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徒步日記(附裝備): 2013年聖誕假期南島NELSON八日步道第七天

來源: 自然人 2015-05-15 12:05:2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233 bytes)

早上剛過5點我就醒了(總是這樣開始的,哈哈),瞥了一眼布滿了水汽的窗戶就知道外麵沒有下雨但是個陰天。我輕手輕腳地鑽出睡袋穿好衣服抓起相機就奔了出去,我希望在最後的一天能看到山裏的日出。我爬到附近的一個小山包上,這裏麵對著太陽升起的東方,眼前即是山穀(有一條步道從這裏一直下到湖邊)。山穀對麵的群山上已經微微地露出了點粉紅色,但很快又被烏雲壓了回去,山穀裏的雲霧在我的腳下和眼前快速移動著,然後上升消失。清晨氣溫很低,我躲在一個能避風的大石頭後麵蜷縮著身體等了大約半小時後便不得不回去了(其實,早上的雲霧也蠻漂亮呢)。

最後一頓早餐後我們把剩下的燃料都給了MARK他們,因為他們還要繼續征程南島,火柴等還可以使用的東西都留在HUT裏,很快有人就拿走了。昨天的衣服還是濕濕的,穿上後冰涼得直哆嗦,要用身體的熱量預熱幾分鍾後才不覺得是濕的了。MARK他們依然是要早早出發,在他們離開前我們合影留念,希望以後再有機會見到他們,FAY也是早我們先離開大約30分鍾。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今天的計劃,所以我和JASON都不急不慌地準備著。大約8點離開HUT時還有很多人在睡覺,湖邊幾個五顏六色的小帳篷安安靜靜的,裏麵的人肯定正在酣睡。今天計劃走Robert Ridge Route(山脊步道)回到停車場,據說這條步道的景色非常漂亮(無雨無風時),但如果風大我們就不得不走山穀裏的Speargrass Creek Route。

我們首先遇到去Cascade步道的岔路口(8-9個小時經過我們第一天住的HUT繞湖邊也可到停車場,通常如果是兩天的行程,第二天回去時有些人會走這條路下山,但我認為大多數人會走Speargrass Creek Route回去),然後爬大約120米高的陡坡走出火山口,大約還有十幾米就到最高點時,突然刮起了大風(實際上風一直在刮,隻是我們在低窪的火山口裏感覺不到),越往上爬風速越大,也越來越冷,我們趕緊穿上風雨衣,等走到最高點時我被風吹得幾乎站不住了(有點害怕),臉無法正對著風向(風從湖上方刮來),拿著相機的手凍得也不靈活了,我隻好蹲在地上迅速地回頭拍幾張Angelus湖的照片(這裏湖色盡收眼底,隻可惜沒有晴朗的藍天,否則它會美死的)。拍完照片,我們趕緊離開了最高點,但風速絲毫沒有減弱,我們倆踉踉蹌蹌地一直走到去Speargrass Creek Route的岔路口,這時JASON有些擔心,他說我們是不是考慮走這條山穀步道,再往前走應該就是一段很長的山脊步道了,這麽大的風會很危險。我也很擔心,可又不甘心(看不到該看到的景色我會一直遺憾下去直到再回來,可哪有那麽多的時間呀,我可等不到退休了再來,到那時也許都爬不動了),我當時就想,風基本是從我們背後吹來的,我們越往前走,繞過的山峰越多,風就應該被阻擋的越多,而且我們是在下山,風總不會越來越大的,我想了想決定還是該試試,不能輕易就放棄了,於是我就勸說JASON,他也同意我們再走一段試試,感覺一下風速的變化再決定。這期間JASON因為沒有看到FAY的身影便有些擔心她(我從不擔心她,因為她的經驗比我們多),我想可能是因為風太大,她的體重又輕,可能就走山穀了。於是我們倆就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JASON在後麵興奮地叫著:“好像風小了”!我也感覺到了,真的是小了,太好了!最重要的安全顧慮沒有了,頓時感覺輕鬆了很多,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也有心情停下來欣賞風景了。

Travers Sabine Circuit plus Blue Lake in 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 - day 7

Travers Sabine Circuit plus Blue Lake in 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 – day 7

