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土耳其 安卡拉,追憶安納托利亞萬年文明史

安卡拉(Ankara)的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多年青銅器時代的哈提(Hattis)文明時期。在公元前2000年,赫梯人Hittites)曾是這個地區的主宰,之後弗裏吉亞人(Phryjians)、呂底亞人(Lydia)和波斯人(Persians)陸續統治這個地區。公元前3世紀,迦拉太人(Galatian)的凱爾特種族(Celtic)將安卡拉定為其首都。安卡拉“Ankara“這個詞來源於“Ancyra”, 意為“錨”。

公元前25年,羅馬帝國攻占安卡拉,將它設為加拉提亞(Gratia)省的省府。基督教傳入土耳其後,曾在這裏召開好幾次意義重大的會議。公元4世紀,被拜占庭帝國占領,成為基督教在安納托利亞的中心,曾多次受到阿拉伯人占領。8世紀後,突厥人攻占安卡拉,成為塞爾柱人的重要城市。14世紀初,處在蒙古伊爾漢王朝統治之下,1356年,被併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奧斯曼時代這裏是與東方進行貿易的重要的中繼城市。但是到了19世紀,逐漸失去了重要性。以後,由於凱末爾阿塔土克選擇這裏作為指揮獨立戰爭的基地,使這一城市又恢複了其重要性。由於在獨立戰爭中安卡拉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1923年10月新建土耳其共和國,安卡拉取代了君士坦丁堡作為首都。

安卡拉是一個相對安靜的城市,雖然是首都,但是其影響力和知名度度都遠遠低於伊斯坦布爾;但其實它的曆史比君士坦丁堡,也是伊斯坦布爾的曆史早了3千多年。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滾滾紅塵中攻伐消長的赫梯人,希臘人、弗裏吉亞人、呂底亞人、波斯人、羅馬人以及從中亞紛至遝來的實厥人,都曾將自己的征服印記塗抹在這裏。

人類開始在這一地區生活已有上萬年的曆史了,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在各種藝術中表現了自己的生活。加泰土丘的線條有力的壁畫、造型精美的陶瓷和青銅器、生動精湛的赫梯浮雕和複雜精巧的弗裏吉亞折疊桌子,烏拉爾圖的栩栩如生的象牙獅子雕刻……所有這些精彩紛呈的文物,展現了安納托利亞古老文明綿延未絕……

 

一大早從格雷梅出來,駛向首都安卡拉,廣袤無際的大地,顯得非常空曠和淒涼,行車近4個小時後便到達安卡拉。進入安卡拉市區,外麵下著蒙蒙細雨,趕緊前往酒店登證入住後,便前往我們的第一站—安納托利亞文明史博物館(Anatoly Medeniyetleri Muzesi/ 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 )。

 

博物館建在一座小山上。需通過一處窄且陡的小街才能到達,有點像加拉太塔的感覺,隻不過和繁華熱鬧的伊斯坦布爾相比,這條小街更加安靜。與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類似,安納托利亞文明史博物館占地麵積也不大,但古典中透露出精致,絕對是一處世界級的博物館。

 

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由兩座可追溯到15世紀奧斯曼帝國時代的曆史建築組成:穆哈默德·帕夏集市(Mahmutpasa Covered Bazaar )和庫爾欣盧旅店(Kursunlu Inn) ,後被大火燒毀,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將其修複,改建成博物館。1968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博物館收藏了安納托利亞半島各大重要考古遺址中的珍貴文物,從史前文明開始,曆史跨度超過1萬年,完美地展示了土耳其變幻無常的古代曆史錯綜複雜的一麵。

博物館展品按照年代順序展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石器銅器並用時代、銅器時代、亞述貿易殖地、赫梯、弗裏吉亞、烏拉爾圖、希臘羅馬和安卡拉的文物;至於曾在安納托利亞曆史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赫梯帝國文物則占據展廳正中央的空間,希臘羅馬時期雕像反而被安置在地下樓層。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把人類6000年文明劃分為26個,其中巴比倫、古埃及、赫梯、弗裏吉亞、呂底亞、亞述、波斯、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塞爾柱和奧斯曼等文明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跡。

因其具有曆史價值的建築物及其所展示的厚重的曆史,安那托利亞文明史博物館於1997年被評為歐洲年度博物館(Museum of the year in Europe)。

舊石器時代Palaeolithic: 約公元前260萬年到公元前1萬年,主要展品出土自安塔利亞附近的卡拉恩洞穴(Karain Cave) 。過著狩獵生活的人類,留下許多石器與骨器。

