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一概而論,阿拉伯和奧斯曼興起的時候,都借鑒了很多其他文化,主要是波斯的

阿拉伯民族在勃興之前,在羅馬的世界中是文化程度很低的民族,對外擴張以後,不僅接觸到了波斯文明,而且進一步越過波斯灣,和今天的巴基斯坦(當時是印度文明的中心地區)發生交流。所以,阿拉伯帝國的政治典章製度,文學尤其是詩歌,是學波斯的,數學,天文,哲學這些,大多數來自於印度文明。而在北非,西班牙跟羅馬世界發生接觸以後,他們通過翻譯,保留了很多古希臘羅馬的典籍,這些典籍後來再重新譯介回歐洲,促動了文藝複興。所以說阿拉伯文化到中世紀早期,因為博采眾長,善於學習,達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

再說塞爾柱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實突厥人起於中亞,時間不長就被唐朝打得分裂成東西突厥,西遷的突厥部落接受的中國文明有限,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民族。他們在西遷過程中,接觸並學習了中亞粟特文明,尤其是高度發達的波斯文明,所以塞爾柱時期,突厥人有個波斯化,或者說伊朗被突厥化,這樣雙向影響的過程。然後塞爾柱突厥人入主阿拉伯帝國。這個時期,突厥人主要是學習波斯跟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知識。

後來讓你感覺土耳其比阿拉伯人更文明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征服拜占庭帝國,本身在建築,國家製度幾個方麵完成了羅馬化,照單全收了大量拜占庭和羅馬的文明成果。象今天土耳其的大清真寺,都喜歡用大拱頂,這個形製,完全是打下君士坦丁堡以後,學的索菲亞大教堂。阿拉伯帝國當初沒有這個本事。還有航海,地理這些都是和西方交流和征戰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不過個人覺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文明,缺乏原創性,比阿拉伯帝國的中世紀文明,這個問題更加突出。阿拉伯人也是落後民族學習各個文明的,但是可能年代久遠,後來發展來發展去,也有自己的一套東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