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中的馬德拉島 (Madeira) 歸屬於葡萄牙領地,但地理位置離非洲大陸更近,倒將歐洲本土甩在了身後。來自北非的和煦海風,使亞熱帶中的馬德拉島,氣候宜人,四季如春,說她是歐洲的後花園,一點不為過。
十年前的一次北非郵輪行,曾短暫登陸過馬島,雖逗留隻是大半天,但對這碧海環抱、山巒起伏的渡假勝地印象深刻。
2016年的歲末,約上了幾家朋友,從波士頓先飛到葡萄牙首都裏斯本渡過了聖誕節,再飛行了一個半小時,到達這茫茫大海中的海島首府豐沙爾 (Funchal)。
來馬德拉島的遊人,大都是歐洲本地人。 對歐洲北部的英德人來說,在冬季這裏好比是他們的夏威夷,是節日休閑渡假的好地方。 而來自北美的遊客不多,國人則更少見。 歐洲各大城市主要景點前,中國遊客熙熙攘攘,爭相拍照的景象,在這是看不到的。
馬德拉島為火山島,四處山巒環繞,平地稀有。豐沙爾南臨大海,三麵環山,是地道的山城,紅頂白牆的房屋是沿山而建,頗有特色。
位於半山腰的Jardim de Santa Luzia植物園,各處長滿奇花異草,是遊客們必到之處。
其中最奇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種形似狗尾巴草,但又兩三米高的漂亮植物。從未見過,不知何物。
回酒店亮出照片谘詢前台小姐,她毫不遲疑地說,這就是通常用於美容的植物,那狗尾巴草就是它開的花。 邊說還為我寫下英文名字,低頭一看才知道就是所說的蘆薈,當時的確信以為真。
但筆者此時此刻忽有了些半信半疑:蘆薈有哪麽高嗎?雖說寫的是一篇休閑遊記,不是什麽嚴謹論文,但也不能東抄西扒,如弄成以詐傳詐,傳到江湖上也丟不起這人呀,搞明白是必須滴。 暫且撂筆,遍查世界各地各類蘆薈的照片,沒發現一張是一樣的,心裏便略知了幾分。 但隻知其貌不知其名,如何再查?想了片刻,那隻好走按圖所驥的路子了。 在圖像搜索中鍵入“Madeira's plants and flowers(馬德拉的植物與花)”, 穀歌一下子給出了數百張照片,其中有兩張正是這狗尾巴家夥的玉照,一張還標有名字。 事情到這兒就容易了,將名字輸入Wikipedia(維基百科),一下真相大白了。 原來它的學名叫Agave Attenuata, 俗稱Swan's neck (天鵝頸)或 Foxtail (狐狸尾 ),原生長於墨西哥,但目前常見於利比亞與馬德拉,中文名字叫翠綠龍舌蘭,那大尾巴是花莖。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長姿勢了啊。
馬德拉不僅是繁花似錦的渡假勝地,更是徒步者的天堂,全島官方推薦的徒步路線就有50多條。對我們這些常走天下的“波城飛狐人”而言,不挑幾條經典路線溜達溜達,有點對不起飛狐的名聲了。
第一天,首選的是徒步者來島都要去的PR8號路線。 馬德拉島東西長近60公裏,南北寬20多公裏,麵積約800平方公裏。PR8路線在整個馬德拉島的最東端海角,就是地圖上的紅色圈處。
開始一段路, 是貧瘠荒涼的山穀,似在非洲大陸上穿行。
但轉過幾個彎,寬闊海景開始出在眼前。
在懸崖峭壁上攀行,沿途的火山岩、絕壁及氣勢磅薄的大海,超強的視覺衝擊讓你驚歎自然景色如此壯觀、震撼。如果你隻想徒步一條道路,PR8線路無疑是首選。
當爬上最後一個陡坡,我們終於看到漂浮在大西洋、彎延曲折的聖勞倫斯角。天高雲淡,碧海藍天,微風襲襲,眺望遠方,隱約可見盡頭處的燈塔,但因山體不再相連而無法靠近。 一條鎖鏈橫在麵前,提示我們,這已是海角大地的盡頭了。
