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二十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下)

來源: 小百臉 2015-07-06 20:07: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664 bytes)

古戰場遊記之二十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下)


   皮亞提莫斯克 Пятиморск 是在卡拉奇西南6公裏頓河畔的一個小村莊,1942年11月23日,蘇軍三個方麵軍在這裏附近冰天雪地的廣闊平原會師,完成包圍德軍第6軍團的行動。這是位於 Пятиморск 村外2公裏處正對著頓河岸的會師紀念碑:


紀念碑近景:

 

    1942年11月18日午夜12時,蘇第62集團軍司令部與方麵軍司令部相連的電報線路活躍了起來,“博多”電傳打字機噠噠地響著,打滿字跡的紙帶象白色長蛇在蜿蜒伸展。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政治委員古羅夫、參謀長克雷洛夫等人早已聚集在電報機旁,望著電報機蹦出的一個個字母、一行行文字,臉上現出異樣的光芒,激動得難以自禁。方麵軍司令員葉廖緬科上將傳達最高統帥部命令:天王星計劃----圍殲德軍第6軍團的反攻行動將在5個小時後開始執行!

天王星計劃實施地圖:

 

   天王星計劃是早在9月14日,斯大林、朱可夫、與華西列夫斯基一起策劃的。(大家大概還記得丘吉爾在斯大林格勒已相當吃緊的8月12日"抱著一大塊冰作為禮物來送給北極"的斯大林,8月16日才離開,留下俄國人自己去頂希特勒這條鱷魚堅硬的鼻子?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5/1539.html)。這項狠揍鱷魚鼻子的頂級絕密在兩個多月中全世界一直隻有他們三個人知道,直到實施前幾小時才傳達到前線三個方麵軍司令部。朱可夫回憶說,斯大林叮囑,即使對整天跟隨朱可夫負責斯大林格勒防守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司令葉廖緬科上將也不準透露一個字。蘇方最高統帥部從後方調集了大批部隊。他們沿著伏爾加河左岸,穿越荒蕪人煙的鹽堿草原,繞過濃煙滾滾、炮聲隆隆的斯大林格勒,在夜幕的掩護下,秘密集結於斯大林格勒西北和頓河中遊地區。兩個月幾十萬軍隊的頻繁調動和集結不可能不為敵方察覺。為此蘇軍最高統帥部采用了大量欺騙手段,讓德軍誤以為斯大林格勒守軍已經頂不住了,隻好從後方調動援兵,以及中線蘇軍將發動牽製性進攻以緩解南線危機等等。希特勒本是欺騙老手,這一回自己卻也中了招。德國人太自信了,畢竟經過幾個月血戰,他已占領了斯大林格勒的絕大部分地區,始終在進攻。他從沒有想到蘇軍也會進攻,而且是一場扭轉整個戰局的大規模的進攻。他以為蘇軍的調動是為了彌補百孔千瘡的防禦地帶,決沒有料到自己會被包圍(這和拙作《古戰場遊記之二十三:長平之戰,白起坑趙卒處(下)》中的趙括低估秦軍有什麽兩樣?)11月18日夜晚,在蘇軍大規模進攻前夕,軸心國一方,上至元首、將軍,下至普通士兵都毫無戒備地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等他們醒來時,災難已經降臨了。

  11月19日,西南方麵軍司令員瓦圖京指揮40萬人馬,火炮5900門,坦克700多輛從頓河中遊的西突破點;羅科索夫斯基指揮頓河方麵軍30萬人馬,擁有4700門火炮和280輛坦克,由頓河大彎曲部東突破點, 兩軍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地區的軸心國軍隊北側翼發動全麵大反攻。西突破點西南方麵軍要對付的是意大利軍第8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雖然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的兵力與西南方麵軍相差無幾,但士兵素質與裝備處於明顯的劣勢。東突破點頓河方麵軍陣地的另一側,是德軍第6集團軍的10個師,無論數量和裝備都不如蘇軍。蘇軍直到北線兩個突破口都摧毀敵方防線實現鉗形攻勢之後,在南翼仍然沒有任何動作,以此迷惑德軍誤以為隻是局部反攻。
頓河畔蘇軍三個方麵軍會師行動說明碑:


