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講,2018年的旅行,特別是年初的那一段,其實是2017年的延續。2017年12月下旬,動身前往南美,開始了將近兩個月的南美南極之行,行程包括南極半島,南喬治亞島,福克蘭群島,南美的阿根廷,智利,烏拉圭和玻利維亞,在農曆新年之前結束,所以把這一段旅行歸在2017(丁酉)年的總結貼裏(鏈接如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015/201802/44405.html
南美歸來,身心俱疲,本來打算今年就此收心,踏踏實實打上一段工,給下次旅行攢點銀子。可2018年,歲在戊戌,注定是個不尋常的年頭。原本有個十拿九穩的項目,最後陰錯陽差,煮熟的鴨子竟然飛了。於是效古人變法之精神,索性來個旅行大躍進,給自己再放三個月假,將“間隔年(Gap Year)”進行到底。
之後要做的是選擇目的地,最先考慮的是距離美國本土最遙遠的大洋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自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星期,這次有機會一網打盡,是最理想的首選。其次春季正值櫻花季節,日本自然不可錯過。這樣的三大塊硬骨頭,如果馬不停蹄,一口氣啃下來,很可能身體吃不消。所以決定以北京為中轉,分段切割,既可以和家人團聚,又能在長途奔波之間略作修整,一舉兩得。餘下的時間,打算在國內走走。以往每次回國,時間有限,都是陪伴家人,現在有機會,準備去向往已久的西安和敦煌看看。LD的弟弟前一年剛剛走過西北大環線,就拜托他為我們安排行程,訂旅館,聯係包車。接下來的兩個半星期,是瘋狂的準備,沒日沒夜的排行程,找旅館,訂機票車票,出發前總算基本搞定。
三月下旬,到達北京,兩天之後,前往東京。第一次來日本,全程安排了21天,時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國家,三周的日本鐵路通票(JR Pass)用到極致,即便如此也僅僅去了關東關西和北海道,九州的邊還沒沾呢。很多所到之處也隻能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就算是重中之重如京都地區,也未能遍訪,希望以後還能有重遊的機會。此次日本行程包括:關東地區(東京,日光,鐮倉,箱根,伊豆);關西地區(大阪,京都,奈良周邊地區);北海道地區(函館和劄幌);其它地方(姬路,廣島,宮島,紀伊)。
東京淺草寺(Sensō-ji)。
東京目黑川(Meguro River)夢幻般的夜櫻。在日本的第一個星期,正是櫻花絢爛的峰期,遊人如織。
距離東京兩小時車程的日光(Nikko)東照宮(Toshogu),是供奉日本最後一代幕府——德川幕府開府將軍德川家康的神社。
到訪日光的這一天,恰好趕上當地的節日“彌生祭”。這是日光地區傳統的報春節日,有著1200年的悠久曆史。節日的高潮,由12輛精心裝點的當地人稱之為“花屋台”的花車,從各鎮趕來,沿街遊行,最後齊聚二荒山神社。穿著傳統服裝的如花少女,坐在花車上,演奏著宗教音樂。
箱根(Hakone)蘆之湖的海盜船,背景的富士山清晰可見。
伊豆河津町(Kawazu,Izu)湯野的福田家(Fukudaya),一家擁有140多年曆史的傳統日式家庭旅社,電影《伊豆舞女》的拍攝地。
關於福田家,再多說兩句。按照川端小說中文譯者葉渭渠的介紹,作家當年常來伊豆,住過的旅舍除了湯野的福田家,還有一家湯本館。川端在湯本館住的更久,小說《伊豆舞女》就是在那裏完成的。原本打算去住湯本館,但因為不是自駕,用公共交通帶著行李非常不方便,最後選了福田家。記得老唐和蘇蘇也在他們的日本行程裏提到過福田家,當時都訂好了,隻是最後臨時計劃變更未能入住,非常替他們遺憾。當年吉永小百合版和山口百惠版的《伊豆舞女》都是在這裏拍攝,川端作為藝術顧問,拍攝期間,多次蒞臨指導。這裏有川端住過的房間,其他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井伏鱒二也曾在此下榻。
我們入住的7號房,據說是吉永和山口當年住過的。房間麵朝小溪,窗外有一棵楓樹,四月裏卻是一片火紅。坐在窗邊的那種感覺,無法言狀。從房間裏的介紹材料中讀到,這裏有上好的溫泉,屬於日本秘湯協會的成員。飯後我們去泡了私湯,通體舒暢。