在馬德拉徒步,Lavada Walk是你決不能錯過的。 葡萄牙語Lavada,意思是迷你水渠。 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人便開始了“北水南調”全島灌溉的大工程, 將島北部豐富的水源,輸送到缺水的南部。 到目前為止,馬德拉全島的lavada總長度已經超過兩千多公裏。 在這山地海島,大多的水渠是修建在群山之中,不少還是懸崖陡壁邊上。 如今這獨特的幾百年的水渠係統仍在源源不斷輸送山泉外,又被開發成山中四通八達,世界中獨具特色的徒步路線。
第二天,我們就走了最受歡迎的PR10號水渠路線。山崖邊、雨林中,風景別樣。
對想挑戰自己的徒步者來說,島中部連接幾座最高峰的路線更具誘惑力。 其中的PR1路線,連接了馬德拉島第一高峰Pico Ruivo (1861米) 和第三高峰Pico Do Arreeiro (1818)。 在這海拔近2000多米的地方,你可以眺望到遙遠的大西洋海岸線,也可以低頭俯視幽深的峽穀。 因大部時間雲霧繚繞,又被稱為雲中漫步。
知道此行無時間走這條路線,但作為一個也算有些年頭的徒步者,為了信仰也至少要去看一眼呀。 站在Pico Do Arreeiro峰頂,走在PR1的起始處,凜冽的山風中,雖瑟瑟發抖,但看那群山峻嶺,望那雲起雲落,令人內心激動不已。
大西洋中的馬德拉群島位於歐洲西南端,距首都裏斯本約1000公裏,距離非洲大陸的西側600多公裏,地圖上那個紅色標記就是馬德拉的位置。
因其離島的特殊地理位置,馬德拉不會可能受到廣泛關注,即使在歐洲,它也不是大眾化的旅遊區域,是屬於比較小眾的渡假地。 但這裏沒有景點遊客的混亂吵雜,也未充斥商販叫賣的銅板味。 它很大程度上沿續了以往的生活方式,所以看上去有那麽一些傳統。
據記載,在1418年葡萄牙航海家重新發現了馬德拉。豐沙爾的老城裏,在這些小巷中,玻璃罩的街燈下,百年來磨滑了的石頭路上,曆史不是僅留下一些痕跡,曆史是仍在這裏繼續。生活與曆史交織而行。
小巷裏隨處可感受到歲月的流逝。
在時代的前進中,馬德拉人是如何留住歲月腳步、保持它特有的曆史文化風貌? 這裏沒有四處興建、名目繁多的仿古街,也沒有看到賣著從同一批發市場批來的雷同的小商品紀念品,更沒看到那些土木翻新,樹碑題字,不倫不類的人工景點。
這麵舊牆的小巷連接著老城區的鬧市。斷垣殘壁上的畫作,讓人頓感交錯的往昔和今日。這位畫風前衛的藝術家很可能不是什麽顯赫名家,可這殘缺畫布上的畫作卻勾勒和彰顯出他心中那奇特非凡,魔幻般的意境和構思。也許有一天,這老屋或被推倒、被取代,可它傳播的藝術和思想卻曆久彌新,令人駐足留目。
Rua de Santa Maria是老城中的一條窄巷,這曾是行車都困難的陋巷,兩側多是倒閉的店鋪或已是無人居住的老宅。2011年由幾個藝術家倡導、在豐沙爾市政的支持下,一項叫做“"Art of the Open Doors (敞開文化藝術的大門)”的活動拉開序幕,這向藝術敞開大門可不是一句簡單的形容詞,是真要把小巷的一扇扇老門變成可欣賞的藝術品, 要"bringing new life to the gates of this historic part of Funchal”。 任何人都可參加,創作的主題、形式及方式無任何限製,任你的藝術想像力翱翔。眾人踴躍報名參加,有專業有業餘,有老有少。當年4月6日首個門成為了藝術展品。
開始時事情並不順利,小巷的住戶持懷疑態度,找到門主並獲得同意有點不易。 但最後有161扇門變成了這特殊室外展覽館的藝術品,呈現了各種各樣的主題,各種各樣的風格,每一扇門就是一個故事,五彩繽紛,包羅萬象。
每扇門旁都有說明的標牌,可惜不是英文。
如今,當年衰敗的小巷,成了豐沙爾飯館咖啡館一條街,從白天到午夜,遊人接踵而至,家家座無虛席。成為人人必來的主要旅遊點、品嚐多樣美食的集中地。藝術的魔力就是這樣能化腐朽為神奇,令平淡無奇化栩栩如生。誰說文化人不能推動生產力向前進?
