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書時, 看到三毛的《這樣的人生》 -
“我搬到北非加納利群島住時,就下定了決心,這一次的安家,可不能像沙漠裏那樣,跟鄰居的關係混得過分密切,以至於失去了個人的安寧。
在這個繁華的島上,我們選了很久,才選了離城快二十多裏路的海邊社區住下來。雖說加納利群島是西班牙在海外的一個省份,但是有一部分在此住家的,都是北歐人和德國人。我們的新家,座落在一個麵向著大海的小山坡上,一百多戶白色連著小花園的平房,錯錯落落的點綴了這個海灣。“
想起去年南歐北非之旅, 覺得應該寫點什麽。
12天的航行起於英國南開普敦, 提前一天到, 住在holiday inn, 可以走路去碼頭。
南開普敦有泰坦尼克船博物館, 雖然沉船不吉利, 還是去看看。
船上90%是英國人。 本人一到英國, 不由自主地改成英國腔。 英國英語怪腔怪調, 容易模仿。美國英語比較平淡, 反而難說得像本地人。 一個老太太說自己是Brighton 來的, 奇怪我沒反應, 說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趕快承認自己是美國來的老土。
第一站,Vigo, Galicia, Spain, 美麗的西班牙小城,美味的海鮮。
第二站, 裏斯本。 吃傳說中的葡萄牙蛋撻。
第三站,Lanzarote, Canary Islands, Spain。 騎駱駝, 參觀火山。
第四站,Gran Canaria, Canary Islands, Spain, 這裏是最重要的一站, 三毛故居。的確,這裏太偏僻了, 雖然網上找到準確的地址, 出租車司機自己都沒去過。 所幸手機可以漫遊,穀歌地圖還是很給力。
清晨的海邊, 黑雲沉沉, 仿佛知道文青沉重的心情。 三毛的文章今天看來可能覺得有些矯情, 但它們曾經是我們青春的一部分。
通往海灘的小街靜悄悄的, 當年荷西就是從這裏走去潛水的吧。
海浪拍打著岸, 點綴著幾個弄潮兒。
“借了鋸子我去海邊鋸木頭,正是黃昏,天空一片豔麗的紅霞。我在那兒工作到天快黑了,才拖了鋸下的木頭回家。我將鋸子放在艾力克的木柵內時,安妮正在廚房高聲唱著歌,七十歲的人了,歌聲還是聽得出愛情的歡樂。
我慢慢的走回家,算算日期,荷西還要再四天才能回來。我獨自住在這個老年人的社區裏,本以為會感染他們的寂寞和悲涼,沒有想到,人生的盡頭,也可以再有春天,再有希望,再有信心。我想,這是他們對生命執著的熱愛,對生活真切的有智慧的安排,才創造出了奇跡般燦爛的晚年。我還是一個沒有肯定自己的人,我的下半生要如何度過,這一群當初被我視為老廢物的家夥們,真給我上了一課在任何教室也學不到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