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巴黎之三:暗夜(2)-“外強中幹”的盧浮宮

來源: lily0824 2017-10-10 16:38: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01 bytes)

如果說我對1997年的盧浮宮之行印象不壞的話,那這次的盧浮宮之行卻讓我徹底失去了對它再參觀的興趣。我們興衝衝地買票進去之後,去取講解器,被告知講解器要另外付費,而且還是在很遠處的售票處。等我們買了講解器的票,服務員居然不問我們需要什麽語言的,結果我們發現講解器中沒有中文。退票的環節更是繁瑣,折騰了半個多小時以後,終於把講解器的票退了,我們參觀的興致也退了。進入盧浮宮,參觀的興致退到了冰點。作為世界上馳名遐邇的盧浮宮,不僅藏品的數量,品種,年代久遠,鎮館之物等照比大英博物館差得十萬八千裏,對很多展品的注釋居然連英文都沒有,全是法文。沒有中文講解器也就罷了,連英文注釋也這麽吝嗇,對我們這些藝術門外漢來說,如何解讀這些寶物呢?那三件鎮館之作 -斷臂維納斯,蒙娜麗莎像,勝利女神像(這個有英文注釋)叫我們如何欣賞呢?盧浮宮,你是這樣向世界展示你的國際化的嗎?

如果說大英博物館集世界各國的精品於一身,那盧浮宮隻配坐它的“小弟”,因為它主要集中了歐洲的藝術品。畢竟法國當年在英國的擠壓下,在世界上並沒有很多大施拳腳的機會。好不容易等拿破侖在世界的舞台上偶露崢嶸,將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大量運往法國,但隨著1815年他的第二次退位和終生放逐,盧浮宮藏品中約有5000多件藝術品又被歸還給了原來所屬國。由此可見,盧浮宮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樣,集“美貌與智慧並存”,更多的是,有名無實。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麽盧浮宮沒有中文解說和英文注釋,難道它是用這種方式來向世人展示“你來我這兒,就得聽我的。老子天下第一。”若真是這樣,那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沒有強大的內在,隻靠花拳繡腿展示自己的“肌肉”,豈不叫人貽笑大方?巴黎,你是這樣向世人敞開你的胸懷的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第一次聽人這樣評價盧浮宮 -QKA- 給 QKA 發送悄悄話 (444 bytes) () 10/11/2017 postreply 05:09:49

樓上已有人評價LZ眼光獨特。。。。。。 -emma22- 給 emma2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1/2017 postreply 12:15:40

批評一下,你自己沒做好功課怪人家博物館幹啥。我家丫頭去盧浮宮之前,自己看書研究了三個月,設計了路線,結果還沒走完。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126 bytes) () 10/11/2017 postreply 13:11: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