在各式的彩繪門中,在巷口處的一幅肖像畫引人注目,這就是已故葡萄牙Fado(法朵)音樂的著名女歌手、人稱法朵女皇、葡萄牙國寶級人物:Amália Rodrigues。
聽一場法朵音樂演唱,是出行前就計劃必做的事情之一。法朵通常在歺館、酒館或咖啡館內表演。 新年夜的前一晚吃過飯後,去了一家兩天前就看好,老城內掛有“The best fado in Madeira"的一家小歺館,沒想到早已滿座。轉回那彩門小巷,另一家也隻剩下一張空桌,勉強擠下了我們一行人。而那法朵女皇的肖像畫的門正是在這家歺館的側外牆上。
落座後叫了一瓶十年的馬德拉葡萄酒,又等了片刻,燈光暗下,演唱開始。是三個樂手演奏,四位歌手輪流上場演唱。
Fado (法朵) 一詞源於拉丁文的Fatum,意思是命運 (英語中命運 fate 一詞也源於此),是葡萄牙著名的傳統民謠。法朵音樂擅長表達哀怨、失落和傷痛的情懷。特殊的吉他樂聲與獨唱者的深沉憂鬱腔調,空靈動人,令聽者無不感動。如果你去過葡萄牙鄰國西班牙,看過著名的弗拉明戈舞蹈,兩者是有些相近的,隻不過法朵的表演是隻唱不跳。
當晚這四位歌手都是上了年紀的,隻有富有生活曆練的人,才能唱出那悲怨深切的情懷。其中那位女歌手應近七十歲左右,聲音深沉、有穿透力,但又娓婉動人,深情投入。咫尺之間,雖聽不懂歌詞,但備受感染,與歌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當晚另一亮點,是伴唱對唱的竟是一位正在工作中的男服務員,在不斷走動的忙碌服務中,仍不失時機地準確地切入,渾厚宏亮的男中音絕對是專業水平,令眾人叫絕。馬島百姓的藝術修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照片中門口站立的穿白工作服的,就是正與歌手對唱的男服務員。
演出結束時,又忽然闖入一隊街頭表演者。我們這夥人從來就是不但愛看熱鬧、還不怕把事兒鬧大的主。立馬跳入參加,跟著又是環場跳,又是扯脖子唱,女士們還奪下那傳統小黑帽帶在自家頭上。不亦樂乎,又鬧到了午夜。。。
看豐沙爾老城,不要以為馬德拉好像是個遺世孤獨的小島,其實與葡萄牙其他海島不同,馬島的這首府又是一個充滿時代氣息的現代化城市。
“瑪黛拉就是瑪黛拉,那份薄薄涼涼的空氣,就是葡萄牙式的詩”,當年三毛和荷西遊曆過馬德拉島後寫下了《瑪黛拉遊記》,裏麵的這一句話是對這海島精彩的概括。
火山爆發形成的馬島,隻乎全是山地,看到那些彎彎曲曲、群山峭壁上的路沒有?
