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長周末,原本想北上,看吾家新一代領導人去。事先,他媽小心翼翼地跟他打招呼,請他示下,問我們可不可以來訪個問,遛個彎。人家一副根本不想跟你玩的口氣,斷然回絕。唉——,賠了小心,討不到歡心。好吧,擦幹眼淚,咱換個地方遛彎去。
離聖地亞哥往東,翻過洛磯山餘脈,約兩小時車程,有一處平均海拔60米以下的穀地。加州富可敵國,這裏卻是其中最貧窮的荒涼之鄉。不知是不是因為窮,想要衝衝喜,當地百姓便給自己的家園,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帝王穀(Imperial Valley)。10多年前,為更新交通模型,曾實地考察過這裏的方圓縱深,走遍幾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閑暇時,聽工友談起,此地有幾處自然和人文景觀,像Anza Borrego Desert, Imperial Dunes, Salvation Mountain, Slab City, East Jesus, Painted/Ladder Canyon等,雖說小眾,卻值得在遭遇冷落時,去療傷散心。特別對那些不招兒女待見的空巢症患者,功效尤顯。當下正是時候,淚痕猶在,心結未解,該去瀟灑走一回了。還得多謝一位好兄弟,家住La La Land的哥們,每每在我們彷徨落單時,總會牽著他媳婦,與我們一起遛彎,相伴相隨。
以上便是此次帝王穀遛彎之行的緣由。由於此行細節比較豐富,待我掰扯分解,歸納成幾個章回,慢慢敘來。順便提及,我近來發貼,扯淡不打草稿,味同嚼蠟。收獲的點讚,恰似CNN的收視率,直線下降。為找回人氣,特在帝王穀遛彎的開篇,打個廣告先:
有圖有真相
有趣有瘋狂
不看白不看
看了不上當
1) Santa Ysabel
話說周六清晨,雨過天晴,旭日東升。清幾件衣裳,打幾個包袱,一行四人,輕裝趕路。不一刻,驅車上得山來。第一個所在,叫做Santa Ysabel。單表這處村莊,有一味美食,蘋果派,世界聞名。恰好在路口處,見一對村野翁媼,悠閑散步。我上前道聲好:敢問老伯,呀咪呀咪的,那蘋果派,哪兒有?村翁見問,張口一樂:客官果然是傳說中的吃貨精英,善哉,善哉!本地確有製作蘋果派的神仙級高手。他手指前方,接著又說:瞧,這一彎,那一拐,一彎一拐見招牌。
果不其然,此地是遠近聞名的蘋果之鄉。先是南北戰爭結束後,一名剛獲自由的農奴,來加州闖蕩。一天,他騎著馬,跨越此地一條淺溪,偶然被水下一塊金錠,刺亮了眼睛。這一發現,立馬引起轟動,幾乎一夜之間,此地變成了淘金熱點。曆經三十多年,淘金潮才漸漸消退。這期間,有人另辟生財之道,從外地移植來蘋果樹。山上氣候獨特,溫差奇大,陽光充足,水土適宜。出產的蘋果,汁多味甘。用來製作蘋果派,廣受歡迎,遠銷四海。而今,漫山的蘋果園,每到秋季,果實累累,引來山下市井人家,拖兒帶女,周末前來采摘,休閑娛樂一回。這且按下慢表。
照著老翁的指點,來到78號與79號交叉路口。在西北方位,果然一家鋪子,招牌上的店名,喚著Dudley's Famous Bakery。一行人迫不及待,進得店來,走近櫃台,見各色麵點,琳琅滿目,又是卷餅又是派,煞是誘人。我強咽口水,定睛一看,認得是荷蘭風味的那家老店。網上介紹他家的蘋果派,老有名啦。這家店的絕招不是派,是上麵的一層塔品(topping),由堅果渣、瓜脯、蜜餞,摻在烤成金黃色的糕點碎屑裏,鋪在蘋果派上麵,別具風味。經我一忽悠,大家挑揀一盒蘋果派和一盒藍莓餡卷餅買下。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中午野餐,算有了著落。
從店家出來,繼續趕路。沿著79號公路,風馳電掣。路兩邊,沃野連綿;稍遠處,山嵐起伏。早晌陽光,透過一層薄靄,撒在身上,暖洋洋的。返青抽苗的原野,冒起縷縷霧氣。好似那無限生機,從冬眠中蘇醒,掙脫地表,噴薄而出。欲把春天,再次帶回大地;也把春天的心情,寫在走近大自然的每一個人的臉上。
一路向東,車輛在通往帝王穀的最後一級坡地,巡航遊弋。藍天白雲下,綠茵蔥蔥,翠木簇簇;畜群星羅,村舍棋布。這裏是僅存的幾處印地安原住居民的保留區之一,屬於一個叫伊艾佩部酋(Iipay Nation of Santa Ysabel)的領地。多虧了這個伊艾佩,使得昔日這塊杳無人煙的野嶺荒丘,今天仍保持著難得一見的原生態田園風光。
接近晌午,來到帝王穀邊沿的博瑞戈沙漠公園(Anza Borrego Desert State Park),這是此行的第一站,下午將在這裏展開帝王穀遛彎的第一個項目,嗨啃(hiking)。正是:
伊莎貝爾蘋果村
左彎右拐覓派神
原居部酋原生態
野嶺荒丘又逢春
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