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南部的斯拉夫人的來龍去脈

來源: 顧劍 2021-09-30 17:33: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049 bytes)
回答: 薩拉熱窩可以說是人類非理性的標誌。borisg2021-09-30 15:12:38

斯拉夫人在歐洲的分布非常廣闊,大致上可以分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三個大群。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是東部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是西斯拉夫。公元7-8世紀,來自亞洲的遊牧部落阿瓦爾人占領匈牙利平原(據說就是北魏北邊的柔然汗國,跟花木蘭打仗的那個遊牧帝國,被屬下新崛起的突厥部落滅亡,西遷到歐洲成了阿瓦爾人。不過柔然即阿瓦爾的這個論斷在史學界還有爭議),斯洛伐克的西斯拉夫部落一部分受到阿瓦爾汗國的擠壓,南下避禍,就形成了南部斯拉夫各部,也就是今天的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克羅地亞等民族。留在當地的西斯拉夫人則臣服於阿瓦爾汗國。再後來,阿瓦爾汗國被查理曼的法蘭克王國滅亡,但另一波來自亞洲的遊牧部落馬紮爾人占領匈牙利平原,襲擾德意誌和波西米亞。最後馬紮爾人被德意誌的奧托大帝打敗,定居下來建立了匈牙利國家。也正因為阿瓦爾人、匈牙利人先後占據匈牙利平原,才從地理上阻斷了西斯拉夫(波蘭、波西米亞、斯洛伐克人)和南斯拉夫之間的聯係。今天的斯洛伐克語,和南部斯拉夫各國的語言有相似之處。

近代史上,南斯拉夫國家組建於一次大戰結束,奧匈帝國崩潰以後,南斯拉夫對外在南北東三個方向,跟匈牙利、保加利亞、希臘都有領土糾紛,內部幾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矛盾激烈程度,比對外矛盾猶有過之。如果把巴爾幹半島稱作一個大火藥桶,前南斯拉夫內部更是火藥桶的中心,曆史、種族、宗教種種矛盾,剪不斷,理還亂。現在回頭來看,鐵托真的是牛人,能把這些世仇的大雜燴各族籠絡在一起,捏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且贏得了國際上不論東西方各派的尊敬。強人死後,南斯拉夫內戰遷延近十年,最終一變為七: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黑山(音譯是門地內哥羅)、北馬其頓,再加上一個沒有被聯合國承認,但被歐盟大多數國家承認的科索沃。筆者去過所有七個國家,有些地方去過好幾次,對這些民族矛盾的淵源有所了解。

巴爾幹各民族的曆史淵源、民族仇恨,宗教衝突來源太久了,一直要從羅馬帝國和民族大遷徙時代說起。話說羅馬帝國東西分裂以後,東帝國和西帝國的分界線,就在巴爾幹北部,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這東西一線上。北邊西邊,屬於西帝國,首都在羅馬;南邊屬於東帝國,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爾)。這條分界線,造成了兩個後果。一是宗教:邊界線附近,今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的地區,信奉羅馬天主教,所以就跟今天的西歐親近。而塞爾維亞,馬其頓這些靠東靠南的地方,跟著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帝國,信東正教。二是民族大遷徙的問題:羅馬帝國時代,本來這裏的原住民族是伊利裏亞人,色雷斯人(斯巴達克就是色雷斯人),希臘人。到公元475年,西羅馬帝國先滅亡了,東羅馬帝國還繼續存在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土耳其人滅掉。那麽在巴爾幹北部,這個東西帝國交界的地方呢,就有各種各樣的蠻族入侵。這些蠻族,有些來了又走了,帶走了劫掠品,可是沒留下什麽痕跡,比如曆史上著名的阿提拉的匈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阿瓦爾人(中國曆史上的柔然帝國),後來都消亡了,要麽被殺光,要麽融入其他民族銷聲匿跡。另有一些民族,一直在巴爾幹半島居住到今天。

所以現在的巴爾幹半島,是個不同民族的七巧板拚圖,大致上,可以分為這麽幾個係統:(1)現在的希臘,包括正宗的馬其頓人,在巴爾幹半島南部,是當年東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受蠻族入侵影響小,今天仍然是希臘人,頂多是到了近代,受土耳其統治,有很多土耳其移民。可是到一次大戰之後,奧斯曼帝國崩潰,現代土耳其成立,土耳其境內的希臘人,和希臘境內的土耳其人,來了個背井離鄉的大交換。所以,希臘境內的民族,算是比較單純。(2)今天的阿爾巴尼亞人,是羅馬帝國時代當地的伊利裏亞人、色雷斯人等原住民族的綜合體,跟斯拉夫民族不是一個係統。這就成了今天科索沃(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矛盾的來源。(3)後遷移進來的斯拉夫人。這是一個大體係,包括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斯洛文尼亞,這些人跟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樣,都是斯拉夫民族,所以叫作“南斯拉夫”,意思是“南部的斯拉夫人國家”。那麽,為什麽斯拉夫人分南北,不能連成一片呢?因為匈牙利:公元7-9世紀,來自亞洲草原的遊牧部落馬紮爾人戰鬥力特別強大,他們定居在今天的喀爾巴阡山,匈牙利平原,形成了匈牙利國家。匈牙利是亞洲草原的部落,不屬於斯拉夫民族,他們把斯拉夫人隔開了。(4)東邊的保加利亞,主體是古代當地的色雷斯人,然後加入了後移民過來的斯拉夫人和古代保加爾人,三者混血。其中保加爾人屬於亞洲遊牧部落,不是斯拉夫人。這三個主體民族融合,後來又采用斯拉夫文,接受了斯拉夫文化,形成獨特的保加利亞民族。所以,保加利亞人文化上近似於斯拉夫民族,但是血統上又有區別,和南斯拉夫體係中的塞爾維亞,曆史上和今天也有政治矛盾。

