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

來源: Old_Clock 2017-07-10 13:59: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734 bytes)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小盆地裏,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18世紀以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都在這裏度過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美的樂章。維也納的博物館裏,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
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王宮花園的草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裏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演奏的傳統,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
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因而贏得了“建築之都”的美稱,又以其悠久的曆史文化被稱為“文化之都”,以精妙絕倫的裝飾而被稱為“裝飾之都”。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又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這一切都使得維也納成為一座遠近聞名和深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01.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又名香伯倫宮或夏宮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這一綜合了多種巴洛克藝術的皇宮和花園曾為哈布斯堡王朝家族擁有達幾個世紀。

02.1696年,烈奧波特一世皇帝責成當時奧地利著名的建築師設計一座皇帝的遊樂宮。建築師設計的宮殿規模和豪華程度與法國的凡爾賽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由於皇帝的財力有限,計劃未能如願,然而,1730年美泉宮落成時,它那1741間房間和2平方公裏的園林,足以顯示出皇族的氣派。

03.1744年,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把這所遊樂宮改建成夏宮。美泉宮內部裝飾時期,正值中國熱流傳到歐洲宮廷,女皇一擲千金,用許多價值連城的中國藝術品來布置自己心愛的宮殿。

04.相傳,一六一七年馬提阿斯皇帝狩獵至此,發現了一座泉眼。據說,常喝這泉水,人會長得漂亮。以後,這座宮殿因此而得名。

05.美泉宮前廣場上的噴泉

06.美泉宮前廣場上的噴泉。

07.美泉宮的故事中,流傳最廣、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茜茜公主與奧皇弗朗茨-約瑟夫的相愛與浪漫。然而,這更多是電影裏的故事。當我們走進茜茜公主在美泉宮西殿的寢宮,看著她和奧皇曾經用過的物件,我們腦海裏不斷浮現的卻是茜茜公主的抑鬱和欲哭無淚。因為這裏見證了茜茜公主太多的無奈與不幸。
茜茜公主與奧皇弗朗茨-約瑟夫的關係。新婚那幾年,雖說宮裏人瞧不上茜茜,但她與弗朗茨的關係還算甜蜜。奧皇是她在宮裏的唯一支柱。但奧皇畢竟是在宮裏長大,自幼受過嚴格訓練,加上法國第二共和國後,歐洲政局動蕩,事情很多。奧皇是個保守、固執、但又非常勤政的人。每天早上4點起床,簡單洗涮、祈禱、早餐後,5點開始工作。他一直稱自己是奧地利的“第一官員”。他雖愛著茜茜,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倆的矛盾也在加深。首先是奧皇必須維護皇室的傳統和體製,這與茜茜的叛逆性格是相背的。其次是對孩子的教育,皇帝一直主張按傳統教育孩子,茜茜則認為這種教育對孩子太過殘酷。

08.宮內有1400多個房間,從中央大廳進去。有44間是洛可可式(18世紀歐洲流行的一種纖巧華美的建築風格),優雅別致,但大多數是巴洛克式(17世紀歐洲流行的一種重視雕琢的建築風格)。宮中專門有東方古典式建築,如嵌鑲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國式房間和用泥金和塗漆裝飾的日本式房間。房間內部的裝飾品也以東方風格統一協調,四壁和天花板上鑲嵌著陶瓷器。在琳琅滿目的陶瓷器擺設中,有中國青瓷、明朝萬曆彩瓷大盤和措花花瓶等。
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曆代帝王大擺筵席的餐廳和華麗的舞廳。宮內陳列著幾輛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加冕大典時用過的繡金馬車。宮殿長廊掛滿哈布斯堡王朝曆代皇帝的肖像和記錄畫以及瑪麗亞·蕾西亞女皇所生16個兒女的肖像畫。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後來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後瑪麗少女時代的畫像。優雅細致的筆調,把王朝當日的豪華盛景和奢麗氣氛表達無遺。各房間和回廊拐角處裝有各種式樣的火爐,俄式的大火爐造型尤為奇特。可惜宮中不允許照相。這是在入口處走廊邊的雕塑。

09.美泉宮前的廣場和大門。

10.美泉宮門口的美女獸身雕像

11.美泉宮門口的美女獸身雕像

12.參觀了美泉宮之後來到北麵的宮殿花園,所有的遊客都會被這裏的秀美壯麗的景象所傾倒。這座兩平方公裏花園是歐洲典型的法式園林。

13.美泉宮麵對花園的一麵。

14.電影"茜茜公主"中,茜茜公主與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結婚大典就在此拍攝。

