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朝大海 春暖花開 - 2016 日本遊 作者: 邢凱 (6月19日更新)

5.東大寺
我們跟著張菁領隊那麵頂端掛著隻絨熊的藍底白字導遊旗,漫步來到大寺的南大門,即東大寺正門(已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華導說,這個木製的大門樓有1000多年了(鐮倉年代,大約相當於南宋)。遠遠望去,隻有兩字堪當——雄偉。隻那10根兩人合抱的立柱,就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是一座雙層的木門樓,寬約50米、高約25米。於760年建成,但因為火災燒毀了,鐮倉時期被修複重建。正麵一塊黑邊黃地大匾,上書“大華嚴寺”四個漆墨大字,絕對的書法精品,不知何人所書(右左書向,中國古老的書寫習慣)。大門兩側的廂房內設有兩尊高大威猛的金剛力士像(哞形像),就是中國大廟山門裏所謂的哼、哈二將,但那雕塑的技術可比中國強多了,我看很有一些古希臘風格。這個古門樓修建的最突出特點就是:修舊如舊,給人一種真實、古樸、莊重之感,隻這點就夠中國學一百年了。

進得門來,全隊集中,華導介紹:東大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奈良)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護國寺(韓國大丘也有一個護國寺,非常有名,我參觀過)。日本另外還有一個西大寺。大家正麵看到的這座雄偉的大殿就是大佛殿,又叫金堂,她是整個大寺的中心,正麵寬度57米,深50米,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東大寺院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二月堂能夠俯視大佛殿,眺望奈良市區,二月堂是座非常別致的建築,位於一個高坡上,有個很長的斜梯通達(我後悔了,嫌路遠沒去,話說回來就是去,恐怕時間也不夠)。

唐天寶12年(753年)唐高僧鑒真和尚曾在這裏設壇授戒,就是在那個殿前的空地上。1997年秋,出席“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三國代表曾在這裏共同舉行了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據《東大寺要錄》記載,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創建的金鍾寺是東大寺的起源。天平12(740)發生藤原、廣嗣之亂以來,奈良廢都,政治中樞輾轉於恭仁京(京都府相樂郡加茂町)、近江(滋賀)紫香樂宮、難波宮(大阪市東區法圓阪町,與築陸有關)之間,社會極度混亂,盜賊蜂起,道德敗壞(有如今日中國)。為求國泰民安(抑製貪欲),聖武天皇下詔各國興建國分寺、國分尼寺(按:看來日本也有尼姑,我沒見到過)。天平13年(741年)國分寺建立之詔發布,天平14年(742年),金鍾寺被定為大和國的國分寺,更寺名為金光明。大佛的鑄造始於天平19年(747年),“東大寺”之寺號應該是始於此時。小華接著講,大家進殿後,請特別注意正殿的廬舍那大佛像,這尊佛像是非常有講頭的。佛高有15米以上,另外,監管東大寺建設的是“造東大寺 司”,可考的最初史料記載為天平20年(748年)。日本有佛像的寺廟不多,比如東京的淺草寺(我們大後天將參觀)就沒有,日本的國教神道教是不崇拜偶像的。下麵大家可以在殿前照照像,然後安靜地入殿堂參觀。

力德兄對梵蒂岡大教堂的描寫可謂神來之筆,佩服:蒂岡大教堂並不像科隆大教堂那樣高聳入雲,但氣勢宏偉,教堂前有極廣闊的廣場,教堂正麵40根巨柱排成弧形,屋頂站著40座雕像,營造出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氛”。眼前這座日本金堂大殿的風格與之風馬牛不相及,依我的感覺(梵蒂岡、科隆我都親見),金堂的氣勢更加恢弘。初看,都會以為就是中國的“大雄寶殿”,再看迥然有異,先說那屋脊兩端的兩個金色牛犄角,那是藏緬民族族徽。最為奇特的要數那二層簷中央,像個天窗一樣掀開的複簷。您說像什麽——像一頂拿破侖二世的軍帽,這是日本特有的建築,我沒有研究過,但很自信地認為,這是歐洲文化的影響。金堂內有各個曆史時期的再建模型,鐮倉時代還沒有,到了江戶時代才憑空加上去。力德對教堂內部的描寫,也堪稱精彩,特別是對那巨大蒼穹之下套著的三米銅亭的描述,他說,北京頤和園也有一個著名的銅亭,一 比,那簡直就是兒童玩具。盡管如此,我覺得他還是沒有把大教堂的精神寫出來。這就是那些壁畫、雕塑“可惜我們一片茫然