這家百年老店,主人已是第四代,雖然英語不怎麽靈光,卻是非常熱心地幫助我們。離開的那天,外麵下著毛毛雨,看我們拖著行李出門,店主人追出來,遞給我們一塊毛巾,讓我們擦拭雨水。這仿佛就是川端在《伊豆舞女》裏描寫茶亭避雨的那一段,令人十分感動。對這位熱心腸的店主人,我們無以回報,於是打破以往旅行結束前不寫網評的慣例,在火車上給福田家寫了詳細的網評,讚美有加,不過人家確實當得起。
京都金閣寺(Kinkakuji)。作為京都的名片,金閣寺的“金”略顯俗氣。日本的精華在關西,關西的精華則在京都。我們給了京都三個整天,還是意猶未盡。
京都最喜歡的是青蓮院門跡,在滿大街遊人的京都,那裏的寧靜仿佛是紅塵之外。青蓮院門跡的朱印。每到一地,蓋一枚朱印,一路上蓋滿了一冊朱印帳,算是此行的一個記錄。
宇治平等院(ByodoIn)的鳳凰堂。
奈良(Nara)法隆寺(Horyuji),又稱為斑鳩寺,據傳是聖德太子於飛鳥時代(公元607年),由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傳到日本而修建的,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廟。
古都奈良。清風起兮,落英勝雪。
日本桃花源:貝聿銘設計的滋賀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穿過這個長長的隧道,便是“豁然開朗”,仿佛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大阪城天守閣(Osaka Castle)。
嚴島(Miyashima)大聖院。
紀伊半島那智山熊野那智青岸渡寺三重塔。準備日本功課時,從DK《日本》的封2見到這樣一幅圖片,讓LD一見鍾情。從大阪轉車,前後耗時5個小時,終於得見芳容。
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姬路城(Himeji Castle)。
北海道函館(Hakodate)市夜景。從箱根到北海道,中轉兩次列車,差不多整整一天時間,到達函館已是下午5點。打車去了五棱郭,天黑以後到函館山看夜景。晚飯和第二天的早飯都在函館朝市解決,那裏的海鮮非常新鮮。
北海道劄幌白色戀人公園博物館。從函館乘北海道新幹線,3小時到劄幌。在蟹本家吃了全蟹宴(非常不錯),就在劄幌市內逛逛,參觀了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的博物館。北海道地廣人稀,理想的旅行方式可能還是租車自駕。
日本美食——壽司。圖中是在築地市場的一家壽司店,相當滿意。性價比最高,值得推薦的一家是在大阪的春駒壽司,排隊45分鍾才吃上,絕對值得。在日本,不知吃了多少頓壽司,店麵無論大小,食物都精致可口,質量是美國這邊沒法比的,價格也親民的多。以前總聽說日本吃飯很貴,這次並沒有太多感覺,也許是經曆過北歐的洗禮,對日本的物價已經很有免疫力了。
日本美食——神戶牛排。為了體驗一下神戶牛排,特意從大阪坐新幹線列車到神戶。這家店名是“和黑”,專營但馬牛,店裏掛著專門的許可證。神戶牛排雖然口感很好,不過脂肪含量太高,嚐過即可。
這次買的21天JR Pass,用到最後一刻去成田機場。除去關東,關西,北海道之間的長途,短途也基本都可以使用,出了箱根和伊豆的幾段要另外買票。特別是在關西的一個多星期,住在新大阪車站附近,每天乘坐新幹線,跑京都,奈良,廣島,姬路,拿高鐵當BUS用,非常便捷。在東京和京都,分別使用了地鐵一日劵和旅遊BUS通票。日本的環境非常幹淨,國民素質高,守秩序,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條,一絲不苟。出租車司機都彬彬有禮,服務周到,車上為客人準備了紙巾等小物品,下車自動打開車門,雖然普遍不通英語,但是都非常熱心助人。我有一次把手機忘在車上,司機發現後追進旅店還給我。
初次體驗日本,感受非常之好,無論是從曆史文化的傳承,還是對名勝古跡的維護,以及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精致的美食,凡和旅遊關聯的方方麵麵都非常出色,縱觀全球,也鮮有匹敵。對我們來說,日本是少有的幾個,還沒有離開,就惦記著再來的地方。
從日本回京途中,在台北停留了三天,觀光遊覽。
