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和凱旋門在淘氣的My bests of Paris排三四五,相對順序會有變化,穩穩的第二梯隊鐵三角。
第一次去凱旋門是從大宮小宮,香榭麗大街逛過去。
明明是開放日,大宮一點理由不給地大門緊閉。老公覺得不合情理,拉著我們繞到另一個門,一樣。那個門不遠有個固定崗亭,門口站著個警察,上前問,警察想當然地說:今天是開放日,當然開門,不開?不可能,你過去看看。
老公苦笑:這回算是見識了french style了!
本來沒想進小宮,聽說沒啥重要收藏品。作為不能進大宮的補償,進去了。
展品裏確實沒見到能讓我們眼前一亮的,但宮殿本身有幾處很漂亮。
特別喜歡這個樓梯,感覺線條特別優雅,充滿細節又不過分。可惜照片拍不出全部。
地上的馬賽克,也是我的菜。
還有這個門廳,從天花板到地板,都喜歡。
走在香榭麗大街上,確定我無意逛店,父子兩個開始看車。
之前,都沒聽說過香榭麗大街上有車店的,我們見到兩家。
凱旋門前似乎在準備什麽儀式,還有儀仗隊。
站在凱旋門上看下麵12條放射狀鋪開的大道,繞著凱旋門轉圈的車流,隻有一個想法——這才是巴黎的中心!
從凱旋門下來,剛才那群人已經獻過花走了。
回首凱旋門,我說這會兒太陽還是太大,落日時肯定特漂亮。
過兩天要離開巴黎了,那天隨便找了家餐館解決晚飯,老公說:快點點,還有哪兒想去沒去的。我說去是去過了,想看凱旋門日落,去的早了。
“那就去啊,不是有Paris Pass嗎,沒說隻能去一次吧?”
說去就去,到的時間正好!
前一次,霧氣大沒看清的新凱旋門,這回看清了。
巴黎落日。這個時候,我以為太陽會正好落進縣凱旋門中間的。等啊等,等到它利落地滑到了右邊的建築後麵。這才想起,巴黎的緯度挺高。
華燈初上的香榭麗大街。
夜晚,亮起來的凱旋門。沒三腳架,沒處借力,虛了。
巴黎寶典推薦了三家甜點店,稱之為edible jewels。
這是第一家Pierre Herme,斜對著的教堂很可愛。
這教堂好像是一度爛尾停工,導致頂上兩個塔不一樣。
他家的馬卡龍。吃完一輪才想起來拍照。
喜歡他家的馬卡龍,也喜歡他家貼心的服務。大概看我帶著孩子,先問是自己吃還是送禮。聽說是自己吃,馬上說那就不要買禮品盒裝的,盒子其實算錢的,就這種紙盒好了,馬卡龍都是一樣的。包裝好遞過來又交待拿回去記得放冰箱,聽說我們旅店房間沒有冰箱,又建議我們去跟前台說,一般旅店都有冰箱,可以讓客人寄存少量的食物。叮囑放冰箱前把塑料袋紮緊避免串味,又說即使放冰箱兩天內最好吃完,不然口感味道就不好了。
真是還沒下口就感覺香甜香甜的。
幾天後,來到同一條街上隔幾個block的Laduree。Rue Bonaparte的這個店好像是他家的第一個店,曾經的總店。這個店有茶室。
因為在Pierre Herme的經驗,直接對店員說自己吃的,紙盒裝好了。店員不耐煩地假笑著:我們沒有紙盒,你要哪種盒子?裝好了就一聲多謝,啥交待也沒有。
本想進茶室喝個下午茶的,瞧瞧這態度,拿了走人!
淘氣周到地開解:有馬卡龍了,不要去茶室喝下午茶了。馬卡龍放久了,不好吃。我們去河邊吧,空氣也新鮮。
盒子很漂亮,應該是值得花錢,但是馬卡龍吃完,就是件垃圾了。
我感覺在色彩上 Laduree的馬卡龍比 Pierre Herme的鮮豔,但是吃起來Pierre Herme的更好吃一點,味道能跟每一種的名字對得上,口感似乎也更fresh。
Laduree的生意做得很好,在巴黎有好幾個分店,在凡爾賽宮也見到他家的櫃台。然而,象《國家地理》的旅遊手冊根本沒提他家,似乎也能說明什麽。食品品質的提升和商業化規模的擴大一直是有矛盾的。
在不太遠的另一家店,也買了馬卡龍。
吃完這家的馬卡龍會發現:前兩家那麽出名,果然是有原因的。一下口就感覺硬很多,味道也不夠細膩。不過呢,價錢也隻有一半。
La Grande Epicerie de Paris是一家賣高級食材的超市,據說不少美國遊客在他家買鵝肝火腿乳酪帶回去。他家也有很多種水果和ready to go dishes。吃膩了餐館,我們到這裏打包幾分晚餐,溜達到盧森堡公園,用夕陽下的美景佐餐。
剛吃完,正準備四下走走,消消食,一聲比一聲尖銳的哨聲響起。很快,一群穿製服的男青年過來,趕鴨子一樣,將遊客們趕出了公園。
哦,巴黎所有的公園都有關門時間,在太陽下山之前。
這片最有名的教堂在兩家馬卡龍名店之間,St. Germain des Paris,羅馬風格。
還有一家號稱世界上最好的麵包店,麵包品種比較少,主打的這種應該是酸麵包,可以按重量買。第一口不覺得好吃,越吃越有味道。如果能烤一下,抹上喜歡的果醬,估計更好。
我同老公說,下次去巴黎要在St Germain南邊一帶找個帶廚房的公寓。
號稱巴黎最古老的餐館也在這一片。網上的評論毀譽參半,走路有點遠,乘車不方便,我們沒有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