哥貝克力石陣( Gobekli Tepe) 的T形石柱, 這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土耳其東部烏爾法(Urfa)市郊,約為公元前12000年,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8000年,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最早的文明遺跡之一,2018年入列世界文化遺產。想象不出那時遠古人類已經能切割出巨大的T形石柱,上麵還有各種動物雕刻。

 

土耳其最重要的新石時代考古遺址為位於孔亞(Konya)東南方的加泰土丘(Catalhoyuk )。加泰土丘(7500-5700BC)是目前已知第二早的人類聚落點,因為在文明史上的重要性,201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在此挖掘的《坐在豹頭王座上的地母神》是鎮館之寶,為古代安納托利亞女神信仰的最早證據。

地母神,泥塑,約公元前5700年。當時的地母神崇拜,地母神坐在豹子頭扶手椅上、擁有雙下垂大乳房,全身肥嘟嘟的,象征豐饒多產,雙腿之間似乎有個小孩正要岀來。

加泰土丘 的岩石壁畫(公元前7000年),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室內裝飾了。壁畫有動物圖像,還有一些非常抽象的幾何圖形。

加泰土丘的狩獵圖:記載著手持弓箭的人類獵捕野鹿和野豬,圖中還有人用繩網捉捕。

加泰土丘出土的雙豹浮雕

安納托利亞是人類最先製造陶器的地方之一,造型、圖案都很精美。多數彩陶是從棉花堡(Pamukkale)附近的哈吉拉(Hacilar)出土。

 

三頭公鹿, 亞述時期的青銅製品(公元前2500年), 成了今日首都安卡拉的城市象征。

 

公元前2000年,亞述人進入西利西亞(Cilicia,古代安那托利亞往敘利亞的必經之地)與安那托利亞人進行貿易,留下許多楔形文字刻寫的泥版文件,有些還加上封套與印章,這是此地最早的文字記錄。

其中一塊是公元前19-18世紀的債務憑證:債務人需要在10周內償還2.5邁納(Mina’s, 古希臘和埃及重量及貨幣單位)的純銀,如果逾期未還,每邁納將被追加3個seqels (推測是重量及貨幣單位) 的月息。

另一塊比較有意思的楔形文字泥板則是公元前19-18世紀的結婚證(Marriage Certificate ):同樣在3位見證人下,亞述男子Idi-Adam 與安納托利亞女子Anana 結為連理。結婚證上約定,Idi-Adad 不得再娶其他女子為妻,如果他這樣做了並與Anana 離婚,那麽他必須付給Anana一筆賠償金,5邁納銀。

滾筒印章在這一時期的安納托利亞非常流行……

 

赫梯帝國(公元前19世紀—公元前8世紀): 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中部,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隨著最早進入鐵器時代,赫梯迅速崛起,並征服諸多地區,最鼎盛時期曾打敗了一度稱雄的古巴比倫,勢力向東南侵入了兩河流城;與埃及爭霸,勢力進入敘利亞巴勒斯坦;頗有一種征服整個西亞的勢頭。但是鼎盛之後必衰敗,隨著內憂外患,終於在帝國晚期海上民族的入侵摧毀了這個古老的強國,諷刺的是這個先進的國家競然敗於一個落後民族。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赫梯終於被另一個強勢興起的國家—亞述所滅亡。而之後的亞述則繼承了赫梯的霸主之夢,開創了它的帝國時代。

3000多年前稱霸於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赫梯帝國,其帝國遺物(主要從首都哈圖沙出土) 多半放在伊斯坦布爾與安卡拉兩地,其中又以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的收藏最為完整。

SunDisks 太陽圓盤屬於赫梯時期,由青銅製成,一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的古老安納托利亞符號,用於宗教儀式。

赫梯時期的青銅製品與黃金飾品

InandikVase陶器花瓶,推測製作於公元前1600年,描繪了一場傳統婚禮,當時人們的服飾、樂器和生活方式都得到了完美展現,是赫梯時期文物中的傑作。

公元前17世紀的一份財產捐贈證明(Property Donation Certificate ) , 用阿卡德語(Akkadian)書寫,這是當時赫梯帝國的官方語言。

公元前13世紀(大約在公元前1275-1250年之前),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Naptera 用阿卡德語(Akkadian)寫給赫梯帝國國王哈圖西裏三世的妻子Puduhepa的信,這些泥板反映了赫梯與埃及兩大帝國當時良好的關係。

 

弗裏吉亞王國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西部,領土原本是赫梯帝國的一部分,赫梯帝國衰亡之後,安納托利亞一度陷入混亂,公元前1180年弗裏吉亞人崛起,接收原本屬於赫梯人的疆域。公元前8世紀後半是國勢最強盛的時候,其首都為戈爾迪翁(Gordion)。其中最能體現當時人智慧的,是一張可拆疊的木製桌子,這類鑲嵌桌,構造複雜精巧,可以折起帶走,簡直是現代折疊桌椅的始祖。

