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
在這裏整理的,有我去北海道之前,參考YouTube視頻,小本本記下,需要注意自己禮貌的幾個方麵:
- 泡溫泉
- 進神社
- 吃東西
回來之後,自己再添一條
4. 在電車或地鐵的兩邊對坐的車廂裏,以前沒注意過的地方。
繁瑣嗎?繁瑣。
想去嗎?想去。
還學嗎?學。
那好。
先說泡溫泉。(這裏指的不包括房間自帶的私用溫泉,而都是多人共用的公共溫泉)
要點:
- 進溫泉之前,要經過洗澡間。在那裏坐著清潔身體後,然後再進一步泡溫泉。就是身體幹淨後,才能開始泡。出牌順序不能錯。
- (坐著洗是避免自己的洗澡水不濺到旁人身上。我對大家輪流坐的那些椅子有所保留,吼吼)。
http://img1.cache.netease.com/travel/2015/10/9/20151009181443115b7.jpg - 出溫泉之後,要經過洗澡間。可以洗清溫泉泉水,也可以不再洗,回到換衣間。
- 到自己擱衣服的櫃子籃子的那幾步路,小心不要在地上弄一堆濕腳印。具體怎麽不留下濕腳印,自己動腦,參考他人的行為,或者看店家相關服務或提示。
- 裸泡。
- 不能帶手機進去,尤其露天風呂時,還在那裏哢嚓哢嚓照風景的人,確實讓人汗顏。
- 頭上頂一塊毛巾。就是一般枕巾大小的洗臉毛巾。幹什麽?隨時擦汗唄。泡得熱了,可以出水芙蓉在旁邊椅子上歇歇,毛巾那時候就可以蓋唄。記著不能拿毛巾在溫泉裏涮啊洗啊。
- 泡時腦袋不能浸入。如果想把頭部打濕,池邊有公共盆可以使用,舀泉水往自己頭上澆。
- 泡的時間自己掌握,查一查水溫和身體狀況,不要泡到鼻尖冒汗。如心髒受不了,憋悶了,就上來,歇一下。等恢複了再走進去。
- 女生生理期,泡溫泉的不要。老人如果想積極嚐試,可試試在泡的時候,使泉水不浸過心髒的高度?總而言之,聽醫生的。
突然有個問題,問一下熟悉日本的同學,溫泉水換水洗池的頻率一般是怎樣的?
吼吼,看來下次要改變泡溫泉的策略和方式。
哈哈,算我沒說。
下麵說神社,就是因為參拜起來繁瑣,我就沒拜,隻是遠遠照了照環境。
但禮儀學習是繞不過去的。
神社通常包含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禮節都不能省:
- 鳥居(神社大門)
- 參道(通往神社的小路)
- 手水舍(洗手處)
- 神社(開始拜神)
看到鳥居就知道前麵有神社。
鳥居這裏,兩個要點:
- 鞠躬致意,因為進了這個門,就走上了接近神明的道路。出來時,也須鞠躬。
- 過鳥居不能走正中間。包括鳥居連通神社的參道,也不能走正中。
走上參道,既然開始了神遊,就一定不可以大聲喧嘩。
到了洗手處,手水舍的洗手順序:
- 右手拿竹勺,舀水。左手置於勺下,澆水,洗左手。
- 換手。(左撇子也先上右手吧?)
