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歐之旅 捷克篇 5 高堡,布拉格的緣起

來源: 林間溪 2019-07-15 20:32: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447 bytes)

高堡,布拉格從這裏開始

高堡(Vyšehrad)也有人按音譯成維謝赫拉德,是布拉格城市的發祥地,坐落在伏爾塔瓦河的右岸,與布拉格城堡山隔河相望。關於波西米亞王國的起源有這樣的傳說:公元8世紀,這片土地的統治者是克羅克公爵(Duke Krok),他有一個聰明的女兒莉布絲公主(Libussa)。公主從小就有預知的能力,她曾預言:“一個偉大的城市將出現在伏爾塔瓦河畔的懸崖峭壁上,她的榮耀能達到天上的繁星。王子和公爵們要向她低頭致敬,整個世界都要讚美她”。公爵沒有兒子,公主成為父親的繼承人。貴族們不願女人當政,催促她早日擇貴族成婚,莉布絲則宣稱在她的夢裏,愛上一個穿著麻草鞋正在鋤地的農民。下屬們根據她的描述前往尋找,果真找到一位名為普舍美斯的農民。普舍美斯被帶回宮殿,與莉布絲成婚並成為統治者。他們統一了伏爾塔瓦河畔的捷克小部落,為自己的領地取名“Praha”, 從此開啟了普舍美斯王朝。這個傳說多少有些神話成分在內,但無論如何布拉格的確是以9世紀建造在伏爾塔瓦河畔懸崖峭壁上的高堡為核心,逐漸發展形成的。因高堡地勢易守難攻,公元10世紀國王波列斯拉夫(Boleslav II)將皇宮建在這裏,此後幾百年波西米亞國王都在此進行加冕就職。據說普舍美斯登基之時將自己長期穿過的麻草鞋保存珍藏起來,表示不忘農民之根本。後來麻草鞋成為普舍美斯王朝的聖物,曆代新王登基時要展示麻草鞋成為波西米亞王國的傳統。

公元14世紀初普舍美斯王朝絕嗣,在一係列王朝戰爭後,盧森堡家族的約翰被選為波西米亞的國王,開始了盧森堡王朝的統治。1346年,第二任盧森堡王朝君主查理四世被選為羅馬國王,1355年又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將帝國首都定在布拉格,並對布拉格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當查理四世開始拓展布拉格城堡,規劃、建設、發展布拉格老城附近的新城後,高堡遭到遺棄,逐漸衰落。15世紀和17世紀高堡在經曆兩次宗教戰爭後被徹底毀壞,現存建築僅有聖馬丁圓頂教堂,而聖保羅教堂則是19世紀末在原教堂基礎上重建的。如今在高堡山上可以辨認出遺址有莉布絲浴池(Libuse’s bath), 以及坐落在斷崖上的皇宮遺址等等。這裏現今已成為高堡公園,居高臨下,是俯瞰布拉格全城美景的觀景台,捷克人喜愛在這裏散步、野餐、觀景。綠茵茵的草地上,坐落著四座高大的雕像,雕像呈現出19世紀新浪漫主義的風格,向人們述說高貴的公主與英俊的農夫相愛的傳說故事。除此之外在高堡最著名的還是高堡墓地,全捷克最有身份地位的名人家族都長眠於此,公墓裏埋葬許多捷克的名人,如德沃夏克、斯美塔那、穆夏、恰佩克等。

遠眺高堡,聖保羅教堂是它的地標                                                                        

高堡坐落在伏爾塔瓦河畔的懸崖峭壁上         

舊日的城堡已經空空,隻有城牆還在               

城牆上的孔窗是防禦所需                

高堡公園,草坪上有四座雕像                

布拉格人的祖先莉布絲公主和她的農民丈夫                 

高堡公園可以俯瞰整個城市                  

山崖上的莉布絲浴池遺址,是中世紀城堡的防禦前哨                                    

遠處可看見高樓,會議中心就在那裏                   

另一邊可看見伏爾塔瓦河上一座座漂亮的石橋以及遠處的城堡山                           

鏡頭拉近一點,聖維特大教堂遙遙相望               

聖馬丁圓頂教堂,高堡最古老的教堂

聖馬丁圓頂教堂(Rotunda sv. Martina)建於11世紀,是高堡保存下來的唯一的珍貴遺產,也是布拉格僅存的三座羅馬式教堂之一。曆史上它逃脫了幾次被拆除的危機;三十年戰爭中被用作彈藥庫;1757年普魯士攻打高堡,它的外牆還留著當年的彈痕。觸摸它滄桑的牆壁,可以感受千年風霜曆程。觸摸它滄桑的牆壁,可以感受千年風霜曆程。                       