說清了巴爾幹大致的宗教和民族區別,再來具體看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矛盾:

其實,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波斯尼亞人都是斯拉夫民族,同文同種。我曾經問過當地人:克羅地亞語和塞爾維亞語是不同的語言嗎?他們說,原本是同一種斯拉夫語,隻不過克羅地亞獨立以後,要強調自己民族的特殊性,這二三十年生造出不少特殊的單詞而已。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的矛盾,主要是在曆史和宗教上: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人信奉羅馬天主教,曆史上受匈牙利國王統治,而匈牙利後來是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帝國的一部分,所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跟西方尤其是德意誌諸邦的關係相當親近。土耳其統治時期以後,17-18世紀奧地利帝國向土耳其反攻的時代,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都是“首先解放”的地區。所以,在曆史文化和宗教方麵,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比較德意誌化。這點跟正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不太一樣。二戰期間,克羅地亞人跟納粹德國合作。1990年代獨立以後,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也更親近歐洲,它們在前南斯拉夫各國中率先加入歐盟,斯洛文尼亞最西化,經濟很發達,貨幣也用歐元。克羅地亞改用歐元還要再等幾年。

 

塞爾維亞的複國過程就非常曲折,曆經將近兩百年,這座貝爾格萊德城堡也是幾經易手。1688年德意誌帝國諸侯趁維也納圍城戰之後反攻的氣勢,一鼓作氣拿下貝爾格萊德,當時歐根親王還是軍中普通將領,統率德意誌聯軍的是巴伐利亞選帝侯。但1690年被土耳其奪回。1710年代匈牙利已經全境光複,但土耳其想要反攻,主動發起戰爭,在上一節提到的諾維薩德城下的彼得羅瓦拉丁戰役中,歐根親王陣斬土耳其大宰相,順勢進軍貝爾格萊德。歐根親王圍攻貝爾格萊德城堡的時候有個趣事:那時候離開維也納圍城戰不過一代人的時間,土耳其大軍實力還很強,絕不像一百年後的“西亞病夫”土耳其那樣,誰都可以欺負。歐根親王預料在城下會有一番惡戰。沒想到,奧軍一門迫擊炮,偶爾一發炮彈,擊中土軍的火藥庫,引起大爆炸,貝爾格萊德要塞就在1717年輕易陷落了,整個歐洲為之震驚。今天這門神奇的幸運之炮還保存在維也納的陸軍博物館裏,供人瞻仰,其實它的尺寸很小。

不過幸運這個事情,也不是一直照顧某一方的:二十年後歐根親王去世,1739年土耳其反過來圍攻奧地利的貝爾格萊德城堡,也是湊巧一炮,轟掉了奧軍彈藥庫,結果奧軍投降。貝爾格萊德再次落入土耳其之手,不僅如此,奧地利還丟掉了羅馬尼亞南部的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北部地區。此後1740年瑪麗亞-泰蕾莎女皇繼位,不得不為自己的皇位合法性跟歐洲列強大打出手,這就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無力東向收複失地。經過皇位繼承戰和七年戰爭,瑪麗亞-泰蕾莎女皇坐穩皇位之後雖然開創了奧地利的鼎盛時期,但她對外奉行和平政策,沒有再發動對外戰爭,直到1780年她去世,兒子親政的時代,在七年戰爭的元勳舊將勞頓元帥指揮下,奧地利和新興的俄國共同向土耳其宣戰,1788年收複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全境。但是這時已經到了法國大革命的當口,奧地利和俄國雖然擁有勞頓這樣的宿將和蘇沃洛夫這樣的新星,但列強都在擔心地注視著法國的動向,無心跟土耳其繼續作戰,僅僅3年以後的1791年,奧地利跟土耳其講和,退出了剛剛征服的巴爾幹半島大片地區,包括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再次回到土耳其統治下。後兩次土耳其奪回貝爾格萊德之後,都殘暴地夷平了整座城市的居民區,尤其是1791年這次在塞爾維亞人看來,奧地利大軍不敗而敗,土耳其不勝而勝,曆史上一向把解放希望寄托在奧地利皇室身上的塞爾維亞人大失所望,紛紛轉而寄希望於新興的歐洲強權俄國,而且塞爾維亞和俄國都是東正教國家,這就為一百多年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一個遙遠的伏筆。

