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城北部也有個凱旋門,高27米, 建於1878年
街頭到處有共享的電動scooter。我查了下價錢,似乎與在當地叫Uber一樣。
羅馬尼亞鄉村博物館(Dimitrie Gusti National Village Museum)

在老城裏用餐, 奧地利羊排,價格比羅馬尼亞的要貴一倍,很嫩
法式可麗餅(Crepe)

中間的建築為曾經的國家軍事俱樂部,正麵的facade仿巴黎歌劇院
建於1946年的劇院(Teatrul Odeon), 其整個屋頂可以打開
維多利亞小道(Pasajul Victoria),以很多彩色傘著名
曆史上的英國小道(English Passage),目前隻幸存下來一個92歲的老頭還開著的帽子店。 走進小道裏麵,實在是破爛不堪,而且都是危房。 布加勒斯特 在1977年發生了7級的大地震,至今還留下許多危房,政府無力修複或動遷。
德國的酸菜豬蹄
晚上去了宮殿音樂廳(Sala Palatului),該音樂廳建於1960年, 最多可容納4500個觀眾,地理位置基本上緊挨著古老的雅典娜音樂廳(Romanian Athenaeum)。
當晚有來自俄羅斯的以前指揮斯維特蘭諾夫(Svetlanov)命名的國立交響樂團的演出。 預先定的票,選了個二樓第一排的座位。
能有俄羅斯交響樂團的演出,也說明了羅馬尼亞與俄羅斯的正常關係。 而不是東歐其它一些國家,對俄羅斯的一概排斥。
俄羅斯指揮Vladimir Jurowski 與德俄混血的羅馬尼亞女鋼琴獨奏家Alexandra Silocea
該樂團陣容強大,小提琴有差不多30把,低音提琴就差不多10把
在羅馬尼亞最後一天早上,鬧鍾鬧醒,在酒店陽台再一次觀賞了日出
跑到附近的Grand Hotel Continental,在裏麵用了早餐,80 Lei一位 ($19)
隨後叫了Uber去機場,路上見到了飛行英雄紀念碑 (Monumentul Eroilor Aerului),紀念一戰以來在飛行活動中犧牲的英雄
左邊是紀念為反共鬥爭犧牲的紀念碑(Monumentul Aripi),曾經這裏是列寧的像。
右邊是建於1952年的仿莫斯科大學的建築(Casa Presei Libere),用於新聞單位。同一時期在北京和上海也造了類似的中蘇友好大廈。
機場看到的俄羅斯航空小姐
整個羅馬尼亞行程寫完了。 總體印象:
1。英文水平很高,感覺上95%的人都會
2。人不大熱情。看到我們會好奇地盯住看,但當我們轉過去向他們點頭時,又假裝不看見我們。 估計那個地方沒有移民,所以不會關心非本地人。
3。文化素質和禮貌還是不錯的,這一點從與當地人的交談中,可以感覺得到。開車的和行人也非常遵守交通燈。 有那麽多音樂廳、劇院,也有那麽多的欣賞音樂的人。
4。非常安全,也沒有人提醒我要注意安全
5。原先覺得那裏的道路狀況不好,會影響我的自駕遊。其實就是沒有高速公路,大家開慢點而已。
6。作為一個小國,隻能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人才流失嚴重,不到2000萬人口的,幾百萬人卻流落在國外。
7。 羅馬尼亞對齊奧賽斯庫的評論還算客觀,不像烏克蘭、波蘭那樣強烈反俄反共。從他下令建造Transfagaran公路、下令舉國上下勒緊褲帶還外債,說明他是非常注重國家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