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乘地鐵,到了裏斯本火車南站。我想去貝倫塔。看到海水中的貝倫塔圖片,就有去看看的衝動,海水中的塔,太棒了!
火車南站乘車,其實和乘地鐵差不多,也不用預訂車票,進站買票,班次十幾、二十分鍾一趟,等等就是了。有種市內交通通票,也可以乘南站的火車。看看地圖,貝倫塔在兩個火車站中間。我想,反正兩個站距離貝倫塔都差不多,我就坐到了第四站阿爾戈斯站下車往回走。
圖:裏斯本火車南站站台。
原來,這個海濱大道有很多景點,貝倫塔隻是其中之一。我下車往回走,第一個景點是戰爭紀念碑和紀念館。
上圖是戰爭紀念館裏的一個塑像。咬牙切齒的孩子臉,讓我想起哪吒三太子。
在戰爭紀念館門口就能看到貝倫塔。
貝倫塔這建築確實很奇特,在海岸從塔西邊走到塔東邊,就拍了好幾張照片。到了售票處,一看是排長隊。可能是塔內限流遊客吧。我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就棄塔沿著海濱往東走。走走海濱吹吹海風就很舒服。
洋麵有帆板,看到跨海大橋,和橋對岸的巨大耶穌像。
這海濱原來是一個巨大的公園,裏邊有好幾個博物館。
遠遠就看到發現者紀念碑。
這紀念碑做得那麽榮耀,如果放到我們這裏,這裏的原住民不潑墨也得塗鴉。不久前我們市內公園裏的維多利亞像就被潑了紅漆。
紀念碑北邊還有個門能進去。
紀念碑廣場嵌著航海發現地圖。
看這航海發現圖,1514年發現澳門。澳門就是我老家香山縣的一個小島好不好?你們算發現,我祖先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裏算什麽?這地圖畫的好像整個中國就是澳門一樣。
咦?紀念碑北邊這園林和建築怎麽這麽氣派?我被這景色吸引住了。
原來這是個修道院。分兩部分參觀,一部分是博物館,那個圓頂塔下的建築內;另一部分是修道院的敞廊庭院。票可以分開買,也可以兩張聯票一起買。我買了聯票,可能是性價比的原因。博物館內光線比較暗,沒有照相。
這庭院是個驚喜,怎麽走,怎麽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美。
廊道也很精美,弧頂線條美和力學的巧妙,還有廊柱的雕刻。
可遠觀,也可近察。可以從外邊看,也可以從裏邊看。
看完庭院和廊道,還可以看內室。這間特大。
室壁還有精美磁磚畫,記述著宗教傳說。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這種遊客就是個把鍾頭走馬觀花獵奇而已。換個實習生研究幾天或個把月也不成問題。一個學者終生研究這個修道院也可以是一種學術生涯。
咦?這是什麽門?比起公寓樓道內倒垃圾的門大不了多少。
還一溜的這種小門室,一個一個排開,中間還有點距離。
門矮得不彎腰都進不去,也不必進去,小小的,往裏邊一望就一目了然。看到一個小木窗,通往另一個室的木窗。我忽然醒悟,這不就是《紅與黑》小說中於連向神父懺悔的那種懺悔室嗎?進去懺悔,也不知道木窗那邊是哪位神父,有沒有神父在另一邊聽都不一定知道。
回家後在網上搜索一下,才知道國人把這翻譯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於是在群裏吆喝了一聲,說我去了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兩個同學問我:有沒有吃蛋撻呀?我問:什麽?同學們說: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可是蛋撻的發源地呀。這才發現我原來那麽孤陋寡聞。
人生有如路途,本來打算去貝倫塔的,各種因素攪拌,卻身不由己地去了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但也沒有什麽遺憾的。我甚至堅信,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比貝倫塔更值得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