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俄羅斯
2017年8月
飛過俄羅斯上空,無垠的原野和森林都在提醒你這個國家的幅員遼闊。盡管超級大國蘇聯早已解體,但俄羅斯仍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國家,幾乎趕上了中國和美國的麵積總和。西臨波羅的海,東據白令海峽,俄羅斯的國土橫跨歐亞大陸九個時區。
這位大塊頭的北方鄰居影響過幾代中國人的情感,恩恩怨怨,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上世紀五十年代親如兄弟一般;六,七十年代變為仇敵,兵戎相見;近年來又成為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風雲變幻,時過境遷。鄰居的前世今生仍是令大多數國人好奇的謎團,中國也成為俄羅斯旅遊業的主要客源。

莫斯科城宏偉壯闊,不愧地球第一大國之都。雖近來飽受西方的非議和製裁,仍不失鼎盛時代的姿態。在寬闊的紅場聖瓦西裏大教堂的洋蔥頭頂與克裏姆林閃閃的紅星遙相呼應,見證了俄羅斯帝國第一代沙皇到超級大國蘇聯的四百多年曆程。


東正教聖瓦西裏大教堂是為紀念十六世紀中葉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平定喀山汗國,建立俄羅斯帝國而建。公園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征服了東歐一大片,其子孫建立的金帳汗國奴役了俄羅斯民族好幾百年。莫斯科公國聯絡其他俄羅斯部落公國與其抵抗和周旋,最後大公伊凡四世統領聯軍一舉擊潰了位於喀山的蒙古韃靼汗國,俄羅斯民族就此擺脫了外族統治,部落合並,統為一體。伊凡四世也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一代沙皇,從此也開啟了帝國的領土擴張。
伊凡四世也以殘暴統治而著稱,幾句不合就將兒子親手殺死。新建的聖瓦西裏大教堂宏偉壯麗,驚豔世人。相傳伊凡四世不願意其建築師在別處再建,將他眼睛弄瞎。第一代沙皇也得名:"恐怖伊凡"。

克裏姆林宮是沙皇的皇家城堡,坐落於莫斯科河北岸。宮殿教堂,塔樓花園,蔚為壯觀;紅牆綠瓦在藍天白雲下光彩奪目。

城堡大院裏的 "元老院宮殿" 是俄羅斯的最高權力中心,當今的 "普京大帝" 就在裏麵辦公。樓頂上的雙頭鷹總統國旗飄揚,表示他今天在裏麵沒有出門。這裏也是曆代蘇聯領導人的辦公地點: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等;在中國都是耳熟能詳。

大院裏有多座東正教堂,為曆代沙皇所建,以彰顯皇家威風,也保佑帝國平安。皇室人員死後也在此長眠。這些教堂都是經典的斯拉夫建築風格,有優雅的洋蔥頂冠。裏麵耶穌和聖靈的畫像金碧輝煌,沙皇生平業績被頌揚。


城堡大院裏的兩個大物件很是紮眼:從沒有打過的大炮,和敲不響的大鍾;也可能是在嘲弄沙皇有時超越現實的野心。"炮王" 從伊凡四世就開始鑄造,重四十多噸,四十多年才後完工。本來是想顯威風,隻可惜太大太笨,無法使用。

皇家大鍾鑄造於十八世紀,重達200多噸。據說若要敲響聲音可以傳50多公裏。也可惜一場大火將鍾架燒塌,救火時潑冷水金屬收縮不均勻,大鍾崩裂一大塊,成為啞巴。

在大院的西南角的 "兵器庫" 實際上是沙皇皇家博物館。館藏曆代皇室的豪華禮服,珠寶首飾,皇家用品,外國禮品及貢品。皇室的奢華可見一斑,參觀克裏姆林宮時不可不看。

克裏姆林宮城堡的東北麵便是聞名於世的紅場。紅場的麵積不如天安門廣場,也不是四四方方;但周圍的建築個個都是精品,風格多樣。和聖瓦西裏大教堂對麵遙望的是國家曆史博物館。這個紅色哥特式大樓有明顯的俄羅斯特點,博物館裏麵有濃縮的俄羅斯民族曆史。

