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旅遊的趣地趣事趣人(四,錫崖溝、掛壁公路、李總)
錫崖溝指路標:
錫崖溝位於陵川縣境最東端,晉豫兩省交界處,全村由十七個自然村組成,200多戶人家散居在麵積為11.5平方公裏的山溝裏。他們的祖先是古代戰亂和災荒年代逃進山裏來的。這裏群峰環列,溝壑萬丈,世世代代的溝裏人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大山裏繁衍生息,每日在懸崖峭壁上爬行,不知有多少人為此喪生,多少農副產品被拋棄。千百年來,他們過著自生自滅的原始人一樣的生活,在溝裏開荒、種地、植樹、放牧、砍柴,儼然是一個“世外桃園”。
錫崖溝掛壁公路入口:
掛壁公路呈Z字形在山體內盤旋,這一段從外麵可看到4橫排窗口,代表公路在山體內折疊4次:
從1962年開始,錫崖溝人為與外界溝通,在懸崖峭壁上,用錘子、釺子,靠自己的一雙手,花費30年時間,終於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7.5公裏的“掛壁公路”,其工程量之大、施工之難、工期之長,均為南太行山7條掛壁公路之最。
從1962到1978年,錫崖溝人三次試圖築路,三次都失敗了。但他們並沒有甘心,更沒有死心。1982年1月1日,他們請來工程師,製定了“依山就勢,順崖鑿洞,天窗排渣,螺旋上升”的大膽創新的築路方案。
錫崖溝龍王廟,可惜我們去時正旱,瀑布斷流:
為了籌集資金,他們捧出了準備娶媳婦的積蓄,獻出了當年過門的嫁妝,捐上了備下的棺材,變賣了菲薄的財產。村委會賣掉了集體的樹木、牛羊、飼養室、連幾間辦公室也作了貸款的抵押。他們決心作一次破釜沉舟、決死一戰。他們組成了黨員攻堅隊,青年突擊隊,光棍決死隊,婦女支前隊,全村男女老少都撲在了修路上。許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在工地並肩奮戰。婦女們月夜推碾、納鞋、做幹糧、補衣服供應前線。為了修這條山路,全村共投入了59.6萬元,招募了數百位村民義務投工210.8萬個工日,運送土石方23萬立方米,期間還犧牲了兩位村民。在修路進入最困難的時刻,轉業軍人宋誌龍回村了。他帶領又一批敢死隊,卷起鋪蓋,帶上鍋碗,剃了光頭,紮進了工地。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1991年6月10日,這條路終於打通。1994年,反映錫崖溝人築路故事的電視片《溝裏人》感動了全國的觀眾。
小錫崖溝:
最初的錫崖溝掛壁公路,還是碎石鋪就的路麵,2000多米的隧道很不規則。2003年,由政府出麵,對錫崖溝公路進行整修,路麵鋪成水泥路,山體上、隧道裏的危石得以清理,懸崖邊還砌有防護欄,隧道內進行了限速,並有規定的通行時間。
溝裏人家:
飯店養的母雞,我問老板娘我們盤裏的雞蛋是自家雞下的嗎,她答不是,山外進的貨:
中午時分我們經過龍王廟旁邊的一家小飯館,沒有顧客。老板娘正在洗一大盆淺灰色像木耳似的不知什麽東東,見了我們她忙站起來招呼。我問:"這是啥?"答是野菜。"叫啥名字?"答叫地皮菜。"好吃嗎?"答還可以。"怎麽吃?"答炒肉炒雞蛋都可以。我說那就來盤這菜炒雞蛋,再來一碗湯。她問野菜湯行嗎?我說那就最好不過了。沒過十幾分鍾,菜、湯、飯都端上來了。野菜湯其實是我們在多倫多常在路邊采來吃的灰灰菜,在俄羅斯頓河草原也摘回家庭旅館煮吃過。我問她是本地人嗎?她答是的,中國旅遊節剛過,這兩天貨少了,老公今天出山進點貨,家裏就她一個人。
多倫多路邊常見的灰灰菜:
正拉著話呢,一輛小車停在路旁。四條漢子下車朝我們走來。老板娘正要招呼,為首的中年大漢抬起左手示意她別打岔。把臉向著我問:"這是啥玩意?"我答地皮菜,老板娘補充說是這裏山中的野菜。他又問我:"好吃嗎?"我答挺不錯的。他轉臉向著老板娘:"照著他們這樣子來四份。"
老板娘馬上進了廚房。他們在我們隔壁桌子坐下來,領頭的(他們叫他李總)挨著我的座位,一開口竟問:"你對習近平怎麽看?"天哪,中國人這是怎麽啦?個個關心國事,而且口無遮攔。我比較謹慎地說:"我覺得他反腐還是得人心的(這確是我當時的認識)。"李總說:"反腐會不會打擊經濟啊?"我說:"不應該吧?"李總說:"難說,現在很多經濟都是靠腐敗維持的。"
我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正想向他請教。可惜他並不熱衷於宣傳,扭身和他的部下說話去了,讓我討了個沒趣。不過看到今天的中國人言論確是自由多了,與毛時代真有雲泥之別(當然你不能到網上"妄議中央",更別說出版),我還是由衷高興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