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觸感到的印度(下)
南都非常聰明和精明,他其實一直在細心地觀察我們並保持距離。終於,無意中一條美麗大河的急流衝垮了隔在他和我們之間的心理藩籬。它名叫Betravati River,發源於印度南部Vindhya山脈,向東北穿過Malwa高原,蜿蜒600多公裏後在聖城瓦拉納西西邊注入恒河。和瓦拉納西的那段極其緩慢雜亂肮髒的恒河完全不同,Betravati River非常湍急、清澈、幹淨。那天早上,我們經過橫跨它上麵的一座多孔石橋,看到好些年輕人在河中遊泳。我讓南都將車停在河邊,脫了衣服就向那裏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水中。這使那些小夥子十分詫異和開心,全圍了上來:一個中國麵孔的鬼佬啊!他們的體質都不錯,但遊泳技術卻很欠缺。我教他們自由泳的初步知識:呼氣、吸氣、劃水和踢水,示範給他們看,耐心地一個個糾正他們的動作。幾個鍾頭下來竟然大有進步。告別時大家依依不舍,一個個攝影留念:
回到車裏拿衣服時南都給了我一個熱烈的握手。開始我還以為他想誇獎我遊得好,但立刻就感到不對:我看到的分明不是素日恭順的南都,代之以我們早就盼望的平等、友好的目光。那天他接受了我們的邀請一起午飯,坐到了飯桌上時手裏拿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這是我載過的客人的留言本,"他解釋,"平常都是最後一天才請遊客寫的。今天我想請你們看,因為你們和他們不一樣。"
筆記本裏包括了北美、澳洲、西歐和日本南韓眾多遊客的誇獎評語,有的還用朝鮮文或日文簽的名字,但沒有中國或港台遊客。我問南都,你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是不是隻有我們是中國人?南都說:"No,what I mean is,他們是來看風景的,你們是來看印度的;他們是遊客,你們是我們的朋友。"這使我想起我母親生前教過我的一句話:看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單要看他對你好不好,更要看他對別的人好不好。這個家訓應該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起列為泛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從此以後我們的談話就不再是我們提問南都回答的形式,而是對某個問題的討論。南都其實很渴望知道外國-----美國,加拿大和中國人是怎麽過日子的。例如,他最關心年輕人的就業,不甘心他的孩子們日後在鄉下耕田,可他不但沒錢供他們讀大學,更沒有為他們找份好工作所需要的背景(印度式拚爹吧)。"到外國留了學回來的找份好工作就no problem,可我們這樣的家庭哪供得起?"
早晨在勞力市場等待被雇用的男人們,有的還自帶簡單工具。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大規模下崗時這種場麵也很常見:
我們的另一個話題是醫療。印度在名義上有全民公費醫療,但南都家的村子並沒有公立醫院。最近的城裏公立醫院距離他家20多公裏,而且條件很差。交通就很傷腦筋,還得住旅館(排隊預約時間長)。醫生看病雖是免費,但水平低、馬虎,態度也不好。見了醫生常先開一大堆檢查、化驗單,而這些檢查卻是收費的,價格常超出農民能負擔的範圍。藥費也是要自付的。這些都大大限製了所謂全民公費醫療的實際意義。現在他的家人生小病,捱捱也就過去了;父母生病,他們自己根本就拒絕去看。即使在城裏,大家也寧可去那些賣廉價藥兼看點小毛病、無醫生資格的medical store解決。有點錢的人就去私立醫院。南都說了句很有說服力的話:"你看街上有幾間公立醫院?要是全民公費醫療真能解決問題,怎麽還有那麽多私立醫院?生大病去私立醫院要賣地賣房子才交得起費用的。For us,that is impossible!"
城裏有這種無醫生執照的medical store:
Dr. Singh 工作過的私立醫院的病房:
創傷治療室和ICU:
藥房和收費處:
私立醫院的醫生大多受過嚴格的教育和培養,但收入比北美的仍少一大截。Dr. Singh是我多年前在一個會議上認識的,他的兩個兒子也都當醫生。自從幾年前老伴去世後他辭了職,整天在家帶孫兒孫女,再也沒出過國:
回到新德裏,沒有了南都的我們立馬又變成聾子和啞巴,隻好老老實實地再當真正的遊客。那天早上,剛走出酒店便有個年輕人開著他的tuk tuk來兜生意:
簡單的討價還價後,說好去4個景點:顧特卜塔、蓮花寺、胡馬雍陵和納拉揚神廟,1000盧比。剛開車我就覺得方向有點不太對,我們先說好的順序被他調亂了。午飯時他竟把我們拉到一個大商場門口,讓我們"進去看看"。我明白告訴他:"不看,我們也絕不下車。"因為我們對那些街道不熟悉,直到下午接近酒店的大街上我才發現他沒帶我們去胡馬雍陵就想結束當天的行程。我太生氣了,嚴詞指責他不守信用。這年輕人居然眼睛也不眨一下就隨口撒謊說胡馬雍陵下午不開。我當場掏出旅遊局的《新德裏旅遊指南》來,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胡馬雍陵的開放時間是早上日出到下午日落。因為當時已經太晚,再去胡馬雍陵來不及了。在酒店門口下車時我告訴他:"你違背我們的口頭協議,破壞了我們的旅遊計劃,今天我不付車費給你。你有什麽要說的可以叫警察,或者進去讓酒店經理評理。"他慌了:"Tomorrow,tomorrow....."我說:"沒有tomorrow了,明天我不會再雇用你。"他又再連連道歉,最後我給了他800盧比了事。實際上我根本不在乎這區區200盧比(才3 美刀),但覺得他應該從中得到一點教訓。這個年輕人的不守信用和隨口撒謊的確給我太壞的印象。
用這個令人不快的經曆(希望隻是個例)來結束我這篇遊記實在對印度不公平,就像吃了一大把香脆脆的花生米,最後一粒卻是臭仁。所以下麵還是再上點新德裏市井生活的照片。祝大家愉快!
