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水澤之鄉往往是在海拔低或是離海近的地方,如果一定要想象一座高山上的水鄉,那就是法國東部的Annecy小鎮了。
Annecy(安錫鎮)位於法國東部Haut-Savoie省的阿爾卑斯前沿山區,這兒也是歐洲之巔勃朗峰(海拔4807 米)的所在地,另因鄰近意大利和瑞士,也給這個地區帶來一份微妙的魅力。 Annecy鎮的確離瑞士很近,從日內瓦高速駕車過來隻需30 分鍾的車程,而從Lyon裏昂到Annecy卻需要花上兩個多小時。
Annecy坐落於法國第二大湖Lake of Annecy的湖畔,Lake of Annecy是歐洲最純淨的湖泊之一。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Annecy小城本身,尤其是那條穿流Annecy,使得她得天獨厚的河流 Le Thiou。
Le Thiou 始於湖口,是Annecy湖的天然溢洪河道,長3.5公裏,蜿蜒在Annecy城中,將湖溢出的水排通過大河Fier最終注入歐洲著名的Rhône(羅納河)。河水是Annecy城的靈魂血脈,天然雕琢與人工合成和,成就了她“The Venice of the Alps”(阿爾卑斯的威尼斯)之名。
這兒便是安納西湖的湖水出口,流入Thiou河後穿流於老城中。
河上的第一座橋Pont Perrière的橋頭,一邊是巴洛克式教堂Saint François de Sales,始建於 1642年;另一邊是建於12世紀的中世紀堡壘Palais de l'Isle(宮島),曆史上曾是監獄水牢,後來也被用作法院、士兵營、倉庫等,如今這兒改造成了博物館。
在19世紀末,這座建在天然岩石上的堡壘差點被夷為平地;但由於工程成本過高耽擱了,當時在Annecy度假的瑞士古跡建築師Charles Suisse和法國作家詩人André Theuriet共同呼籲,才使之幸免於毀。幾個世紀以來Palais de l'Isle的外觀幾經修複,如今以最完美的狀態呈現於世人麵前,成為Annecy最美的標誌性古跡。
河水從Palais de l'Isle的兩側流過,其外形和水中的位置,讓它看上去像一個石製的槳帆船,美不勝收,成為引人注目的設計,在法國拍攝作品中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建築之一。
自中世紀以來,Annecy鎮就圍繞著Le Thiou這條河建造,她有迷宮似的小巷,色彩斑瀾的建築,小橋流水,在平湖與揣流之間,顯得既安閑又富有生機。河道上的幾座小橋,連接著小鎮的南北兩部分,河道旁是一條掛滿鮮花的長廊由鵝卵石鋪砌的小街,街邊有各種小店鋪和通往城內街道的拱廊通道;河欄旁、小橋上都擺滿了咖啡/餐館的座位;河水和沿岸色彩繽紛的建築賦予了它威尼斯的外觀,使她與其它的法國古鎮的風格迥然不同。
徜徉在掛滿鮮花的鵝卵石小徑上,細細地打量這座很有個性和趣味的城鎮,雖來過許多次了,但疫情發生後還是第一回。正值暑假,街上的遊人不少,但在如今的狀況下,自然來得大都是附近的法國人或瑞士人。目前仍是室內須帶口罩的規定,但當街頭上行人多時,帶上口罩也是必要的保護。
到處可以看到腳踏車,它們和鮮花一起裝飾著這個美麗浪漫的水鄉。
這幢在兩橋之間的水中老宅,想來日常的維護一定是非常的不易。底層的餐館,把餐桌擺上了橋,很有格調。
穿過河道旁的通道,走入老城區。在距離Annecy湖口 的Thiou河 不遠的城內街道上, 仰頭望去,上方是建於中世紀晚期的Le château d’Annecy (安納西古堡),據記載最初是為一個日內瓦家族的住所而建,可城堡建成後來發生過一場大火,完全摧毀後重建,15世紀初所屬權轉移給了Savoie公爵(歐洲存在最久的公國);1630年被法軍占領(當時的Haut-Savoie一帶還不屬於法蘭西),1659年城堡再次為Savoie公國所有,曾先後被用作兵營,無家可歸者的避難所... 1953年最後的一場火災後,城堡歸當今的法國國有,從此成為了一個博物館,城內的城堡博物館收藏著古今的油畫和雕塑。
古堡坐落在“Semnoz”山的一側,可以俯瞰Annecy老城,需要爬一段坡路,以前上去看過,這次還要趕路,就繞過了。