除了令人眩暈的轉彎,很多都有近40多度陡坡的盤山路,隻有令人屏氣的一車寬,一邊還是百丈懸崖。 喜歡自駕的我,曾穿梭過意大利山城的狹窄古道,也馳騁過南美的安迪斯山脈,但決無膽量在這開車。 你若無當地人的高超車技、沒有懸崖邊急轉彎迎麵來車仍麵不改色的堅強意誌,forget about it。
到達的當天,坐了近一個小時繞來繞去上上下下、幾近令人嘔吐的公車後,來到了歐洲最高的懸崖、580米高的Cabo Girao玻璃觀景台。
島內深山處,還有一觀景台是俯瞰叫做修女穀的深穀。曆史上,一群修女為躲避海盜的侵擾,逃到了這深山。深穀間是此後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莊。
在豐沙爾市內,如乘纜車可到達市內最高點。
在那裏可嚐試一下當地特有的一種叫Toboggan的藤籃車,就是雪橇一樣的坐椅,但是被身穿白衣、頭戴馬德拉草帽車夫推著,一路從山上陡坡與機動車一起滑下,刺激,又有傳統風味。來張網上的照片。
高低起伏的馬德拉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全島隧道高架不計其數。三家bus公司的路線,遍及全島各個角落,甚至到徒步路線的起始點。出租車與北美相比,也相當價廉。便利的交通保證了全島的繁榮,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說到交通建設,就不能不提一下豐沙爾機場。 豐沙爾機場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機場之一。 在這個四麵環海都是山的島上,機場隻能緊貼山建在海邊,隻有一條跑道,又因其短而驚險萬分。 1977年葡萄牙航空公司425航班在兩次著落未成功後,飛行員做最後一次嚐試時,衝出跑道在海灘上爆炸,至今仍是葡萄牙航空史上最慘烈的空難。 事發後,采取填海造地的方法翻新了機場,延長的跑道是懸空建在海灘上,由水泥柱來支撐。 但每次降落,飛行員仍必須先麵向群山飛行,在最後那一刻才急轉,對準進入跑道。 豐沙爾機場擴建的新跑道贏得了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的大獎。 我們第一天乘車去海邊徒步時,車就是在沿海高速公路上,從跑道底下的巨柱叢林中穿過的。上兩張網上的機場照片。
說了美景,就一定要談美食,而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的絕佳方式。一次旅行,舌尖上的美味享受,與沿途的美麗風景相輔相成,相形溢彰。
馬德拉島有著物美價廉名揚天下的葡萄牙的各類生猛海鮮。各歺館通常搞一海鮮大拚盤,放在門口冰藏櫥中炫示,讓人食欲大動。
島上還有自己的特色佳肴。 這裏有一種黑色的長帶魚,叫做Black scabbardfish,生活在一千多米的深海,在歐洲大西洋沿岸,隻有在馬德拉島的海域能捕到。 這種麵目猙獰但肉質細膩的魚肉,當地人是與香蕉一起烹製的,可清蒸也可油炸,味道鮮美,此行中大家久品不厭。
也嚐試一種當地獨有的魚湯,端上來時驚奇發現,裏麵不但泡有麵包,還有一個水波蛋。味道是相當不錯滴。
當地還有一種麵包,粗麵製成,頗像我們的發麵餅。內有空洞,略帶酸味,很好吃。傳統方法是用木柈明火烤製。歺館上菜前,給的都是這種麵包。
改製成長方形後,切開抹上橄欖油, 中間夾上肉,已成了島上街頭巷尾的快歺食品。不過在麵包攤上,都已是電爐烘製。
島上更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奇芭異果,裏麵的果汁味道甜美好喝。
談了美食,也不能忘了美酒。馬德拉的葡葡酒是很有名氣的。它最大的特點是保質期極其的長,即使開瓶後也可長期存放而味道不變。從15世紀起,包括葡萄牙在內的歐洲船隊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馬德拉成了航行停靠的中轉站,船員們需要一種酒能一直陪伴幾個月的海上航行。馬德拉人發明了這種特殊釀酒工藝,高溫再加上故意將酒暴露使其氧化,製成這種口感好又不會變質的酒。
這家酒店還售有一百六七十年前釀製的酒, 這在其它任何種類的葡萄酒都是少見的。當然價格也是不菲。 也看得出這種黑色玻璃白色印字的酒瓶,是多年留傳下來的傳統。
