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曆險記

來源: 快樂玉子 2019-01-31 08:37: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584 bytes)

密林曆險記

快樂玉子


2018年6月30日 
今天奇熱。禁不住好友邀請,去印第安人保護區逛逛。
沒想到離多倫多不到一小時車程的Crawford Lakes湖邊掩藏了這麽個原始僻靜之處。
大概因為她是印第安人保護區,又要收門票。遊人寥寥。
好寬闊的一片森林!大樹鬱鬱蔥蔥,枝枝丫丫鋪天蓋地,綠蔭遮住了烈日。
昨天下過雨,林中潮潮的。樹幹上摸得出水氣。陰涼裏肯定好散步。
茂密的樹林,高入雲天的大樹。不少樹從岩石縫中掙紮出來,樹根貼住岩石,與石頭糾纏得難解難分。
察看地圖方知,這片保護區規模不小。這裏有安省著名的林中步行道。地圖上紅綠藍色黃棕色各色標出各條林間步道的方向圖,短的約走不到一小時,長的那條道路崎嶇,據說要走一整天。大熱天的,咱們選那條平坦易行的吧。
印第安人保護區的林子,處處散發土著人的原始氣息。樹叢中有許多別致的木雕,托在手背的大鳥,駐足在人頭上的龜,飛禽鳥獸與印第安人相依相伴。科學家認為人類乃高級動物,印第安人眼裏,動物和人都是大地的子民。動物和人類相依相存。
從展覽廳出發,走木橋過小亭,路人越來越少。小路曲曲彎彎,漸漸不見了腳下的路。樹幹上似是而非的標記,一會黃一會兒紅,究竟往哪裏走,也沒有看很明白。朝前走吧,不就是幾公裏路嗎?
腳下的路已經不成路,隻是樹林中一堆堆石塊和岩石。
石堆陡坡大,滑唧唧的石塊上上上下下。怕滑倒,隻能手腳並用,返璞歸真與動物一樣四肢攀爬。
原以為林中遮陽,必定涼爽。錯!林子裏密不透風,氣溫高濕度也高,又悶又熱。
帶去的水已喝了一大半。恨不得一口把水喝完。太熱啦!
繼續走?我們開始懷疑,是不是迷路了?剛才攀上爬下時不小心把步道地圖弄丟了。
不知道在何時走失了那條平坦的路。誤入歧途的二個人,在岩石堆上氣喘籲籲汗流浹背。此刻我們已放棄繼續向前的動力,隻想盡快找回到原路。
東張西望,好不容易發現一個人影。趕緊大聲叫住他。“到保護區辦公室怎麽走?”
“好像往左再往前。” 他不太肯定地說。
照他指的方向走了一會,沒有看見路,卻又碰上這位路人。兜兜轉轉原來他也迷路了,還自以為是地為我們指路。迷路人碰上糊塗人。他在找路,我們也在找。
也許天氣太熱,頭疼陣陣襲來,是中暑還血壓出問題了?怕影響朋友情緒,我沒敢吱聲。
疑疑惑惑又走了一陣,越想越不對頭。周圍沒有一個人,好在是白天,若是黑夜冒出個狼什麽的,此時此刻的我們連反擊的力氣都沒有。
不幸中大幸,終於看到了明確的路標,英明正確的發現!謝天謝地,我倆懸崖勒馬及時回頭。
待走出叢林時,瓶水已彈盡糧絕,好險,四十度的高溫,悶在林子裏,不熱死也要渴死的。
在湖邊棧道旁覓得一片清涼。坐在樹蔭的長椅上喘口氣。水邊小風悠悠,感覺氣溫瞬間低了好幾度,人也恢複了元氣。
有水又有樹林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據介紹這裏曾經住過一些名為長屋(longhouse)的印第安族人。去看看他們的居住地。
木質大柴垛式樣的宅屋,表層包裹著大塊的樹皮。印第安人原始住宅的風格如此?沒有考證。
從長方形的小木門鑽進去,隻見泥地上豎起木柱木梁。踩一腳,塵土飛揚。
灰暗的光線,隱隱約約可見當年印第安人狩獵場景。棚架上掛滿毛絨絨的狼皮鹿皮水獺皮和各種動物形狀的頭骨。狩獵乃古印第安人獵人賴以生存的主要方式。

棚架下躺了幾條船,印第安人獨特的水上工具—獨木舟。印第安人的祖先靠它穿行水上,捕獵魚蝦。
保護區展覽館正在放映有關印第安人生活的紀錄片。簡陋的工具,極其艱苦的生存條件,古時的印第安人在與天地萬物間搏生存。
現代人總在抱怨生活壓力大,細想來古人何嚐不是如此。剛才迷失在密林深處恐慌緊張的經曆,冥冥中仿佛在教訓我們,無論古今,人活著都不容易。好好珍惜平安健康的每一天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