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乘坐的火車不緊不慢地跑著,一直發出咣當咣當的聲音,就像回到了多年前國內的綠皮慢車上。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大名鼎鼎的盧克索,雖然是頭等車廂,似乎很長時間沒有打掃過。上車時我發現椅子坐墊上有不少像液體的棕色痕跡。LD用手摸了一下,說沒事是幹的,一下就坐了上去。我們旁邊的乘客是位年青的埃及軍官,講的英語不好懂,但是非常友好健談,還主動為我們介紹盧克索的情況。
我們到盧克索的主要目的是去拜訪著名的帝王穀。來埃及前我們就做了不少功課。在漫長的埃及曆史中,這個國家曾經被多個外族所征服,包括古希臘與古羅馬。在被古羅馬征服的年代,埃及成為了羅馬的一個省份。帝王穀在那時就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古跡,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曆史。古羅馬人居然將帝王穀開辟成了旅遊景點。這樣一來,帝王穀就由最早的被盜墓者無序開挖,變成了官方主導的有計劃的發掘。從保存的曆史文獻中看,在被發現的四十七座法老墓,有多達十一個陵墓的資料被完整的記錄下來了。幸虧帝王穀長期以來有人管理與保護,我們今天參觀帝王穀才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
很久以來帝王穀不允許遊客拍照。當我們到了帝王穀,發現不知啥時候,埃及人修改了多年的規定,隻要買攝影票就能拍照。我們買了票,在墓穴中拍下了不少的照片。墓穴裏光線不好,又不允許用閃光燈。LD抱怨說,早知道如此,應該把全幅磚頭重的相機帶來,低光畫質才好。同行的遊客中有幾位美國來的大媽,看見我們拿相機拍照,也跟著用相機拍。結果被墓穴裏的埃及管理員製止。大媽問我們怎麽回事,LD拿出攝影票給她們看才明白過來。墓穴裏的陪葬品早就被人盜竊一空,但是裏麵的壁畫保存的比較好。雖然有三千多年的時間,這些壁畫的色彩還是相當鮮豔,不知道那時的顏料是怎樣製做出來的。壁畫的題材多樣,很多是一些敘事,講述墓主人怎樣打勝仗,抓了多少俘虜,還有對諸神的歌頌,對法老的讚美等,當然這些壁畫中少不了各色各樣的埃及美女。這些壁畫是如此的精妙,筆畫是如此的細致,甚至可以看出當時埃及美女的大致模樣。
多數的帝王穀壁畫都配有古埃及象形文字,這就為理解這些畫提供了文字參考。可惜我們一般的遊客看這些文字就如同看天書。埃及象形文字也被稱為聖書體,據說發源於5200年前的青銅時代。最早的成熟埃及象形文字來自埃及第二王朝,大約在公元前28世紀。埃及象形文字應用了三千多年,隨著古希臘古羅馬對埃及的征服,這種優雅的文字在公元5世紀左右徹底消亡。幸運的是,我們在帝王穀壁畫中看見的大量象形文字,很多都已經被破解。有一塊在1799年發現的,被稱為“羅塞塔石碑”的石頭碑,上麵刻有一篇文章的三種語言對照,包括古埃及象形文與古希臘文,現存放在大英博物館中。1820年,法國語言學家商博良在這塊羅塞塔石碑的幫助下,破解了大部分埃及象形文字。借助破解的埃及象形文字,相信專家們看帝王穀的壁畫,比我們遊客能看懂更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