之處,跟著導遊的小旗旗走,如同一群乖乖的羊,跟在牧人的後麵,喊走就走,叫停即停。我們在摩洛哥、埃及、印度、克裏特島和塞浦路斯的旅遊,均是如此。

而自由行,費事、費力、費心,一切交給自己去安排。當然,作為這旅行中付出的“三費”,你獲得了極大程度的自由。到你想去的地方,停你想停的時間,可散漫,可發呆,可饕餮,可探幽訪勝,可駐足觀奇,亦可由著性子亂竄。偶有發現,便可怡然自得,拍掌稱快,忘乎所以。

這次出遊,我們選擇了後者。從做規劃、訂機票、訂住宿,到具體定景點、識路線、排時間,均自己一手操作。從這已經過去的九天來看,”感覺好極了”! 得意之餘,也有經驗。總體說來,在歐洲遊,在公共交通發達,社會秩序穩定,老城相對較小,曆史文化景點相對集中,語言溝通方便的歐洲旅遊,自由行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即使是對上了年紀的老者,也是如此。

下麵是我們在塞維利亞自由散漫地去探幽訪勝的收獲。

圖1是王宮旁的主教座堂的塔樓,圖2是王宮旁邊窄巷處

的城牆。塞維利亞王宮和這個大教堂,是旅遊團隊必到之處,我們在內參觀時,一隊隊的人群,跟著導遊,接踵而來,倏忽而去,來來往往,如過江之鯽,如此節奏,哪能盡興?而我們則悠哉悠哉,漫遊其中,細心欣賞;累了,就坐下來休息片刻,緩解疲勞,盡享“三費”付出後得來的自由。

圖1、2

教堂外,宮牆邊,向東一帶有一安靜的街區,稱聖十字區(Barrio de Santa Cruz)。這裏,曾經是猶太人的聚居區。1492年,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在完成了王國的統一大業後,誌得意滿,拋棄了曾經有過的宗教寬容,以殘酷手段懲罰宗教少數派。為維護天主教信仰的純潔,伊莎貝拉女王和斐迪南國王發布詔書,命令猶太人改宗,否則將被驅逐出西班牙。據說,有數萬猶太人被驅離家園,流落世界各地,這個街區從此走向衰落。

雖然人去樓空,但此街區格局尚在,古風猶存,突顯當年猶太人生活的內向和細心。經過後來的重建和整修,這裏成了遊客漫步悠遊的地方。在這個前猶太人的社區裏,街道小而窄,多而迷,曲徑通幽,行人稀少(圖3-5)。

圖3-5

安靜的氛圍中,街巷縱橫,屋舍儼然,井然有序。雪白的牆壁,裝飾以黃色的邊框,給人色彩協調,整潔清爽的感覺。而偶爾雜以通體紅色的建築,則亮人眼目(圖4-8)。

圖6-8

窄巷走盡,常出現一座花園,視野豁然開朗(圖8-11)。開闊處,橙樹繞舍,芳草鋪地,有花壇、噴泉、祭台等景物,也有石凳、酒吧供遊人休息。這種意外的欣喜,是自由度增加的結果,常使人流連忘返,幹脆坐下來享受片刻。

圖9-11

更有收獲的是,我們在行走中,在王宮邊的一條小巷裏,居然發現了當年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的居所(圖12)和法國劇作家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著名歌劇《卡門》的作者)喝酒會友的酒館(圖13)。圖13左邊的銘牌記述了比才的行蹤。

圖12、13

在遊覽西班牙廣場後,順道還有兩處地方,值得移步探訪。

其一是所謂“黃金塔”(Torre del Oro,圖14),Oro在西班牙語中就是金子。這是一座碉樓型的塔,建在瓜達爾基維爾河邊,周身用黃紅色的石頭建造,塔樓分三層,呈十二邊形。在陽光下,有黃金的顏色。

圖14

坊間的傳說是,當年從南美洲運來的黃金白銀,儲藏於此,故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此塔能控製瓜達爾基維爾河進入塞維利亞的水路,遠洋船隊從美洲帶回的黃金白銀,沿河駛入,均要在此塔前登記報告,是黃金的管理者,故得名。而第三種說法認為,從建築特點和特殊位置看,此塔也可能是一座軍事瞭望塔,因為據記載,塔建於13世紀的穆瓦希德王朝,這是摩爾人時代的建築,那時候人類還沒有發現美洲。

第二和第三種說法比較可信。曆史上,這裏曾設置一條大型鐵鏈,從黃金塔下的河道中拉開,以封鎖河道。在1248年,當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費爾南多三世率領聯軍兵臨城下時,摩爾人就曾在此以橫江鐵鏈封鎖河道,以抵禦天主教君主的艦隊。隻可惜,“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最終,塞維利亞的摩爾人選擇了開門投降。

