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帶家裏的兩個高中生去英國和意大利轉悠了一個月。準備行程的時候借閱了風壇裏的很多帖子,在此老身一並謝過。因為去的絕大多數是“名”境地,所以隻在此寫寫三個大家一般沒空去的,算是補漏吧。
Hadrian’s Wall, England
我家十四歲的兒子是曆史迷,大愛古羅馬。在我瀏覽英國名勝的時候少爺提出要去看Hadrian’s Wall。我雖然不知道這是啥東西,但還是眼都沒眨一下,立馬答應。然後自然是灰溜溜地google一番,漲了很多知識。可能是咱自己的長城太震撼了,我壓根兒沒聽說過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民族也築過長城,還是在別人的地界兒上。作為久經華夏文化熏陶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還是覺得叫它長牆比較舒服,不然會引起自己的潛意識混亂。抄一段Wikipedia:
“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是一條由石頭和泥土構成的橫斷大不列顛島的防禦工事,由羅馬帝國君主哈德良所興建。公元122年,哈德良為防禦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護已控製的不列顛島的人民安全,開始在今英格蘭北麵的邊界修築一係列防禦工事,後人稱為“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的建立,標誌著羅馬帝國擴張的最北界。長城十分重要的一段至今尚存,並且可以沿著國家步道領略它的風采。哈德良長城是英格蘭北部最受歡迎的景區,並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地理位置大概是這樣的:
網上有張照片是這樣的:
我們在Newcastle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八點多直奔汽車站。登上Bus X85,50分鍾後到達小城Hexham, 然後換乘了另一公車, 也是專門遊覽長牆的公車AD122路,一路向西而去。
發現這車號和Hadrian開始修牆的年代一樣了吧?英格蘭人挺逗的。
因為我膽兒小,又離了老家就不知道東南西北,所以被LD勒令不許租車。結果就是我們必須在下午五點十分之前趕回Hexham, 好搭車回新堡。沒辦法,女人和孩子不太敢天黑了在陌生的地方瞎溜達。於是因時間關係,我們隻來得及去了三個主要的景點:Vindolanda, Houseteads, and Chesters Fort.
Vindolanda 是一個working site, 有一半的地方還在整理中,遊人可以 邊看邊和工作人員問答。這裏的博物館也是最高大上的。
Housesteads 最大,周邊風景也最好,走路也最遠。
Chesters Fort 是小麻雀,還有一個保存最完整的Bath House,構造複雜。羅馬人為什麽對洗澡這件事這麽執著呢?
沿途所見的大片油菜花地。
Vindolanda博物館外麵的小院子.
博物館內,這些雙好幾百歲的鞋。
Vindolanda Fort
Housesteads Fort , 要爬一個大長坡才到達門口。(不知為啥這個照片拒絕站起來 )
Chesters Fort , Bath House
澡房平麵圖
Chesters Fort. 幹涸的水流旁孤獨了幾個世紀的小石頭凳子。
Coop Chicken House, 當晚在這兒吃的晚飯,很好吃。第二天上午去火車站路上照的。
借此景祝各位雞年吉祥如意!
多謝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