聖彼得-聖保羅教堂,高堡的地標

新哥特式的聖彼得-聖保羅教堂(The Capitular Church of St Peter & Paul)建造在中世紀教堂的遺址上,是布拉格僅次於聖維特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教堂曆史悠久,最初由瓦茨拉夫二世(Vratislav II)於11世紀所建。13世紀中期教堂被焚毀,查理四世下令重修,重修後的聖保羅教堂是當是捷克最大的教堂。15世紀又被毀壞,19世紀末二度重建,改為今天看到的哥特式。教堂的兩座高塔高81米,非常醒目,無論在布拉格什麽地方,從聖保羅教堂高高的尖塔,可以輕易辨認出高堡的位置。教堂的重要性不僅於建築形式,而是12世紀出土的石棺和第三禮拜堂祭壇上的版畫《女雨神》(Madonna of Rains),是全歐洲所剩無幾的珍貴的哥特木版畫。石棺據說是屬於聖朗基努斯(St. Longinus)。傳說,耶穌受難後,羅馬人為確定耶穌已死,命士兵朗基努斯用長矛戳刺耶穌身體。朗基努斯見證:“此人真是上帝的兒子!”從此朗基努斯成為基督教徒,後被封為聖人。長矛上沾了耶穌的血,被視為聖物,稱為朗基努斯槍。我們來到教堂外,但是不巧的是教堂不開門,據說內部的裝飾非常精致,可以與聖維特大教堂媲美。

大門上的浮雕是最後的審判,門上有象征主教的兩把鑰匙、金錢、六瓣花、以及代表波西米亞的雙尾獅等圖案

尖塔下方的門楣上金色的馬賽克拚成美麗圖案,各有一個A (Alpha) 和 Ω (Omega),是希臘的第一和最後一個字母,代表開始和結束              

教堂內的壁畫美輪美奐,主要是新藝術風格的壁畫(網圖)             

高堡墓園,捷克名人的長眠之地

高堡墓園(Vyšehrad Cemetery)是布拉格最富有盛名的墓地,埋葬了600多名捷克知名人士,全捷克最有身份地位的貴人都長眠於此。高堡墓地早在13世紀就已存在,原是波西米亞貴族家族的墓地,後來才成為公墓。1869年捷克政府決定建造一座墓園,作為對民族作出重要貢獻的名人們最後的安息之處。於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普通安靜的墓地,而是捷克最受尊敬的作曲家,藝術家,雕塑家,作家,詩人,科學家和政治家的安葬之地。其中較為中國人所知的有:作曲家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 )、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rák)、菲比赫(Zdenk Fibich),指揮家卡雷爾·安切爾(Karel Ancerl)、庫貝利克 (Rafael Jeroným Kubelík),畫家慕夏(Alfons Mucha)、阿列什(Mikoláš Aleš ),雕塑家麥斯貝克(Josef Václav Myslbek),作家揚·聶魯達(Jan Neruda)、恰佩克兄弟(Capeks),詩人朱利葉斯·澤耶(Julius Zeyer)、馬哈(Karel Hynek Mácha)等等。

教堂旁就是高堡公墓                             

大門上是公墓的分布圖,方便人們尋找              

公墓的後門                                    

走進墓園,這裏綠樹成蔭,鮮花爭豔,環境優美安寧。墓園劃分成區域,墓穴整齊排列,墓碑千奇百怪,還有長廊和小亭子。許多古老的墓碑雕琢非常精致,它們本身就像一幅幅藝術品,有的表現出宗教的主題,有的則是逝者本人的雕像,還有一些墓碑頗具創意,精煉地概括著逝者生前的卓越成就。最漂亮的應是由捷克著名建築家維勒(Antonin Wiehl)設計的拱廊,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藝術館。順著區域間的小道向前走,很快可以看到一個大理石砌成的巨大墳墓——斯萊文(Slavin),這是一座合葬公墓,55位捷克知名人士安息在這裏。走在墓園裏並不感到陰森,墓碑雖然冰冷卻讓我們看到人們對生命的的尊敬和熱愛,讓人感到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夢想,不要辜負每一天。

