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從懷托摩洞到雪山城堡
在去湯加裏羅的路上,要經過懷托摩螢火蟲洞,這是北島必看的一個景點。由於這個溶洞仍然屬於毛利人的私人領地,引導參觀的都由毛利人擔任,所以很有神秘感。
就是在這裏,一位毛利族小姑娘對我們說,她的祖先和中國有淵源。
其實溶洞的規模很一般,隻是裏麵生長著一種像蠕蟲似的螢火蟲很稀罕,它們粘在岩壁上生長,淩空懸掛的蟲體尾部有一個發光點,吸引飛蟲作為食物。像蠶寶寶一樣,它們最後做繭化蝶,完成繁殖與生命旅程。
……在漆黑的洞窟中,我們在暗河裏行船,仰望螢火蟲的星光點點,似璀璨銀河...... 為了不影響這些毛毛蟲的休息,洞中嚴格禁止拍照。
新西蘭北島的中部平原,是由200萬年前的三座火山噴發形成。其中有兩座火山,分別在1975年和1996年剛噴發過,後來它們在《指環王》電影中出鏡,名聞遐邇,被看成是“末日火山”。不過,這裏最出名的還是湯加裏羅火山,整個火山國家公園就以它命名,它也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
傍晚我們抵達城堡酒店,酒店就在湯加裏羅國家公園裏的火山腳下,它建於1929年,最初是為冬季滑雪所建,所以一直被稱為雪山城堡。
每年的六月,新西蘭進入冬季,整個火山地區被初雪裹上一身銀裝,此時也正好是湯加裏羅穿越步道(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最高光的時刻。
第二天早上,當我們準備出發去穿越雪山的時候,下起了大雨,據說此刻山上卻在下雪。
新西蘭是海洋性氣候,昨天傍晚還是晴空萬裏,今天就突然換了一張陰臉。
......我們在雨中堅持步行了一個多小時,雨越下越大,路旁的小溪變成了瀑布,我們的登山裝備和雨具也開始抗不住滲水,最後我們隻好決定原路返回城堡。
……我們在城堡的火爐前拍了一張合影照,牆上掛著一幅雪山的油畫,窗外灰蒙蒙的什麽也看不見,我們就這樣結束了穿越雪山的夢想之旅……
(懷卡托河,新西蘭的母親河)
三. 從火山平原到毛利王宮
新西蘭的北島雖然不大,但它的中部卻有一片廣袤平原,火山噴發的物質給平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從火山到平原之間有一個高原台階,高山雪水在這裏匯聚成了北島最大的陶波湖,而北島最長的懷卡托河就從這裏出發,水量充沛,奔流不息,在中部平原上蜿蜒逶迤。同時,受地熱影響的溫濕環境,非常有利於植物生長,所以平原上一年四季都生機勃勃。
在陶波湖養蝦場,品嚐高山雪水活蝦。
胡卡瀑布
冬天的湯加裏羅雪山,就像一個個的蓄水塔,陶波湖就像一個大儲水池,而胡卡瀑布就像是總水閘,通過懷卡托河將高山雪水輸往平原大地。
紅杉樹 (RED WOOD)
羅托魯亞有一片紅杉樹林,是一百多年前從北美洲引種過來的。在北島的火山平原,它的生長速度相當於在北美的兩三倍,高大粗壯的樹幹已長到了幾十米高,筆直參天。林中的樹幹上還被搭建了高空索道,可以淩空漫步森林。
懷卡托河流經漢密爾頓,最後注入塔斯曼海。這裏有一座漢密爾頓花園,被譽為萬國花園,因為它把不同地區緯度、不同氣候類型下生長的植物,都匯集在這裏,建成一個個不同風格精致小巧的花園,供遊客觀賞。
漢密爾頓萬國花園,占地58公頃,中心廣場有一個大水池,周圍是用樹蔭修剪成的幕牆,一個個不同主題的花園就隱蔽在樹牆後麵。
羅馬花園
埃及花園
印度花園
英國花園
北島的羅托魯亞,可以說是整個火山平原的心髒,坐著纜車登上山頂,羅托魯阿湖不大不小,正好讓你一眼看光整個環狀火山口所形成的湖。
這裏的地熱資源豐富,就像有許多個地熱噴口,讓地表常年煙霧繚繞,硫磺氣味四溢。
有些地熱池,看起來就像正在活動的火山口,令人生畏。
波利尼西亞溫泉
在羅托魯亞,有最著名的波利尼西亞溫泉,依山傍水,你可以在眾多露天浴池中,選擇不同水溫,讓你在室外寒風中體會溫暖入心的感覺,溫泉中適度的二氧化硫蒸汽還可以讓你去病強身。
