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溫哥華(3)

 

早晨,跟著大家一起上車,坐輪渡,到Victoria,看花。

 

不要問我從哪裏坐的輪渡哈,幾點幾分多少錢,一概不曉。這樣省心的出門,還是多少多少年前的時候呐。

 

這個應該是下一趟的輪渡。因為我已經在開動的輪渡上照相了哈。看看,自己不準備,現在寫東西就記不清了。

 

Butchart Gardens地址我就不寫了哈。先埋沒在花海裏一會兒。

 

 

哇,喘口氣,再照下去腰就快折了。

花花,俗的豔的,都很高興地開著。

 

 

這三月到十月,是為了旅遊業吧。花花們拚了。

 

為了這不間斷盛開,也要廣泛種植一些一年生的花朵豔麗的種類吧。因為一年生的花花,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絢爛啊,哪兒像多年生的那麽灰頭土臉、悠著勁慢吞吞地這兒長一點那兒伸一腿。焰火般的生命,依靠著人們的辛勤勞作,得以展現。下輩子我去學園藝,償還這輩子連環殺手的過往。

 

下麵說點兒不愛聽的。(這是吃得多飽了呀?)

大花園給我的整體感覺是沒有多少整體,全是個人。(板兒磚來得更猛烈些吧,哈哈)

 

“堆砌”這詞擱這兒合適嗎?

有不鬧騰的玫瑰園嗎。

雕塑......

 

 

聯想起UBC的Museum of Anthropology,裏麵很多很多東西, 也是簇擁在一起。

非常獨一無二的原住民的器物。難道是因為沒地兒擺,所以才堆在一塊兒?

 

好好檢討一下自己 --

一開始想,大花園為什麽不多多用樹做高高的圍牆,做轉角的曲徑,做天然的隔斷。把當地特有的綠樹連成一大片,足以震懾外來的人群,何必讓許多非本地獨有的花花出來“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呢。

接著又想,老師以前說過朱自清的散文 -- 你們以為那是水到渠成的意在筆先?所有的筆法都是仔細推敲精心描畫的。出來的是一種讓你覺不出來的雕琢。(老師叫什麽名字不告訴你哈,反正我也讀不出朱先生的作品是否如老師所講。)重點不在那裏,而在於我所謂的自然和天然,其實都是有條件的。真正的自然,那是狼蟲虎豹的自然。真正的天然,也不是本小資能受得了的。

最後歸納哈,大花園這麽做,也是為了遊客高興。誰天天能看到那麽多種類繁複的花花啊,給你集中在一個地方讓你看,還這麽挑三揀四的強調什麽簡約啊埋怨什麽鑼鼓喧天啊。還讓人家花園活不活了。

 

得,接著去看花吧。

 

臨近正午,早上的露珠和水珠已經不見了。看花花也是不要等到花花口渴的時候好。

 

附一張花園的地圖鏈接。

http://www.destination360.com/north-america/canada/british-columbia/victoria/images/s/butchart-gardens-map.jpg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