紅色花崗岩和黑色長石結構的列寧陵墓坐落在在克裏姆林宮的紅牆腳下。自從蘇聯解體後進入瞻仰遺體的人數急劇下降。2011年俄羅斯公民投票大多數人支持將陵墓搬遷,但因普京總統反對,目前沒有動。其實在1994年列寧陵墓已被列為聯合國曆史文化遺產,或許作為文化遺跡可以為旅遊業賺錢。在老一代中國人的心中這裏還有一點神聖感,訪客最多的是中國旅遊團。在記憶中的紅場閱兵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領導人都站在墓頂上揮手。

在莊嚴肅穆的列寧陵墓的對麵卻是一片輕鬆熱鬧。GUM 百貨店建於1893年,俄國最大,富麗堂皇,遊人如織。在夏天這裏的雪糕很受歡迎,味道很像兒時吃過的冰激淩。中國遊客之多,連賣雪糕的大媽都會用中文說:"沒有零錢",字正腔圓!


亞曆山大花園位於克裏姆林宮西邊,為紀念沙皇亞曆山大一世而建,立有銅像。1814年亞曆山大一世領導歐洲聯軍打敗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拿破侖,帶領俄軍進入巴黎,被奉為拯救歐洲王室的英雄。

在亞曆山大花園的西側的紅牆下是無名烈士墓,兩位戎裝的士兵守衛著一盆不滅的火焰。俄羅斯民族在世界大戰中傷亡慘重,50後的中國人可能還記得一些蘇聯戰鬥英雄。在俄國結婚的新人有給無名烈士墓獻花的傳統,不愧有"戰鬥民族"的精神。

亞曆山大花園在城中鬧中取靜;噴泉,玫瑰;情侶,遊人;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放鬆。


在亞曆山大花園門口有蘇聯衛國戰爭英雄朱可夫元帥的銅像。朱可夫元帥在二戰中戰功卓越,英名遠揚。朱可夫回憶錄也曾讓中國軍迷們津津樂道。

在朱可夫銅像旁是通向紅場的伊維爾斯基大門,又稱勝利門。在衛國戰爭期間接受檢閱的士兵通過此門,直接開往前線。

蘇聯解體後馬列共產主義被請下神壇,基督東正教強勢回歸俄羅斯精神家園,弗拉基米爾大公手持十字架站立於莫斯科製高點。在公元十世紀,斯拉夫民族的前輩烏克蘭基輔羅斯公國弗拉基米爾大公帶領斯拉夫部落依返東正教,被奉為斯拉夫民族的聖人。

"救世主大教堂" 的拆毀和重建或許能反應出俄羅斯人精神世界的變遷。當年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打敗拿破侖後為感謝上帝基督而建,成為俄羅斯東正教地位最高的神殿。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主張無神論將其拆毀,地皮也閑置多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民募捐重建。新的救世主大教堂立於莫斯科河畔,高大莊嚴,金頂刺破藍天。

莫斯科河像條巨蟒由西向東蜿蜒流過,見證了朝代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遊客可以乘船瀏覽兩岸精彩的景點。

在河岸邊有一尊彼得大帝出海的雕像。正是這位沙皇在十八世紀初主張向西方開放,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往波羅的海邊的聖彼得堡。雕像通體黑色,被莫斯科人戲稱為河上最醜的作品,也可能是一種埋怨。

莫斯科大學坐落在城市西部河邊的一片高地,稱之為麻雀山。大學主樓為莫斯科的 "七姐妹" 大樓之首,樓前立有創立人和大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銅像。這座創建於1755年的大學為人類造就了眾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巨匠。在蘇聯時代是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哈佛",也是新中國留學生向往的地方;毛澤東在這裏對他們講: "年輕人像八,九點鍾的太陽 ...。

在麻雀山的河對麵是當年蘇聯花巨資為奧運會修建的體育場,規模巨大可容納十萬觀眾。隻可惜1980年的奧運會因為蘇聯出兵阿富汗遭西方國家的抵製,榮耀大打折扣。此舉開啟了政治幹預奧運會的先河,1984年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國家也抵製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

在克裏姆林宮西邊的大街上看見了俄羅斯"杜馬",也就是俄議會下院。記得在葉利欽時代這裏議員們經常上演"全武行";現在普京總統集大權於一身,杜馬也成了陪襯。

莫斯科大劇院位於市中心的劇院廣場,離克裏姆林宮很近。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古希臘建築風格,音響效果極佳。劇院擁有世界一流的歌劇,芭蕾舞,交響樂和合唱團。俄羅斯民族出了眾多的音樂家和劇作家。蘇聯時代藝術表演人才輩出,譽滿全球;芭蕾舞表演更是達到藝術巔峰。

