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歸來話西藏(二)

本文內容已被 [ 隻看片子不看病 ] 在 2023-03-30 18:28: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 林芝-拉薩

 

6點鍾前結束了早餐,從旅館門前的擺渡汽車,不足3分鍾便趕到T2航站排隊過安檢。810CA4251號起飛赴林芝。

起飛不久,下麵就是連綿起伏的白雪皚皚的群山與白雲繚繞,令人心曠神怡

 

快到林芝時,飛機降低高度了,這時可見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傑馬央宗冰川的雅魯藏布江在群山中蜿蜒

在出口處,被荷槍實彈的特警仔細檢查並確認為我們的職業是司機及工程師等後,準充入藏

出了機場大廳,首先感到的是此間的涼爽。舒適氣候及周圍群山的環境有點類似黃石國家公園,非常適宜的感覺。不由得產生了住下來就不走了的念頭。

來接機的是兩位藏人,一個是地陪導遊美麗嬌小藏族姑娘索朗德吉,活潑開朗熱忱可愛又知識豐富,是一個專業素質很好導遊。她讓我們稱她為Jenny,並給每人都獻上潔白的哈達。另一位是四十多歲的司機師傅,忠厚老實,隻會說藏話,名字叫"您媽"。又確認了一下,他的名字就是叫"您媽",後來多叫幾聲也就順口了。

 

帶上了潔白的哈達,接受了藏族小姐Jenny用藏語的祝福,我們的西藏高原之旅開始了。

Jenny的漢語基本不會,隻與我們講英語。 

首先她對我們選擇林芝作為第一站卻很驚訝。作為專職外籍遊客的導遊,她年紀輕輕卻帶團已超過10年。她說外籍遊客很少能獲準進入林芝。她每年帶外籍旅行團多達幾十次,但隻有一兩次來到林芝接外籍遊客入藏。我們說所有在沿海地區居住的人都應先到林芝住兩天(城區僅海拔2900米)再到拉薩(3600),這樣的逐級增加高度對適應高反有幫助。希望大家以後遊西藏都可以選擇類似的線路。

 

林芝,也叫八一鎮,這是在高聳的雪山峻嶺腳下的一片山穀之地,山青水秀

 

1959年以前,這裏隻有幾頂放牧的帳篷。後來由於交通運輸及補給極為困難,於是進藏駐軍便在這片水源充足的穀地開荒屯田自給自足,從而形成了有固定居住人口的八一鎮,現居住人口約20萬。

 

第二天早餐時,第一次嚐試了酥油茶。滾熱的酥油茶放在暖水瓶裏。先將糌粑奶渣及少量白糖放入碗中加入滾熱酥油茶攪均即成,感覺到牛奶腥味較重。

這一天的主題是在林芝附近適量活動和休息。川藏公路(318國道)穿林芝城而過,往西通拉薩,往東可達成都。

雖然林芝海拔不高和氣溫宜人,可想要在附近轉悠轉悠就要翻越雪線以上的高山了。沿著318國道往東行駛,進入群山,海拔升高開始下雪,先要翻過海撥4720米的色拉季山口。山口處無數幡旗在大風和雪花中飄著,發出呼呼的聲音。

我第一次感覺到下巴有點發麻,這是末梢循環缺氧的表現。在4千米以上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手或腳發麻或嘴唇下巴發麻,這可不是坐車久了造成的。這時候就應該吸氧了。

 

到了林芝東麵80公裏的魯朗林海風景區,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穀,這裏海拔低有大片的碧綠蒼翠、林木蔥蘢的原始森林。

在往前走就是南迦巴瓦雪山(海拔7780)和加拉白壘峰(海拔7294)之間還有世界第一大峽穀——雅魯藏布大峽穀,可惜大峽穀不讓外借遊客進入。

今天是陰天多雲,看不到著名的南迦巴瓦雪山了,隻拍了張路邊的廣告牌算到此一遊了。

沿途在一處景點拍照,順便往穀底打量了一下,一輛不知道哪年哪月開下懸崖的小車子仍然翻在那裏

午餐是農家石鍋雞,因為海拔高就沸點低,豆腐青菜煮一陣還能吃出煮熟了的感覺。放進去的雞塊就煮不熟了。見到網上評論:"石鍋雞是近年四川人進藏開飯館做生意帶進去的"

吃了石鍋雞,下一個節目是參觀藏民的家庭,導遊說這是外籍遊客行程中必有的內容,反映了改革開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藏民的生活提高…….. 這戶人家從餐具到家具都是擦拭幹淨整潔擺放整齊,比許多美國人家還要井井有條。

進藏的第三天,出發去西藏,因為還要在巴鬆湖上的措宗寺,米拉山口和甘丹寺三個地方逗留,所以一早就離開了林芝去拉薩。汽車飛馳在剛通車2年的新318國道上,其路況良好,行駛中的舒適感與美國的高速公路的相差無幾。一路上綠水環繞青山,白雲點綴藍天。