 

鐵托本人年輕的時候在奧匈帝國的軍隊當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依靠個人勇敢在1915年成為弗蘭茨-約瑟夫皇帝麾下全軍最年輕的軍士長,這可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成績。後來鐵托在前線受重傷被俄軍俘虜,被送到烏拉爾山作苦役,在俄國參加了十月革命,加入布爾什維克,並結了婚。1920年鐵托和他的俄國妻子奉派回到南斯拉夫。鐵托是個個性很強的人,他自己其實是克羅地亞人,但是戰後他上台所推行的政治路線,是維護大南斯拉夫的統一,壓製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傾向,尤其注意打壓南斯拉夫內部勢力最大的塞爾維亞。正是鐵托把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定義出了一個新的民族,波斯尼亞人,成立出一個波黑共和國。當然波斯尼亞這個地名古已有之,1878年柏林和會之後,奧匈帝國就是占領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地區。但曆史上波斯尼亞是個地名,不是民族名,一戰之前波斯尼亞的穆斯林仍然被認為是塞爾維亞人,否則奧匈占領波斯尼亞,又怎麽會引起大塞爾維亞主義分子的憤怒,做出刺殺皇儲,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舉動呢?一次大戰之後成立南斯拉夫王國,國名也叫做“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的南斯拉夫王國”,很明顯,國家內部隻承認三個民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鐵托當權,起初南斯拉夫國內的人口普查,還沒有“波斯尼亞人”這個民族選項。正是鐵托采納了當時波斯尼亞黨的領導人的建議,開始單獨定義“波斯尼亞人”這個新的民族,他的用意就是抑製大塞爾維亞的人口和地盤。北馬其頓共和國,原來也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說塞爾維亞語中的馬其頓方言,也給定義成了馬其頓族,單獨成立共和國。鐵托在世的時候,這些劃分能抑製大塞爾維亞思想,能維持國家統一。可是後來獨立戰爭的時候,各個部分打得更熱鬧。

在國際上,也有很多人把鐵托當作修正主義分子,因為他不買斯大林和蘇聯的帳,1948年就和蘇聯分道揚鑣。其實,中國罵鐵托也罵了好幾十年,50-60年代中國政府認為鐵托是修正主義,甚至是美帝國主義的應聲蟲,在中蘇關係決裂之後,中國把自己的國際地位定位為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首領,已經和鐵托開創的不結盟運動走在相似的道路上,想要開創出一條不依靠超級大國的獨立自主之路,可謂“誌同道合”,但60-7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仍然指責南斯拉夫是修正主義,隻不過批評的調子低了很多。實際上中國和南斯拉夫恢複友好關係,開始於1977年到1978年,鐵托和華國鋒互訪。

冷戰時期,公認效率最高最厲害的情報機構,不是克格勃和中央情報局,而是三個中等國家的情報機構:以色列摩薩德,東德,和南斯拉夫。曾經有個笑話,說鐵托給斯大林寫過一封信,“敬愛的斯大林同誌,請你不要再派人來刺殺我了,如果再不停止的話,我也會派人禮尚往來了”。然後,這種行為就停止了……

所有跟帖: 

您這是非常全麵的科普貼了 -Eagleridge- 給 Eagleridge 發送悄悄話 (143 bytes) () 09/30/2021 postreply 19:47:43

Slavia 和 slave 有關嗎 Yugo是南的意思?是什麽語言? -changjia- 給 changjia 發送悄悄話 changji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21 postreply 20:03:14

俄文的юг就是南方。發音”右噶“。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1 postreply 11:11:13

斯拉夫和奴隸的發音應該是巧合。中古英語才有Slave這個詞作奴隸講,即便有聯係也是先有斯拉夫民族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383 bytes) () 10/01/2021 postreply 13:16:56

斯洛文尼亞人更覺得自己在文化上靠近意大利,而不是德國。我們在斯洛文尼亞的時候,也覺得和德國的生活習慣相近,但估計還是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10/01/2021 postreply 05:10:08

九評的第一篇好像就是 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 -kingfish2010- 給 kingfish2010 發送悄悄話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1 postreply 11:41:31

80年代有一部保加利亞和美國合拍的電影《國王的光榮》,講述阿斯巴魯赫帶領保加爾人建立保加利亞,當時看著十分震撼。 -阿曆克斯- 給 阿曆克斯 發送悄悄話 阿曆克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1 postreply 15:59:05

很明了謝謝。南斯拉夫:一個民族和語言,多種宗教曆史,所以沒法尿在一壺。不過七國俱小如土豆,隻能依附於大國勉強活,真的很有意思? -劉大仁- 給 劉大仁 發送悄悄話 劉大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2/2021 postreply 09:36:18

據說保加利亞人士唯一的突厥人轉向信了東正教的民族,人也語言都屬突厥,文化卻衣服基督,顧大俠可否證論一把? -劉大仁- 給 劉大仁 發送悄悄話 劉大仁 的博客首頁 (647 bytes) () 10/02/2021 postreply 09:47:47

謝謝科普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10/02/2021 postreply 18:19: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