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遊記(五):五彩繽紛水晶城

來源: yuntai 2018-07-03 08:02: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5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untai ] 在 2018-07-03 08:04:5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本次出行的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我們吃完早飯後離開加拿大一側的大瀑布城,回到美國。因為第一天去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時間在紐約州手指湖一帶多看些地方,而歸途中仍經過這一地區,我們決定順道再去看看位於手指湖南部的“水晶之城”康寧(Corning)。

在此之前,當我們進入美國邊境後,正好路過紐約州第二大城市布法羅(Buffalo),又譯作“水牛城”,我們順便在位於伊利湖畔,布法羅河口的布法羅海軍公園(Buffalo Naval Park)一帶停留了一下,看看遠處的伊利湖,近前的布法羅河。

由著名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建造的馬丁之家(Darwin Martin House)是布法羅的又一處名勝,被列入美國國家曆史地標,國家曆史遺跡名錄,與賴特的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和賓州落水山莊一起躋身於他的最偉大的作品之列。

康寧位於希芒河(Shemung River)畔,是遠近聞名的“水晶之城”,以19世紀紐約州著名的商人和政治家Erastus Corning的名字命名的。由於康寧先生的投資,這裏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尤以玻璃和陶瓷製造業著稱。美國財富雜誌所評出的美國500家最大公司之一,以製造工業,科學和技術用途的玻璃和陶瓷產品為主的康寧公司總部就設在這座城市。

康寧吸引遊客的最著名景點當屬康寧玻璃博物館(Corning Museum of Glass)。該博物館由康寧公司於1951年創建,作為公司創建100周年華誕而贈送給美國的獻禮。它是收藏和展出從古代至現代的世界上最頂級的玻璃藝術品和有曆史價值的玻璃製品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新館從2015年開始啟用10萬英尺展廳,采用經過過濾的自然光照明,建築設計新穎,展廳高大敞亮,展品豐富多彩,是了解玻璃製作的曆史,欣賞玻璃藝術品,以至學習玻璃製作技術的理想場所,每天都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進入玻璃博物館,就如同進到了一個童話般的晶瑩剔透,五彩繽紛的水晶世界,徜徉其間,倍覺新奇,令人流連忘返。

博物館一大特色是注重與參觀者互動,每天都全天提供生動的現場玻璃吹製,刻花,加工等過程的演示,讓參觀者可以直觀,細致地了解所有流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以下是製作花瓶的過程演示

刻花工藝演示

參觀者對這些演示興味盎然

博物館還提供場地和材料,鼓勵參觀者積極動手,參與互動,尤其受孩子們歡迎。

高大寬敞的展廳

豐富多彩的展品

生活當中各種玻璃製品五花八門,但在這裏都分門別類地予以展示,不致於眼花繚亂。

各種玻璃杯

各種瓶子

栩栩如生的花卉

幾可亂真的水果

各種各樣的精美展品令人目不暇給,這些都是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曆史時期的玻璃藝術品收藏,是各國玻璃工藝藝術家們的傑作。

參觀完展覽自然對玻璃藝術品增加了不少感性認識,想順便帶回幾件玻璃製品當禮物或自用,有禮品商店可以滿足遊客的需要。

康寧是一座袖珍典雅的小城,盡管停車方便,但你不必開車來回走,隻需把車停在博物館遊客中心,他們有接送的班車免費把你送到城中心幾個熱門景點。

位於希芒河南岸的市場街是康寧有名的曆史街區,有超過100家商店,工作室,畫廊和餐館,以及豐富獨特和曆史悠久的建築。

鍾樓

羅克韋爾博物館,收藏美國繪畫和雕塑作品,是紐約市以外的紐約州第一家史密森尼學會成員博物館。

附近的教堂。

穿城而過的希芒河。她為早期康寧的經濟帶來了最初的興旺,也見證著這座城市今天的發展和繁榮。

遊覽完康寧這座充滿魅力與活力,帶給我們別樣體驗的水晶之城,已是傍晚。乘著西下的燦爛晚霞,我們終於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結束這次愉快的旅程,回到家已近深夜時分。

BTW,本次出遊的所有照片均為手機所拍,出門時相機忘帶了。

謝謝閱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攝影時要考慮到用光啊! 謝分享!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3/2018 postreply 11:27: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