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教母生前居住的小鎮,她也長眠在這座教堂邊。今年複活節我們沒有去羅馬,而是到這裏來看她。
這座修道院最先起源於公元8世紀,是屬於Benediktiner教派。這個古老的天主教教派注重思想哲學和教育, 所以還帶有學校和圖書館,中世紀這個修道院繼續發展,有神學,哲學和自然學科的大學學院。如今這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起源於17世紀末,修道院的教堂St. Benedikt 建於1672年。是當時最有名的巴洛克建築和藝術家Georg Asam和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的傑作。
1686年10月21日, 整個修道院全部蒙福完成, 這個教堂是德國境內第一個內部巴洛克鼎盛時期的作品,盡管它的外圍看起來是巴洛克早期的特征。Cosmas Damian Asam (巴洛克晚期和洛可可的大師)也是這一年在這個小鎮出生。
19世紀,修道院光學學院有過一位著名的學生和學者,Joseph von Fraunhofer,科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光譜方麵。1814年,他發明了分光儀,在太陽光的光譜中,他發現了574條黑線,這些線被稱作Fraunhofer線。當年這裏是光學儀器的製作中心。 下一篇我也介紹一下他的工作室。
1973年教宗Paul VI. 封這座教堂為Basilika minor 和聖人Benedikt 的朝聖之地。
經過多少年風風雨雨, 目前掌握這個修道院的是 Salesianer Don Bosco 教派。這裏也有一個哲學神學院。
巴洛克教堂, 美輪美奐
富麗堂皇的神殿, 巴洛克的鼎盛
這裏的鍾表示過去, 我們到的時候正是複活節 , 經典美麗的複活節蠟燭
聖壇上的福音書, 神殿的油畫是Martin Knoller 1788 年的作品
在那裏住了三天, 天天去教堂,這是另外一天聖殿上的福音
這是聖人Benedikt 的手骨, 查理大帝當年的贈品。 3年前,我們第一次去羅馬的時候, 就在羅馬附近朝聖Benedikt 當年創造和居住過的修道院。
這座在德國南方的教堂也是 世界上第三大朝聖聖人Benedikt 的朝聖教堂。其他兩座是 Monte Casino 和 St. Benoit sur Loire
頂部的繪畫是Georg Asam的作品,意大利風格 首次在巴伐利亞的體現,這個小鎮也是Asam 的藝術起源 ,Cosmas Damian Asam (巴洛克晚期和洛可可的大師)在這裏出生。繪畫充分體現特倫托大公會的精神,變現基督一生,出生,受洗, 讚美,複活,升天,聖靈降臨,最後的審判
我們在聖母像前, 點燭感謝
古老的教堂, 現代的聖經
古老的教堂, 現代的十字架,多少人的痕跡,
看看哪一張是我寫的
教堂門內有一枚古老的聖母,看壁畫的風格,考考你們,類似佛羅倫薩哪個小殿的作品
看這個在蠟燭上的標記。是什麽含意, 下次再說。
Anastasia 小殿建於18世紀中。非常精美, 我就在這裏取聖水, 帶回教母的墓地。這個小殿獨立在教堂的後麵 。
這些飛天的天使,讓我想起那座在羅馬的教堂,Bernini 自己最滿意的教堂。
出了教堂,就是十字回廊,古老的回廊
可愛的小龍
去年秋天,我們在內廷花園看到一些藝術作品,看 上次的文章
不離不棄,終將奔放
再如何正規的教堂, 也是充滿人的因素,那就是愛。這是大殿內的一朵紅玫瑰
上次寫完巴洛克的鼎盛後,發現少上了幾張回廊的照片,本來想把照片放到文章裏補充一下就好了, 後來想了一下, 那幾張照片也是在那個傍晚, 我坐在夕陽下, 也就5分鍾的時間,靜品夕陽的溫暖, 阿爾卑斯的清冷, 耳聽鍾鳴,那一刻是鼎盛後的寂靜, 沉思, 留戀。 恨不得坐上半天的時間。
那幾分鍾,什麽都沒有想, 心靈最好的放鬆。就這麽靜靜地坐著, 讓傍晚的陽光擁抱著我。
歲月靜好的感覺, 初春的陽光,透過包含曆史的庭院 ,穿越回廊, 感受在心裏, 平靜安詳。
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感覺?
看看時間, 不得不回去, 帶著幾分留戀, 把清涼的陽光和修道院的涵厚沉寂放在心裏,一路帶上, 回家。
春天的使者, 靜靜綻放, 這裏地處高一些, 比別的地方還是要冷一些
經典的正麵就是這樣, 不驚不乍,多少年的文化曆史藝術底涵
有的時候, 我們一輩子尋找的東西, 其實就在身邊等待我們。
謝謝閱讀。
版權歸文學城博客安娜晴天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