在劇院廣場對麵是"革命廣場",中央立有馬克思的塑像。雕像的底座上刻有共產黨宣言的名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的馬列雕像都被拆移到市郊的雕像公園。但政府對於這座雕像采取了比較務實的態度;畢竟在這裏已經呆了幾十年,是國家的一段曆史。再說,拆來移去也要費錢,更何況還有中國遊客前來參觀。

沿著大街往南走是國家圖書館,也稱為列寧圖書館,是世界上第二大圖書館,館藏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看過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可能還記得柳德米拉去圖書館假裝看書的片段。館前有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沉思坐像,略顯孤獨。或許是已進入了電子閱讀時代,圖書館已不見往日的人流,成為了情人幽會的場所。

在城市的西郊曾經是莫斯科河邊靜悄悄,年輕人在這裏彈吉他吟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現在驚現一片"國際商務區",被稱之為歐洲的迪拜。其中聯邦塔樓高達343米,是歐洲最高。

離體育場不遠的 "新聖女公墓" 也是中國旅遊團必選的項目。這公墓很有來頭,葬有兩萬多蘇俄英雄和各界名人,就像北京的八寶山。不過人家的墓碑都很有藝術性。中國人不避諱墳墓來看也是因為有好多"熟人"。像作家果戈理,契科夫,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羅夫斯基在中國都有著眾多知音。

葬於此地的前蘇聯領導人中最熟悉的莫過於赫魯曉夫,在中國早已被批倒批臭。在這兒他的墓碑倒是黑白一半,功過分明。看來當年蘇共的 "黨內路線鬥爭" 不像中國的那麽殘酷無情。

有意思的是在中共黨史中的 "左傾機會主義分子" 王明也葬在這裏,雕像身著中山裝。當年上政治課時隻知道他如同喪家之犬,流亡國外,殊不知原來王明在蘇聯受到了厚待。現在墓前還有家鄉安徽六安市政府獻的花圈。

莫斯科的地鐵也是遊客必須參觀的項目之一,有兩大亮點:首先是地鐵係統深達地下百米,是當年蘇聯為了防空備戰,據說能防原子彈。其次地鐵的站點個個都像藝術宮殿。

在蘇聯社會主義時代有著藝術為人民的理念,藝術家的作品常在公共場所展覽。當然藝術隻能是革命現實主義的題材,不能有任何超現代派藝術的"怪誕"。

地鐵普希金站如同偉大詩人的紀念堂。

在莫斯科周圍有數座衛星城,稱之為金環小鎮;謝爾蓋耶夫是典型。距莫斯科東北七十公裏,小鎮景色優美,田園風光,曾是東正教出家修道士們偏僻的隱居地。而現在成為旅遊熱點,也是遊客了解俄羅斯宗教曆史文化的窗口。

聖三一修道院是俄羅斯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始建於十四世紀,是俄羅斯東正教的中心。在曆史上為俄羅斯民族反抗蒙古韃靼人的統治和抵禦波蘭軍隊的入侵提供了信仰的支撐。

修道院裏有經典的俄羅斯風格建築群;教堂色彩絢麗,修茸一新。教堂裏麵講述著東正教與俄羅斯民族交融的故事。這裏被俄政府列為曆史博物館保護區,開設有宗教大學神學院為培養東正教傳教人才。隨處可見身著黑袍的的修士,修女學生,也有前來取聖水的虔誠信眾。這裏的聖水很有名,據說治病很靈;當然宗教嘛,關鍵是要信。

來俄羅斯旅遊不能不去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做過兩百年的首都;俄羅斯的真正崛起是從那裏開始,有過太多的精彩曆史回憶。
從莫斯科去聖彼得堡最佳交通選擇是號稱"紅箭"的列車,很像中國的的軟臥;夕發朝至,一覺醒來到達聖彼得堡,省錢省時。

在十七世紀末俄羅斯仍是個封建農奴製社會,遠落後於新興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在軍事上與北方強敵瑞典和南部奧斯曼帝國的交手中也常常失利。年輕的沙皇彼得一世向往西歐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海軍實力,隱名微服前往荷蘭和英國等國考察學習,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在十八世紀初彼得一世為了更接近西方,決定在波羅的海邊的涅瓦河口建設新首都;開通出海口,成為真正的海洋強國。為了防禦宿敵瑞典的攻擊,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要塞呈六角形,內有大教堂,鍾樓,兵工廠和炮樓。當年此處是濕冷的沼澤地,工程十分困難,死傷工人上千,可見彼得一世的決心。

