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距今約5000年~2800年,總麵積12平方公裏,是目前四川境內發現麵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將古蜀曆史的淵源從春秋戰國時期向前推進了約2000年;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遺址總麵積為12平方公裏,其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麵城牆包圍著的古城,北麵是鴨子河,城區麵積近4平方公裏。3000多年前如此宏大規模的城市,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少見,據考證這裏曾經是古蜀國的國都所在地。狹義的三星堆特指遺址內的三個黃土堆,它與北麵猶如一彎新月的月亮灣,隔著古老的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並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1929年的春天,當地農民燕(yan1)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溝時偶然發現了400餘件具有濃鬱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學家的高度重視。從30年代開始,幾代考古學人便在此發幽探微。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繼發掘,上千件精美文物橫空出世,廣漢三星堆從此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