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得意如芳草 而今怎一個愁字了得?

來源: 貓在裙角 2019-02-12 07:20: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8377 bytes)

就在剛剛過去的秋天,我們參加拿大十二日遊,除尼亞加拉大瀑布、落基山脈等旅遊勝地以外,魁北克省是此次旅行的重頭戲。而魁北克之行,我們感到確實亮點不少,收獲多多,諸如:美麗的自然風光、濃烈的文化氛圍、完好的曆史遺跡、多元的社會概貌、獨特的風土人情、美味的法式餐飲等等。特別是秋天的魁北克,猶如變幻莫測的萬花筒。

 

 

 

一、令人驚豔的觀景台

魁北克省與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安大略省僅一河之隔,從渥太華的國會山西北方向跨過渥太華河大橋,就進入了魁北克省的“南大門”。
通過渥太華河大橋
從這裏所看到的是“門外”的美景——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國會山背麵,這邊與國會山正麵那幾座大廈莊嚴、雄偉、威嚴的氣勢截然不同。展現了有山有水、建築與自然完美融合的一麵,堪稱加拿大首都的“後花園”。
據說,1849年之前加拿大首都在金斯頓,之後的15年內五次遷都,先後遷到蒙特利爾、多倫多、魁北克、多倫多、魁北克。
直到1857年12月31日,維多利亞女王選擇渥太華為加拿大省的省會。經曆過一百年前英法兩強為後盾的“七年戰爭”,英國獲勝,雙方“化幹戈為玉帛“,魁北克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女王之所以選擇這個英語、法語地區的結合部的小城,表達了對法裔地區的善意。
1926年,加拿大獨立,渥太華成為首都。
 
渥太華河北岸坐落著加拿大博物館,這座造型別致的高大建築旁邊的層層高台(左前方),成為遠眺渥太華國會山、渥太華河兩岸的最佳觀景台。
加拿大曆史博物館位於渥太華河的魁北克一側。
 
這座建築的外形設計突破了傳統的矩形、圓形、梯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處處呈現著流線型、波浪形等不規則形狀,酷似變化無窮的加拿大海岸線。
 
那層層奇形怪狀、大小不一的階梯水池,似乎象征著簇擁加拿大陸地那些星羅棋布、不可勝數的大小水域。
遙望渥太華河南岸的國會山及周邊建築群,仿佛童話世界。
國會山最高的建築就是超過92米高的和平塔,以此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殺害的近67,000名加拿大人。
左邊那組建築群下方的長方形黑洞大約是個船閘,就是著名的裏多運河在渥太華河一側的出入口。
渥太華河鐵橋與另外幾座橋把英語地區的安大略省和法語地區的魁北克省連接在一起
紅了樹梢的楓樹,向這裏的人們通報著秋天的到來。
楓樹葉是加拿大的“國花”,在莊嚴的國旗中央繪著一枚巨大的紅色楓葉圖案,楓葉是加拿大的象征。
加拿大楓葉國旗與魁北克省旗並排,國旗旗杆較高。
這個觀景台呈圓形,可容納數十人同時觀景
博物館庭院的小花園
這裏好像一組大盆景
 
 
粉紅色的楓葉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才慢慢領悟到——美麗的魁北克省才不愧為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幅員遼闊的後花園!我們幸運地感受到,秋天的魁北克更是這個後花園最美的季節!

二、繽紛多彩的蒙特利爾

兩個多小時後,我們抵達魁北克最大的城市蒙特利爾。據介紹,該市曾因成功舉辦1967年世界博覽會和1976年奧運會而風光一時,但負債累累,市政建設缺乏資金,致使城市落伍,變得有些老舊、很多道路殘破,經過40年慢慢還清了債務,直到最近幾年剛剛恢複元氣。
我們來到唐人街吃午餐。“蒙特利爾僑學界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的橫幅高懸在路口上方。
唐人街中文店鋪比比皆是,來來往往的大部分是華人,很像國內一條普通的商業街,
 
自助中餐館,品種豐富,讓吃了幾天西餐的我們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中西合璧的自助餐令人垂涎
魚、蝦、貝等海鮮種類不少
冰激淩的口味多多
 
