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從沒有去過北方。要說對於北方的了解,還是停留在影視劇和書籍上,而這些都是抽象的,尤其是對於北國風光的雪景,充滿了向往。
誰曾想,2019的開年之旅就要實現這個願望,踏上北方的土地,開啟一段新奇的探索之旅了。
第一次去北方,想去感受大雪紛飛的雪景,同時又因為擔心寒冷的天氣,因此做了很長時間的攻略,問了朋友該如何保暖,購買了必備的保暖裝備。而為了防止一到目的地被凍住,提前就把厚厚的羽絨服和雪地靴給穿上了。
從飛機上通過窗戶看到地麵,這裏就像是脈絡清晰的大樹,交錯的枝幹,不斷地延伸,看不見盡頭。
下了飛機之後,算是充分感受到了暖氣的溫度,此刻恨不得是把所有的厚衣服都脫下來。然而,走出機場又會發現那寒風呼嘯的刺骨之感。果然是室內室外,冰火兩重天。
此次沈陽之旅入住了位於太原街的世海哲人酒店,這家酒店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地理優勢,無論是出行還是周邊的飲食購物都特別的方便。
酒店的房間雖然不大,但是很有古樸風,給人感覺很溫馨的感覺。
在辦理完入住,整理好行李後發現,天色逐漸暗了下來,此時看時間居然才下午四點半。北方的夜晚來得真早,這也給了北方人民更多夜生活的時間。
晚餐我們來到了水上漁港,一家距離酒店大概五分鍾路程的酒店。第一次吃北方的餐廳,所有人都很新奇,充滿了期待。
水上漁港
第一個讓南方孩子大開眼界的就是眼前這個衣櫃,專門設置的給大家放置羽絨服棉衣之類的厚衣服使用。真不由得讓大家感歎,每個地方的特色就是新奇。因為從室外到室內,暖氣可以提供足夠的溫度,在室內可以不用穿著笨重的外套,可以更加輕盈的活動了。
第二個就是這個所謂的接風宴開篇。隻見一個身著清廷官袍的大臣帶著兩名侍衛,拿著聖旨,宣讀了聖上的旨意。而大臣一口麻溜的東北話,把我們所有人逗得合不攏嘴,真是非常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接下來就是美食大餐上陣了。誘人的鍋包肉、炒蟬蛹、東北水餃等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菜肴以及來了必喝的雪花幹啤,讓我們大飽口福,同時也讓我們對接下去的旅途充滿了期待。
晚餐之後,我和幾個小夥伴沒有馬上回到酒店,而是趁著夜色開啟了壓馬路之旅。雖然室外寒風呼嘯,但是依然阻擋不了我們初來乍到的那番激動心情。
探尋沈陽故宮,參觀張氏帥府
合了古代到民國,有皇宮也有帥府,可謂是沈陽旅行的必經之地。
很多人一提到故宮的時候自然就會想到首都北京的故宮,殊不知在沈陽也有一座故宮。作為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沈陽故宮又稱為盛京皇宮。承載曆史文化的建築,成為外阜遊客必覽之地。
沈陽故宮
根據史料記載,在清朝入關之前,這裏便是皇宮,而在遷都北京之後,這裏變成了陪都宮殿。成為了皇帝東巡祭祖的居所,並且在不斷擴建之後形成了現有規模的建築群。
沈陽故宮的大門,許多人來到此處都會駐足拍照留念。你看這邊還有專業拍攝人像的,想必是要留住這一刻皇城與光影的美妙結合。
進入皇宮之後,會發現亭台瓦礫,無處不散發出清朝時期對於皇宮建築的細節刻畫,可謂是深宮密院,讓人頓生敬畏,而又引發好奇之心。
即便是飲食起居之所,依然可以看到室外透進來的光影。而細看可以發現,每一處的建築和內飾都極具細節,不得不讚歎古人的智慧。
博物館內展廳陳列了當時皇宮貴族們使用的飾品和服飾,每一件都是精雕細琢,即使曆經了百年滄桑,看上去依舊不失風采。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簷亭式建築,俗稱八角殿 。始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初稱大衙門,1636定名篤恭殿,後改大政殿。
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殿內設有寶座、屏風及熏爐、香亭、鶴式燭台等。大政殿用於舉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頒布詔書,宣布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等。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
從沈陽故宮出來後,我們便前往大帥府,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張氏帥府。張氏帥府素有一座大帥府半壁民國史之稱,這裏是東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其建築特色可以堪稱近代建築的典範。
在帥府門口的遊客正在購買小吃和零食,作為當地有名的曆史遺址,這裏也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參觀。
張氏帥府是“東北王”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將軍的官邸與私宅。帥府建築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及趙四小姐樓等建築。
大青樓是張氏帥府的標誌性建築,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到民國十一年(1922年),為仿羅馬式建築,因該樓采用青磚建造,故稱大青樓。大青樓總建築麵積2460平方米,樓高37米,頂層有觀光平台,是民國時期奉天城除鳳凰樓外的最高點。
這是帥府內最為氣派的內廳——老虎廳,可以看到兩隻老虎正氣宇軒昂的站在座椅兩旁,看上去十分的威嚴。而真正讓老虎廳名揚四海的是張學良以"阻撓新政,破壞統一"的罪名,下令將奉係元老楊宇霆、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在此處決,張學良穩定了自己在東北的政治地位。
探索智能機器人源地,走進老盛京老工業
沈陽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這裏素有共和國長子之稱,這裏從重工企業從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風動工具廠、沈陽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沈陽飛機製造公司、沈陽黎明航發集團到寶馬工廠到現在的新鬆的機器人進行了不斷的蛻變,工業的發展讓這裏成立了獨特的工業旅遊向全世界開放。
還記得平昌冬奧會演出驚豔世界的中國機器人嗎?對,這就是來自沈陽這家國產企業——新鬆機器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