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教堂還是應該是巴羅克式的

來源: 顧劍 2021-02-05 15:03: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96 bytes)

洋蔥頭頂的確是發源於拜占庭和東正教風格建築,但是時間比巴羅克早很多,到17世紀巴羅克風格成型的時候, 德語區南部的巴羅克建築本身吸收了洋蔥頭頂子,成了南德巴羅克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巴伐利亞,奧地利,瑞士,甚至意大利北部,都屬於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南部)。其實洋蔥頭頂教堂在德語區南部挺多的,比如奧格斯堡主教堂。大的建築物經常是風格混雜,駁雜不純的,不能看見洋蔥頭就說是拜占庭風格,判斷建築風格得從多種因素來判斷,有時候結論可能是相反的。再比如文藝複興風格和巴羅克,巴羅克本身是從文藝複興建築直接傳承下來的,重在內部裝飾的華麗和曲線,強調“戲劇性”,這是最重要的判斷出發點。但在外部,巴羅克外表基本上是樸素和對稱的,這點和文藝複興一脈相承,隻是後期巴羅克的外表喜歡在屋頂上站雕塑,這是和文藝複興風格的重要區別。你可以搜一下羅馬城裏耶穌會教堂總部的照片,它被公認為巴羅克開宗立派,至少是早期的代表作,其實外部看不出跟文藝複興式太大的不同。當然,巴羅克在外部形態上還是有其他的特點的,比如正門口突出或者凹進,門楣頂上用圓弧,山牆兩側弧線裝飾等等。

具體到盧塞恩的耶穌會教堂,可以看維基上這張側麵照片,看得比較清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cerne#/media/File:Lucerne's_Jesuit_Church_at_Sunset.jpg


你看它側麵一樓二樓兩排窗戶之間五個白色的弧形支撐,正立麵大門上方的小圓弧,還有正立麵二樓正中上方的大圓弧,還有大圓弧頂上兩座鍾樓之間馬頭牆兩側的弧線裝飾。僅僅從這些外形特點,可以很確定地說它是早期巴羅克(大門是平的,沒有更多變形)。如果看內部裝飾就更確定無疑了,白的色調,棕紅大理石的聖壇。如果是拜占庭式建築,應該有黃金馬賽克啊。

其實要說天主教歐洲受拜占庭建築影響更多的,應該是意大利本土的哥特時期和以前,因為東羅馬帝國本身統治著意大利的很多地方,尤其是拉文納、威尼斯、西西裏。威尼斯聖馬可教堂是很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西西裏巴勒莫主教堂、王宮小教堂、城外蒙裏阿裏主教堂,都是輝煌的黃金馬賽克。此後,到了中世紀,意大利本土的哥特式建築並不正宗,仍然留有很多拜占庭式的影響,象錫耶納主教堂,Ovieto主教堂,都是正立麵三角門楣上閃閃發光的馬賽克。哥特式最正宗的是法國,拿意大利中世紀的哥特跟法國的一對比,就能明顯看出拜占庭的影響了。(米蘭例外,它不是正宗的哥特,但也沒有太多拜占庭影響,米蘭大教堂是哥特火焰式)。

 

 

 

所有跟帖: 

歡迎顧大俠來訪並留長言! -長嘯- 給 長嘯 發送悄悄話 長嘯 的博客首頁 (430 bytes) () 02/05/2021 postreply 15:29:33

不敢不敢,大家都是業餘切磋,以文會友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21 postreply 15:48:10

這是在因斯布羅克和薩爾斯堡中間的一個教堂。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21 postreply 18:49: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