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羅馬,和我的羅馬,交織成鹹魚餅子(2)

來源: 我愛紀錄片 2016-11-10 06:13: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477 bytes)

接上篇。文章首發於“三城薈”公眾號,有我原創更多的歐洲遊記。

 

帶你重回羅馬 - 許願泉

 

羅馬最有名的噴泉,無疑是特萊維噴泉(Trevi),我們中國人更願意把它譯為許願泉。許願泉的作者是Salvi,它落成於1762年,據說修建了30多年。許願泉的水慶典就是生活,健康和變化的象征。結構中心是海洋的化身,似乎被海馬、海神牽引的戰車從水中浮現一般。岩石中間裝飾有30種不同的植物。整個效果是雕塑,建築和自然的獨特組合體。

 

我在泉水前逗留了很久,它的柔美自然是吸引我的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電影《羅馬假日》中,許願泉也是一個場景。看來,羅馬如此吸引遊人,恐怕也要部分歸功於奧黛麗赫本了。我是非常喜歡這位女演員的,在我心目中,她真的是感性與性感,理性與智慧的完美結合(這四個詞,現在早已經被用濫了,人們糟蹋文字的速度永遠比創造文字的速度要快)。這部電影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致於很多遊人到羅馬旅遊就要專門沿著“羅馬假日”裏麵拍到的那些景點做一次“羅馬假日之遊”。


按照當地的傳說,隻要你背對許願泉,按照“正確的程序”,用右手把一枚硬幣從左肩上方投進水裏,你就能再次回到羅馬。這個傳說如此深入人心,我在水邊看到幾乎每個遊人都投了硬幣,甚至有的扔了很多枚,也有的因為投幣姿勢不正確而重投。遊人眾多,這樣一來,羅馬每年都會從這個噴泉收獲大量的硬幣,至於具體數目,說法不一,有人說是12萬歐元,有人說是幾十萬。
 

我在池邊站了很長時間。看泉水,看海神雕塑。我也終究不能免俗,在離開許願泉時,按照“正確的程序”,向水中投了一枚硬幣。我確實不是離經叛道的人,此刻真的希望傳說是真實的。

 

Wei Wei 後注:經過一整年的翻新工程後,Trevi不再允許遊人向裏麵扔硬幣了,而且隨時會有吹哨的城管大爺讓不聽話的遊客在眾人麵前顏麵掃地。但是人們依舊充滿熱情跋山涉水的來看她,悄悄的許一個願, 願自己再次回到羅馬。我也一樣。有圖有真相,我這是來看人的呀!

 

 

 

腦洞大開 - 萬神廟

 

 

先由我感歎一下(此處我是Wei Wei)。路易讀過的書,比我吃過的鹽都多,而且我還口重。看完他寫的曆史和他的思考,我覺得我隻能假裝文藝在接下來的文章裏來點軟貨就好了,也算把這個鹹魚餅子添點蔥花的味道。

 

在羅馬,最讓我震撼的建築其實是萬神廟。這是羅馬共和國時期(公元前27年),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裏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後”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才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

 

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遠型,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4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采光。

 

 

不用使勁盯著看了, 就是露天的,沒有玻璃, 所以下雨的話,那下麵就是水簾洞了。這個洞是萬神廟唯一的采光點, 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瀉下, 並會隨著太陽未知的移動而改變角度,給人一種非常神聖莊嚴的感覺, 絕佳的宗教建築,也是一個絕佳的讓人腦洞大開的地方。據我媽回憶,我第一次帶她去這裏的時候, 我就像一個白癡一樣的坐在地上不同的位置體驗光線的神奇。十幾年過去了, 當我和閨蜜再來的時候, 我還是像一個白癡一樣做同樣的事情...這孩子就是不長心呀!

