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原來是奧地利公爵的家,不過那時候公爵還不是哈布斯堡家族,是巴本堡家族。扣押從第三次十字軍遠征回來的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的,就是巴本堡家族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後來巴本堡家族把這裏捐給了修會。再後來巴本堡家族絕後,奧地利才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手裏。
中世紀這裏的建築是城堡,後來推平了重修的,所以是巴羅克式建築,第一張照片的大門正上方寫著Anno MDCCVIII,羅馬數字,anno是年,M是1千,D是500,C是100,在上一級單位右邊出現下一級單位是加,左邊是減,所以DCC就是500+100+100。同樣,VIII就是5+1+1+1=8,所以是1708年。羅馬數字的基本單位也隻不過就是MDCLXVI,分別是1千,500,100,50,10,5,1運用上述規則就能讀出來了。歐美很多石頭建築和紀念碑上都用羅馬數字標年份,會讀羅馬數字出門玩古跡挺有用的。
瓦豪河穀還是白葡萄酒產區。奧地利跟德國一樣,紅酒不著名,但是出產非常好的白酒。關於酒,我在多瑙河的書稿裏寫了一段:
*****
整個瓦豪河穀是奧地利最好的白葡萄酒產區,奧地利和德國一樣,紅酒不如白葡萄酒出名,這裏的幹白最好,葡萄種類除了和萊茵河穀一樣的雷司令,還有綠維特利納(Green Vetliner),這是奧地利獨有的一種葡萄,釀出來的酒以類似於各種香料的味道見長,比如鮮明的胡椒香氣,兼有柑橘類水果的果香。綠維特利納葡萄容易長黴,這倒給它做貴腐甜酒提供了便利。所以瓦豪河穀的白葡萄酒大多數是幹白,也有一些很好的甜酒。這種葡萄酒窖藏的潛力大,換句話說收藏得越久會越值錢。平常喝酒的人會說陳年老酒很香,在中國白酒來說這句話是普遍真理,但對葡萄酒來說,並不是每種酒都適合窖藏的,要查專業的書才能決定。有些酒講究的就是喝當年的新酒,不能窖藏,比如葡萄牙專門有一種Vinho Verde白葡萄酒,直譯過來就是“新酒”的意思,酒精度比一般的葡萄酒低很多,微微有氣泡,有很清新的花果香,最適合剛學著喝葡萄酒的人。如果把葡萄牙的Vinho Verde拿來窖藏,那真的是笑話了。另一方麵,法國波爾多地區很多酒莊的酒,越藏越值錢。波爾多地區索特內著名的貴腐甜白葡萄酒、匈牙利的托卡業甜白(Tokaj),也是窖藏的好酒。另外,葡萄酒窖藏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而且收藏的年份和產區都有講究:既然要收藏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那一定要找好的年份。同一個產區因為每年雨水天氣不同,釀出來的酒質量都不一樣,有專門的工具書來查某個產區哪些年是好的年份,哪些年份一般般。此外,葡萄酒放在酒瓶裏麵窖藏未必是一種好的方法,因為窖藏的目的是讓葡萄酒繼續發生化學反應,獲得更加成熟圓潤的口感,甚至從橡木塞或者酒桶的常年接觸中獲得新的口味。放在酒瓶裏,酒體和木塞接觸的麵積有限,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放在酒窖的酒桶中——這就不是一般的富裕人家能夠具備的家庭條件了。當然,並非每一種適合窖藏的酒都應該在酒桶裏,酒桶放長了橡木氣息太重,有的酒的口味並不適合橡木香氣,這又需要查專業書來決定,不是我們一時半會兒能在這裏說清楚的。特別強調瓶中窖藏的葡萄酒也有,那就是香檳。它的原因跟一般葡萄酒不同,香檳其實就是在法國香檳地區,用傳統方法釀的發泡白葡萄酒(也有少量紅的和粉紅的),它工藝的關鍵是裝瓶以後二次發酵,這樣才能把產生的二氧化碳留在酒裏。所以剛剛裝瓶的香檳裏留有酵母,繼續發酵,正因此,才必須在瓶中窖藏,而且瓶口朝下,隔一段時間就要轉瓶,這是讓留在瓶子裏的含有酵母的雜質沉到瓶口附近,而且跟酒體充分接觸。這些香檳將來正式封瓶之前,都要放出一部分,倒掉裏麵雜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