美食美酒,離不開用心製作的當地人。説到這裏的百姓,三毛在她的《瑪黛拉遊記》裏是這樣描述的:“這樣的小城,不可能有麵目可憎的人,看來看去,表情都是悅目,令人覺得賓至如歸,漂泊大城的壓迫感在這裏是再也不可能感到的”。
看這篇遊記,是第一次讀三毛的作品(三毛的擁躉們,失敬了),但對三毛的評論深有同感。旅行抓拍,最不願看到的和盡力避免的是引起被拍者的不悅。但走南闖北,從未有任何地方,像馬德拉人這樣高興,並發自內心地展現他們自己。
街頭表演的樂隊正在休息,但這對靚女帥哥看我拿出手機,立即轉過身來,還擺出耍酷的姿勢,讓你盡情拍照。看他們的笑容多麽清澈。
這家燒烤店就在那彩門小巷內,站在門口服務生認出我昨晚在那裏吃過飯(不是俺長的出眾,全因亞洲遊客太少),明知我不會成為回頭客,但仍開心地讓你拍照留念。
櫥窗裏的乳豬令人感興趣,裏麵的廚師看我在外張望,馬上走過來隔窗自豪地讓我拍。
拍完他招手示意讓我進去,這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原來在屋裏麵,他拿出一隻金燦燦烤好的,高高興興地捧起來、擺出姿式又讓我照。
一天午夜後,我一人拿著相機在街上四處逛,有三個警察值勤在街頭。其中的一個過來打招呼,說自己也喜歡攝影,並熱情地介紹好的拍照地點,並掏出筆來,花時間在我的地圖上詳細構畫標記。他說著流利的英語,在深更半夜的街頭,倆人興高采烈地從照相器材聊到馬德拉旅遊業的發展。他還拿出手機上網,讓我看他的攝影網頁。哇塞,其水平之高令人敬仰,完全媲美專業人士。最後倆人各自拍照留念。又一次證明了,快樂的馬島人民藝術修養真是不得了。
這些身著民族傳統服裝歡慶節日人,駐足街頭與遊人熱情交談,高興地留影拍照。他們的臉上流露出來發自內心的愉悅,也呈現出對家鄉的自豪。
什麽叫“幸福指數”?它不是來自什麽機構的那些不靠譜的統計,更不靠什麽社論的反複宣傳。老百姓的燦斕笑容是最好的指標!
查了一下,馬德拉全島為自由經濟貿易區,年人均GDP在3萬歐元上下浮動,與首都裏斯本持平,領先全國。
除了平民百姓外,馬島也與不少名人有關。丘吉爾下野後,愛好繪畫的老政治家曾多次來島上休假、寫生。再往前推,那有名的茜茜公主曾也到過這裏,來養她弱弱的身體。現在島上還有公主一個雕像,這次沒來的及去看看。
街頭懸掛著丘吉爾在島上作畫的照片。
歺館將與霍金的合影掛在門口的牆上。
但島上最最牛的名人、也是馬德拉人的驕傲、那就是在島上土生土長的世界足球超級巨星 Cristiano Ronaldo, 國人?稱的C羅。馬德拉人在海濱旁為他們的英雄修了一座紀念館,就叫CR7, C羅名字的縮寫與他的號碼。
展覽館前廳都是C羅馳騁球場的巨幅照片。
來這裏,一定不要錯過門前的三米多高的C羅塑像,人人與之合影。但這著名的銅像,也因某部位過於顯眼而從一開始就遭到一些人的非議。2014年落成時,C羅是親自來剪彩的,人家本尊都不說什麽,吃瓜群眾就別多嘴了。
C羅的母親與姐姐仍在島上生活。成名後的C羅也不忘家鄉,每次進球後那個撩起球衣標誌性慶祝動作時,露出經常穿的內衫上是寫 著 "Madeira" 的大字,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家鄉。上張新聞照片。
年末來這裏,不但氣候宜人,又正值歡渡聖誕新年期間,山城裝點的格外有節日氣氛。
在此行的酒店,大海就在伸手可及之處。每天早上的日出,都展現出新一天不同的畫卷。
在島上的最後一夜是2016年的最後一天,馬島的迎新年焰火是赫赫有名的。它的特點是從海麵上、在環繞的山坡中、從山頂上、一齊燃放,整個城市在焰火包圍之中。因規模之大無處可比,因此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中。
當天,夕陽下,包括維多利亞女皇號在內的九條專門趕來觀看焰火的郵輪,在港口內和海麵上,一字排開,場麵壯觀。
午夜之前,城市靜悄悄地等待著新年的來臨。
隻有驚濤在不停地撞擊。
午夜時分,汽笛齊鳴,瞬間五彩的禮花從四麵八方騰空而起。身臨其境感受的震撼力,靜止的照片是遠無法體現的。
人們激動不已。我和朋友與周圍來自世界各地素不相識的迎新人,相互握手致意,大家真誠地互道新年問候。
震耳欲聾的焰火剛剛停息,海風吹散了硝煙,赫然望見遠處山坡上的年號燈標已悄然轉換成了2017!
新的一頁翻開了,生活又接著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