幸運沒有下雨,盡管山脊步道又窄又陡,但不會很滑,我們小心翼翼地在大風中走過了最危險的碎石路段後便可以輕鬆地欣賞兩邊的風景了。早上的雲霧很濃,低低的在我們腳下一側的山穀裏和另一側的平原上無邊無際地漂浮著,遠遠望去,除了淡藍色的天空和團團錦簇的滾滾白雲什麽都看不到,走在雲上的感覺好像自己是個巨人,或是個英雄昂首挺胸勝利歸來的樣子!我們越走越熱,休息時又脫下了風雨衣,JASON誇讚我說:“還好聽了你的決定,否則今天看不到這一路的景色了”。漸漸的,兩邊山坡上的一個個小水潭也都露了出來,有的亮晶晶的像塊兒碎玻璃,映著藍天和白雲,有的卻是深深沉沉的,像黑綠色的毛利玉,在大片的黃綠色草叢中顯得特別的珍貴和典雅。步道越來越平坦,風越來越小,天氣越來越熱,雲越來越少,山坡也越來越平展,JASON告訴我說這裏在冬季是很熱門的滑雪場。大概在路程的一半時我們就開始遇到從山下上來的人了,陸陸續續估計有20多個,有老有少,還有跑山的高手,其中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遇到了和我們同住藍湖HUT的那位年輕女孩子,她背著個大包往山上爬,我們很納悶,怎麽會往山上走呢?我們不解地問她,她說她的吃的東西快沒有了,她下山去采購回來正往回返!WHAT?!我們倆瞪著眼睛張著大嘴相互看著,不知該說什麽。和她拜拜後我們倆感慨萬分,這幾天遇到的高手一個接一個的,真是大開了眼界,原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在突然覺得自己太普通了,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呀!

最後一段ZIGZAG的下山坡很陡,但路況很好,很多人在慢慢地往上爬著,有的人看起來很吃力,真讓我們擔心他們能否走到HUT。站在這裏可以看到大部分的Rotoiti湖景,但正值中午時分,陽光從頭頂直射下來,拍的照片怎麽都不漂亮,要是清晨或傍晚時分肯定會美極了。中午12點我們到達了停車場,7天6晚的行程終於劃上了句號,我和JASON興奮地叫著並在空中擊手彼此祝賀著!我們的車在停車場停了7天,車身上麵已經鋪滿了金黃色的落葉(南島真的很安全呀)!我卸下大包,換上放在車裏的幹淨衣服和溯溪鞋,痛痛快快地舒展著身體,全身心的放鬆,那種戰勝困難成功後的喜悅心情油然而生!(接著趕緊打電話向太太匯報我還活著:“喂,是我呀,你沒改嫁吧!”)

我們在停車場轉了一圈沒有看到FAY,看樣子她還沒有出來,按照這些天的經驗,她應該晚我們1個小時左右出山,我們就隻好在車裏邊吃東西邊等她。下午1點了,她還沒有到,JASON有點擔心了,於是他下車站在我們認為她要出來的路口等著,沒多久,幾個年輕人走了出來,JASON趕緊上前打招呼並詢問他們是否在路上遇到過一個亞洲女子,他們都說沒有看到,JASON接著追問到他們是9點從HUT出來後一直走在我們認為FAY可能走的步道上,可是沒人見到她,這下我們都開始擔心了。我們分析來分析去,現在唯一的解釋就是她一離開HUT後就走錯了路,走到Cascade步道上了,怎麽會這樣呢?!我既擔心又生氣的叫著,生氣的是她不該犯這種低級的錯誤!擔心的是她有腿傷,萬一路上(那條步道很滑,走的人很少,去年的這個時候幾個山友走了9個小時到這個停車場,但當時的天氣比今天差些)出點差錯怎麽辦?!如果她在2點半(回機場路上需要1小時30分,最晚下午4點還車)還沒有出山我們該怎麽辦?!如果再晚,我們的飛機怎麽辦?!我假裝躺在車裏睡覺不管它,其實腦子裏亂的很,可又沒辦法,隻好接著等。到了2點30她還沒有出山,我隻好打電話給租車公司看看可否晚些時間還車,車行老板很NICE,答應可以最晚到5點直到最後一個員工離開,甚至允許我把車停在路邊把鑰匙扔進信箱裏就好了,可我實在不放心(華人沒幾個敢這麽做吧,哈哈)。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事就隻有耐心和禱告了(我不是基督徒,但JASON是,估計他在心裏一直在為她禱告吧,但願她平安出山!),我們倆坐在車裏,一聲不吭。時間過了3點後我開始有些焦慮煩躁了,上車下車吃東西喝水上廁所,無濟於事,隻好再次躺下裝睡。大約3點25分左右,一個熟悉的腳步聲終於出現了,是FAY!我連看也沒看就跳下車,果然是她!