步行不過十分鍾,就是聖母院大教堂,這是蒙特利爾最有名的景點。它是北美第一大天主教堂,世界第五大教堂,人稱:“小巴黎聖母院”,。
蒙特利爾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前麵的達爾姆廣場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市中心,廣場中心有一座豐碑,紀念蒙特利爾的創始人邁鬆內夫。
 
體態優雅的法裔紳士——街頭雕塑
 
大廈另一側、對稱位置的雕塑
蒙特利爾街景
我們來到蒙特利爾老城。
這個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就是老城的標誌性建築。
蒙特利爾市政廳,1967年7月,法國總統戴高樂曾在這座大樓的陽台上,發表過演講。
據介紹,戴高樂在參加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期間,心中湧動著越來越強烈的法蘭西民族情結。麵對市政廳廣場上熙熙攘攘的歡迎人群,戴高樂在發表演講時突然用法語高喊:“自由魁北克萬歲!”這句公開鼓勵魁北克獨立的言語,頓時驚呆了在場的兩國官員,也讓法加關係陷入漩渦。
蒙特利爾曆史上曾經是外地商人與易洛魁人進行毛皮交易的主要市場。如今,皮毛店依舊生意興隆。不過,能不能進出海關,就要看各國的法規有沒有禁令了。
門口迎賓的北極熊——給你一個“下馬威”
狼狽對決,同歸於盡?
 
“闖入”商店的一群“不速之客”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
張牙舞爪,栩栩如生
餓狼在此!令膽小鬼止步
 
土著人的圖騰木雕
無意中拍到發往中國雲南的包裝箱,嘿嘿!
價格昂貴的皮衣
市政廳前的街頭花園
通往老碼頭的步行街
 
 
“你悠閑,我更悠閑!”
老碼頭一隅
摩天輪
 
 
紅得發紫
小鬆鼠旁若無人,自由嬉戲
目空一切,無憂無慮
大提琴家——街頭藝人
據介紹,藝人表演要“持證上崗”,而且管理非常製度化。“隻能在特定位置表演,而且晚上11點之後是禁止的。
神情專注,如醉如癡
“音樂沒有國界”,毋庸置疑。優美的樂曲,精湛的演奏,吸引了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
可愛的小鬆鼠也停止了嬉戲,故作高雅,豎耳傾聽,似乎在表白:“我也聽得懂琴聲,我不是牛!”
自然亮色,層次豐富
這個品牌的咖啡連鎖店在加拿大隨處可見,不輸大品牌星巴克、雀巢耶!
不是我在幫助咖啡店做廣告呦,是導遊歐陽(戴墨鏡者)掏錢請大家喝咖啡,全團遊客都有份,盛情難卻呀!
     我們來到聖約瑟夫大教堂。這座著名教堂1924年建成。以紀念聖約瑟夫,他是耶穌名義上的養父。聖約瑟夫大教堂位於蒙特利爾市區中央的皇家山下,是世界第二、北美第一大的天主教教堂。
中間的木質台階,專供教徒跪行所用
聖約瑟夫大教堂所處的位置,很像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的聖心教堂,有著相似的圓頂,居高臨下,有一種至高無上,淩駕一切的氣勢。
 
 
 
 
 
 
 
 
 
 
按照參觀路線,換乘電梯時可走出教堂,在教堂二層的寬大陽台上居高臨下,遠眺蒙特利爾市全景。
蒙特利爾政府規定,所有的建築都不可以高過皇家山頂上的聖約瑟夫教堂。果真如此!
 
聖約瑟夫大教堂高124米,其圓頂高達97米,聳立在皇家山的山坡上,是蒙特利爾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聖約瑟夫大教堂比普通教堂大的多,共有四層,每一層設有電梯。
聖約瑟夫大教堂是安德烈神父倡導擴建的(他生於1845年,逝於1937年。由於事跡突出,1982年他被梵蒂岡羅馬教皇約翰·保羅施以宣福禮,即被冊封為聖人)。大教堂於一九二四年興建,一九六七年完成,它是安德烈一生追求的事業。
安德烈神父蠟像
 
 
 
 
大教堂的禮拜堂內掛著許多拐杖,據說,如此眾多的拐杖是那些經過安德烈神父精心醫治恢複健康後的患者扔掉的。
 
彩色玻璃窗呈現著聖經故事的場景
 
 
 