    由於濃霧,總攻推遲了2個半小時。7時30分,沿西南方麵軍和頓河方麵軍一線,在冰天雪地的頓河草原上,五千多門蘇軍大炮開始轟鳴,炮擊持續了80分鍾,在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陣地上傾瀉了數百噸炸彈。8時50分,步兵和坦克兵團投入戰鬥。盡管羅軍拚死抵抗,但到下午,在蘇軍波浪式的進攻下羅軍終於潰敗。與此同時,在頓河方麵軍進攻的方向,德軍的防線也被突破。戰鬥在廣大地域上展開,羅馬尼亞集團軍第4軍被消滅了,第11羅馬尼亞騎兵師被分割包圍,失去了與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的聯係。經過一晝夜激戰,兩個方麵軍重創了敵軍,構成從北向南的鉗形攻勢按計劃順利進軍。
    20日拂曉,集結於斯大林格勒南部卡爾梅草原的斯大林格勒方麵軍也向敵軍南側翼全線進攻。第51、57和64集團軍從三個地段上突破敵軍防禦,象一把利刃將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切割、包圍,又擊潰了德軍第29機械化師和羅馬尼亞第6步兵軍,迅速向北挺進。
從飛機上俯覽頓河大彎曲部:

 

    21日,蘇軍三個方麵軍近100萬人馬突然改變方向,從原來南北對進改為轉彎90度向東直指卡拉奇突進,並在行進間施巧計占領了頓河大橋,切斷了保盧斯集團的退路。戰略意圖已非常明顯:包圍並消滅正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第6軍團30萬人馬。希特勒和保羅斯這才明白大難臨頭,可已經太晚了。11月23日,蘇軍三個方麵軍會師於距斯大林格勒以西僅68公裏的卡拉奇地區大彎曲頓河畔,完成了預定的戰術突破,第6集團軍成為蘇軍囊中之物。
頓河大橋位於卡拉奇別廖佐夫斯基農莊附近,它是蘇西南方麵軍強渡頓河的唯一通道。蘇軍進攻次日,保盧斯指著地圖上標示的這座鋼筋水泥橋,果斷地說:“必要時炸了它,阻緩南、北蘇軍會師。”守橋的德軍當夜把炸藥安置在橋下。11月22日淩晨3時,在夜色掩護下,蘇軍一支裝甲坦克部隊經過偽裝悄悄駛進這座大橋。守橋的德軍看到坦克上有德軍第22裝甲師的標誌,以為是一支開往前線的增援部隊,立刻揮旗放行。坦克隆隆地駛向大橋。在大橋中央,領頭的一輛突然停了下來,士兵們跳下裝甲車手持衝鋒槍,向四周毫無戒備的德國人開火。德國兵象傻瓜一樣地倒下了。蘇軍在黑黑的江麵上,把大橋下的爆破裝置拆除了。大批的坦克車隆隆駛過大橋,向東南方挺進:

    假如不是希特勒的愚蠢和固執,第6軍團實際上仍有逃脫的機會。他本來就是一個瘋狂的賭徒,而不幸的是他確曾多次險贏,以至於他認為自己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軍事天才(大家總知道凡輸得傾家蕩產的家夥都是第一次去拉斯維加斯就贏得盆滿缽滿的)。就算莫斯科城下的挫折也是老天不公平地幫了俄國人,以及部下沒按他的意圖行事,而唯有他的鋼鐵意誌才阻止了撤退中的潰敗。這一次他仍以為自己能夠力扭乾坤。
    這時他隻有兩種選擇:一是讓保盧斯率部往西南方向突圍,避免被敵圍殲。但這麽做等於放棄了斯大林格勒,德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拚殺到伏爾加河就這麽讓出地盤,實在於心不甘。如果不這麽作,隻能采用第二種辦法,讓保盧斯就地組織環形防禦,拖住蘇軍,等待援軍。但風險太大,萬一救援不成,幾十萬人就完蛋了。
    賭徒的本性讓希特勒傾向於再冒一次險,他召來空軍司令柯林。柯林拍胸脯保證他能向陷入重圍的第6集團軍空投足夠彈藥和給養。在一旁的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氣得當場責問柯林有什麽條件完成這麽不可思議的任務。但希特勒卻不想再爭論,立即拍板命令保盧斯就地防禦。當天晚上蔡茨勒再次以“B”集團軍群司令魏克斯的意見勸告希特勒:即使天氣理想,柯林每天也隻能空投第6集團軍軍需的十分之一,突圍是第6集團軍唯一出路。希特勒竟然難得地口頭同意了。11月24日淩晨2時,蔡茨勒電告魏克斯,他終於說服了希特勒放棄斯大林格勒。他說元首將於24日早晨簽發關於第6集團軍突圍的命令。接到電告,魏克斯和保盧斯都鬆了一口氣。但是,11月24日早晨8時38分,保盧斯出乎意外地收到了從大本營傳來的希特勒的命令,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岸要不顧一切代價地固守。在隨後從陸軍總部得到的指示裏,第6集團軍被告知,一支強大的部隊正準備殺開一條血路,力挽狂瀾,轉敗為勝。援救行動預計在12月初開始,負責此項救授行動的是第11軍團司令曼施坦因元帥,他現在已被任命為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11月24日,即希特勒向保盧斯下達固守陣地的那一天,曼施坦因一身風塵來到斯塔羅別爾斯克“B”集團軍群司令部。他煩惱的是征調的軍隊遲遲未到,救援的行動一再延期。直到12月1日,曼施坦因用以救援行動的軍隊還少得可憐:從B集團軍群調來的霍特指揮的部隊(約3個步兵師、2個空軍野戰師和第48裝甲軍)、從高加索“A”集團軍群抽來的第57裝甲軍、以及德軍坦克第4集團軍和一些羅馬尼亞的殘部,總共9萬人馬。而時間不能再等了,曼施坦因著手開始救援計劃:1,坦克第4集團軍從頓河以東的科捷利尼科沃地域發起進攻,向占據斯大林格勒以南或以西合圍內正麵的蘇軍後方和翼側實施突擊,並擊潰那裏的蘇軍;這一路程120公裏,出敵意料,是救援主力;2,“霍利特”戰役集群內的坦克14軍由下奇爾斯卡亞車站一帶頓河和奇爾河上的登陸場向蘇軍後方實施突擊,路程40公裏,是佯動及牽製性攻擊(這一路騙了朱可夫把主力全放在這裏);3,第6集團軍固守在伏爾加河和頓河問狹長地帶的原有陣地上,一旦救援德軍靠近時,由裏向外突圍出去,如動作迅速,成功可能性甚高。
靜靜的頓河,悄悄地裸泳,好不快活!


     曼施坦因大概是德軍最具才能的將領,他的奇襲計劃一開始相當奏效。蘇軍將防線主力15個師設在下奇爾斯卡亞一帶,霍特的坦克第4集團軍對麵薄弱的蘇軍葉廖緬科部隻有5個師,抵擋不住德軍強大的攻勢。霍特和保盧斯本來就是好友,何況陷入包圍圈中的還有他坦克第4集團軍的一個師,所以他不顧一切向前猛攻。12月16日,德軍占領了上庫姆斯基,德坦克16師立即向梅什科瓦河衝擊,在行進問奪占了沿途橋梁,距被圍的保盧斯軍團隻剩48公裏了。
    朱可夫迅速調動蘇近衛第2集團軍南移增援,並派兵向霍特軍隊後方包抄。突進到梅科什瓦河的霍特軍隊,此時離被圍的保盧斯軍團隻剩40公裏,然而這時德軍已遭到重大傷亡。連日征戰部隊已呈疲憊之態,而蘇軍援兵到來,使蘇軍陣地堅如磐石。德軍己耗盡了它積存的蠻勁,驟然鬆弛了下來,它再也無法向前跨越一步,由進攻逐漸轉入防禦。當蘇西南方麵軍擊垮了意大利軍隊,出現在霍特部隊的後方時,精疲力竭的德軍獲悉:他們的歸路快要被切斷了。這時,希特勒終於才同意保盧斯軍團向西南突圍,條件是不準放棄斯大林格勒已有的陣地。這是一個無比荒唐、毫無理性的決定。假如保盧斯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氣,他那二十多萬部下仍有不到一天時間突圍。可惜他不是那種果斷的將領,他選擇呆在包圍圈裏。寶貴的十來個鍾頭就這麽白白溜過去。曼施坦因回天乏術,不得不痛苦地麵對現實:再不走他自己也快被包圍了,隻好撤退,援救計劃“冬季風暴”宣告終結。