彼得一世也利用從海洋霸主荷蘭和英國學來的造艦船和鑄炮的新技術在涅瓦河口建立了海軍船廠,建造四十多艘艦船,打造了俄羅斯海軍。

造船廠的地址後成為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部,是代表性的俄羅斯風格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藝術。總部大院裏有海軍技術學院等機構。漂亮的黃色建築在藍天下很醒目,拱門前的噴泉花園和群雕像都是藝術精品,遊覽聖彼得堡不可能錯過。鍍金尖塔頂端的風向標也是彼得堡最顯眼的地標之一。

海軍總部側麵的大樓是仿古希臘風格,一排白色的廊柱,三角頂麵上有海王神浮雕,建築雍容大氣。雖然已沒有當年超級大國蘇聯的海軍艦隊可統領,總部卻不失海洋強國的風采。

涅瓦河上有一艘沙皇彼得世代艦船的複製品,可能會勾起人們對於那個年代俄羅斯海上實力的遐想。

彼得一世特別推崇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欲將俄國新首都建成波羅的海邊的水城。以當年的條件在這片沼澤地上建造新首都簡直就是發瘋;夏天爛泥蚊蟲,嚴冬天寒地凍。要命的是缺少最基本的建築材料,石頭!彼得沙皇下令:別的地方建房不許用石頭,所有石頭都要運來。征集了幾十萬民工,在涅瓦河口開挖出了數條運河成為城市交通運輸網,和阿姆斯特丹一樣。

不能不說是個奇跡,不到十年一座新首都在波羅的海岸邊誕生,以沙皇的名字命名:聖彼得堡。1712年沙皇命令莫斯科的達官貴人搬遷到新首都,違令者責任自負。

這是俄羅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城市",是沙皇彼得考察歐洲城市後的結果。沙皇也親自參與和過問了許多設計細節。現在漫步在聖彼得堡街頭,遊人也不得不為這座城市的優雅而折服。

彼得一世也參照西方推行了一係列改革:加強國防,爭奪出海口,增加先進武器;健全行政管理,提高效率;減弱教會權力,集中皇權;發展文化教育,普及西方科學知識;興辦工礦,扶植商貿。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 "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了俄羅斯社會的進步,開啟了俄國崛起的進程。俄羅斯也從農業社會開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彼得一世甚至提倡生活方式西化:穿西式服裝,剪掉大胡子,喝咖啡。
彼得一世對於俄羅斯民族的貢獻意義深遠,被譽為俄羅斯的千古一帝,也被冠以"彼得大帝"的尊稱。

彼得大帝也創辦了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這所大學培養了無數推動俄國改革,民族崛起的精英人才。也對世界科學技術貢獻巨大,造就了數位科學門類的奠基者: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發明者門捷列夫;無線電通信的發明者波波夫;現代生理學派的開創者巴普洛夫等。

彼得大帝考察西歐見到過各國的離宮,也要給自己建一座夏天避暑行宮,與其媲美。他的夏宮位於聖彼得堡以西南約30公裏的芬蘭灣;麵積巨大,占地800公頃。包括法式宮殿的上園和噴泉花園的海邊下園。夏宮的設計之精美,宮殿之豪華,當屬一流,也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

夏宮的精華是在宮殿的斜坡上稱為大瀑布的係列噴泉;噴泉群共有150個噴泉,噴柱2000餘個,中心水柱可達22米。在沒有水泵的年代是完全利用上下園的壓力落差,巧妙設計管道來實現;不愧是工程技術的奇跡。

宮殿內外的裝飾極為華麗;花園噴泉的雕塑巧奪天工。金色的動物和人物雕像在水霧下講述著神話故事,寓意著沙皇的豐功偉績。
這座夏宮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軍占領,破環嚴重。好在當時蘇聯人事先將許多雕像和裝飾品拆除埋藏在地下,免遭塗炭。戰後蘇聯政府按原設計恢複了往日的輝煌。

