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茲德(Yazd),亞茲德省首府,伊朗南部沙漠地區的一座主要城市。從地圖上看,亞茲德和設拉子,伊斯法罕呈一等腰三角形,號稱是伊朗旅遊的“金三角”,是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七千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裏居住,曆史上亞茲德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站,馬可波羅遊記中對它有過記述。亞茲德是伊朗拜火教的中心,拜火教徒人口最多的城市。曆史上拜火教曾是阿契美尼德和薩珊帝國的國教,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之後,強迫當地人改信伊斯蘭教,拒絕改宗的拜火教徒為了躲避迫害,紛紛逃向東方,如今世界上拜火教徒的人數不超過二十萬,大部分在印度,伊朗的拜火教徒人數隻有兩萬多,很多在亞茲德一帶。目前亞茲德城內,有一座伊朗級別最高的拜火教神廟,城外還有拜火教的天葬台遺址,讓人能多少感受一下拜火教的神秘。
與伊朗的其它大城市相比,亞茲德屬於相對欠發達地區,這裏古老的街巷,淳樸的民風,保留了更多的伊朗傳統的元素。作為沙漠城市,亞茲德的建築以粘土結構為主,特別是隨處可見的風塔,和發達的地下引水係統(坎兒井),更是別具風情。
1. 亞茲德拜火教神廟(Fire Temple)。這座市中心的神廟是1934年修建的,但是裏麵供奉的聖火據說是從公元470年一直傳到今天的。當今世界上供奉這種三級聖火(又叫“勝利之火”,Atash Behram)的神廟共有九座,其它八座都在印度。
2. 拜火教主要的標誌:法拉瓦哈(Faravahar),是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馬自達的象征。拜火教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俗稱,得名於創始人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瑣羅亞斯德,又叫查拉圖斯特拉,是伊朗古代的哲學家和宗教改革家。他的生卒年月不詳,有學者猜測他生活在公元前十五世紀,也有人認為他是公元前七世紀的米底人。據說他對當時的多神教教義進行了改革,將阿胡拉·馬自達(Ahula Mazda)奉為至高無上的尊神,開啟了一神論的模式,進而影響了猶太教和後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
3. 神廟裏燃燒了一千多年的聖火。
4. 阿米爾·喬赫馬克建築群(Amir Chakhmaq Complex):以十五世紀帖木兒帝國亞茲德總督阿米爾·喬赫馬克命名,位於亞茲德市中心的阿米爾·喬赫馬克廣場,包括一座清真寺,牌坊(Tekyeh),浴室,客棧和儲水池等。其中三層的牌坊,是伊朗最大的建築物。
5. 阿米爾·喬赫馬克建築群的牌坊。
6. 牌坊前的這個大木籠子叫做Nakhl,每年伊斯蘭曆穆哈蘭姆月(一月)第十天的阿舒拉節(Ashura),什葉派教徒在這個廣場抬著Nakhl舉行盛大的遊行,紀念什葉派第三位伊瑪目侯賽因在卡爾巴拉殉難。
7. 阿米爾·喬赫馬克清真寺。
8. 道拉塔巴德花園(Dowlat Abad Garden)。十八世紀讚德王朝攝政卡裏姆汗命亞茲德總督Mohammad Taghi Khan Bafghi修建的行宮,兼為總督府,是亞茲德地區傳統波斯庭園建築的典範,與設拉子的伊拉姆花園,卡尚的費恩花園等八座波斯園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9. 其中正殿的風塔(windcatcher), 高33米,為伊朗之最。
10. 道拉塔巴德花園行宮內部。
11. 穹頂。
12. 彩窗。
13. 道拉塔巴德花園。
14. 花園裏的一隻狐仙。
15. 聚禮清真寺(Jameh Mosque),建於十四世紀,兩座52米高的宣禮塔,為伊朗之最。
16. 聚禮清真寺大門上方的裝飾圖案。
17. 聚禮清真寺祈禱大廳(Iwan)。
18. 聚禮清真寺祈禱大廳。
19. 祈禱凹龕兩旁的小門,是為女信徒和站在凹龕前的阿訇對話而準備的。
20. 亞茲德老城的街巷。
21. 亞茲德老城。
22. 老城的店鋪。
23. 在亞茲德“驢界”知名的絲路客棧吃午飯,客棧的一隻小貓過來討食。
24. 亞茲德水利博物館(Water Museum)。
25. 這裏曾是一位富商的宅邸,建築精美。
26. 陶製水罐。
27. 亞茲德有全伊朗最為發達的坎兒井係統,來自附近山上的雪水通過地下的溝渠引到城中,富裕的人家有自己專門的水渠和水井,就像這張圖顯示的。
28. 這座由五根風塔的圓頂建築是當年的儲水池(Ab anbar),有坎兒井引來的水儲存在這裏,供給市民。
29. 現在這座建築也不再用來儲水,改成了一個健身俱樂部,表演伊朗傳統的健身項目Zurkhaneh。據說Zurkhaneh在伊朗有一千多年曆史,源於古代波斯武士訓練和角力的一項運動。巴列維時期曾經被大力推廣,在1974年的亞運會開幕式上還有這項表演。
30. 表演大約一個小時,幾位運動員在一位鼓師鼓點的伴奏下,做各種健身運動。整個過程其實蠻boring的,前麵一大半時間都是做廣播體操的各種熱身運動。
31. 隻有最後的十幾分鍾才耍真家夥。
32. 兩個小鬼居然也耍的有模有樣。
33. 亞茲德城外的寂靜塔(Towers of Silence),是兩座當年拜火教徒的天葬台。
34. 拜火教有天葬的習俗,他們認為屍體是不潔的,葬在土裏會汙染土地的水源,所以他們把死者的屍體放到山頂上的天葬台,任由禿鷹啄食。
35. 剩下的遺骨,由天葬師歸攏後仍到這個大坑裏。
36. 天葬在上個世紀已經被政府禁止了。這位天葬師的後人現在在這裏看門。
37. 亞茲德著名的甜食店Haj Khalifeh Ali Rahbar。
38. 傳統的亞茲德甜食。
39. 我們在亞茲德的旅館Safaeieh Hotel。
40. 梅博德(Meybod)在亞茲德以北約一小時車程。通向城中心的道路當中,樹著一座座紀念牌,上麵是兩伊戰爭中陣亡的當地士兵的遺像,在伊朗每個城市都能看到這樣的紀念牌。
41. 梅博德的納林城堡(Narin Castle),這是一座建於薩珊時期的泥磚堡壘。
42. 納林城堡。
43. 納林城堡與梅博德。
44. 梅博德去哈拉納克村的途中。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差不多都是這樣荒無人煙。
45. 哈拉納克村頭新建的客棧(Caravansary)。
46. 客棧。
47. 客棧。
48. 客棧的屋頂。
49. 古村落哈拉納克(Kharanaq)是一座泥土建成的村落,據說有四千年曆史,現在已經無人居住,隻供遊客參觀。
50. 古村哈拉納克。
51. 古村哈拉納克。
52. 古村哈拉納克。左邊那座宣禮塔,又叫“搖晃塔”,據說以前遊人可以登上塔頂,感受塔身的搖晃。現在已經不讓上了。
53. 納因(Nain),是亞茲德到伊斯法罕途中的一個小鎮。這裏的聚禮清真寺(Jame Mosque)是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始建於公元八世紀。
54. 納因聚禮清真寺。
55. 納因聚禮清真寺。
56. 納因聚禮清真寺。古老的石膏花紋。
57. 納因鎮上的牧羊人。
58. 納因城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