     天王星計劃開始實施之際,保盧斯的指揮所在頓河西岸戈盧賓斯基鎮。一支偵察分隊很快證實,有小股蘇製坦克已離這裏不超過20公裏。保盧斯立即撤退。司令部人員分成五路縱隊向下奇爾斯卡亞出發。那天晚上,保盧斯把指揮所重新安置在斯大林格勒近郊古姆拉克 Гумрак ,這裏有一個包圍圈內最大的飛機場,第6集團軍的給養要耗盡了。盡管戈林沒有食言,整編了一組巨大的運輸機群投入空運,但天氣不幫忙,冰天雪地,濃霧彌漫,從11月24日空運開始,接連幾天每日才運去50多噸物資,與每天至少400噸相差大遠。到12月1日,隻有15架容克和25架海因克爾飛機到達了這座被圍困的城市。兩天之後,因為大霧和冰凍飛機甚至沒法起飛。保盧斯多次拍電報求援,他說:“像現在這樣空運,不要說部隊作戰,連維持生命也很困難。”被圍的德軍已開始殺馬、吃馬肉了。
古姆拉克 Гумрак 飛機場當年是被圍的第6軍團唯一的供應途徑:

 

    斯大林以萬分欣喜的心情注視著蘇三個方麵軍南北夾擊、在卡拉奇勝利會師,將德國第6集團軍合圍起來。他明白希特勒一旦清醒過來,心定派重兵不借一切代價救援被圍敵軍。蘇軍必須早打、快打、打速決戰,趕在敵人援兵到來前消滅被圍敵軍。蘇軍的作戰計劃兵分三路,東路主要由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和頓河方麵軍承擔,圍殲被圍德軍,兵力安排是:頓河方麵軍第24、65、66集團軍從北麵突擊;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第62、64、57集團軍從東麵和南麵突擊;另一路西南方麵軍第21集團軍由西向東挺進;三路人馬以德軍第6集團軍指揮部所在地古姆拉克為中心,實施向心突擊,將保盧斯軍隊分割、圍殲。這次戰役代號為“指環”。為了保障戰役實施,在合圍對外正麵上,布置西南方麵軍近衛第1集團軍、坦克第55集團軍在克裏瓦亞和喬爾河沿岸設防,從西南方向堵住德軍退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近衛騎兵第4軍和第51集團軍防守在南麵格羅莫斯拉夫卡——阿克薩伊——烏曼采沃一線。