第一天,留給了仰慕已久的台北故宮博物院。青銅器和瓷器的收藏確實壯觀,可是展出的書畫,卻寥寥無幾,那些大名鼎鼎的隋唐宋元真跡,都秘不示人,盡拿些“蘇州片”(仿品)糊弄事,有點小氣。
倒是鮮為人知的中研院史語所曆史文物陳列館,很值得一看。其中商周青銅器和明清檔案,都是一流的收藏。台北的中研院,環境素雅,有點像當年還沒變成“騙子一條街”之前的中關村。
台北中正紀念堂。金字塔和天壇造型的結合,有點生硬不協調。
台北鼎泰豐。在手機裏查詢台北的餐廳,評分最高的前十名,一半是鼎泰豐。包子還是蠻好吃的,不過LD的最愛是那裏的紅豆鬆糕。
台北的饒河觀光夜市。來台北的遊客都要去逛逛夜市,嚐了幾種小吃,味道平平,乏善可陳。
四月下旬,從北京前往澳大利亞。十五天的澳大利亞行程包括:悉尼(Sydney),布裏斯班(Brisbane),凱恩斯(Cairns 大堡礁),烏魯魯(Uluru),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墨爾本(Melbourne)。澳大利亞幅員遼闊,國土麵積和美國本土四十八州相當,從南到北,從海岸到內陸,城際交通依靠飛機,市內則基本上依靠公共交通和打車,在布裏斯班、烏魯魯和大洋路分別租車自駕。
悉尼歌劇院(Opera)夜景。
藍山(Blue Mountain)公園的三姐妹峰。
布裏斯班龍柏考拉園(Lone Pine Koala Sanctuary)。
黃金海岸(Gold Coast)。
凱恩斯大堡礁。參加了一日的團,包括浮潛和直升機項目。
庫蘭達蝴蝶園:凱恩斯鳳蝶(Kairns Birdwing),澳大利亞最大的蝴蝶。
烏魯魯巨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單體巨石。秋天的天氣比較適宜,連討厭擾人的沙蠅也不多。
大洋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
墨爾本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
同樣作為大城市,我們喜歡墨爾本多過悉尼。悉尼可能更加國際大都市化,但墨爾本更適於居家過日子。最宜居的城市,應該是布裏斯班,城市幹淨漂亮,也沒有大都市的那種喧囂。從旅遊的角度講,澳大利亞有點平庸,總體來說乏善可陳,特點不足,比它的鄰居新西蘭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由墨爾本飛新西蘭南島的基督城,在機場租車,開始從南島至北島的自駕,在新西蘭前後一共十九天,行程包括:基督城(Christchurch),庫克山國家公園(Mount Cook National Park),摩拉基(Moeraki),達尼丁(Dunedin),奧塔哥半島(Otago Peninsula),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皇後鎮(Queenstown),瓦納卡湖(Lake Wanaka),馬蒂森湖(Lake Matheson),千層餅岩(Pancake Rocks),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皮克頓(Picton),經輪渡過海至北島的惠靈頓(Wellington),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羅托魯阿(Rotorua),霍比屯(Hobbiton),漢密爾頓(Hamilton),懷托摩螢火蟲洞(Waitomo Cave),奧克蘭(Auckland),懷唐伊(Waitangi)。
毀於2011年大地震的基督城主教堂,至今仍未修複。
庫克山國家公園的庫克山胡克爾山穀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五月是新西蘭的深秋季節,行前最擔心碰上陰雨天氣。到達新西蘭那天趕上個雨夜,更是讓人憂心忡忡。第二天雨總算停了,但是天仍然不見晴。開往庫克山的一路都是陰天,心裏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誰知第二天竟然雲開日出,雨過天晴,空氣格外通透。
庫克山國家公園裏的景色固然無敵,出了公園,在80號公路的兩旁,這樣絕美的秋色也是隨處可見。
路上更是遇到攔路羊群,它們才是這裏的主人,享有當仁不讓的路權。
