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巴斯一世遷都伊斯法罕,為了建設新城,從伊朗西北部靠亞美尼亞邊境的約爾法(Jolfa)地區征調了數萬名亞美尼亞工匠和商人,移居伊斯法罕,伊斯法罕城南這片亞美尼亞人的聚居區,被稱為新約爾法。位於新約爾法的這座亞美尼亞使徒會教堂——凡克教堂(Vank Cathedral),是伊朗最大的基督教堂。教堂的正式名稱是伊斯法罕聖救世主主教座堂(The Holy Savior Cathedral),凡克教堂是俗稱,“凡克”在亞美尼亞語裏的意思是修道院。教堂於1606年動工,1664年完成。庭院中的鍾樓是1702年修建的。建築的外觀樸素,混有波斯特色的伊斯蘭風格裝飾,頂上還有一個清真寺式樣的穹頂。然而內部的裝潢之華麗,令人眼花繚亂,十足的視覺震撼。
1. 凡克教堂。
2. 教堂大門口的一尊亞美尼亞大主教Khachatour Kesaratsi的銅像。此人為波斯和中東地區印刷業鼻祖,1636年印製了波斯首部書籍,亞美尼亞文的《詩篇》。
3. 教堂內部的牆壁和穹頂,布滿了聖經題材的壁畫,色彩豔麗,金碧輝煌。
4. 祭壇。
5. 凡克教堂。
6. 穹頂的壁畫。
7. 穹頂周圍的裝飾。
8. 牆上的十幅聖經故事壁畫。
9. 壁畫“最後的審判”細節。
10. 壁畫:以利沙治水(列王記);逾越節(出埃及記)。
11. 教堂附設的博物館。
12. 十四世紀亞美尼亞文的福音書。
13. 伊斯法罕的瓷磚畫。
14. 教堂院子裏還有一座為在1915年土耳其亞美尼亞大屠殺遇難者修建的紀念碑。
15. 離凡克教堂不遠的Mardavij鴿子塔,建築奇特。
16. 裏麵一層層有無數的小洞,供鴿子棲息。
17. 伊朗人養鴿子不是為了吃肉,而是收集鴿子糞做肥料。
18. 伊斯法罕城外的搖晃塔(Monar Jonban),是一座建於十四世紀的陵墓上的兩根宣禮塔。可能因為地基不穩或者是結構的共振,如果搖晃其中一根,另外一根也會隨之晃動。
19. 每隔一個小時,守陵人會爬到一根塔上,晃動塔身。
20. 另一根宣禮塔就會一起晃動,雖然幅度很小,看不大清,但是上麵的鈴鐺會發出聲響。
21. 伊斯法罕巴紮,從聚禮清真寺到伊瑪目廣場,綿延兩公裏。
22. 伊斯法罕特有的琺琅銅胎工藝畫盤。
23. 在白銅器皿上雕花的匠人。
24. 駝骨細密畫老藝人。
25. 波斯傳統手工印染作坊。
26. 木刻印花。
27. 在同一個櫥窗裏並排陳列著巴列維和霍梅尼頭像的郵票。
28. 巴紮裏的這家波斯餐館Bastani,離伊瑪目清真寺很近。
29. 生意非常好,既有遊客又有當地人。
30. 美味的烤羊排。
伊朗中部第一大河,被稱為“生命之河”的紮因代河(Zayandeh River)從伊斯法罕穿城而過,河上有大大小小的十一座橋梁,其中最著名的兩座是哈柱橋和三十三孔橋。
31. 哈柱橋(Khaju Bridge),1650年左右由阿巴斯二世修建,長一百三十三米,有二十四個橋洞,又叫二十四孔橋。
32. 橋中央的涼亭。
33. 橋身兩側的拱廊。
34. 橋身下麵橋洞之間的拱形空間,是當地人乘涼休息的好地方。
35. 這位文靜的小姑娘和家人一起在橋邊的草地上休閑,看見LD在橋邊拍照,在征得母親的同意之後,主動走過來請LD給她拍照,對著鏡頭還略帶靦腆。
36. 坐在橋邊的公園裏喝茶聊天的老人們。
37. 伊朗人以小鼻子為美,每年有20萬人做縮鼻手術(Nose Job)。街頭隨處可見年輕人鼻子上貼著創可貼,做過鼻整形是一種財富的象征。美女上街常配備三大時髦利器:頭巾、墨鏡、創可貼。
38. 顏值爆表的一家人。
39. 抱著出生不久的一隻小狗,眼睛還沒睜開呢。
40. 橋邊的這座建築是美國學者Arthur Upham Pope夫婦的陵墓。Arthur Upham Pope(1881 - 1969)是一位研究波斯藝術史的美國學者,曾創辦了加州伯克利大學亞洲研究所。上個世紀六十年代,Pope退休以後,應伊朗政府邀請,移居伊朗,並將亞洲研究所遷到設拉子的戈旺姆柑橘園,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41. 三十三孔橋(Sio-se-Pol Bridge),由阿巴斯一世於1599至1602年間修建,是薩法維時期橋梁建築的典範。橋身長300米,是紮因代河上第一長橋,下層有三十三個橋洞,故而得名。
42. 三十三孔橋橋麵。
43. 昏黃的燈光,悠長的拱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