 

 

 

 

一腳踹出國門 - 梵蒂岡

 

 

小時候被隔壁家比我大的熊孩子給忽悠過。他一邊用袖口擦著清鼻涕,一邊用穿著大解放膠鞋的腳丫子撥弄沙土堆裏的足球,然後用蔑視的小眼神電我,“那個誰,你知道我的足球神功有多厲害嗎?我一腳丫子就能把這個球踢出國界!”我立馬識破他的牛皮,轉身就走。他在後麵直吆喝,“哎,哎, 你回來呀。 我是說我要是在梵蒂岡, 我就能一腳丫子把這個球踢出國界!”我抿著嘴唇,心裏叨咕梵蒂岡這個名字,然後轉頭對他回眸一笑,發現他已經坐在沙坑裏摳腳丫子...一段本來可以因此而開始的戀(zao)愛(lian)就這樣夭折了。

 

 

多年之後,當我第三次站在聖彼得廣場中心和聖彼得大教堂門前,我連那個男孩的名字都想不起來了。周圍自然沒有踢球的人,除了來朝聖的人,來看光景的遊客,還有許多正在為複活節慶典做準備的工作人員。

 

《聖經·新約全書》記載,為了贖世人的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複活,複活節因此得名。複活節是天主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是超過聖誕節的。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複活,也就是周日。屆時教皇將在聖彼得大教堂進行彌撒,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也都大批湧進梵蒂岡。我們這一次沒有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因為等的人實在太多了。

 


Dan Brown在他的小說《天使與惡魔》 (Angels & Demons)裏說過。“Science tells me God must exist. My mind tells me I will never understand God. And my heart tells me I am not meant to.” (科學使我相信上帝一定存在。我的理智卻告訴我,我永遠不能領悟上帝。 我的心說本不該領悟。)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當我走進聖彼得大教堂廣場的時候, 我的心也在告訴我同一句話,“不必領悟,順其自然“。基督顯現也好,基督重生也好,如果上帝願意人們相信,那他會擇機顯現。如果人們並不在意,那上帝之真假其實都不相關。科學和宗教並非對立。科學還太年輕,還在發育階段,尚未理解宗教。當科學長大了,希望教廷還在,到時來場全球直播公開辯論吧。

 


 

 

讓人相信永恒 - 天使橋

 
從梵蒂岡教廷離開,你不會錯過穿越羅馬的台伯河,近在咫尺,然後在25公裏之外入海。河上最著名的就是聖天使橋,連接西岸的聖天使堡和東岸Ponte(橋)區。在過去的時代,朝聖者經過此橋前往聖彼得大殿,因此它也被稱為“聖彼得橋”。6世紀時,教宗額我略一世將城堡和此橋都以“聖天使”命名,傳說天使長(就是天使大總管)邁克爾(Michael) 在城堡的屋頂顯現,宣布黑死病的結束。在1450年的禧年,由於大量朝聖者的到來,許多人落在河裏淹死,故拆除了橋頭的房屋以及一個羅馬凱旋門,以便拓寬朝聖的通道。

 

 

天使究竟是男人還是女人呢?或者共體?

 

 

同心鎖上是意大利文。 我特意查了一下,per sempre的意思就是永遠, forever! 哎,全世界的人呀都非要有這個心結。世上有什麽是永恒的?對了,羅馬是永恒的!

 

 

 

那些讓人迷失的大街小巷 - 可能是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那天黃昏,我們都玩累了,在回家的出租車裏看到這樣的景色,當時就有些迷糊。這是羅馬?有軌電車,寬闊的馬路,參天的大樹,靜謐的街道,還有低垂的夕陽。明明是家鄉,我們長大的地方。

的確不是,這樣的車在大連隻有日偽時期才有,可在羅馬,這是常態。

可是這片夕陽,這般樹影,是那麽的熟悉。

好似昨天才走過一樣。

 

一直到回了梵蒂岡的城跟兒下,我才徹底清醒過來。不是家鄉,還是羅馬。

 

看著這些照片,我不禁又想,也許per sempre,是真實存在的,forever不是虛幻的,永恒是能夠創造的。 一如這些城牆,這些古樹,這些故事,這些古跡,這些圖片,這些留下來的文字,這座永恒之城。

所有跟帖: 

好文 -微風不度- 給 微風不度 發送悄悄話 微風不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16 postreply 07:46:23

才女美文 -小鼻子- 給 小鼻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0/2016 postreply 14:03:30

樓主這是什麽時候去的?我9月份去的時候還讓拋硬幣那。真想回去。 -linlin- 給 linl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0/2016 postreply 17:40:17

我是今年三月底去的, 就是複活節那個周末。難道是意大利經濟不景氣,又要靠池子裏的錢救濟了? -我愛紀錄片- 給 我愛紀錄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3/2016 postreply 13:52:52

天使既非男人,又非女人。 -Redfernbus- 給 Redfernbus 發送悄悄話 Redfernb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1/2016 postreply 02:26:51

我知道,就是不說,嗬嗬。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1/2016 postreply 11:07: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