弗裏吉亞大鍋

地母神傳到弗裏吉亞時代被稱為Kubaba或是Kybele (英文稱為Cybele),形象為著長袍的貴婦,身形美感。阿爾忒彌斯(月神)與聖母瑪莉亞的崇拜都可視為此一女神信仰的延續。

公元前9世紀至6世紀、位於亞美尼亞高原、以凡城為首都的烏拉爾圖,當時它成為亞述帝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公元前612年被米底帝國所滅。烏拉爾圖在青銅器上有很高的造詣。

烏拉爾圖文明同樣擅長象牙雕刻,公元前8世紀的燭台下三支獅子造型的象牙雕像。

來自烏拉爾圖王國一處供奉眾神之首哈爾迪(Haldi)的神廟,作為支撐大殿屋頂四根主柱之一的浮雕部分,浮雕上刻著麵對麵的神像,坐在獅子上,滋潤著中央的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 ,四周的銘文表達了對哈爾迪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赫梯帝國最著名的半獅半鷲獸、獅身人麵像、獅子門等石雕作品,按照帝國各時期陳列在博物館中央的主力展區,成為矚目的焦點。

吸引我們目光的就是這座從哈圖沙四大城門之一的國王之門(King’s Gate)上搬來的戰神浮雕(Relief of God of War),公元前14-13世紀,材質為石灰石。走近細看,可以發現非常精湛的雕刻工藝。

赫梯帝國的石獅子造型真是逗趣可愛。

兩尊帶著花紋浮雕的石獅把守著城門,城門前豎立著赫梯帝國晚期國王Mutallu 的全身像。

描寫赫梯人戰鬥的場景,雙人馬車上一人拉弓射箭,馬下麵是一個中箭倒地的敵人(公元前900年)。

赫梯人對其征服土地上的神像,也移至自己的萬神廟(pantheon),以免觸怒這些陌生的神靈,由國王主持的祭祀崇拜和獻祭儀式時常舉行,下麵的浮雕就描繪了儀式的過程。

公元前8世紀的赫梯象形文字紀念碑,記載了Tabalian(赫梯人的一支)的葡萄園和耕地在Tarthunza神的保護下獲得了豐收,於是國王向神靈獻祭的事跡。

與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同款的斯芬克斯雙子像,同樣屬於赫梯時期。

獅頭石雕基座(公元前1200年),基座上麵的雕塑已分離。

鷹頭獅身帶著羽翼(Griffon), 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神獸, 赫梯浮雕精品。

人頭獅身帶著羽翼浮雕

公元前9世紀的皇家牆壁的浮雕。

中央展廳裏赫梯時期的眾多浮雕。

 

至此,我們在安納托利亞博物館逛了兩個多小時,時間來到下午四點左右,博物館外麵陰雨連綿,我們冒雨來到了500米之外的安卡拉城堡(Ankara Castle)。

 

安卡拉城堡位於老城的山上,據說早在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到這裏定居並築起城堡;之後由加拉太人重建,在羅馬、拜占庭、塞爾柱和奧斯曼時代都進行過翻修,城堡由內外牆和無數塔樓組成。

沿著厚厚城牆邊的蜿蜒石板路可登上城堡。

從大門進入後,可見古堡分為很多層,整個古堡沒有頂,隻有一個圓形廣場。古堡裏的遊客比較多,以本地人為主,感覺這裏是周邊居民茶餘飯後散步的地方,人們臉上洋溢著友善的笑容。

雖說是遺跡,可是安卡拉政府卻基本沒有做出任何保護,整個古堡可以自由進出,圍欄也好平台也好也可以隨便上下,這裏是城市的製高點可俯瞰整個安卡拉;另外有一點要注意平台與護欄之間的落差有2-3米,又沒護欄,擧爬一定要小心,謹防跌傷。

走到城堡的邊緣,這裏像一個無死角的觀景台,可以俯瞰全市。新城和老城的界限還是明顯,一眼就可分辯:老城的房子一般有紅頂屋簷,而周遭的摩天大樓,就是新城區了。

古堡的周邊是一片奧斯曼時期建築風格的房子,現今是當地人的店鋪和住宅,有點中世紀的感覺。

漫步在窄窄的鵝卵石路上,欣賞周遭的傳統的老房,還有時不時竄出的狗或貓,厭倦了煩雜的城市生活,在這裏歇息一口氣,也是不錯的。

從城堡出來之後,棉棉的秋雨一直不停歇,四周灰蒙蒙的、潮濕陰鬱,盡管行程表上還有土耳其國父紀念館等景點,但已經完全不想再去其他地方參觀了,就想趕緊返回酒店休息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