老城的拱門和房屋
中午停在了這家在老城區內的餐館,在街邊找一間店隨意坐下來吃飯,享受這種有點久違的遊人感覺。選了法式白葡萄酒煮海虹 Moules marinières,這道菜在自己家裏做也很簡單(以前在博客裏發過),不過既然進到了法國,還是想吃法國人做的。上麵的鍋子翻過來便可盛剝下海虹的殼,這是法式海虹的專用餐具,鍋子上標著“Les Moules”。
午飯後,又回到河邊,坐在宮島旁的一家咖啡店,一邊享風景,一邊吃甜點。
Café gourmand(美食咖啡)在Annecy幾乎每間咖啡店都供應。美食咖啡作為一種烹飪概念,出現在1990年,不知是法國人還是意大利引發的,它將甜點和傳統的餐後咖啡結合在一起,內容包括一杯濃縮咖啡,配上各種迷你甜品,各店搭配不同,但通常不外乎是巧克力蛋糕、焦糖布丁、奶凍或杏仁霜、tiramisu、冰淇淋、小餅幹等,價格一般在7-9歐元不等。
![](/upload/album/df/25/48/142a97356535uJkXV1LW.jpeg)
![](/upload/album/df/25/48/142a97357135GFJSVZiU.jpeg)
![](/upload/album/30/73/83/a340a2f74086qPlZizF5.jpeg)
![](/upload/album/ff/b9/28/554664d34856NXUGlJKa.png)
在這條運河上,有一座象征著Annecy古鎮的Pont des Amours(情人橋),也就是說一旦走上此橋,在那兒吻和被吻的人都注定將會廝守一生。這座一吻定終身的橋最初建於1859年,起初是三拱人行橋,20世紀初被改建成如今的樣子,不過浪漫的Annecy居民始終習慣稱它為Pont des Amours,想來發生在這兒的定情事件也是數不勝數吧:)在這條運河的入口處,岸邊停泊了船隻,水麵浮遊著水鳥,四周滿是參天的百年老樹,四季這兒都很浪漫。
可Annecy豈止浪漫,還很甜呢!
1924 年,一位在裏昂受過培訓的糖果工匠 Pierre Laurent來到Annecy住了下來,產生了製作一個用咖啡浸漬巧克力糖的想法,他的靈感來自當地的風景;那時Annecy湖四周房屋寥寥無幾,卻有的是鬱鬱蔥蔥的蘆葦,這給了Pierre一個甜蜜的啟發。
當長條形的酒心巧克力“Les Roseaux Du Lac" (安錫湖的蘆葦)製成後,Pierre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注冊了商標,後來傳給了兒子和侄子。大半個世紀過去後,如今一位來自法國南部Pays Basque的年輕人Christophe Arechavala購買下了這間當年的甜品茶屋,並繼承了“Les Roseaux Du Lac"的秘方。
他忠實地,保持糖,咖啡,利口酒和巧克力之間的平衡,以緩慢(每根蘆葦巧克力需要12小時凝固)、精確的製作工序,像金匠似的嚴格恪守著蘆葦巧克力的製作傳統;因此Les Roseaux Du Lac雖已易主,卻仍舊九十年不變,連包裝盒也始終保持著原樣,看上去是再vintage不過了 --- 綠色邊緣的盒子上疊印著舊時的照片:Annecy湖上特有的蒸汽船,當地著名的山脈和Annecy湖邊的蘆葦,最後還有一隻蝴蝶在背景中飛舞。
不少人離開在這座城鎮前,會去品嚐這種在Annecy湖邊製作的巧克力,體驗一下它古董的味,也可能帶上這些“蘆葦” 當作手信。記得去年聖誕節收到的禮物中就有“安錫湖的蘆葦”,想象著它甜中的細膩工序,怎麽嚐都覺得好吃,當然了,你得首先喜歡酒心巧克力才行。
![](/upload/album/df/25/48/142a97356626sFfTtM8w.jpeg)
![](/upload/album/30/73/83/a340a2f71549qPEvI0gO.jpeg)
![](/upload/album/94/1d/db/9ec74e2b0178NkExv1qZ.jpeg)
![](/upload/album/30/73/83/a340a2f71870jY2v310s.jpeg)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