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校園一瞥——伯克利 美國遊記之十五

來源: 農田坐家 2016-08-22 15:57:2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13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農田坐家 ] 在 2016-08-25 13:28:4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如果圖片看不到,請看博客文章: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7947/201608/1

為了小姐即將麵臨的高考升學,坐家決定從現在開始訪問一些美國大學校園。雖然這些學校大多可能已經名聲在外,各種各樣的信息隨便一抓一把。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親身體驗一下靠得住。當然了,學校的各種硬指標是非常重要的,但校園訪問卻不是獲取此類信息的最佳渠道;感覺和視覺占得比例會更大一些。再好的學校如果就是感到不舒服,4年也夠受罪的。

從哪裏開始呢?這對家住灣區的我們來說也不是個太大的難題,斯坦福和伯克利兩個挑一個就是了。斯坦福幾年前已經去過幾次了,伯克利還沒有全家一起訪問過。上網一查,這個周末校園訪問正好還有3個空位,真乃天時、地利、人和。

據伯克利網頁的介紹,校園內沒有供訪問者使用的停車位,路邊停車也不方便,推薦使用靠近校園的收費停車場。停下車後,走兩個街區就進入了校園。第一眼看到的,當然就是伯克利的第一地標,薩瑟塔(Sather Tower)。這個名字有些生澀啊,其實它還有另一個大家更為熟知的大名:鍾樓(The Campanile):

下麵文字摘自維基百科:

“薩瑟塔(Sather Tower)是伯克利加州大學校園內的一座鍾樓,常被稱為“鍾樓”(The Campanile,發音為/kæmp??ni?le/),類似於威尼斯的聖馬可鍾樓,是伯克利加州大學最顯著的標誌。它完成於1914年,1917年首次向公眾開放。這座塔高307 英尺(93.6米),是世界第三高的鍾樓。其設計者是伯克利加州大學環境設計學院的創始人約翰·蓋倫·霍華德,在他最初的美術學院派(Beaux-arts style)的校園規劃,該塔標誌著校園的次要軸。從此,鍾樓成為幾乎每一次校園總體規劃的主要焦點。鍾樓共有13層,在8樓有觀景台。部分樓層用於存儲化石。”

除整點鳴鍾外,塔內還有一套完整的鍾琴,每天定時有音樂係的學生演奏。我們在離開前有幸得以聆聽。另外據學生導遊介紹,鍾樓內曾有段時期被用作為研究生宿舍。(難怪伯克利出學術成果,都是關在黑塔內的準博士們的貢獻)?

我瞎說啊,要說伯克利對傑出人才還是尊敬有加的。這是以曼哈頓計劃領導人、伯克利校友奧本海默命名的街道:

這裏是供諾貝爾獎得主專用的車位(沒數有木有72個):

對了,鍾樓背麵的一個細節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

是的,這確實是林肯總統的雕像。據導遊說,加州大學的創立得益於林肯總統於1862年簽署的一項法律,這也是飲水不忘掘井人吧。

下一站是麵對教員俱樂部的這個小土坡,據說新生入學後都喜歡從這個土坡上滾一次,要是能一次到底就說明4年順利。立馬我們當中的一個小男孩就跑上去滾了一次:

這個地界的另一個繁忙時分是期末考試後,導遊說學生們會到這裏大喊教授的名字,要求給個好分。大概各個校園都少不得各式各樣的迷信吧,下麵這個井蓋也是冒犯不得的,我們大家也都乖乖地繞著它走:

還有圖書館大門上的智慧女神像據說也有神靈,從下麵進去女神就會賜予你智慧,但如從原路出來女神又會把智慧收回。所以大家會從後門出去:

主圖書館地上一層我們進去了,不讓照相就沒照。但令坐家感觸的是幾乎人人都抱著個電腦,書架上的書隻是擺個樣子,和我上學的時候一點也不一樣。以後大概書香人家也會讓新一代感到迷惑不解了。據說地下才是圖書館的主體,可不讓俺們進。和看門的學生商量後到樓梯口拍了幾張照片:

由於還在暑假中,又是周末,大部分的教學樓都不開門。隻是生命科學大樓被我們混了進去,逗了逗裏麵的恐龍:


按照美國新聞周刊(US News)的最新排名,伯克利在全美大學中位列第20。若隻計公立大學伯克利更是獨占鼇頭,但這裏絕不都是書呆子。這屆裏約奧運會,伯克利共有50餘人參加(包括代表其他國家、地區的校友)。美國隻有一所大學的參加人數超過伯克利(猜猜是哪家?)這裏是伯克利的體育館:

這位是伯克利的傳奇橄欖球教練,老爹沃爾多夫(Pappy Waldorf):

老爹曾在任內連續3年率領伯克利球隊闖入玫瑰碗,可惜3次飲恨而歸。但學生們還是非常喜愛和迷信老爹的神力。現在每次大賽前,大家都要蒙上老爹的眼睛:

為啥?還不是因為老爹對麵有個她:

提起伯克利,不能不說到60年代在這裏興起的言論自由運動。這裏就是當時學生抗議的主要地點,校長辦公室的所在地加利福尼亞樓:

前幾天城裏的新聞還報道說伯克利為了校長能夠在學生鬧事是能及時脫身,特別又為加利福尼亞樓修建了一個地下通道。但據導遊說60年代的時候地道就已經存在了,不知是真是假。但有一點細節我們是親眼所見的,那就是大樓的門把手都被拆掉了,說是為防止學生用鐵鏈子鎖住:

為此,新修的樓也都隻安裝一個把手。當然現在學生運動已非當日了,但我們在伯克利邊一個小店看到了這個:


 

看來自由主義精神不死啊。

 

 

2016年8月20日

北加州農田草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報告坐家:大部分圖片都不可見。 -rs2000- 給 rs200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2/2016 postreply 16:07:43

我看見兩張 -心靈之遊- 給 心靈之遊 發送悄悄話 心靈之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3/2016 postreply 06:32:05

不會吧,都在啊 -農田坐家- 給 農田坐家 發送悄悄話 農田坐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2/2016 postreply 19:52:44

我也不知道是啥問題,iPad上好像是有些照片看不到,哪位斑竹幫助看看? -農田坐家- 給 農田坐家 發送悄悄話 農田坐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4/2016 postreply 10:03:11

看不到圖片的請看博客的版本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7947/201608/1 -農田坐家- 給 農田坐家 發送悄悄話 農田坐家 的博客首頁 (146 bytes) () 08/24/2016 postreply 10:04: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