15.在碎石子鋪成平麵上,是一片片格局優雅,精雕細琢的花壇和草坪。

16.美泉宮後花園的綠色長廊仿佛時空隧道,彷彿將人們帶回1889年,茜茜唯一的兒子、30歲出頭的王儲魯道夫被皇室傳統和父皇的權威壓垮,他在維也納郊外與情人費切拉飲彈自盡。茜茜的精神支撐徹底垮了。自那以後,除了黑色,她再也沒有穿過其他顏色的衣服。她越來越不喜歡美泉宮,不喜歡宮裏的一切。隻要有可能,她盡量在四處旅行。直至1898年她在瑞士日內瓦湖畔遇刺身亡。

17.美麗的大花壇為花園平添了一分嫵媚

18.這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美麗的噴泉,名曰海神噴泉(Neptunsbrunnen)。水池的中央是一組根據希臘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

19.海神噴泉中兩側的雕像之一。

20.海神噴泉中兩側的雕像之一。

21.從海神噴泉處向前望去,就是美泉宮的最高點,凱旋門(Gloriette)。這座凱旋門是海岑多夫(Hetzendorf)為了紀念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一七五七戰勝普魯士的弗利德裏希大帝的軍隊而建的。一九九三年,人們對凱旋門做了徹底的整修,並根據史書記載又為凱旋門的兩麵裝上了玻璃。

22.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樹牆。

23.綠樹牆邊是32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雕像。

24.綠樹"城門"。

25.綠樹牆前的雕像:著長袍的女祭司(Priestess with Opferschale)

26.綠樹牆前的雕像:庫邁的女巫(Cumaean Sibyl)

27.綠樹牆前的雕像:埃斯科拉庇俄斯 許癸厄亞的醫藥和父親的神(Aesculapius)

28.綠樹牆前的雕像:穀神星的兩個女祭司之一(Two priestesses of Ceres)

29.綠樹牆前的雕像:海倫的蹂躪(The rape of Helen)

30.花園一角。

31.花園中的少年雕像。

32.從美泉宮出來,我們來到位於環城大街的“特蕾西亞女皇廣場”(Maria Theresienplatz)。女皇廣場是維也納中心的中心,奧地利最著名、最顯赫、最雄偉的建築幾乎都臨廣場而立,金碧輝煌的“霍夫堡皇宮”、“國會大廈”、“市政廳”,有世界藝術寶庫之稱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自然博物館”等幾乎都是望廣場而建。由此可見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在維也納乃至奧地利人們心中是何等的神聖。
廣場最重要的景觀就是“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紀念碑”,此碑可說是世界上最豪華的紀念碑,說是“碑”,其實是一組華麗的雕塑群像。群雕人物全部以青銅鑄造,是一座整體高如7層樓房的龐大青銅組合體,高度不下 20米,氣勢磅礴而莊重肅穆。紀念碑的頂端是雍容華貴、儀態端莊的特蕾西亞女皇坐像,頭戴皇冠、容貌清秀、麵容慈祥的女皇一手握卷並肘挽權杖,一手向下平展,似向臣民告戒,似向臣民問候,沒有權的威嚴,沒有尊的高傲,沒有神的詭秘,儼然一尊高尚聖潔、仁慈和善而平易近人的人母形象。托坐女皇的是一亭式碑體,碑體為豎正方形,亭頂四周有浮雕的奧國鷹徽,四尊姿態優美的女神各據一角,頂下一圈上下均有工整浮雕的羅馬柱挺立成廊,廊內四方四門洞開,門上均飾有整肅的浮雕圖案,各門有3至6尊大臣模樣的圓雕塑像佇立,這些大臣各有其名,正麵門口最前麵的一位據說是治國有方的首相考尼茨,而最受遊人讚美的是群塑中有音樂神童莫紮特。亭下是兩層梅花形平台,上層幾位騎馬的將軍塑像繞立一周,將軍個個威風凜凜,戰馬匹匹昂首揚蹄。平台下麵是石柱護欄和花圃。紀念碑上的人物塑像多達30餘尊,所有塑像都大於真人,每尊塑像神態不一,各有內容並栩栩如生,每尊塑像都是一絲不苟、精雕細琢的匠心之作。紀念碑鑄於1888年,是一座內涵豐富、意義深刻的紀念碑,也是令世人驚歎的高水準青銅藝術品,更是一件大型的珍貴文物。