     第6集團軍畢竟是一支強大精銳的部隊,裝備精良,士氣高昂,防區內有大量構築完好的工事,明碉暗堡形成密集的火力網。陣地前沿還有阻擋坦克的樁寨、障礙物及大片的雷區。依仗著有利地形的德軍拚死阻擋著蘇軍如潮的攻勢。或許是預感到無路可退,德國人即使被包圍了也決不棄陣而退。陣地前一撥撥的蘇軍倒了下來。從11月24日至30日,蘇軍的進攻十分緩慢,戰鬥異常激烈。德軍的瘋狂抵抗大大出乎蘇軍大本營的預料。而蘇軍越向內擠壓,德軍反抗越激烈。德國人現在龜縮在一塊狹小的地帶上,如同攤開的手掌握成了拳頭,切不開、割不斷,出現了本不希望出現的對峙局麵。冷不防保盧斯還反突擊一下,陣地上出現了膠著狀態。蘇軍損失很大。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焦慮不安,而德軍醞釀半個多月的“冬季風暴”援救作戰終於打響了。曼施坦因的兩支救援隊伍進展神速,尤其是霍特的坦克第4集團軍出人意料地衝破葉廖緬科防線,快與第6集團軍匯合了。斯大林才著急起來。14日22點30分,華西列夫斯基接到最高統帥命令,“指環”戰役暫緩實施(這給了保盧斯喘息時間和突圍機會),近衛第2集團軍前往截擊前線增援,電話中,斯大林擔憂他說:“近衛第2集團軍到達葉廖緬科處尚需4天至5天路程,告訴葉廖緬科,拿出守衛斯大林格勒的勁頭,在援兵到來前一定要頂住德軍進攻。”


     從14日起,上庫姆斯基地域的戰鬥異常激烈。這裏是由南向北通往斯大林格勒的咽喉,也成為雙方爭奪焦點。迎戰德軍的是沃爾斯基將軍的機械化第4軍,現在我們很難想象當時坦克會戰情景。那一定是炮火連天,整個大地為爆炸的旋風所席卷。地平線上出現了黑壓壓的坦克,它們翻過山丘,密密麻麻布滿了整個草原。坦克在咆哮、在奔馳、在射擊、在碰撞、在翻滾。滾滾濃煙遮天蔽日,烈焰騰騰的坦克如一堆堆巨大簧人,又似一條條吞沒一切的火龍,場麵一定十分悲壯和驚心動魄。曼施坦因在戰後的回憶錄裏,把這次救援行動稱作是與蘇軍展開的一場“生死競賽”。盡管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這場生死競賽中,但是這場競賽主動權仍掌握在蘇方手中。斯大林將進攻鋒芒改為指向曼施坦因,抄其後路,擺出全殲姿態。其結果就是我們剛敘述的,曼施坦因在短暫的機會喪失之後溜之大吉。第6集團軍成了甕中之鱉。


    六神無主的保盧斯在辦公室不停地走來走去,此刻他就象一隻關在籠子裏的猛獸,頭腦亂紛紛的,昔日矜持自信、堅定沉著風度已蕩然無存。從7月中旬攻打斯大林格勒,至今不過半年光景,竟落到如此下場,是他始料未及的。當初他揮師攻城,決沒有想到斯大林格勒是一隻大陷阱,幾十萬的兵馬竟然都消失在那殘破不全的建築物和廢墟瓦礫之中。等到10月,部隊已呈疲憊之態,預備隊也抽空了。竟然還利令智昏地一再攻城攻城攻城,結果給蘇軍以可乘之機。11月中旬,蘇軍反攻開始後,又沒有及時洞察蘇軍意圖,延誤戰機,等醒悟過來全軍已落入合圍圈中。
    第6集團軍司令部被迫從古姆拉克撤往斯大林格勒城內,一路上,看見一群群餓得麵黃饑瘦的德軍士兵和傷員,他們象幽靈一樣緩慢地往前移動,蘇軍坦克正在逼近,保盧斯明白這些人不是倒斃在途中就是被蘇軍俘虜,但他現在已自顧不暇,隻能帶著司令部隨員逃竄。這一次保盧斯對他的下屬已沒有任何憐憫,因為他明白他也逃不遠,最終等待他的仍然是西伯利亞的戰俘營,問題隻是: when?