我們的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像“瘋狂的老鼠”(過去遊樂場裏的一種高速急轉彎的車,我的最愛!不知道現在還有嗎?)一樣飛馳著,我一路不停地超車,JASON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手緊抓著車窗上的把手,雙腿使勁向前伸著(好像在替我刹車,哈哈),他神情緊張的樣子,不時提醒我前方70限速…減速…。FAY在後座上一聲不吭,腦袋像撥浪鼓一樣隨著車身來回晃著(我看到他們倆緊張的樣子我就開心多了,我非常喜歡在窄窄的山路上開快車,非常刺激!),直到市區的加油站,FAY好像沒事人兒似的說笑著出來擦車,JASON坐在那裏一動不動。我們還車時剛剛過了5點,車身明顯還很髒,但車行的工作人員完全沒有介意,對我們說:不用擔心,我們會把它打掃幹淨的。接下來我們一路平安地回到了家,太太煮好的一鍋香噴噴的湯麵和一大盤的蔬菜已經擺放在桌子上了,當然還有新西蘭的紅酒!

關於裝備

我不是土豪,總是(至少95%)在特價時買我需要的裝備,陪太太逛街的時候就常常跑到OUTDOOR店裏轉轉,看看有沒有特別特價的東西,因為爬山久了,知道什麽東西該買該換了。但起初可不知道,都是老一輩的山友給推薦的。我最早的HIKING BOOTS是KATHMANDU的,半價時買的(當時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它把我的十個腳豆幾乎都磨出(或擠出)淤血,那時我很胖,腳也肥大,這可能是導致這個慘劇的原因(不適合我,此品牌其他產品也有好的)。第二雙是COLUMBIA的,也是半價時買的,穿了5,6次才算BREAK IN了,腳踝骨都磨腫了(劇痛!),還好它的鞋底抗滑力不錯,僅此而已(不適合我,此品牌其他產品也有好的)。第三雙是意大利的品牌GRONELL,特價時買的,全皮,超硬無比,無數次BREAK IN(前N次要學會忍受硬的感覺)後終於愛上它了,最近一直在穿,防水不好,每次清潔後需要噴防水劑才可以保證下次較長時間的防水,防滑力不是很好,但幾乎沒有一點鬆懈,很結實耐用,沒有一點開膠的痕跡(其他鞋沒有不開膠的!),不愧於意大利製鞋,基本功過硬!KEEN的鞋比較特殊,沒有黃色的VIBRAM標誌,幾乎不需要BREAK IN,很舒適(很重要的一點,我太太非常喜歡),也很輕,防水還好,但易開膠,防滑一般。後來特價時買了雙MERRELL,穿了不到10次就腫的像個大包子,開膠,止滑不錯,很想偷偷仍了。中間還買過一雙低幫的VASQUE,到處開線開裂,估計還不如解放鞋結實。溯溪鞋一直穿KEEN的,非常滿意。特別要說明的是,每個牌子都有很多個款式,我買的都是品牌裏的中低檔貨,但通常情況下,每個牌子的Heavy Duty係列的鞋都會做得比較好,但會很貴很重。我是沒有那麽多的銀子買好鞋,你如果負擔得起不妨就買最適合你的(不看價格)。一般一天的Walkway和Tramping(Hiking) Track步道可以不穿Heavy Duty的,也看路況,像Route最好要穿。記得剛開始爬山時,我們一行20多位亞洲人各個打扮得非常專業水準,腳踏登山靴,手裏拄著登山杖在公園裏走,老老少少的洋人們光著腳站在草地上用怪異的眼光打量著我們,回頭率極高,哈哈,下次再談其他的裝備。

關於新西蘭Tramping級別步道的一點安全提示

我本人的知識、經驗和理解:新西蘭的步道和某些大陸國家(如美國,澳洲和中國等)的步道不太一樣,這和地質構造、工業化以及人文曆史等有關。你要是喜歡並習慣了在寬闊、筆直、平展、視野無限的公路上開車,那你在新西蘭開車就要千萬千萬小心了(不僅僅是因為左行)!走在新西蘭的步道上千萬不要指望用你的眼睛來判斷大方向,進了BUSH就像進入大沙漠一樣,輕易或者絕對不要離開步道!你的叫聲和哨聲傳不了多遠,也不要指望爬到一個山頭就能看到什麽。雨季河水和溪水漲落很快,剛剛輕易渡過的河,10分鍾後就可能回不去了。年輕的地質結構導致岩土鬆散,洞穴很多,山體河床極易坍塌,尖銳的火山石比比皆是(想著穿旅遊鞋輕鬆爬山?)。這裏可不是熱帶雨林或大陸,防雨保暖是任何時刻隨時要做的事情。

所有跟帖: 

點擊文中照片進入影集 -自然人- 給 自然人 發送悄悄話 自然人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5/15/2015 postreply 13:19:13

昨天又一名德國遊客穿著旅遊鞋和單薄的衣服爬世界著名的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結果 -自然人- 給 自然人 發送悄悄話 自然人 的博客首頁 (45 bytes) () 05/20/2015 postreply 22:30: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