墓園裏綠樹成蔭,環境安寧,許多墓碑本身就是藝術品                 

這一座墓碑,主人的身份一目了然           

這一位的身份就有些難猜了                       

這一些墓碑都是精美的雕塑                                 

拱廊就像是一座藝術長廊                      

斯萊文(Slavin),意為榮耀之地,是一座大理石合葬之墓,許多捷克著名作曲家,藝術家,作家的最後安息之地。1880年一種想法產生了,建造一個萬神殿,以紀念捷克的傑出文化人物。於是由著名建築家維勒(Antonin Wiehl)設計,於1889-1893建造了斯萊文,維勒自己死後也葬在這裏。石棺的頂部是一個帶著寓言翅膀的天才帕特裏亞(Genius Patriae),正麵的三塊碑麵上刻著最先葬在這裏的15個人的名字。紀念碑兩側各有一座雕像,由約瑟夫·莫德(Josef Mauder)創作,分別代表悲傷(左)和歡樂(右)。第一位埋葬在這裏的是詩人朱利葉斯·澤耶(Julius Zeyer), 他在1880年寫了一首名為《維謝赫拉德》(Vyšehrad,即高堡)的史詩,以紀念捷克人民輝煌的過去,他的詩句也裝飾在側麵雕像的基座。在石碑上方有一個斯拉文座右銘的題詞,上麵寫著“雖然已經死了,但他們仍然說話。”表現出捷克人民對於躺在這裏的大師們的懷念與尊敬。

斯美塔那- Bedrich Smetana (1824-1884):捷克著名的歌劇和交響樂作曲家,其最著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膾炙人口,充分表現出音樂家對祖國的熱愛。在《我的祖國》中,第一樂章就是《高堡》;第二樂章《伏爾塔瓦河》,這條捷克的母親河流就緩緩地流淌在高堡腳下,自北向南穿過布拉格......

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rák(1841-1904):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德沃夏克是繼斯美塔那之外最為中國音樂愛好者熟悉的捷克作曲家。

聶魯達-Jan Neruda (1834-1891):捷克著名作家和詩人。和他同時代的斯美塔那一樣,聶魯達積極投身捷克民族複興運動,是捷克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詩人,捷克現代詩歌的奠基人。聶魯達與作曲家斯梅塔納,畫家馬內斯一起被稱為捷克“文化三傑”。照片右邊的黑色墓碑,便是這位詩人的長眠地。順便提一下,197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其實並不是他的真實姓名,而是采用自己最仰慕的捷克詩人楊·聶魯達的名字為自己取的筆名。

慕夏-Alfons Mucha(1860-1939):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很多作品上畫有身穿長袍,被鮮花圍繞的美麗的女人,這類畫在很多公共場所可以見到,聖維特大教堂的慕夏之窗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其最重要的作品是描繪斯拉夫人民曆史的巨大繪畫---《斯拉夫史詩》,花費了十八年的時間和心血創作。也正因為這部作品使他1939年成為第一個被蓋世太保逮捕的藝術家,並於同年死於肺炎。慕夏死後被埋葬在斯萊文中。

Max Svabinsky (1873-1963) 畫家、繪圖員、平麵藝術家、布拉格圖像藝術學院教授,捷克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被認為是捷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也是一名愛國者。他在20世紀上半葉創作了大量作品。

所有跟帖: 

布拉格幾乎所有的教堂和石雕都沒有清理,黑乎乎的。博物館是全歐洲最差勁的。旅遊服務和價格不成比例。有點失望。不過 -beaglegirl- 給 beaglegirl 發送悄悄話 (256 bytes) () 07/16/2019 postreply 05:42:28

深有同感,旅遊環境不似歐洲國家。 -Iknowno- 給 Iknown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19 postreply 05:56:14

旅遊環境跟不上,價格倒是和歐洲最貴的地方接軌,讓人失望 -sxjj- 給 sxjj 發送悄悄話 sxjj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9 postreply 10:23:16

幹剛去過布拉格,看你的介紹太好了,非常詳細 -shashala- 給 shashala 發送悄悄話 shashal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0/2019 postreply 19:04:43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