旅遊業火爆的那幾年,據說有一部旅遊版世界史流行在導遊們中間,他們各出奇招,用許多軼聞趣史、密藏景點來吸引參團的遊客。如果你常年喜歡自駕遊,就可能錯過與這個旅遊版世界的接軌。
據我們隨行的導遊介紹,北島中部的羅托魯亞,是毛利人的首府,依傍著的羅托魯阿湖是聖湖,市中心的這座英國哥特式建築,是毛利王宮。
這座建築物線條流暢,色彩明快,大斜頂上還杵著許多小尖頂,有的是作為鍾樓,有的是作為煙囪,看起來十分跳躍。讓人聯想到布拉格的紅屋頂,和香波堡的九十九根煙囪。
北島的火山平原、火山湖泊、和地熱資源,是毛利人珍視的財富,他們不在乎英國人對島嶼周邊的開發利用,隻享受在內陸搖籃般的安逸。
其實,毛利人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一盤散沙,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機構和共同首領,當年英國人與毛利人簽“懷唐伊條約”時,是由52位酋長共同簽署的。
而這座所謂的毛利王宮,是當年英國人為毛利人建的民族議會中心,多年來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使用。
後來,新西蘭政府便將它改造成羅托魯亞博物館,把周圍的花園為市民開放,成為休閑娛樂的政府花園。
(原住民毛利人的高腳屋)
四. 逐水草而居到農林牧漁
新西蘭北島的高山、大河、湖泊、平原,使毛利人具備了從原始民族過渡到農業民族的基本條件,後來英國殖民者又把畜牧業帶到了新西蘭,使火山平原到處繁茂昌盛。
我們在羅托魯阿湖畔,還參觀了一家號稱五星級的愛歌頓農莊。愛歌頓(Agrodome)是意大利語,翻譯成中文就是“農家樂”的意思
愛歌頓農莊占地很大,有350英畝,到處是丘陵、溪流和平原,牛羊成群,景色壯美。我們乘坐拖拉機穿行在農莊的牧場、果園、和養蜂場,山坡上有牛羊、鹿群,駝羊、騾馬,駝鳥和鴯鶓,還有野豬。樹上長滿了獼猴桃,溪流中鱒魚在漫遊。
動物們已經有兩年沒有看見遊客了,一下子興奮得不得了,紛紛追著我們的車跑,我們還下車用幹糧喂它們,大家好好親熱了一番。
開著拖拉機帶我們參觀農莊的,是一個毛利人小夥子,身體健碩,盡管山上正在下雪,我們大家都裹著羽絨服,索索發抖,可這位毛利小哥隻穿一件短袖,輕鬆自如,樂樂嗬嗬。他把梅花鹿圈在鐵絲網後麵,雖然小鹿不會咬你,但蹄子很猛,鹿角非常堅硬。它們看見遊客來了,興奮的從山坡上飛奔而下,如果沒有鐵絲網,就很有可能撞到我們。
大部分食草類動物,因為沒有上牙齒,所以當你用手拿食物直接喂它們的時候,並不會咬痛你。羊駝是一種駱駝,而不是羊,雖然看起來身高馬大,但嘴唇和舌頭卻特別柔軟,喂它們比喂羊還要開心!
論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動物,大概要數牛和羊了,愛歌頓農莊飼養著19個品種的羊,當然品種的好壞,首先取決於產羊毛的多少,其次才考慮肉食。這裏養的牛有六個上等品種,包括肉質最好的安格斯牛。他們養牛首先考慮肉食的品質,不像我們小時候,牛被看作是耕地的幫手。
我們還觀看了剪羊毛的過程,嚐試親手擠牛奶,和舉行喂小羊喝奶的比賽。
在看剪羊毛表演的時候,心裏覺得怪難受的。新西蘭流傳著這樣一個剪羊毛的故事:有一隻綿羊因為不願意被剪毛而跳欄逃跑了,人們一直沒有找到它。四年以後,人們在一個山洞口發現了它,它一直躲在山洞裏,後來因為身上的毛越長越長,體型越來越大,最後大到它再也無法走入山洞時,才被人發現。
羊被剪完毛後,就像鳥被拔了羽毛、魚被刮了魚鱗,光溜溜挺可憐。渾身沒有毛的羊,會在陰暗的地方,呆三四天之後,才慢慢恢複活力。
我們在這裏完成了全部旅程,最後還撿了個大便宜,小賣部裏所有上等的羊毛、羊絨製品都打對折,有的甚至打七折,因為他們已經兩年沒見到遊客了,我們最先到訪,幹脆大甩賣,哈哈!
新西蘭的獼猴桃
紅杉樹林
毛利王宮廣場
毛利王宮廣場
羅托魯亞市中心和我們住的鉑爾曼(Pullmam)酒店
羅馬花園
羅馬花園
羅馬花園
印度花園
日本花園
毛利花園
圖文原創,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