西班牙曾經因為美洲大陸的發現而成為世界強國,這座黃金塔就是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見證。但掠奪而來的黃金帶有“上帝的詛咒”,西班牙的曆史進程從此偏離了西歐的正常發展軌道。由於美洲殖民地能持續不斷地提供大量的金銀財寶,西班牙君主不再需要議會來征稅,議會的地位因此被削弱和破壞,而自主工業化和科學創新也發展緩慢。在長期的君主專製和個人獨裁下,社會力量疲軟,社群分裂,社會動蕩。結果,西班牙的憲政民主到1982年才最終完成,成為西歐最後一個進入憲政民主的國家。

我們來時,黃金塔裏靜悄悄的,一中年女士坐在裏麵迎接訪客。這裏現在是一座海軍博物館,可以買票上去參觀。博物館不大,展品也不算豐富,展出各種海船模型、海圖、海軍裝備和曆史檔案,展示了塞維利亞海軍的曆史和瓜達爾基維爾河的曆史。

塔高三十六米,參觀之餘,可以登塔望遠。站於塔頂,遠望此河,碧水迤邐南去(圖15、16),從這裏下行百餘公裏,即流入大西洋。1519年夏,費爾南多·麥哲倫(Fernando de Magallanes)船隊的五艘木帆船,就是經過此塔,沿河入海,從而開始了人類第一次環繞地球的航行。河邊停有一艘三桅帆船,大概是他當年遠航木船的複製品(圖17)。

圖15-17

展覽室中,一幅帶文字的地圖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地圖描述了麥哲倫船隊當年的環球航線(圖18)。圖上,一左一右有兩個人像,左邊的就是環球航海第一人費爾南多·麥哲倫(1480-1521);而右邊的人不太有名,叫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kano,1476-1526)。就是這位不太有名的埃爾卡諾,在麥哲倫被菲律賓土著殺死後,帶領唯一的一艘船"維多利亞號"和另外十七位船員,曆經磨難返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的第一次環球航行。因此,可以說,埃爾卡諾和他的十七位船員,是真正完成環球航行的第一人。

圖18

第二處值得探訪的是曾經的皇家煙廠,現在的塞維利亞大學。皇家煙廠建於十八世紀中葉,是一座龐大的文藝複興風格的石砌建築,外觀莊重,格局大方(圖19、20)。兩百多年來,這裏一直生產雪茄、鼻煙和卷煙等多種產品。在最高峰的十九世紀末期,曾雇傭有六千名女工,是塞維利亞的支柱產業。之所以隻雇傭女工,是有道理的。雪茄煙,全靠手工卷裹,疏密要拿捏準確,要的是耐心細致,全然是手上功夫。之前也曾雇傭過男工,產品質量直線下降,讓皇家煙廠吃盡了虧本的苦頭。

圖19、20

女工頂了全部天。所以,法國作曲家比才,在生平的最後一部歌劇《卡門》中,把女主角,吉卜賽姑娘卡門,就設定是這座著名煙廠的女工。

這裏可以自由參觀,校園裏麵很安靜,樓中師生來往,行色匆匆,多了幾分書卷氣。現在的大樓,內部經過改造,早已沒有了工廠的痕跡,但建築格局仍在,羅馬圓拱下的庭院、廊道、水池、高門,依然顯示出宏大的氣派(圖21、22)。

圖21、22

塞維利亞城中,值得駐足拜訪的地方還不少,自由行的旅行者盡可以自由前往。圖23顯示的是我們居住地附近的一處景觀。這是一座巨大的木結構建築,稱為“都市陽傘”。據說,這是世界上迄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遠看,像個大蘑菇(圖23),共有四層,構思奇異,模樣大觀,可供遊人攀登賞景。大蘑菇內有市場、餐廳、博物館,白天晚上均開放。大蘑菇下麵,有開闊的場地和階梯,可供遊人休息(圖24)。此處的標牌是:“我愛塞維利亞”。的確,塞維利亞是一座可愛的城市,是一座能令旅遊者喜笑眷慕而不能遽去的城市。

圖23、24

 

所有跟帖: 

西班牙的城市公共交通類似德語國家的發達, 德國這裏大家去西班牙買張機票就過去住1-2周了, 隨便啊. -berlinsky- 給 berlinsk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6/2023 postreply 13:48:22

這要根據情況:遠道而來又不熟悉當地,時間緊任務重,跟團,尤其是質量好的團隊,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179 bytes) () 07/07/2023 postreply 00:20: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