      1943年1月10日晨,蘇軍三個方麵軍發動全殲第6集團軍的總攻。疲憊不堪、凍餓交加的德軍毫無反抗的意誌和力量。日終前,第65集團軍已深深楔入敵防禦陣地1.5至4.5公裏,其它集團軍也突破了德軍主要地帶的防禦。11日、12日兩天,蘇軍繼續擴大戰果。4天後,德軍已被包圍在不足100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帶,並被分割成兩部分,南部被鉗製在市中心,北部被壓縮在‘街壘’工廠和拖拉機廠地區。期間保盧斯多次向希特勒請求允許部隊投降,但希特勒強硬地拒絕了:“不許投降!部隊應該固守陣地,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粒子彈。”蘇軍肅清殘敵的戰鬥打響了,德軍士氣沮喪,開始成批成批地繳械投降。

    第6集團軍司令部設在附近一座百貨公司的地下室。蘇38旅將百貨公司大樓包圍,並切斷了通向德第6軍團司令部的所有電話線。此刻,在昏暗的地下室,保盧斯坐在一張行軍床上,神思恍惚。隔壁電報室,傳來了“噠噠噠”的鍵盤聲。參謀長施密特少將走了過來,交給他一張紙條,輕聲對他說:“祝賀你榮升元帥。”並獲得了帝國最高勳章——帶橡葉的騎士十字勳章。
    事實上,最後關頭元帥禪仗也沒有用。當1月31日一群蘇軍出現在地下室門口時,保盧斯命令下屬舉起了白旗,元帥投降了。兩天後,據守在工廠區的德北部集群也放下了武器。

    1943年2月2日16時,統帥部代表沃羅諾夫炮兵元帥和頓河方麵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上將向最高統帥斯大林發報:“頓河方麵軍執行了您的命令,完成了擊潰和消滅斯大林格勒方麵被圍的敵軍集團的任務斯大林格勒城內和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戰鬥已告終結。”曆時18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結束了,伏爾加河上空一片寂靜,斯大林格勒從此遠離戰爭。
斯大林格勒和平寧靜的今天:



    本文最後想探討一個問題:蘇聯贏了這場戰役的原因成千上萬,但大家都同意最重要的一條是斯大林格勒戰區軍民的英勇、頑強、和犧牲精神。本文介紹了諸多官兵英勇戰鬥的事跡,但普通百姓的表現也毫不遜色。素以作戰勇猛著稱的德軍坦克14軍軍長維特爾斯蓋伊姆(在本文中集此人在8月23日那場淩厲進攻前一直是打頭先鋒)。在8月23日之戰後維特爾斯蓋伊姆對他的頂頭上司保盧斯說:“報告司令,這是一座巨人般的城市,我們攻不下來。我知道元首要占領它的全部意義,但是俄國人太可怕了。與我們作戰的不僅僅是軍隊,還有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他們象野獸一樣哇哇叫著衝上來,一批又一批,啊,這些穿著工作服的敵人作戰勇猛,戰死了僵硬的手中還握著步槍,簡直太可怕了。”(聽了精神已被人海戰術壓倒的驍勇將軍的一番話,保盧斯隻好炒了這位部下的魷魚。)就在前一天,炮火已經轟到"紅十月"工廠廠區了,工人們還在車間生產坦克。從裝配線上匆匆完工的坦克被推到門口,灌上幾升油就由戰士開上幾百米外的火線開炮。在中集裏我們可以讀到戰局極度緊張時華西列夫斯基毫不猶豫地把工人民兵隊伍推出去抵擋,並且猛烈衝鋒。世界上誰見過這樣的戰鬥,這樣的軍隊,這樣的人民?
    誠然,這裏有自發的愛國精神,有政治宣傳鼓動的效應,有對侵略者的仇恨,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是當局長期刻意隱瞞,直到蘇聯解體後才解密的,那就是極端嚴格(殘酷)的紀律。資料披露: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內務部隊NKVD總共處決了13500名軍官和士兵!罪名是叛國。
    蘇德戰爭剛一開始,鑒於大批官兵向德軍投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就在1941年8月16日發布270號命令,規定所有紅軍官兵必須戰鬥到最後,但凡被敵軍俘虜,無論事前曾否做過抵抗,事後都將被作為叛國者懲治,連同眷屬在內被送往勞改營。至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斯大林於1942年7月28日發布的227號命令,則是更苛刻的宣布“絕不許後退一步”,官兵撤退者一律處死。而同期德軍在戰鬥中卻沒有(甚至二戰結束後也沒記載)處決自己士兵的記錄。直到蘇軍攻入德國領土以前,希特勒也都沒有征用婦女、兒童或老人入伍。


