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必吃的20大老北京地道美食(組圖)

來源: flyer 2016-01-13 21:30: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020 bytes)
說到北京美食,小編立馬就想到了最有名的北京烤鴨了。烤鴨是享譽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製,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裏嫩,被譽為“天下美味”。北京作為六朝古都,吸收了滿漢飲食文化精粹,皇家與市井味在此共存。還在等什麽呢?趕緊去看看吧!
烤鴨是享譽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製,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裏嫩,被譽為“天下美味”。如今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是北京的烤鴨兩大流派。
 
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精髓都在炸醬上,首先選用的黃醬一定要好,要采用正規名牌廠家生產的黃醬,其次是炸醬時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勻,炸醬的配比一定要合適,肉丁肥瘦兼有,黃醬不能放得太多,炸出來的醬香噴噴。菜碼有豆芽、芹菜、青豆兒、黃瓜絲、心裏美蘿卜絲、白菜絲、青蒜、大蒜8樣,吃起來甭提多麽爽了。
 
涮羊肉采用銅鍋炭火,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老北京涮羊肉最常見的做法是將羊肉剔好後壓緊冷凍,用時再用快刀或刨片機刨成薄片。但是更為傳統也更為美味的做法是用新鮮的羊肉片片,涮好後蘸蘸料食用,肉質細且無膻味,鮮嫩無比。
 
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將切好的熟腸段放入沸湯,放入蒜醬、蔥花、薑末和口蘑湯,之後加入生豬肝片勾芡,最後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湯汁晶瑩透亮,豬腸肥滑軟爛,肝嫩鮮香,醇厚味美。
 
官府菜即官宦人家的私房菜,強調甜鹹適度,南北均宜,以選料精、下料狠、做工細、火候足為特點,多是燒、燉、燜、蒸,羹湯為主,很少用爆炒,講究細火慢做,原汁原味。在京城,流傳最廣的官府菜是以清末譚家譚宗浚父子所創的“譚家菜”。
 
老北京的特色烤肉是炙子烤肉,老百姓用鐵條釘成圓鐵板,叫做炙子,下麵用果木或鬆木取火,將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煨好味後,放在炙子上用長筷翻烤,不一會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加上現烤的芝麻醬燒餅,也可就著糖蒜或嫩黃瓜,便能大快朵頤一番。
 
爆肚是北京風味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製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裏舀一勺老湯往碗裏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
 
豆汁是北京獨具特色的民間小吃,是水磨綠豆製作粉絲或團粉時,把澱粉取出後,剩下來淡綠泛青色的湯水,經過發酵後熬製成的。顏色暗淡,味道甜酸,一般人第一次品嚐往往會覺得難以下咽。喝豆汁兒是有講究的,首先得燙,偶爾咕嘟著幾個泡的熱度最好,再者必須得配上切得極細的芥菜疙瘩絲兒、淋上辣油,同時還得搭上兩個"焦圈兒",吃起來主味酸、回味甜、芥菜鹹、紅油辣,五味中占了四味,再加上焦圈兒的脆和香,絕配!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製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將蒸熟的江米捏成小餅,包上冰糖渣兒、芝麻等製成元宵狀,再裹上糯米粉。其特點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粘軟柔韌,餡心鬆散甜香。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秋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支著糖葫蘆串的攤販,紅彤彤的山楂果或間有草莓香蕉桔子蜜棗等水果餡料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串在竹簽上,酸甜適口,老少皆宜。
 
芥末墩兒是北京傳統風味小菜,也是地道的百姓菜,涼菜裏的首席。冬天上市的大白菜去幫橫切成菜墩兒,碼在漏勺裏沸水三燙,放進盆裏,塗撒上芥末糊,砂糖和米醋,封存三天即成。吃遍了魚肉油膻之物,來盤芥末墩兒解膩清口,酸甜辣香,爽脆不已,好不快哉。
 
北京奶酪是從宮廷中傳出的一道奶製小吃,曾是元明清三朝宮廷的皇家禦膳珍品,到現在則成了北京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甜品,由牛奶和米酒混合蒸製而成,濃濃的奶香混合著淡淡的酒香,炎炎夏日,用小勺沿著杯壁開始品嚐,奶酪入口即化,甜軟香糯,還能消暑降火。
 
是一道傳統的北京風味菜肴,選用豬裏脊肉為主料,輔以黃醬或甜麵醬及其它調味品,用北方特有烹調技法“六爆”之一的“醬爆”烹製而成。食用時輔以蔥絲和豆腐皮,口味鹹甜適中,醬香濃鬱,風味獨特。另有以炸豆腐替換裏脊肉的素食版本。
 
三不沾又名“桂花蛋”,由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色澤金黃,蛋嫩軟甜,爽滑細嫩,略有咬勁,因不粘牙,不粘盤,不粘勺得名。
 
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他處皆無。發酵後的豆汁用火燒開,用布過濾後流下去的是豆汁,布上邊控淨水分的就是麻豆腐。由於經過發酵,與豆汁一樣有一種特殊的酸香味,老北京人與嗜好豆汁一樣,也特別愛吃麻豆腐,就像紹興人愛吃炸臭豆腐幹一樣。

“午夢初醒熱麵茶,幹薑麻醬總須加”。麵茶不是茶,而是一種麵食,是用黍子麵或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再淋上芝麻醬,多在下午售賣。麵茶最講究的是喝的方法,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攏起,貼著碗邊,轉著圈喝。
 
焦圈是一種北京特有的炸製食品,碗口大小,形似西方的炸麵包圈,但口感更酥脆,常作為另一種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兒的配菜食用,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
 
疙瘩湯是以西紅柿、雞蛋、麵粉、番茄醬、蔥薑、香菜等為基本原料,經過熱加工而成的具濃厚北京特色的地方名吃,口感鮮美,亦湯亦飯。
 

所有跟帖: 

也要領教一下上等北京人的脾氣。 -傻大目- 給 傻大目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02:53:44

絕大部份都吃過 ,很一般。 -awdr- 給 awd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06:54:16

這些都算不上什麽美食. -Freewilly- 給 Freewill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08:32:05

真正的美食隻有一個:羊肉串 -hagerty- 給 hager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12:01:31

每樣都饞!咱自己能做麵茶嗎? -風酥酥- 給 風酥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14:11:57

油茶麵 -xiaoguoguo2012- 給 xiaoguoguo2012 發送悄悄話 xiaoguoguo2012 的博客首頁 (86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20:10:14

麻豆腐,焦圈,麵茶,疙瘩湯等比較土,看上去就不好吃。 -oldpp- 給 oldpp 發送悄悄話 oldp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16:34:13

為啥不創造些新品種?比這 -無煩無惱- 給 無煩無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20:20:12

喜歡北京美食,豌豆黃是我的最愛 :) -Sunnydog&Thundercat- 給 Sunnydog&Thundercat 發送悄悄話 Sunnydog&Thunderca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4/2016 postreply 20:51:06

豌豆黃的確不錯,俺以前自己學做過,不難,稍微費時點。這裏最喜歡的是烤鴨和涮羊肉!哈哈,肉食動物! -熊貓家的小猴子- 給 熊貓家的小猴子 發送悄悄話 熊貓家的小猴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5/2016 postreply 06:44: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