 
步出教堂,穿過前麵的花園
草坪與花壇
 
 
 
 
 
 
 
 
 
我們下榻於蒙特利爾戴斯酒店(daysinn)。
酒店牆上懸掛著不同時區的掛鍾,包括中國的“北京時間”
 
酒店大堂

三、賞心悅目的楓葉大道

今天,我們按計劃乘車前往聖安妮峽穀和魁北克老城。必經之路就是舉世聞名的“楓葉大道”。
據介紹,楓葉大道穿越安大略、魁北克兩省,由40、417和407號公路串連而成。從魁北克,往西南經蒙特利爾、渥太華、多倫多,最後抵達尼亞加拉瀑布,總長達900公裏。
我們前兩天已經經走過了從尼亞加拉大瀑布到多倫多、金斯頓,以至渥太華的路段,因比較溫暖,冷空氣較弱,所以隻有極少數楓葉紅了。隨著我們一路朝向東北行進,氣溫越來越涼,可以看到的楓葉變紅的越來越多,色彩越來越豐富。
 
 
 
 
行駛在魁北克的楓葉大道上
原來,觀楓不必到景點,沿途處處可觀楓!
行進在楓葉大道,隨處可見成片的紅楓
 
 
 
行進在魁北克楓葉大道

四、風光旖旎的聖安妮景區

聖安妮峽穀距離魁北克市東邊約40公裏,沿著羅倫斯河朝東北方向行進可到。景區風景秀美壯麗,曾獲得加拿大最佳“戶外自然景點”的榮耀,是觀賞楓葉的絕佳地區。
遊客中心房屋內懸掛著各種動物標本
 
 
 
 
 
聖安妮峽穀示意圖
峽穀中的河水從北流向南方。我們的遊覽路線是一個大回環,先從上遊的東岸走過大吊橋,再沿著西岸順流而下;通過下遊的小吊橋回到東岸,再沿著逆流而上的方向回到大吊橋起點。
 
峽穀上遊的大吊橋(有橋墩)。
上遊的水壩形成的瀑布
 
河水奔流而下,
魁北克最獨特之處,就是秋景。楓葉把魁北克的美提升到最高潮,與魁北克其他方麵的美景相互映襯、相互烘托。9月底10月初,魁北克的楓葉開始陸續變紅,我們沒有看到那楓葉全部變紅、紅到極致的震撼景象。我曾問自己:我們是不是來早了?是不是應該選擇再晚十天的旅遊團,就能如願以償?
細細想來,也不後悔。因為,我們趕上了魁北克楓葉正在大麵積變紅的時候,雖不是紅楓鋪天蓋地,卻是深紅、大紅、紫紅、鮮紅、粉紅、桃紅、棗紅、暗紅、橙紅、橙黃、淺黃等,各種鮮豔、明亮的色彩天然組合,自然呈現,相互映襯,如同姹紫嫣紅、百花爭豔的景色,還有深淺不一的綠葉襯托,層次豐富,楓彩萬千。
這是大自然給魁北克的饋贈,是魁北克人的幸運,令外人心生羨慕、嫉妒。這邊的景色每天都有變化,到處都有不一樣的美景,絕對不會審美疲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驚豔之中,動用所有的相機、手機也無法拍完所有的美景。
其實,這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美,恐怕要比那種楓葉全紅的景象更美幾分,那種景象固然很美,或許會使人感到有些單調呢。既然如此,我們難道還會有什麽值得遺憾的麽?
魁北克的美好形象,必將永久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再見!魁北克!有機會我們還會再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寫得真好!就是加拿大建國已有152年了,該是1867年。蒙特利爾是藝術之都,浪漫之都,要細細品,你會愛上它。 -玉麵小飛龍_007- 給 玉麵小飛龍_007 發送悄悄話 玉麵小飛龍_0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2/2019 postreply 12:59:25

既然到了蒙特利爾,就應該去魁北克城看一下,那裏才是一座古城。下次補上吧。 -流浪北美的螞蟻- 給 流浪北美的螞蟻 發送悄悄話 流浪北美的螞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2/2019 postreply 15:54: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