斯大林引用列寧的話來警告士兵和有關平民:“那些不想盡辦法幫助紅軍的人,那些不服從紅軍命令和紀律的人,都是叛國者,必須毫不留情地消滅掉”。“在這座燃燒的城市中,”崔可夫寫道,“我們不能容忍怯懦行為,我們不能給它以任何生存的空間,所有的溫情主義都不可接受。”他自己就下令槍決了兩個旅長和兩個旅政治委員,甚至親自動手處決"叛國者"。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如同前線部隊總要冒被己方大炮或飛機誤殺的風險一樣,軍事審判執法不當的事情肯定存在。

  執行這種極端殘忍的紀律開始是很困難的。直到10月8日,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政治部門才感到可以向莫斯科報告“失敗主義情緒基本被消除,叛國事件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在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蘇維埃政權對自己的戰士象對敵人一樣絕不寬恕。包括未經許可撤退,自傷,逃亡(開小差),投敵,以及所謂反蘇行為等等所有罪行,均被政治委員們定義為“非常事件”。如果看到自己的戰友準備逃跑或向敵人投降而沒有馬上向他們開火,也會被判有罪。九月底的一次戰鬥中,一群蘇軍士兵投降以後,德軍坦克不得不迅速向前開進,以保護這些人免遭蘇軍射殺。

  崔可夫最弱的部隊是民兵組建的特別旅,主要是斯大林格勒北部工廠的工人。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在他們後麵部署了裝備精良的共青團誌願者或NKVD部隊組成的“封鎖組”,他們的政委都穿著黑皮夾克,拿著左輪手槍,令作家康斯坦丁.西蒙諾夫(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最著名的小說《日日夜夜》作者)想起了1918年的紅色近衛軍。在北部的裏諾克,第124特別旅抵抗著第德軍第16裝甲師的進攻,戰線後方的“封鎖組”迫使那些精神崩潰的人逃向德軍一方。多勃雷寧向赫魯曉夫報告說,9月25日,包括兩名軍士在內的十名逃兵投向德軍。第二天晚上又有5個人跑了。根據德軍對第一批逃亡者的審訊報告,他們的連隊隻剩下55人。“在9月18日的進攻中他們損失慘重,自那以後他們就沒有接受新的任務。前線後麵是由黨員和共青團員組成的第二條戰線,裝備有重機槍和手提輕機槍。”

    蘇聯方麵的記錄對這一時期蘇軍心態做了大量披露。第178後備步兵團三名士兵開小差,某中尉領命去抓三個人來充數,不管是士兵還是平民。即便不是大多數的話,逃兵中也有許多人是被征來充數的老百姓。例如,第15近衛步兵師的93名逃兵中,大部分是“撤退到克拉斯諾阿梅斯克的斯大林格勒市民”。“這些人完全沒有接受過訓練,有些人沒有軍裝。由於動員太急,許多人的通行證沒有收回。”這份呈交莫斯科的報告承認,沒有收回通行證是嚴重錯誤。“換上老百姓的衣服,手裏有通行證,他們很容易就可以回到伏爾加河東岸。必須馬上將所有戰士的通行證收回。”

    第227號命令後來被曆史學家稱作影響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進程。那正是希特勒變更部署,將霍特第4軍團調來攻打斯大林格勒,形勢急轉直下、驚心動魄之時。戰場上毫無秩序的撤退是會傳染的。當有人驚慌失措往回跑時,堅守陣地的人也會恐慌起來,結果變成一場大潰敗。在接到斯大林這一命令後,蘇軍官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就不僅為祖國而戰,也為自己和他後方親眷的生存戰鬥,戰場氣氛也完全改變。
     試想你自己是一個剛從車間裏被征召去抵擋敵軍的"特別旅"戰士,你的背後是裝備精良的共青團"誌願者"或NKVD部隊組成的“封鎖組”。他們手中的槍對準你的後腦勺,你不衝鋒就開槍(如果他不對你開槍,他的上司就會對他開槍),你這"叛國者"的家眷就就會被送去勞改營。前進或有生存希望,即使死了也能受烈士對待,"畏縮不前"的結果是全家完蛋,那時你能有什麽選擇?
    在一個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統治者采用如此極端殘忍的措施無可厚非。其實很多國家(包括即將覆沒的第三帝國)都這麽幹了。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除了慶幸命運的眷顧之外,是不是也要努力盡哪怕是微薄的力量去防止日後甚至獻出你的生命也無補於事的那種可怕災難再度發生?