33.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a)女皇是奧地利人永遠的“國母”,謝世後成為奧地利人心中最神聖的女神。1740年23歲的特蕾西亞繼承父親卡爾六世的皇位,成為奧地利前身“哈布斯堡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的女皇,同時兼任屬國匈牙利女王、波西米亞女王、瓜斯塔拉女王、皮亞琴察女王和帕爾馬女王。她美麗、聰明並具有超人的政治智慧,執政的40年,是奧地利曆史上最輝煌的40年。即位伊始,她就果斷地平定了以反對女性繼位為名而造反的各路諸侯,接著對曆年覬覦帝國統治權、對帝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夙敵巴伐利亞、法國和普魯士曉之以理,申明和平共處,並留下萬古不朽的“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這句箴言。當普魯士等國認為她是害怕戰爭、軟弱可欺而得寸進尺的時候,她毅然號召全民抵抗,在7年的衛國戰爭中她運籌帷幄、身先士卒,將侵略者一一擊敗,最後在著名的西裏西亞戰爭中全殲由國王弗利德裏希大帝親自指揮的普魯士軍隊,為奧地利贏得了持久的和平。在和平年代中,她以震撼整個歐洲的魄力,對國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她強調集體智慧,下令組建國家中央樞密院、總參謀部,司法部、行政部和財政部。她改革帝國管理體製,限製貴族對農民的剝削,頒布征收所得稅法,取消貴族和僧侶不納稅的特權。她製定了新的經濟製度,鼓勵工商業和紡織業自由發展,給予新工場主免稅10年待遇。他廢除了所有的國內貿易關卡,實行統一稅製,發行統一貨幣。她實行司法與行政分離的治國方針,頒布了新的《民法》和《刑法》、廢除刑訊。她大興科學文化和教育事業,使所有學校擺脫教會控製,統一由國家管理,並根據國家的需要建立了多所專科學校……。這一係列的改革限製了貴族的特權,促進了經濟和科學文化的迅速發展,使奧地利成為歐洲最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國家。
她對自己的子女教育有方,其長子約瑟夫二世後來又是奧地利曆史上的一代明君。她重視聯姻外交,所生16個子女(13女3子)個個才華品貌出眾,她將女兒們嫁給了多國的皇帝和國王,又讓兒子娶了德國的公主為妻,據說那個令整個歐洲發抖的一代梟雄拿破侖也是她的女婿,因此她有“歐洲嶽母”之稱。這種聯姻外交使影響歐洲全局的主要國家都成為奧地利的“親戚國”,這為保持奧地利很長一段時期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在嫁出去的女兒中,除了身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王後的最小女兒瑪麗.安托瓦奈特與丈夫一起在法國大革命當中上了斷頭台死於非命之外,其他的女兒均受臣民擁戴。
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不平凡的一生中充滿了傳奇和故事這裏不能一一而舉,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查看。

34.瑪麗亞.特蕾西亞像的右麵是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35.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具有文藝複興時期的壯麗外觀,又有巧妙使用各色大理石的莊嚴內部裝飾,除了以豐富的收藏品吸引群眾外,他的外觀與內部裝飾是馳名於世的要素之一。

36.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對麵有一座相同的建築,那就是維也納自然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37.新霍夫堡皇宮(Hofburg Palace)和英雄廣場(Heldenplatz)。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此宣佈奧地利並入納碎德國,這也成為奧地利人的一大恥辱。

38.新霍夫堡皇宮前矗立的銅像,正是曾屢次擊敗土耳其人的民族英雄歐根親王(Eugène of Savoy)紀念像,薩伏依的歐根親王,神聖羅馬帝國元帥。大土耳其戰爭期間,在中歐和巴爾幹三度擊潰土軍,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期,兩度與法軍交戰。並將法國逐出意大利。1718年他大勝土耳其,拿下貝爾格萊德。

39.英雄廣場上還有一位騎馬的英雄銅像,與對麵的歐根親王紀念像遙相呼應,這就是曾成功抵禦拿破侖的歐洲名將卡爾大公紀念像(Archduke Charles Monuments)。卡爾大公,奧地利帝國大元帥,在戰事頻繁的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作為奧地利的軍事統帥而活躍於歐洲戰場,並曾成為使拿破侖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將。兩人都是奧地利曆史上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廣場因此得名!