眼前這絕世的田園風光,不就是我們想象的新西蘭嗎。
摩拉基海灘上的大圓石(Moeraki Boulders)。
蘇格蘭風格的達尼丁火車站。
奧塔哥半島的藍企鵝歸巢。藍企鵝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個頭比鴨子還小,僅存於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為了躲避天敵,藍企鵝隻有在天黑以後,才會上岸歸巢,一路探頭探腦,鬼鬼祟祟的樣子,好像鬼子進村。
一路向南,接近南島的最南端,在陶圖庫灣(Tautuku Bay)看到了這道美麗的彩虹,讓我們在路邊停下車來。幾分鍾後,雨霽虹消。
到了米爾福德峽灣,運氣終於用光了,在狂風驟雨中乘船出海,沒幾分鍾就被顛得七葷八素,隱在雨霧之中的山巒,滿眼的黑白世界。傾盆的雨中,一掛掛洪水順著山勢飛流直下,讓人不由得想起那句詞:“唯有淚千行”。
觀景台上俯瞰皇後鎮。經曆了米爾福德峽灣的狂風暴雨,終於換來了第二天的陽光燦爛。之後在南島的日子,基本上是一天晴一天陰。
天堂小鎮格林諾奇,距皇後鎮45公裏。小鎮景色秀麗,因電影《魔戒》(《指環王》)和《霍比特人》在此取景而出名。
晨曦中,瓦納卡湖中的那棵樹。
千層餅岩,像不像Lady M的蛋糕。這天雨下了幾乎一整天,就在到達千層餅岩的那會兒,雨停了一會兒,太陽露了二十分鍾的臉。
聖阿爾諾(Saint Arnaud)的Wairau Pass B&B。
聖阿爾諾是新西蘭南島北部的一個小村鎮,小到附近連一家旅館都找不到,我於是選擇了這家Wairau Pass B&B。主人Helen年近70 ,獨自經營著這家B&B。這座房子建造的非常結實,使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我們到達的時候已近黃昏,開始下起了雨夾雪,這是我們在新西蘭趕上的唯一一場雪。從濕冷冷的外麵進到熱騰騰的房子裏,有種家的感覺,讓人心裏暖暖的。今晚隻有我們一家客人,晚上借用Helen的廚房燒水泡麵,一麵和她閑談。原來她以前是在附近的國家公園從事環保有關的工作,因為她的丈夫喜愛戶外打獵等活動,於是兩個人決定投資買下一塊地,修建一座農舍式的家庭旅館,接待遊客。原本等到房子建好以後,兩人就去辭掉原來的工作,白天男人帶著客人爬山打獵,女人在家打理農舍。怎奈天不遂人願,就在房子快要建好的時候,Helen的丈夫卻因病離世,留下她一個人。為了實現丈夫的遺願,Helen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十幾年來,獨自一人管理著B&B,裏裏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親曆親為。不過畢竟年歲已高,身體狀況也不比以往,她打算再過一兩年,就賣掉房子,搬去女兒居住的大城市,頤養天年。
第二天早上離開時,在院子裏見到Helen養的兩隻山羊,其中的一隻特別喜歡和人親近,見到我們就湊過來讓人撫摸。跟它說聲Bye Bye告別,它好像是能聽得懂,衝著我們大聲的咩咩,讓人依依不舍,不忍離去。
聖阿爾諾的羅托伊蒂湖(Lake Rotoiti)。
在皮克頓(Picton)等候去北島的輪渡,午餐嚐了那裏的青口,味道的確不同一般。那一帶號稱是新西蘭的青口之都,果然名不虛傳。
三個小時的輪渡,穿過庫克海峽,來到北島的惠靈頓。惠靈頓是新西蘭的首都,這裏有知名的蒂帕帕國立博物館(Te Papa Museum),以及大片《指環王》《霍比特人》的導演Peter Jackson成立的製作電影特效的維塔工作室(Weta Studio)。
惠靈頓機場候機大廳裏懸掛的甘道夫雕像,惟妙惟肖,毫發畢現,也是維塔工作室的傑作。
新普利茅斯蒂雷瓦雷瓦橋(Te Rewa Rewa Bridge)。
湯加普魯圖(Tongaporutu)三姐妹海灘。
懷歐塔普地熱公園(Wai-O-Tapu Thermal Wonderland)。
霍比特人居住的世外桃源:中土世界夏爾(Shire)霍比屯(Hobbiton),《指環王》和《霍比特人》的拍攝地。
懷托摩魯阿庫裏溶洞(Ruakuri Cave)中的螢火蟲吐的絲。
奧克蘭附近的穆裏懷沙灘(Muriwai Beach)上的塘鵝棲息地,可惜塘鵝的季節已過,隻遠遠的看到一隻。
