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還有這樣一位女王

2022年的夏天早早地來到了歐洲的中部,五月底六月初的氣溫升至了31°C,往常印象中總是被雲籠罩的的維也納城,這時的天空晴朗如洗,陽光無比燦爛,散發出鮮有的活力,讓人耳目一新。

這座曆史悠久的歐洲古城,也許是世界上最文藝的城市了;它有太多的博物館,藝術畫廊,音樂廳和劇場,名人雕塑,廣場,各類教堂和老咖啡館,讓人應接不暇;盡管在這裏度過了五天,也隻是蜻蜓點水地感受了一番。回想起來,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顯赫的名字: House of Hubsbourg 哈布斯堡王朝 (1273-1918 )--- 一個曾經統領了大半個歐洲近七百年,占據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三百多年的家族。

哈布斯堡王朝的座右銘在拉丁語中是“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 (A.E.I.O.U.),意思是“奧地利注定統治整個世界”,突顯了這個家族野心勃勃的壯誌,不過這得留著慢慢講,現在從它的一個女王講起。

6月2日,當成千上萬的英國民眾聚集在倫敦白金漢宮前,歡慶House of Windsor(1917 to date)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70周年的鉑金禧慶典時,我們在維也納見識了另一位對近代歐洲曆史有重大影響的女王;她的名字叫 Marie-Thérèse 瑪麗亞·特蕾莎(1717-1780年),是哈布斯堡君主國史上唯一女統治者,曾統領的範圍覆蓋奧地利、匈牙利、克羅地亞、波希米亞、米蘭、加利西亞特、蘭西瓦尼亞、曼托瓦 ...... 相比於歐洲曆史上那些更為人熟悉的女王:Elizabeth I、Queen Victoria、Catherine I??,甚至哈斯堡家族內後來出現的伊麗莎白皇後(西西公主),瑪麗亞·特蕾莎的名字聽起來確實是會陌生許多;然而,在奧地利,她至今都是一位備受尊敬人氣很高的“女皇”,盡管生前她也受到過歧視,嘲笑和指責,甚至沒被正式封為過奧地利女王。

從天真美麗受父親寵愛的小公主,到雍容華貴受人民仰望的女王(網絡圖下)

 

 

“我隻是一個弱小的女王,但是我有一顆國王的心。” ---- 瑪麗亞·特蕾莎

1717年5月13日,瑪麗亞·特蕾莎出生,是哈布斯堡家族掌門人/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寵愛的長女,19歲時幸運地嫁給了自己一生摯愛的格林公爵Francis Stephen(上圖右)Lorraine現在法國境內。查理六世因無男性子嗣,提早就頒布了詔書,並讓諸侯國簽字承認女性繼承和管理哈布斯堡家族世襲領地的同等權利,以保奧地利的江山能夠傳給愛女。

可是,1740年當查理六突然過世後,神聖羅馬帝國的部分諸侯很快就違背了諾言, 一時間風起雲湧, 這時普魯士占領了奧地利最富裕的西裏西亞(今波蘭、捷克和德國部分地區),神羅的皇冠因不能由女性繼承而被波西米亞國王摘去,巴伐利亞和其同盟法國也在蠢蠢欲動想瓜分奧地利...... 23歲的特蕾莎在四麵楚歌聲中即位。

戰火燒來,已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女大公的特蕾莎沒有退縮,為了爭取力量捍衛哈布斯堡王朝,她沿多瑙河乘船到訪了當時的匈牙利公國接受王位加冕,在萬眾加冕儀式上她毅然展示自己嫻熟的騎術,並以人馬立(horse rearing up 通常是表達統治地位的姿勢)揮劍指向四方(上圖左),以表她誓死捍衛匈牙利的決心;女王無畏的氣概贏得了馬背民族匈牙利人的心,匈牙利國會當即決定派兵為她出征,支持了奧地利王位的繼承戰。

後來特蕾莎聽取了顧問的建議,化敵為友聯手法/俄攻打普魯士和英國,為收複西裏西亞進行了七年的戰爭,然而未能如願以償。特蕾莎最終還是放棄了她“寧可賣掉最後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的西裏西亞,她說:“最輝煌的勝利也比不上最平庸的和平。” 這話在21世紀讓俄國的普京聽到會否有所感觸呢?!