40.弗蘭茨皇帝廣場。奧地利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蘭茨(Franz II)銅像

41.這位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為了破滅自稱為法國皇帝的拿破侖想當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夢想,於一八零六年主動解散了這個帝國,並同時成立了奧地利帝國,弗蘭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變成了奧地利帝國的弗蘭茨一世皇帝。

42.這裏掛著許多旗幟的地方是聯邦共和國總統辦公地。

43.霍夫堡皇宮(Hofburg Palace)。霍夫堡皇宮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宮廷城堡的意思。這座皇家的城堡坐落在維也納內城。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這裏統治龐大的奧匈帝國的。

44.在霍夫堡皇宮長達七百年的曆史中,記載著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開明統治的帝國盛世,記載著約瑟夫二世繼承母業大刀闊斧實行改革的輝煌業績,當然也記載了弗蘭茨一世皇帝為了平息和拿破侖的紛爭而下嫁女兒的恥辱,記載了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時代多民族國家由盛而衰的景象。

45.霍夫堡皇宮曾經是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居住地,直至一八零六年弗蘭茨一世皇帝宣布這個神聖帝國的解體,茜茜公主曾居於此。

46.霍夫堡皇宮的綠色園頂。

47.從門道可走進大廳。

48.從大廳裏麵向上看穹頂。茜茜公主紀念館大門也在這個大廳內。

49.四周裝飾精美的浮雕。

50.從大廳穿過,來到皇宮的後麵一側。

51.皇宮後麵一側。

52.皇宮後麵一側

53.這裏還保存著的古建築遺址。

54.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建於12世紀末,原建築建於1147年屬於羅馬式風格,後來遭受兩度大火便在14世紀時修建成為哥德式建築,又曆經土耳其人的炮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又在戰後修築成為今日的規模--高高的塔尖高達137米,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

55.這座大尖塔的中心尖塔周圍又環繞著無數精雕細琢的小尖塔,好像一頂光彩奪目的王冠戴在維也納市。鍾塔每隔一段時間,會報出一陣悠揚的鍾聲。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所以又稱“維也納之心”。

56.聖史蒂芬大教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是維也那環城景觀帶上的又一著名建築,也是維也納市的標幟。

57.維也納市立公園(Vienna Stadtpark)是市區中最迷人的綠地。

58.公園位於環城大道(Ring)東側,建於1862年,是一座沿維也納河而建立的公園,也是維也納城內第一座英國式市民公園。公園內有花鍾、草坪及樹叢,寬廣的綠地中有噴泉和水池。

59.從市立公園的入口處向左走,首先是金碧輝煌的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Denkmal)雕像(揭幕於1921年6月26日),佇立在色彩繽紛的花圃間拉小提琴,周圍裝飾著漂亮的環狀大理石浮雕和大理石製的拱門,象徵多瑙河的源源流長。

60.當初這座灰色的雕像,因為日本人喜愛"園舞曲之王"小約翰,特別出資漆上金身,鍍金在1935年被取走,1991年再次安裝。

61.公園內的大花鍾。

62.後麵這幢建築是庫沙龍,其實是一個音樂廳,冬季就在這裏舉行音樂會,夏季則在廣場舉行露天音樂會,在1921年為紀念碑揭幕時,維也納交響樂團就在此演奏了"藍色多瑙河"。

63.庫沙龍(Kursalon)的進口。

64.1868年10月15日,小約翰·施特勞斯在這裏舉辦他的第一場音樂會。庫沙龍因而成為音樂會和舞蹈的熱門地點,特別是在施特勞斯兄弟時代。今天,經過了一些改造,仍用於舞會、音樂會。

65.從庫沙龍出來後,我們陡步走向市中心著名的步行購物街。
邊走邊看維也納市區的街景。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克恩滕大街((Karntner StraBe)),也譯為卡特納大道,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區的一條著名步行購物街。 北起斯蒂芬廣場,南經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到卡爾廣場。這條街最初見於記載是在1257年,因為這是通往南方的克恩滕的重要商路。

76.閑逛購物街。

77.莫紮特巧克力店

78.奧米茄手表店

79.步行街上人群熙熙攘攘

80.左邊有勞力士手表店

81.櫥窗裏的勞力士表價格都在二萬歐元以上

82.購物街

83.施華洛世奇的全球旗艦店。

84.那裏完全是一個水晶的世界,店麵的玻璃牆裏鑲嵌著水晶,電梯上鑲嵌著水晶,樓梯四處是水晶,頭頂是水晶的吊燈。

85.櫥窗裏全身鑲嵌著水晶的模特

86.櫥窗裏的水晶製品

87.水晶老虎

88.熱鬧的購物街

90.糖果店

91.街上的櫥窗都很有特色

92.

93.

94.

95.步行街後麵的仃車區

96.仃車區的雕像和噴泉

97.走了大半天,肚子咕沽叫,終於來到用餐的飯店

98.餐廳大堂

99.主萊是豬排,不錯。

飯後安排自費活動:莫紮特或斯特勞斯音樂會,73歐/人,因為不是在金色大廳,而且樂隊也是麵向觀光客的商業樂隊,故沒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