懷唐伊條約簽署地(Waitangi Treaty Ground),奧克蘭以北三小時車程,新西蘭國家的誕生地。1840年2月6日,英國政府和五百多位毛利族酋長,簽署了《懷唐依條約》,條約承認和保護毛利人擁有的土地財產所有權,但是國家統治權移交給英國政府,英國對新西蘭土著提供保護,並給予其英國臣民的特權及待遇。
懷唐伊條約簽署地毛利人雕刻裝飾的木屋。在新西蘭的時候才了解到,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毛利人木屋竟然是在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
在新西蘭北島期間,又抽空飛到斐濟,原本計劃出海參加與鯊魚戲水的節目,因為LD在大堡礁和新西蘭南島連續幾次暈車暈船,最後一刻臨時取消。
斐濟度假村。
六月上旬回到北京之後,按照LD弟弟早已為我們安排好的西北行程,先在西安停留幾日,之後再飛到西寧,包車沿西部經典大環線的一段,經青海湖,剛察,卓爾山,翻越祁連山,經張掖,嘉峪關,最後到達敦煌。
西安碑林博物館。十三朝古都西安,最吸引我們的是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西安永寧門。
西安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淳化大鼎”。陝博的館藏十分豐富,青銅器不輸國博。隻是內部有些擁擠,因為每天上午發放免費票,中午之前裏麵人山人海,加上天氣暴熱,讓人有點吃不消。
秦始皇陵博物館兵馬俑。
寶雞扶風法門寺地宮。
袁家村民俗村。
西安永興坊小吃街上買的肉夾饃。小吃街上的攤位不收現金,隻能微信支付。像我這樣沒有微信的落伍之人,隻能靠LD賞飯了。
青海西寧塔爾寺的藏經樓。
青海湖泉吉鄉湟魚洄遊(視頻)。
青海卓爾山。
青海祁連阿柔大寺。
寺裏的小僧人。
甘肅張掖的油菜花田。
甘肅張掖大佛寺。
甘肅張掖馬蹄寺的五彩經幡。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莫高窟第420窟(隋代)。在莫高窟裏待了一整天,看了三十幾個窟,意猶未盡,最後在書店買了7大本中國石窟畫冊帶回家。
甘肅瓜州榆林窟。從畫冊上看到榆林窟的介紹,當即改變計劃,在離開敦煌的前一天去了榆林窟。真是巧,榆林窟前一段時間關閉維修,我們去的那一天才剛剛恢複開放。其中的兩座特窟第3和第25窟的經變畫猶為精美。
這次前後三個月,從北京三進三出,真正在京的日子,為數不多,所以有時間盡量多陪伴家人,隻是抽空去了一次頤和園和國家博物館。
北京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以前的曆史課教的都是司母戊,啥時候成後媽了?
六月底返美,不久便開始了新的項目,每日忙忙碌碌,直到年終。其間,曾利用周末去威斯康星的Racine參觀賴特設計的Johnson Wax公司總部和公司總裁的私邸Wingspread。
Johnson Wax公司總部Administration Building and Research Tower。
Windspread:1938-39年賴特為Johnson Wax公司總裁Herbert Fisk Johnson Jr設計的私人住宅。
聖誕期間,利用年終的假期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Phoenix)一遊,參觀了賴特大師的故居西塔裏埃森(Taliesen West),本來計劃去北部的石化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因為聯邦政府關閉,吃了閉門羹,改去紅岩小鎮賽多那(Sedona),景色竟然不輸國家公園。
西塔裏埃森。
西塔裏埃森。
賴特設計的First Christian Church。
鳳凰城沙漠植物園。
沙漠植物園中拍到的科氏蜂鳥(Costa's Hummingbird)。亞利桑那是美國蜂鳥種類最多的州。
紅豔小鎮賽多納.
建在山岩上的聖十字教堂(Chapel of Holy Cross)。
展望新的一年,因為工作的原因,起碼大半年都出不了遠門。隻有等到目前的項目告一段落,才能有大的行動,目前計劃中的目的地包括巴爾幹和伊比利亞半島。
最後,上一張沙丘鶴的全家福,祝各位闔家新春快樂,吉祥如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