1748年,和平終於來到,特蕾莎成功地捍衛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大部分領地,穩坐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大公,匈牙利女王、波希米亞的女王的寶座,並且巧妙地迎回了神聖羅馬皇帝的皇冠,把它戴在了丈夫 Francis Stephen的頭上,扶立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哈布斯堡家族的地位在歐洲重新得到了鞏固。

一點題外的話:見特蕾莎的揮劍之舉,不由得聯想起去年英國接待七國峰會領導人的午餐會上的有趣場麵;英女皇拒絕使用普通刀,而是固執地操起長劍切蛋糕,王者對劍的情愫似乎有幾分相似;95歲高齡的英女王舉劍切起來有些困難,但她卻說:“這樣會更加不同尋常” ... 也是讓人另眼相看:))而今年,女王在感謝英國各地及各英聯邦舉行的鉑金禧慶典時,一句 "humbled and deeply touched“ 的回應,也不知贏得了很多人的心!有時謙卑反倒展示著高貴的人性。

---------

從1740年到1780年,特蕾莎一共統治了奧地利四十年,期間推進了一係列改革,著力解決了兩大棘手的問題:帝國的稅收和教育。實現了國家稅收管理、軍隊改革、經濟和教育的現代化;使得維也納逐漸發展成為歐洲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

特蕾莎在教育上的改革尤其令人敬佩。為了解除保守的天主教會對書刊書籍的控製,她親自接管了國家教育,普及先進的自然科學書籍;從此,大量理性的科學的書籍在帝國內不斷出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此外,女王還在帝國內推行多民族權利平等的政策,推行義務教育製度,從而奠定了奧地利義務教育的基礎。她不強行使用官方德語,而是允許帝國內各國的人使用自己母語,好讓所有階層的人都輕易地接受到教育,當時帝國內的教科書竟有十幾種語言版本!這也許也是為什麽如今在中歐,人們仍能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和方言,而且民眾的素質也相差無幾的原因吧。

特蕾莎也推廣外語學習,對各國農工商一視同仁,這樣的理念充分體現在了皇家夏宮Schonbrunn(美泉宮)主廳的三幅天花板畫上(哈斯堡重要的宮殿都不允許拍照,在 https://www.schoenbrunn.at 網截一張)。位於正中的這幅巨畫,描繪了當時帝國上上下下所有階層的人:釀酒的意大利人,飼養家禽的匈牙利人,比利時的海上商人,波西米亞打獵的貴族,波西米亞製鹽的年輕人,倫巴第的紡織少女...... 畫麵中央是女王和她的丈夫神羅皇帝佛朗茨一世。整個帝國繁榮富強的風貌被盡收其中,哈布斯堡帝國對各國文化和各階層的重視和尊重也彰顯無遺;盡管曆史也有記載,特蕾莎曾驅逐過抗議者,猶太人及新教徒...... 要做一個十全十美的統治者確實不容易。

(上)奧地利的維也納瑪麗亞·特蕾莎廣場。特蕾莎高坐於正中,基座的四周是群雕,有十六位與她同舟共濟的風雲人物,從首相、將軍、顧問到著名的音樂家海頓、莫紮特等。

(下)Hofboug宮一側音符草坪上最著名的莫紮特雕像,及市立公園內施特勞斯的金色雕像

在瑪麗亞·特蕾莎的治理下,十八世紀之前在歐洲東麵仍舊寂落的奧地利(當時發達的是西邊的沿海城市),一躍發展成了一個具有多樣性文化的新型帝國,繁榮的維也納吸引來了各國各地的遊人,其中不乏建築設計師,藝術家,作家詩人,更有許多後來聞名於世界的音樂家,如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約翰·施特勞斯等都相繼來到維也納謀生和創作。從此,維也納就開啟了它“世界音樂之都”的曆程。海頓曾是特蕾莎最喜歡的奧地利音樂家,他在1773年創作的C大調第48交響曲是為迎接女王到訪而作的,此曲從此就有了 “Maria Theresa”的昵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G-BL6nIKA

疫情解除後,周末的維也納無疑是屬於音樂的,我們在維也納老城一區逛遊,大半個上午就在哈布斯堡皇宮Hofbourg,國家劇院Staatsoper,曆史老街Kärntner 就邂逅了至少四五個交響樂隊的露天演出。通常在歐洲其它城市的街頭,也常碰上個人或小組的演奏;但這次在維也納街頭遇上的卻不同凡響,這天這些團體樂隊似乎是在一撥一撥地輪換場地為人們演奏,城裏的景象熱鬧極了,炙熱的陽光下,嘹亮的樂聲,歌聲與觀眾的共鳴,讓人想象起十八世紀時的維也納街頭......若是女王瑪麗亞·特蕾莎在天堂看到這一場麵,她定會樂不可支。

瑪麗婭·特蕾莎不僅把國事處理得遊刃有餘,把家事也安排得井井有條,不過這也多虧了丈夫佛朗茨一世;這位為人寬厚溫和,善解人意的丈夫,頂著神羅皇帝的皇冠,而實際上卻隻能經商,瑪麗亞才是那個實際主政的人。特蕾莎一直牢牢地把朝政大權和丈夫都掌控在自己手裏,而大度的弗朗茨一世也無所謂,除了尋花問柳,並沒閑著;熱愛自然科學的的他充滿才智,善於經商,為家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據說大到足以付清全部的國債仍有餘;盡管他經常出軌,但還是和女王在一起生養了16個孩子(11個女兒,5個兒子,最後成人的有10個)!!也就是說從1736年結婚到1756年,20年裏女王不是在懷孕就是生養孩子,同時還掌管著國家大事。記載說她曾在生產孩子前仍在辦公桌前辦公,也曾抱著繈褓中的孩子去會見外交使臣,她要展示哈斯堡家族後繼有人... 無法想象女王的人生曾是多辛勞繁重,可是她就是這樣一位精力旺盛的強人!在參觀美泉宮時,處處仍可觀察到他們一家曾經和美的生活在一起的痕跡,女王很會經營家庭生活。