 

途中小憩,導遊指著一座高高的大山深處。我們定睛看了一會兒才發現建在雲霧繚繞的半山腰處的尼姑庵。這座寺廟隱於高山。導遊說常駐女僧人不多,也接納女居士打坐修行。這地方是不能有過多的人,所有衣食所需之物都要從山下背上去。但從山腳下的公路起需爬山一天。用200 mm的長焦拉近拍了一張。

 

 

途經巴鬆湖,這是西藏第三大湖。綠樹環繞 碧波蕩漾 藍中透綠 深不見底 水清至極 。湖邊一個小島上有一個建於公元八世紀的措宗寺。這是我們入藏後參觀的第一個寺廟,一行人虔敬地踏過浮橋,步入這千年之久的寺廟白塔。

 

 

所有寺廟內一般都不準拍照除了有充許拍攝說明。所以本文中多是寺廟的外景,而其內景則多是描述記錄為主。

 

兩層的寺中隻有下一層對遊客開放。隻見正中是佛祖釋尊塑像供奉於高堂上,天王尊者位居其側,眾多弟子的塑像則是虔誠獻香叩頭跪拜,極具肅穆莊嚴。寺內供奉香爐邊上,有三五個喇嘛坐在那裏,對遊客熟視無睹地忙著混合糌粑,奶渣和酥油做成北方饅頭大小的麵團。

措宗寺的不大,普通遊客在其廟堂裏轉一圈10分鍾也夠了,但措宗寺的名聲在外。

上網一查就見到許多帖談及會措宗寺是生殖崇拜,有些帖子把廟內廟外描述的添油加醋,弄很黃很神秘。其實除了廟前的台階兩側立著製作粗糙的模仿男女型體外,這座寺廟與我們後來參觀過的其它藏式寺廟的建築格局所陳列內容與方式沒有什麽不同.

 

倒是措宗寺內幾個在玩耍的孩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非常活潑可愛的孩子們。

離開措宗寺,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米拉山口的海拔高度為5013米,又是一個人生的新高度。行走中三步一停,有小喘的感覺。心跳130,但血氧飽和度為88,尚可。這個米拉山口也正在挖隧道,以降低道路的海拔高度和減少盤山路。希望現在已經通車運營了。

米拉山口處有休息站包括遠離停車場的廁所。廁所門口守有一婦人,對每個內急欲廁的遊客均厲喝"你的,兩塊錢,進入!外麵的方便,罰款100"一女郎沒帶錢,急急入內,被追入,作欲拖出狀

 

雖然網上的各類西藏遊記成幹上萬,但在西藏途中如廁問題卻極少有人提及。對習慣了現代生活方式的人來說這是個挑戰,入廁需有心理及衛生清潔方麵的準備。雖然絕大多數廁所門口有人收錢,但並不經常打掃和清理,廁內糞便汙物積累。這幸虧是海拔多在4千米以上,夜晚氣溫則多在零下,蒼蠅蛆蟲滋生受限,否則一步踏入則會引起無數蒼蠅飛舞。另外這些廁所除了收錢,並不提供手紙和任何水源洗手。所以車裏還須帶上手紙和足夠的瓶裝水。有人就是因為忍受不了這種廁所的髒惡臭,而發誓再也不去西藏了

過了米拉山口,下一站就是已有500多年曆史的甘丹寺,距拉薩還有50公裏左右。該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解放軍入藏前住寺喇嘛僧人及學生常年為為4-5千人。但在文革中被夷為平地。當時的拆寺工程很徹底,先是炸藥將寺舍一棟一棟的引爆,然後就由一組組的人用十子鎬把整座寺夷為平地。將所有建築材料全部被分發給山下村民。到此為止,500多年曆史的甘丹寺已是不留一磚一瓦,隻剩光禿禿的一座山。

今日甘丹寺是近年來按原樣又是一磚一瓦的重建一遍,僧人及學生也是很少了

正值周五和藏傳佛教的一個節日,喇嘛們都已放假離寺回家過長周末了,若大個寺院靜悄悄。隻有極少幾個喇嘛學生還在經堂誦經學習。我們與他們聊了一會兒。

 

拉薩到了。一路上隨著海拔增高,窗外的風景也逐漸改變,遠山上的綠色植被基本消失。

 

進了拉薩就明顯感覺到環境幹燥及空氣質量下降,城中修路和蓋樓房等建築施工比比皆是塵土飛揚。

這兩天都有重頭戲:參觀布達拉宮,大昭寺,色拉寺及布達拉宮夜景等,就早早的冼洗睡了,今晚枕頭的海拔高度為3671米。

 

次日第一站就是布達拉宮,不知為何導遊要我們在8點前要進入。於是又起了個大早,匆匆趕到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在7世紀時鬆讚幹布為迎娶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所建。他先娶了赤尊公主為大老婆其建有大昭寺,後娶了文成公主為二老婆則有小昭寺。這三人至今備受藏族尊崇。藏人堅信三人為觀音菩薩、白度母、綠度母的化身。

