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看世界-華盛頓(1)
2022年10月31日
受朋友之邀,9月初勞動節去了一趟首都華盛頓市(Washington)。2000年以前來過多次,開會,帶孩子家人來玩.,最近幾次來是去巴爾的摩和弗吉尼亞,沒有到華盛頓城裏。這次特別選擇在華盛頓市中心住下,好好看看這個城市。
話說華盛頓市是一個與美利堅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聯邦領地。在華盛頓特區成為美國首都之前,它是一片占地約100 平方英裏的廣闊種植園,森林和丘陵。這裏大部分原始土地都是濕地,支持著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水在原始城市的三個側麵形成了自然邊界,包括:南部的波托馬克河(Potomac),西部的岩溪(Rock Creek)和東部的阿納科斯蒂亞河(Anacostia)。華盛頓特區,正式名稱為哥倫比亞特區,也稱為華盛頓或簡稱 D.C.,華盛頓特區成立於1790年7月16日,在美國城市中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根據美國憲法成立的,作為國家的首都。新的聯邦領土被命名為哥倫比亞特區,以紀念探險家克裏斯托弗·哥倫布,新的聯邦城市以喬治·華盛頓總統的名字命名。
哥倫比亞特區的創建植根於憲法第一條第8節第17條,其中規定“美國政府所在地”應是一個最多為10平方英裏的地區,並與其它“特定州”分開。1790年7月16日的《居住法》將首都選在今天的華盛頓,作為安撫那些擔心北部首都過於同情廢奴主義者的親奴隸製南方州計劃的一部分。
在首都華盛頓特區之前,費城一直是美國的首都。作為立法的一部分,費城被選為臨時首都十年直到1800年12月。經過10年建設首都華盛頓特區準備就緒。聯邦政府於1800年12月遷至華盛頓特區聯邦政府的永久之地。美國憲法規定了華盛頓特區屬於美國國會專屬管轄權的聯邦區;因此,華盛頓特區不是美國任何州的一部分(也不是它本身)。憲法授予每個州在美國國會兩院的投票權。作為聯邦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一個特殊的聯邦區,而不是一個州,因此在國會沒有投票權。自1974年以來,它一直由當地選舉產生的市長和市議會管理,但國會對華盛頓市保持最高權力,並有權推翻當地法律。
由於華盛頓市是一座規劃的城市,1791年,華盛頓總統委托法國出生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 Pierre (Peter) Charles L'Enfant設計新首都。他邀請蘇格蘭測量師亞曆山大·拉爾斯頓(Alexander Ralston)幫助製定城市規劃。L'Enfant計劃的特點是寬闊的街道和大道從矩形向外輻射,為開放空間和景觀美化提供空間。他的設計基於托馬斯·傑斐遜寄給他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卡爾斯魯厄和米蘭等城市的規劃。L'Enfant的設計還設想了一條花園林立的“大道”,長約1英裏,寬400英尺,位於現在的國家廣場。由於與被任命監督首都建設的三名專員發生衝突,華盛頓總統於1792年3月解雇了L'Enfant。曾與 L'Enfant一起調查城市的Andrew Ellicott負責完成設計。盡管Ellicott對最初的計劃進行了修改――包括對一些街道模式的改變――但L'Enfant仍然被認為是城市的整體設計師。
華盛頓特區城市的劃分是以北,南和東國會大廈街和國家廣場將華盛頓特區劃分為四個部分或象限:西北, 東北, 西南, 和東南。四個象限的中心或者連接點是美國國會大廈。街道則分為三種方式:東西,南北,和對角線。所有道路名稱(如NW)都包含象限縮寫以指示其位置,門牌號通常與距國會大廈的街區數相對應(1st, 2nd ….)。大多數街道以網格模式設置,東西向的街道以字母命名(例如 C Street SW),南北向的街道以數字命名(例如 4th Street NW), 和對角線大道許多以州命名。
華盛頓特區是波托馬克河上的一座緊湊型城市,與馬裏蘭州和弗吉尼亞州接壤。它的定義是雄偉的新古典主義紀念碑和建築――包括聯邦政府的 3 個分支機構的標誌性建築:國會大廈,白宮和最高法院。它也是標誌性博物館和肯尼迪中心等表演藝術場所的所在地。華盛頓特區以博物館,紀念館和地鐵而聞名。它也是美國政治領導層的所在地,擁有白宮和國會大廈等著名建築。
華盛頓擁有近180個外國大使館以及許多國際組織,工會,非營利組織,遊說團體和專業協會的總部,包括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國家組織,美國退休人員協會,國家地理學會,人權運動,國際金融公司和美國紅十字會。
1814 年 8 月 24 日至 25 日,在一場被稱為華盛頓燃燒的突襲中,英國軍隊在 1812 年戰爭期間入侵了首都。國會大廈,財政部和白宮在襲擊中被燒毀。國會大廈當時主要在建設中,直到 1868 年才以目前的形式建成。
9月2日早晨,天剛剛露出魚白肚,就出門上路,往東南方向的國會大廈跑去。途徑卡內基圖書館,中國城,肖像藝術館,國家檔案館,海軍紀念廣場,國家美術館等。在國會大廈的東麵是最高法院和國會圖書館。國會大廈帶穹頂的中央部分是圓形大廳和國家雕塑館,大廈的北翼是參議院(靠高等法院這邊),大廈的南翼是眾議院(靠國會圖書館這邊)。在國會大廈的北麵是參議員辦公大樓,南麵是眾議員辦公大樓。參眾兩院辦公樓地下都有專門的地鐵直達國會大廈。2020年1月6日衝擊國會大廈時,參眾議員們就是通過地鐵撤離國會大廈的。