女王與夫君的關係始終十分和睦,不同尋常; 他們當初是自由戀愛結婚的,這在歐洲王室傳統中非常罕見。這個男人曾為了愛,不惜出讓自家的世襲領地洛林來換取和她的結合,婚後夫妻兩人協定他們的後代以“哈布斯堡—洛林”為姓,他們完全成為了一體。她沒有像曆史上有些女王女皇那樣刺殺自己不忠的丈夫,或是自己尋樂玩弄其他男人,她一直深愛自己的丈夫;在佛朗茨一世去世後,她從未脫去過黑色喪服,一直忍受著痛苦和疲憊,在對丈夫的思念中度過了十五年,直到去世。

特蕾莎不僅是個恪守職責的好女王,還是一位慈母。孩兒雖多,但她卻能對每個孩子的個性/愛好了如指掌,孩子們都能從她那得到母愛和調教。據說女王總是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她溺愛每一個孩子,每周都至少給他們每一個人寫一封信,提供建議、鼓勵,還送“糖衣炮彈”...... 女王非常愛寫信,也因此才讓後人們得知了有關女王的許多想法和家務趣事。

不過,女王也被指責過徒有虛偽慈母的形象,因為這些孩子成人後,沒有一人能夠像她當初那樣享受過自由戀愛,男兒們被安排結婚為國家擴展疆土,女兒們被出嫁到各國為家族開枝散葉,都被女王的政治聯姻利用了,婚姻生活大都不幸福,女王也因此得到了“歐洲的丈母娘”的綽號。不過,如果設身處地地去想,特蕾莎的做法又何嚐不是出於皇家的無奈!在哈布斯堡家族早流傳過一句名言:“其他的國家可能宣戰,但是你,快樂的奧地利,結婚!”,這是哈布斯堡王朝鼎盛時期奠基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Maximilian一世的金句,下篇會講到他。

(下,網絡圖)全家福C位上那位最小的公主是女王最小最美麗的女兒Marie-Antoinette,後來被女王嫁給了法國路易十六,她的結局最慘。女王身旁是她的長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後來的神羅皇帝。

瑪麗婭·特蕾莎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生前為維護國際和平,曾努力阻止過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企圖瓜分波蘭的戰爭,也有人指責她最後還默許了這場戰爭...... 其實,列強對波蘭的瓜分是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年才得以進行;是的,當時女王已經年邁不支了,曾患上了天花。

1780 年 11 月 29 日,心力交瘁中的瑪麗婭·特蕾莎健康狀況急驟惡化,早在丈夫去世後她就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分配給了子女們,臨終前她隻是把每個孩子叫到身邊,對他們每個人都講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話,最後她懇請長子約瑟夫照顧好自己的兄弟姐妹。之後,女王不願入睡,她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晚間 9 點左右,堅強的女王甚至掙紮著站起身來,試著要往前行。當約瑟夫快步向前攙扶和詢問:“陛下想去哪?”時,她沒有回答便摔倒與世長辭了,女王的臨終都與眾不同。

命運將一個纖纖弱女著實地改造成了一位叱吒風雲的女皇,如何評價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瑪麗亞·特蕾西亞,眾說不一,但從未被正式加冕成為奧地利女王的瑪麗亞·特蕾莎,如今在奧地利被後世稱為女皇 --- “Marie-Therese the Grea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9年前去過,看著親切,謝謝介紹 -巧妙- 給 巧妙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07:33:59

太好了,很高興能分享,維也納是個很有曆史很精致文藝的城市,非常喜歡!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08:38:42

歐洲三個女王,特蕾莎,伊麗莎白,和葉卡捷琳娜,都挺厲害的,把國家帶入一個新高度。。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09:11:56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特蕾莎:)謝謝留言分享!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5:12:40

剛剛去過維也納,看著很親切 -Ycart- 給 Ycart 發送悄悄話 Yca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5:50:06

哦,我們可能是在同一時間去的了,六月的天氣非常好,謝謝留言分享!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5/2022 postreply 01:21:06

也是覺得特蕾莎比其他女王威武,有個外號,歐洲的嶽母。 -老朽- 給 老朽 發送悄悄話 老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9:35:01

的確是,她的統治很有一套,也具人性,嶽母之稱也是當仁不讓的 :)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5/2022 postreply 01:26:16

寫得好,謝謝分享!去過三次維也納,參觀了所有的博物館,聽了很多音樂會,非常非常喜歡。也很喜歡特蕾莎。 -水星98- 給 水星98 發送悄悄話 水星9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20:15:03

多謝水星兄留言!我們也肯定會再去的,這次我們聽了兩場音樂會,還有喝不完的咖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208 bytes) () 06/25/2022 postreply 01:42: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