另一位在聖彼得堡獲得 "大帝" 稱號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位女沙皇的一生可是傳奇;一位德意誌貴族的女兒嫁給了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王儲。這位彼得三世既無才又無德,對於遠嫁來的德國新娘沒有任何浪漫感覺。葉卡捷琳娜可不是一般的女人;知書達理,通曉哲學曆史;不可能忍受在宮裏變成擺設品。利用彼得三世的冷落和忽視,交際年輕近衛軍官成為情人建立勢力範圍,最後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彼得三世,自己上位。
登基後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顯示出皇家男人遠不及的卓越才能。在位34年,治國有方,功績顯赫;這位 "外來的媳婦" 使俄羅斯的領土擴張翻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然也贏得了俄國人的尊重,被稱為 "葉卡捷琳娜大帝"。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私生活也被傳為野史。據說女皇特別喜歡年輕英俊的軍官,一生與多位有染。拿現在的話就是好吃一口"小鮮肉"。不過這都是小節問題了。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俄羅斯國力強盛,女皇也有很高的藝術品味,從全球購買和收藏了大量的藝術精品,在皇家冬宮設立自己的私人博物館。冬宮現在是俄羅斯國家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這座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遊客參觀聖彼得堡的重頭戲。冬宮本身就是一件頂級的藝術品;新古典主義建築略顯意大利巴洛克風格,也難怪是意大利人設計。

博物館麵積巨大,有400多個展廳,一百三十多萬平米。宮殿展廳個個裝飾華麗,顯示不同特色:有金碧輝煌,有壁畫精雕細琢,也有的是孔雀石的綠色,或者紅色主題,風格多樣令人目不暇接。

收藏涵蓋了世界上幾乎所有曆史文明,從原始社會到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東方古文明;各種文物高達270萬件。
最受關注的是幾位沙皇大帝的展廳;展示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和其他幾位沙皇的生前服裝和用品,宮廷裝飾,珠寶首飾,豪華無比。

西歐的繪畫藝術品也是博物館收藏的一大亮點。西方知名畫家的作品幾乎都在收藏目錄中:倫伯朗,米開朗基羅,高更,梵高,畢加索等等,簡直就是一步西方繪畫史。

博物館規模之大,展品之豐富精美,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據說現在展出品隻占總收藏的 5%,即便如此,如果每件隻看一分鍾,需要三個月才能出門。參觀者常常是流連忘返,直到博物館閉館趕人。

聖彼得堡的幾座教堂非常有名,像散布在水城的幾顆寶石。運河畔的 "滴血大教堂" 之美令人目眩。這是沙皇亞力山大三世在1883年為紀念父親亞曆山大二世血灑此地而修建,真可謂血染的風采。
1881年3月1日,推動君主立憲改革的亞曆山大二世乘馬車前去簽署法令卻遭到無政府極端分子的炸彈謀殺。這也是曆史的悲劇,俄國社會的改革進程遭到延遲。

喀山大教堂位於城市主街涅瓦大道上,古羅馬建築風格。教堂建於1811年,供有被俄羅斯人認為最靈驗的喀山聖母像。據說喀山聖母幾次在關鍵時刻顯靈,保佑了俄國在戰爭中反敗為勝。現在教堂裏也常常擠滿了虔誠的信眾,帶來了五花八門的祈求。

聖伊薩大教堂建於1858年,高101.5米,世界上最高教堂之一,也是聖彼得堡城區最高建築。教堂裝飾用黃金400多公斤,金頂在陽光下光彩奪目。

登上教堂頂可環視聖彼得堡360度。桔紅色的夕陽使這座美麗的城市熠熠生輝。

在涅瓦河北岸還有一座巨大的清真寺,宣禮塔高近50米。青藍色的圓頂具有中亞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其實俄羅斯的穆斯林人口不少,快達到20%。蘇聯時代的大部分中亞的斯坦國家都以穆斯林人口為主,有許多移民到了俄羅斯。另外,高加索山脈也是穆斯林區,像前幾年鬧武裝獨立的車臣共和國。

聖彼得堡的主大街是"涅瓦大道"。寬闊的街道由西向東穿越主城區經過許多著名景點和名品商店,是遊客必經之路。兩旁的建築設計優雅,像排列成行的模特,爭奇鬥豔;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街道之一,可以和巴黎和維也納媲美;值得放慢腳步細細觀賞。

聖彼得堡最大的書店,外形像豪華酒店;裏麵還有甜品咖啡店,讀書不再是清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裏曾是美國大使館。

喀山大教堂廣場花園噴泉,遊客可歇腳小憩。

大道旁的亞美尼亞大教堂。亞美尼亞曾經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宗教信仰和俄羅斯的東正教同源。