從國會大廈東麵跑到西麵,國會山腳下是Grant內戰時的雕塑群和國會山水池。然後沿著寬廣的國家廣場, 往西邊跑,到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經過了國家自然博物館,史密森學會大樓,自然博物館,非裔美國人曆史和文化國家博物館。過了華盛頓紀念碑,往北去白宮。記得以前白宮南麵是開放的,民眾可以從南麵看到白宮,可跑到附近,發現全封起來了,隻好繼續往北,到財政部大樓左轉,繞到白宮的北麵,到了拉斐特廣場那裏,可以清晰地欣賞到早上的陽光照射在白宮大樓,顯得又白又通透,美極了。往西轉回到國家廣場,一路上有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紅十字會大樓等著名地標。來到國家廣場是鯉魚塘(Carp Pond), 一下子好親切,這可是我“鯉魚塘的魚”的家呀,跑著跑著總算回家了。家的隔壁是二戰紀念廣場, 再往西是林肯紀念堂,越戰紀念碑和韓戰紀念園,那些披著披風的軍人的雕塑,一個個看著好嚴肅,有的甚至感覺很痛苦,戰爭的殘酷可想而知。
比較林肯紀念堂和天安門廣場上的老毛紀念堂,其建築相似程度之高,基本上算是複製的,也不知美國政府有木有去理論一番?從林肯紀念館南邊回頭,去了馬丁路德金紀念碑,沿著潮汐盆地湖濱(Tidal Basin)跑,遠遠的是托馬斯傑斐遜紀念堂。跑到農業部大樓,發現這裏有一個農貿市場,夏天每周五都有,而且是從1995年開始至今。從這裏往北,途徑環保局,司法部,老郵局大樓。回到酒店結束。
總體而言,國家廣場及周圍的許多政府大樓,紀念碑和博物館都深受古典羅馬和希臘建築的啟發。例如,白宮,國會大廈,最高法院大樓,華盛頓紀念碑,國家美術館,林肯紀念堂,傑斐遜紀念堂的設計,都大量借鑒了這些古典建築運動,由大型山形牆,圓頂,柱子組成。古典秩序,厚重的石牆。除此之外,還有以法國第二帝國風格建造的建築,如北宮附近的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托馬斯傑斐遜大樓是國會圖書館的主樓,采用美術建築風格建造。
整個城市也可以看到現代和其他非古典建築風格。非裔美國人曆史和文化國家博物館以石頭為基礎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它的設計結合了現代工程和來自非洲藝術的大量靈感。
此外,華盛頓地鐵站的內部設計受到 20 世紀粗野主義藝術運動的強烈影響。史密森學會大樓,通常被稱為“城堡”,由諾曼複興風格的塞內卡紅砂岩建造。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的老郵局大樓於1899年完工,是該市第一座采用鋼架結構的建築,也是第一座在其設計中使用電線的建築。老郵局現在是旅館,但其鍾樓是由國家公園管理局運營的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完)
附照片87張
1-白宮
2-跑圖
3-從酒店窗戶往東方俯瞰
4-卡內基圖書館
5-中國城牌坊
6-唐人街一角
7-中國城的體育館
8-街頭一角
9-國家檔案館
10-國家肖像藝術館
11-美國海軍紀念廣場
美國海軍紀念廣場
12-共和國大軍紀念碑
13-聯邦貿易委員會大樓
14-國家藝術畫廊大樓
15-加拿大大使館
16-貝聿銘設計的國家美術館東樓
17-國會山一角
18-國會山一角
19-Russell參議員辦公大樓
20-高等法院
21-國會大廈
22-國會圖書館
23-路標地圖指示牌
24-國會圖書館前的噴泉
25-James Madison紀念大樓-國會圖書館大樓之一
26-Adams大樓-國會圖書館大樓之一
27-高法圖書館
28-高等法院一角
29-國會大廈噴泉
30-國會大廈
31-眾議員辦公大樓
32-Rayburn眾議員辦公大樓
33-國會大廈西麵
34-國家廣場
35-國會山腳的Grant紀念雕塑
36-國家廣場上的車展
37-國家廣場上的史密森學會大樓群
38-國家廣場上的自然博物館
39-農業部大樓
40-華盛頓紀念塔
41-非裔美國人曆史文化博物館
42-環保局大樓
43-財政部大樓
44-華盛頓酒店
45-白宮
46-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
47-Renwick畫廊
48-喬治華盛頓大學美術博物館
49-第一步兵師越戰紀念塔
50-美國紅十字會大樓
51-DAR博物館
52-美國各州組織大樓
53-鎖匠之家
54-鯉魚塘(Carp Pond)
55-二戰紀念館
56-國家廣場一角
57-林肯紀念堂
58-林肯紀念堂雕像
59-越戰紀念牆
60-從林肯紀念堂鳥瞰弗吉利亞州
61-韓戰紀念碑
62-馬丁路德金雕像
63-三月櫻花盛開在這裏
64-Jefferson紀念堂
65-國家廣場地圖
66-農業部大樓
67-農業部每周五的農貿市場
68-聯邦大樓
69-老郵局大樓,現在是酒店
70-城市一角
71-城市美容師給花盆澆水
72-酒店駐地
下麵是隨拍
73-空中鳥瞰DC
74-國家建築博物館
75-Darlington紀念噴泉
76-DC上訴法院
77-John Marshall聯邦首席大法官雕像
78-聯邦地方法院大樓前的George Gordon Meade紀念碑
79-國會大廈水池
80-Grant雕塑
81-和平紀念碑
82-國會大廈西麵
83-地鐵站
84-地鐵站閘口
85-城市一角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