所有跟帖: 

謝謝介紹。圖文並茂 非常精彩! -德州土老冒- 給 德州土老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6/2015 postreply 20:27:52

不過我覺得,你這最後一段沒有必要 -德州土老冒- 給 德州土老冒 發送悄悄話 (386 bytes) () 07/06/2015 postreply 21:29:35

這點我不能苟同,我這個係列的宗旨就是反戰。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06:04:58

作者是有偏見的。德國槍斃丟掉陣地的官兵大有人在。你不知道倒也罷了,為什麽說沒有。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08:04:11

請您賜教這方麵的記錄。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08:12:25

Some links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113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08:32:11

謝謝,我很樂意收集這些資料,但這兩例明顯不符。第一例發生在法國投降後,法境內已無戰事,反而與"勾結"抵抗力量有關;第二例在聯軍已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315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14:04:49

我認為有必要。這是戰役的一部分,曆史的一部分,作者的口氣也算中立,為什麽不能寫? -done_that- 給 done_tha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07:29:03

支持作者。最後這一段寫的好,符合史實。整篇文章寫的有條理,有氣勢,頂。 -yuan222- 給 yuan222 發送悄悄話 yuan2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9/2015 postreply 12:35:57

我認為寫的好,沒有這一段故事就不完整了 -遊水皖魚- 給 遊水皖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7/2015 postreply 10:11:37

最後的部分完全是misleading, 是西方國家貶低俄國時貫用的說法。 -科瑪洛沃- 給 科瑪洛沃 發送悄悄話 (110 bytes) () 07/08/2015 postreply 19:28:17

這不是我文中最後的部分強調的嗎,俄國人也不例外(理解了吧!)。怎麽又宣稱是"完全是misleading, "呢?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262 bytes) () 07/08/2015 postreply 20:24:31

俄國人很為自己的祖國驕傲的, 決不允許侵略者在自己家裏橫行霸道, 是一定要把他們打死趕出去的。 -科瑪洛沃- 給 科瑪洛沃 發送悄悄話 (756 bytes) () 07/09/2015 postreply 16:16:25

那基輔戰役一個多月就俘虜60萬蘇軍又是怎麽回事呢?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9/2015 postreply 17:44:06

請不要轉移話題。 -科瑪洛沃- 給 科瑪洛沃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9/2015 postreply 20:21:58

沒轉移話題啊!沒有頒布苛刻命令之前,60萬人投降;隻好靠督戰隊臨陣槍決加株連。這些資料都是蘇聯解體後自己解密的,不能賴西方。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0/2015 postreply 06:37:43

德軍戰俘 -jw2009- 給 jw2009 發送悄悄話 (292 bytes) () 07/08/2015 postreply 20:23:34

列寧格勒才叫可怕,我後麵會寫。戰爭啊!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15 postreply 20:31:33

謝謝! -jw2009- 給 jw200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9/2015 postreply 05:59:01

在國家麵臨戰爭的時候,南人必須作出犧牲, 女人和孩子才能得到保護。 -打工的- 給 打工的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0/2015 postreply 19:39:08

強迫個人為集體犧牲,是東方集體主義的特徵。西方個人主義把東方人(中蘇日)看成螞蟻一樣,部分來自二戰時這種沒有人性的行為被東方文化 -歡顏展卷林中坐- 給 歡顏展卷林中坐 發送悄悄話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5 postreply 10:13: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