 

曆史上布達拉官幾經戰火毀壞,又修複和擴建,最後一次在2005年。

從布達拉宮入口處到頂層約110米,導遊再三叮囑要大家慢慢走和室內不準拍照。就把鏡頭對準了室外。憑高遠眺拉薩市區位於兩山之間的穀地

隨著人流穿室蹬級,一路走一路看就來到了布達拉宮頂層,這時居然聽到了窗外飄來節奏感強烈的流行紅歌。探頭窗外一看,不禁樂了。原來是就在布達拉宮圍牆外有一個小廣場。一群大媽正在隨聲音很大的音樂跳著廣場舞。

這小廣場距布達拉宮最頂層的直線距離也就是一百多米處,這高功率喇叭的廣場舞音樂傳的很遠,布達拉宮內也是處處可聞。再轉身看看正在專心誦經的僧人。這日複一日地聽大媽們廣場舞歌曲"文化侵略",不知道這一心還能如何二用?是否會在心裏也隨著音樂起舞?

 

下午來到位於舊城區內轉經道和商業中心的八廓街。這裏是警備森嚴,所有的護照和身份證都被複印留底,背包物品掃描檢查。

 

 

位於八廓街內是金碧輝煌的大昭寺,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這是鬆讚幹布大老婆尼泊爾赤尊公主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主持建成的,主佛殿內有釋迦牟尼佛祖12歲等身像及藏傳佛教中的眾諸佛像。所以在藏傳佛教信徒心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到拉薩朝聖的人都是為了來大昭寺前完成跪拜及轉經。這個過程需要一天甚至更多,寺內容納人數有限,所有的跪拜及轉經都隻能在寺牆外完成。

這座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大昭寺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也是格魯派(即黃教)每年在這裏舉行默朗木傳昭大法會也已經5百多年的傳統。曆代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也在這裏舉行。在1964年慶典期間,十世班禪在大法會上對有一萬多藏人參加的講話中提出西藏有權獨立並讚揚了達賴喇嘛。此後十世班禪立即被逮捕,被指控為反人民、反社會主義、蓄謀叛亂最大的反動農奴主之一。後來在文革中,大昭寺及內藏豐富的文物慘遭毀壞,部份寺堂還改為部隊的養豬場。直到1978年十世班禪才被鄧小平釋放並再次給予國家領導人職務。後來與開國上將董其武外孫女李潔結婚生有一女,此為後話。

下為兩張同一位置的照片,一張是在1967年,另外一張是2018年,

現在修複後的大昭寺的屋頂及雕粱畫棟都是純金箔打造,金壁輝煌宏大氣派,但隻有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和一尊鬆讚幹布像是原物,其他所有的佛像都是重塑的,壁畫也是重繪或者修複的。但是當時被付之一炬的有著成百上千年曆史的珍貴文物卻是全部一去不複返了。

當我們正要進入主佛殿時寺內安放佛祖12歲等身像大殿時,隻聽得傍邊一個帶團導遊對其陪同的遊客們嚴肅地宣布:"大家注意!進去以後一不準拍照,二不準談論政治話題"眾人相視啞然失笑。

 

據說世界上僅有三尊釋迦牟尼等身像,其均為銅質鎏金工藝,非常莊嚴,分別是8歲、12歲和25歲的等身塑像。大昭寺內是其的12歲等身像,但因為每年都要刷上金粉,年複一年,其鎏金塑像已是遠大於一個成人的身軀了。

 

另一個8歲的等身像也在拉薩,是一千三百年前尺尊公主從尼泊爾帶來,如今供奉在小昭寺。而25歲那一尊,現在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菩提樹下金剛座處的正覺大塔內(下圖)

第二天又去了色拉寺,這是一????獨特的寺院,導遊說她小時候有什麽頭疼腦熱不適時,她父母就背她到這裏來,花錢買個佛貼燒成灰燼,再讓僧人點抹在鼻尖上求神靈保佑,過幾天就好了。正說著,迎麵來了一個年輕的母親領著三個孩子從寺裏出來。最小的在背上呈無精打采狀,鼻尖上塗著黑灰。

 

色拉寺另一個獨特是遊客可以觀看著名的辯經現場。走到寺院深處另有個小院,成蔭的樹下有塊平坦的空地是辯經的場所,遊客提前入場在四周坐定。辯經時辰將到,僧人們便三三倆倆地出來坐在空地上

 

開始一對一辯經。發問者站立伸手拍掌躍步上前高聲發問,而答方則盤腿而坐,全神貫注目不斜視,搜腸刮肚地尋找答案。有問必有答,於是林中一片鏗鏘辯經之聲此起彼伏。

最後這幾天拍的布達拉宮的街景也是不可少的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