- 左手拿竹勺,舀水。右手置於勺下,澆水,洗右手。
- 右手舀水到左手掌。
- 用左手掌上的水漱口。不能把勺子直接對嘴,水都是從自己手掌裏到自己嘴裏。
- 漱完口,把水吐在專門吐水的地方,位置要找對,一定不能含糊,為了敬畏神明,也不能發出類似吐唾沫的聲響。
- 把竹勺豎起,剩下的水清潔勺柄。
- 勺口朝內放在架子上。
我沒有拜過,因此不知道這時候手是濕的,是等幹了再拜還是就這麽濕濕的。不過接下來的步驟完成後,那時手也就差不多幹了。
走到神社跟前,還遠遠不到正式拜神時刻。
- 先獻香資。鞠躬一下。
硬幣裏有個有圓孔的,是五元鋼鏰兒。一般都投入這個數目。不多,取其字音祥瑞。
https://www.tabirai.net/tabirai-uploader/img/0018965/s1_0018965.jpg
https://res.cngoldres.com/upload/2013/1127/98c36dfe43b33b9f1bbad84acd6d2c5d.jpg?_=1385544099464 - 投入硬幣時不能隨便亂扔,或者當投壺遊戲一樣地玩兒。要輕拿輕放,一句話,就是謙恭。
- (不是剛洗完手?再動錢的話,說明洗手隻是儀式哈。儀式過程不能少,那就該怎樣怎樣唄。)
- 如果神社有垂鈴,如下圖粗繩所係的大鈴鐺,可以搖響,以告神靈。搖鈴也就兩三下為止。態度也是謙恭,目的是讓神知道自己的存在,而不是玩兒。
http://img01.yitubao.com/190312/2182-1Z312222F866.jpg - 沒有垂鈴就不用搖了。此步跳過。
下麵開始拜神,口訣是“二禮、二拍手、一禮”。
a. 二鞠躬(二禮)
b. 擊掌兩次(二拍手)。拍的時候,左右手不是完全一邊高。
c. 雙手合十,左右手變為完美對稱,許願。
d. 一鞠躬(一禮)。
新手上路,二禮二拍手一禮期間,別光想著禮儀,卻忘了給自己許願哈(在上麵最後一鞠躬之前要許好)。要不費這麽大勁,還得重來一遍。
至於求簽怎麽求,我沒有在網上學,所以就沒包括在這個總結裏。煩請大家自己去查吧。
離開神社時,在鳥居那裏,麵向神社再鞠躬一下。
附個視頻,拜神禮儀教學片。
累不累?累。
還想去嗎?想......幹點兒別的?
好,接著學吃蕎麥麵。
蕎麥麵分冷熱,熱蕎麥麵是麵在熱湯裏,吃法類似拉麵。就是當熱麵條吃。
冷蕎麥麵一般是擺在竹製笊籬上,蘸湯汁吃。
- 第一口不蘸湯汁,直接嚐。目的是要了解蕎麥麵的本來味道,兼知農民伯伯和廚師伯伯辛苦。
- 之後,每次挑起能一口入嘴的麵的分量,放湯汁碗裏蘸,手不能鬆,須一直挑著麵。
- 每一次的麵不能整個沒頂放入湯汁碗,隻需要把筷子夾起的麵的三分之一蘸在湯汁裏。據說是因為湯汁味道重,麵如果都浸入湯汁,一個是鹹一個是麵本身的香味就被遮蓋了。
- (那麽結果就是在上麵三分之二的麵都沒有湯汁味了?那顯然就得拚蕎麥麵廚師的功力了,吼吼)。
- 每一口麵到嘴裏,隻能用筷子再繼續往嘴裏送,中途不能把麵咬斷。這也是可以避免如果咬斷了,麵掉進湯汁碗,會濺得四麵開花的情形。
- 吃蕎麥麵,男男女女都可以大聲吸溜麵條。
怎麽樣?吃個蕎麥麵也蠻緊張,哈哈。
有一點我發現,日本人吃熱麵條,中間也不是咬斷,而是用筷子往嘴裏送。是不是這樣?有什麽說法嗎?中間咬斷,有沒有失禮?
視頻教學來了。
以後找點兒別的吃,哈哈。
最後說說在電車上的發現。
當時外麵豔陽高照,我戴了墨鏡。在車廂裏,雙邊對坐的時候也沒有摘。
日本人在車裏大部分都是閉眼假寐,不胡亂用目光掃對麵或鄰座。我戴著墨鏡,發現目力所及處沒有第二個戴墨鏡的。覺得自己在鏡片後的眼睛如果左右自由掃來掃去有些不太合適。因此想確認一下,是不是在那種車廂裏對坐的情況下,墨鏡需要摘下。這樣我也可以大部分時間眼睛朝下看,間或看站名。
跟著大眾,慢慢觀察,總不會在禮節上出大錯。
禮多人不怪嘛。
說明一下,這裏的教學用視頻都是我在YouTube隨機找的。沒有篩選,更不是我自己為賺點擊率做的,哈哈。
我完全讚成沒事別貼視頻的版規,特此請大家原諒,隻是因為怕自己文字上形容得不清不楚。包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