加油站:
運鋼筋的三輪車:
洋包車:
要寄明信片,問了許多人郵局在哪裏?找了半天是在這,它竟然要沿著這個郵筒後麵那條黑洞洞的樓梯上二樓,那裏有張貼在一個木門上髒兮兮的紙片寫著:郵局由此進,嗬嗬......
最後,這就是郵局:
路邊的小食攤:
小食店正準備生火開張:
賣衣服的小攤:
夜市賣陶器的攤檔:
妻子發現紅堡的草地上遠遠有幾個人在"打高爾夫球",走近了才看清是園林工人在揮鐮割草:
(完)
我觸感到的印度(下)
所有跟帖:
•
印度還是土財主當家,沒有現代的折舊和再投資的概念。當然人太多也是因素。
-borisg-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9:05:06
•
好文好照片, 很接地氣. 我就不用去了.
-說實話的男人-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9:14:17
•
哈哈, 我也正怎麽想 :-)
-橄欖樹1-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5:23:14
•
真是深度旅遊。
-source4book.com-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0:14:37
•
寫得好!
-南島水鳥-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6:18:13
•
街邊東西敢吃嗎?很多人說不幹淨,但是隻在酒店裏吃不能算真正的旅遊啊
-Free9-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8:40:44
•
那就看你自己了,我是無所謂的。
-小百臉-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9:00:49
•
這遊記寫得很實在,很接地氣。謝謝
-yefenghaiyun-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20:02:39
•
千萬別去,我們去年去的新德裏,空氣汙染到感覺不能呼吸,即使這樣,當地人還在燒莊稼地。滿地垃圾糞便。
-yoshimom-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20:34:38
•
你真有才,笑死我了,不過No problem。
-bl-
♂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23:47:57
•
我在日本有和您類似的經曆
-panzertiger503-
♂
(1104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0:08:51
•
他們是來看風景的,你們是來看印度的 -- 好喜歡這一句!
-胡桃架子--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1:27:20
•
經典啊!
-奚凡-
♂
(74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5:31:39
•
啥時候你也這麽玩一下?敢不敢?:)
-胡桃架子--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8:02:18
•
這才是真正的旅遊
-hbyzy-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2:27:41
•
當中國農民遭遇印度農民, 哈哈。 讚樓主接地氣.
-shamrock100-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2:42:25
•
你一定是對印度民情感興趣,不然,去那裏幹什麽?
-笑薇.-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3:39:10
•
I like to learn swimming from you!
-沸騰的群山-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4:46:53
•
從接觸到的印度人來看,你最後遇到的才是常態
-閑聊一二-
♂
(134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4:53:13
•
同樣的話,說不定南都給不同的遊客說過
-甜酒甜-
♀
(193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21:39:53
•
+1
-Quarx-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23:06:16
•
無比同意----“從接觸到的印度人來看,你最後遇到的才是常態”。老印太會睜著眼睛說瞎話,我們老中這點強多了。喜歡樓主的遊記!
-芍藥花開-
♀
(0 bytes)
()
09/18/2016 postreply
14:42:28
•
謝謝遊記,很實在很好看
-clipmom-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5:26:57
•
非常棒的遊記!
-綠野螞蟻-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6:36:22
•
這才是真正的了解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而不是一般的旅遊
-慢漫遊-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6:48:34
•
深度遊最有意思!
-zacao-
♀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17:03:34
•
這是舊帖吧
-peanut209-
♂
(71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09:07:00
•
真的太棒了,很生動。
-lepton-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0:39:05
•
印度是很值得去的國家,遇到好的導遊能了解很多的風土人情,謝謝分享
-業餘坐家-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2:18:40
•
不是一般的遊記,寫得很細膩,兩類印度人寫得都很典型。
-雲溪-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4:04:59
•
我記得從前看過這個係列,再看再頂,喜歡你筆下鏡頭裏的印度。不僅僅是古戰場遊記的大師,也是當代社會遊記的妙筆。
-安娜晴天-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4:45:44
•
最後一張圖好有趣。
-地球太小-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6:59:45
•
更像是一篇“印度農民狀況考察報告”。把觀感跟小舅子,小姨子和嶽母家情況對照很直觀,也有很說服力。
-yuntai-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8:00:45
•
好遊記!
-tang07059-
♂
(0 bytes)
()
09/17/2016 postreply
19:45:06
•
真好看,看到印度的實力
-好酒-
♂
(0 bytes)
()
09/18/2016 postreply
06:25:41
•
基本和我十年前去看到的印度一樣。 tuk
-思龍-
♀
(0 bytes)
()
09/19/2016 postreply
06:56:34
•
佩服你們!多謝分享這麽真實有趣的遊記!看完我也不用去印度了。我們小街上已經有3家印度鄰居,
-閑閑客-
♀
(131 bytes)
()
09/21/2016 postreply
1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