在涅瓦大道中段的北麵有大名鼎鼎的"藝術廣場" ,中間有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的銅雕像,周圍有許多劇院和博物館。
在十九世紀俄羅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倍增,文學藝術創作如同火山爆發。普希金的文學成就引領了俄羅斯文學走向世界文學的最高殿堂,一批世界級文豪譜寫了俄羅斯文學藝術燦爛輝煌的一章。契科夫,果戈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 ...,熱愛文學的遊客可以列出的名單很長。

文藝廣場的北麵是"俄羅斯博物館",以收藏俄羅斯美術作品著稱。其中一樓的現實主義畫派 — "巡回展覽畫派" 的作品是精華。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批年輕學生畫家對抗脫離現實的學院派,把藝術從貴族的沙龍解放出來,使其民族化,反映俄羅斯曆史和社會現實生活。組織畫作在首都之外巡回展覽,獲得廣泛認同,巨大成功。
俄羅斯的繪畫藝術對中國美術教育影響巨大,其中現實主義的巡回展覽畫派的風格成為了中國油畫的主流。

巡回展覽畫派中最有代表性的畫家列賓

列賓的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反映出俄羅斯下層民眾的痛苦掙紮。

克拉姆斯柯依的《無名女郎》表現出畫家心中外秀內慧的俄羅斯女郎;自信,端莊。

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源自中世紀俄羅斯民間傳奇。畫中的傳奇英雄頂天立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蘇裏科夫的《雪橇上的女貴族莫洛佐娃》題材來源於宗教改革引起的教會分裂。表現了俄羅斯在轉向西化時遇到的內部抵抗,變革中的悲劇。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音樂表演藝術也是群星燦爛,華彩樂章。一批天才的音樂家把優美的俄羅斯民族曲調引入了高雅的西方音樂殿堂,在聖彼得堡續寫古典音樂的輝煌。這個世紀的俄國音樂巨匠的大名如雷貫耳,後世流芳:柴可夫斯基,離姆斯基-科薩科夫,格林卡,拉赫馬尼諾夫,穆索爾斯基 ...
聖彼得堡交響樂團音樂廳見證過那個世紀的輝煌,現在仍是名曲高奏,餘音繞梁。在這裏柴可夫斯基在逝世前九天親自指揮過自己的《悲愴交響曲》,是偉大音樂家的絕響。聽一場世界頂級聖彼得堡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是遊客的期望。

馬林斯基大劇院是座拜占庭風格的建築,為聖彼得堡三大劇場之一。在十九世紀這裏是皇家芭蕾舞團的劇場;《天鵝湖》,《胡桃夾子》,和《睡美人》等名劇都是在這裏首演。可以說這座劇院就是芭蕾舞藝術的聖地,有幸在這裏看一場芭蕾舞也是遊客的奢望。

可能有人還記得聖彼得堡在蘇聯時代叫做 "列寧格勒",因為這裏是 "十月革命" 的搖籃。列寧在1917 年乘火車從芬蘭到達雕像身後的火車站,領導了改變俄羅斯,乃至世界的 "十月革命"。

"阿芙樂爾" 號巡洋艦上的水兵打響了起義的第一炮,發出了進攻冬宮的號令。如看過電影《列寧在十月》可能還記得當時的場景。
"阿芙樂爾" 號巡洋艦就停泊在涅瓦河畔,現在是座俄羅斯海軍的博物館。

武裝的工人和水兵湧入冬宮廣場,衝進了冬宮;推翻了當時的"臨時政府",建立了布爾什維克蘇維埃政府。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首都遷回了莫斯科。聖彼得堡也被改名為:"列寧格勒"。
"十月革命"以後聖彼得堡不再是政治權力中心,卻從來沒有失去過文化藝術的底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彼得堡遭受了曆史上最大的劫難,納粹德軍圍困城市900天。建築損毀過半,人員傷亡幾百萬。也可能是 "喀山教堂聖母像" 的保佑,但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人民的堅強意願。德軍在這裏的失敗,也成為二戰的轉折點。要了解更多,看電影《列寧格勒保衛戰》。
這座建築是聖彼得堡市政府大樓,在二戰期間為戰地醫院,飽受德軍炮火摧殘。和這座英雄城市一樣,戰後重建,像鳳凰涅槃。

俄羅斯民族的飲食比較粗放,好像沒有什麽精細高檔的的名菜佳肴。黑麵包蘸羅宋湯外加些香腸烤肉,道也美味實惠。遊客可以帶些伏特加酒和魚子醬回去,算是正宗的俄羅斯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