另外教堂的主人也不是教皇,盡管藺光儒先生比教皇還威風八麵,後麵跟著老婆和小姨。說句不客氣的話,和金堂相比中國的大雄寶殿們差得遠去了。

整理衣冠,調整呼吸,我們虔誠地步入聖殿。沒有梵蒂岡大教堂那種高大的蒼穹,渺小的人類那種空曠的恐懼感,迎麵而來的是那著名的廬舍那大佛銅像。對於佛教來說,佛祖不是神,而是慈祥的教主,智慧的導師。我們對他可不是“一片茫然”,我們太熟悉他了。抬頭仰望佛祖像,心中升起紅太陽(扶桑),他是我們的旗幟,我們的信仰。整個大殿光輝燦爛,充滿了佛祖的靈光,莊嚴、肅穆、正義、慈祥。我繞著蓮花寶座,連續照了好幾張,都不滿意,都不能表現出那種崇高感,本來神聖的事物,都是無法隨意攝取的(什麽開光、鍍金都是騙人的),這就好像“命”是不能隨便算的(尤其是對人類的命)。從網上大量照相中,勉強選取了一張。和中國不同,佛像前並沒有那兩個碩大的蒲團,沒有人磕頭,也沒有人跪拜。佛座旁也沒有手恃念珠,高深莫測的方丈。大家都默默不語,若有所思。整個大殿充滿了安謐、肅穆的氛圍。我想起了五台山大廟中,那窒息汙濁的空氣,貪婪、功利的烏合之眾,烏煙瘴氣(方丈們也不管)。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端詳著佛像,眼前出現了洛陽龍門石窟廬舍那大佛像(日本的實際是一個)的身影,我沒有見過真跡,隻見過仿製品。電視片《國殤》中屢次提到這尊佛像,和中國、印度無以數計的佛像都不同,那是具有古希臘風格的巨石雕像,叫“鍵馱羅藝術”。廬舍那大佛,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人類的驕傲!有記載,東大寺佛像的造型是奈良時代以前,西域高僧經過絲綢之路帶到日本的“鍵馱羅藝術”。殿中還有其他金剛、力士、菩薩塑像,都是保衛正義,宣揚佛法的得力助手。總的來說藝術性都比中國、印度廟宇的高。最有趣的是一隻銅鑄佛手,平伸開來有三米之長(中國沒有,我在韓國慶州看過),佛教上有說頭,這叫佛法無邊,天網恢恢。對這嚴肅的佛法,《西遊記》開了個小玩笑,孫猴子一個斤鬥十萬八千裏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一切虛偽的政治家,爆發戶、投機者、騙子、小醜、貪官、汙吏,一切使用不正當手段攫取財富和權力的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就是我佛慈悲,是法平等的佛教精神。莫言先生、木心先生都已經充分肯定了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宗教在日本社會中一直都在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站在大殿前的空地上,腦海中浮現出唐高僧鑒真大師的光輝形象。鑒真,廣陵(今揚州)人,開元元年713年)任揚州大明寺主持。受日本僧人之約,浮海東渡,十年之中,五次失敗。62歲雙目失明,天寶12年(753)第六次揚帆東海,親率弟子40人在九州鹿兒島登陸,經太宰府、大阪入日本國首都平城京(奈良),受到日本人民的盛大歡迎,開創了日本律宗。天皇、皇太後、皇太子均虔誠受戒,皈依佛門。我把這段佛家盛事向張驊做了宣講(她隻算卦,不信佛),聽了宣講,她似有所悟,站在當年大師宣教的地點,舉起右手,伸出兩指(時髦),拍照。公元753年,唐鑒真和尚曆盡艱辛東渡日本,在大佛殿前臨時建造的戒壇向聖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大佛殿西側的戒壇院即是鑒真和尚平時傳授戒律的場所,內設授戒室(金堂)、講堂、僧房,規模較小。不久唐招提寺建成後,鑒真和尚移至招提寺,而有關人員仍在這裏傳授戒律。唐乾元二年(759),在奈良市郊建招提寺,廣德二年五月六日圓寂,葬於下野縣藥 師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